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20332100000023

第23章 历史疑云(5)

二、招降纳叛,盘踞一方

楚汉之争,楚将钟离昧投奔了韩信。

刘邦知道此事后,命韩信交出钟离昧。可是因为他们是故交,所以韩信拒绝交出钟离昧。因韩信功劳太大,刘邦无计可施。此时,韩信初到楚地,出入都有重兵保护,仪仗威严,这更加让刘邦疑心。恰在此时,有人又告韩信谋反,刘邦才要除掉韩信。于是,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令诸侯们都到楚国之西的陈地相会,以便趁机擒拿韩信。这时,韩信已猜出了刘邦的意图,但思考很久,他决定去见刘邦,然而他却背信弃义地将钟离昧杀了,带着其首级去见刘邦。但是,刘邦还是逮捕了他,降封为淮阴侯,将他囚禁于洛阳长安,而且手上的军权也都被刘邦剥夺了。韩信郁闷之极,常常称病不上朝。

三、挑动和支持陈豨叛乱

据说,韩信曾和握有重兵的边将陈豨约定里应外合,准备叛乱。又说,他曾与家臣谋划,当刘邦率军征讨陈豨之时,假作诏书,放出囚徒,再挟持宫中的吕后和太子。结果,这个阴谋被他的朋友的弟弟告发了。后来,吕后和萧何设计骗韩信入宫,将他斩杀于长乐宫钟室。

上述三大罪状,足以说明韩信是个计较个人得失,自恃功高,目无君主,谋反叛乱的乱臣贼子,他被杀是应该的。

认为韩信是含冤被杀的人也举出证据来说明他们的观点:

证据一:韩信从来就没有谋反之意

当年,在楚汉相争的紧要关头,韩信握有重兵的时候,项羽曾以“三分天下”为约,韩信没有反;在封齐王后,齐人蒯通曾劝韩信割据一方,借给他看相之名,以“贵不可言”相诱,以“时不再来”相激,韩信也没有反。怎么能在天下平定,兵权被夺之后,仅借一些家丁和囚徒造反呢?

证据二:刘邦早有预谋杀韩信

当韩信下魏破代之后,刘邦突然接管了他的精兵;韩信破赵后,刘邦又夺了他的印符,更换了他的将领,接管了他的军队;破了项羽之后,刘邦又解除了他的兵权,并把他从齐王迁为楚王。一系列的事实说明,韩信始终是刘邦心中一块悬起来的石头。不除掉韩信,刘邦就寝食难安。

证据三:告韩信谋反,并无确凿证据

关于勾结陈豨的事情,纯属子虚乌有。因为陈豨是刘邦宠臣,韩信与他并没有过交往,怎么会有二人密谋造反的事情呢?举报韩信的,是韩信的舍人的弟弟,更不可信。据说,那个舍人曾得罪过韩信,韩信将他囚禁起来欲杀了他,所以那舍人的弟弟才去吕后那里告韩信谋反。试想,韩信谋反这样的重大机密,能泄露给一个罪犯并被囚禁起来的人吗?

证据四:杀韩信是刘邦预定的稳固政权的国策

据记载,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而被刘邦册封的七个外姓王,没有一个有好的结局。梁王彭越、越王张敖、楚王韩信都以“谋反”之名遭到枉杀。楚信王、淮南王黥布、燕王卢绾,被逼反叛,而被消灭。只有势力最小、封国偏远的长沙王吴芮,因谨小慎微而得以终老。如此看来,杀掉一切能征善战,功高震主的功臣,以安定刘家之天下,是刘邦预定的国策。

韩信为何被杀至今史说不一,唯一确定的是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者都会将开国功臣杀了或收回兵权,以巩固统治。韩信被杀的根本原因也许就是这个吧。

清代名将年羹尧为何被雍正赐死

导言:在古代,凡功高盖主者一般都会成为皇帝的心腹之患,最后大都死于非命。而另外一种人也难逃一死,就是知道皇帝太多秘密的人。这两类人是当权皇帝最忌讳的人物,只要这些人对他们没了用处或者危及皇位时,便会寻找机会剥夺权力,再找个借口杀了。这种现象在各朝各代都存在。如果是奸臣被杀无可非议,但是若是忠臣被杀,却会遭受千古非议。年羹尧是清雍正帝极为信任和宠爱的臣子,他曾残酷地为雍正除去许多死对头,使雍正顺利地登上了皇位宝座,但是年羹尧却没有“后半辈子享尽荣华富贵”,他最终被雍正下令处死。

年羹尧是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71年)的进士,受到康熙的赏识和破格提拔,可见年羹尧才识智慧不一般。后受到雍正的重用,在各皇储争夺皇位时,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经常向雍正出谋献策,深受雍正的信任。为表忠心,年羹尧还将亲妹妹献给了雍正。那时,主仆二人曾发誓,此生不相背负,从此交情更加笃厚。再加上年羹尧的才能,官阶越升越高,不到十年即升为四川巡抚,接着,又升为川陕总督,独掌军政大权,成为雍正心腹重臣。

年羹尧受到雍正的宠幸是在平定西海叛乱以后。年羹尧手握重权,又立西海大功,君臣之间也达到了无猜无疑境界,如雍正所谓“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但雍正三年(公元1726年),雍正便使出浑身解数将年羹尧置于死地。雍正为什么转变得这么快?年羹尧的死因究竟如何呢?

一种观点认为年羹尧想自立为皇帝,被雍正觉察遂罗列出他的罪名,杀了他。清学者萧奭在《永宪录》中提到:年羹尧与静一道人等都曾商谈过图谋不轨的事。有许多学者也认为年羹尧起谋反之心。这是古今帝王最无法忍受的,所以他的死是必然的,但是此种说法并没有充分的根据。

第二种观点是年羹尧的死与雍正帝争夺皇位有关。据说康熙帝临终时是指定十四子胤禵继位。但是雍正串通了年羹尧、鄂尔泰、隆科多,篡改康熙的遗诏,雍正登上了皇位。而那时,十四子胤禵在四川虽为抚远大将军,手握兵权,但由于受制于年羹尧,遂无能为力。雍正帝登基之初,对年羹尧大加恩赏,实际上是欲擒故纵,待时机成熟,即罗织罪名,卸磨杀驴,处死年羹尧这个知情之人。有人不同意此说,主要理由是雍正帝继位时,年羹尧远在西北,并未参与矫诏夺位,亦未必知晓其中内情。但客观上讲,当时年羹尧在其任内确有阻断胤禵起兵东进的作用。

第三种观点是年羹尧恃功自傲导致被杀。《清史稿》载:“羹尧才气凌厉,恃上眷遇,师出屡有功,骄傲……入觐,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跪道送迎……公卿跪接于广宁门外,年(羹尧)策马过,毫不动容;王公有下马问候者,年颔之而已。世宗前,亦箕坐无人臣礼。”《清代轶闻》作者说“年挟拥戴功,骄益盛”,且年羹尧残暴对待部下,任人唯亲,乱劾贤吏,引起公愤,也为雍正帝所不容,故被杀。雍正曾说:“朕之不防年羹尧,非不为也,实有所不必也。”至于年羹尧图谋不轨之事,明显是给他罗织的罪名,既不能表示年羹尧要造反,也不能说明雍正真相信他要谋反。

那么雍正帝是以什么为契机置年羹尧于死地的呢?相传是“虎入年家”一事。雍正三年十二月初,有一野虎入京城至年羹尧宅,官兵赶来将虎杀死。相传年羹尧出生时有白虎之兆,故传他是白虎托生,现虎死在年羹尧家,显然是天令年羹尧死,雍正帝便下了处死年羹尧的谕旨。另有人认为,年羹尧一案起于文字之祸。据说年羹尧将本来是赞颂大清万古长存的贺词写成大清气数将尽。雍正认为年羹尧并非是粗心之人,这话乃是有心之言。于是抓住这一事情,就处死了年羹尧。

从今日看之,雍正早已有杀年羹尧之心,年羹尧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是被杀的原因。年羹尧从权倾朝野到自裁而死,其变化之快,异乎寻常。到现在,人们也无法弄清雍正为何要杀年羹尧。因此这个悬案也被称为“雍正八案”的第一案。

花蕊夫人香消玉殒之谜

导言:在古代,不仅“红颜是祸水”,有才情的女子也是命运多舛。虽然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现今已经被完全否定,但在古代的社会环境中,太有才智的女子通常命运很惨。花蕊夫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才情的女性,《全唐诗》里收录了她的《诗词》一百五十多首,足见她的才华之高。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封的贵妃。后来国亡入宋,得到宋太祖的赏识。相传宋太祖曾让她即席吟诗,花蕊夫人吟道:“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但关于花蕊夫人的死,史书上并没有交代。现在也只有野史中的零星记载。北宋中期邵博的《闻见近录》中说:一日宋太祖赵匡胤率亲王和后宫宴射于后苑,赵匡胤举酒劝赵光义。赵光义答道:“如果花蕊夫人能为我折枝花来,我就饮酒。”赵匡胤命花蕊夫人折花时,赵光义引弓将她射死,随后流泪抱着赵匡胤的腿说:“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赵匡胤没有责怪他,“饮射如故”。

这种说法太不近人情,不要说花蕊夫人是宋太祖的爱妾,就是一个下人,赵匡胤也不可能痛饮如故。

《铁围山丛谈》则说:花蕊夫人归宋后,赵光义也十分喜爱她。一次从猎后苑,花蕊夫人在侧,赵光义“调弓矢,引满拟兽,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烬余录》的说法是:宋太祖赵匡胤病重,呼赵光义入宫。赵光义趁赵匡胤睡着时调戏花蕊夫人,赵匡胤醒来后十分恼怒,于是赵光义“以斧斫帝”,也就有了烛光斧影的千古之谜。

也有传说宋太祖倾慕花蕊夫人的才华和气骨,不久便封她为贵妃。并欲立花蕊夫人为后,此事密与赵普商议。普言:“亡国宠妃,不足为天下母,宜另择淑女,才肃母仪。”花蕊夫人本有立后的希望,但被宋女夺去此席,后来太祖的爱情也移到宋女身上去,花蕊夫人因悲成怨,因怨成病,最后玉殒香消。这是有关花蕊夫人死因的一种解读。另有一说:花蕊夫人被送宋宫但不忘故主,绘孟昶画像私挂奉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拿出孟后主的画像流泪诉说思念之情。此事被宋太祖入宫看见追问,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说“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如”,幸未追究。送子之神,于是从宫中传到民间,到了晚清年代,把张仙男身像改为花蕊女身像,花蕊夫人又被尊为送子娘娘了。

后来赵匡胤还是知道此事,逼迫花蕊夫人交出画像。花蕊夫人至死不从,赵匡胤一怒之下杀死了她。不管哪种结局,在今日都已难考证,作为帝王的妃子,本来就命运多变,结局也多是悲剧。

李清照是否改嫁过

导言: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自幼饱读诗书,出语惊人。后来,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藏书。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并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业。也有人说在赵诚程死后,李清照曾经改嫁过,那么证据是什么呢?李清照是北宋著名女词人,《一剪梅》等都是词曲优美,被传唱千古的名词。她与丈夫赵明诚的爱情更被传为佳话。但是有人说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改嫁给了张汝舟。此说起源于宋代,据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上记载,《上内翰綦公(崇礼)启》说李清照重病期间被张汝舟骗婚,后来她发现张汝舟市侩面目,冒坐牢的危险告官揭发其罪行,因为宋刑法规定妻告夫如果属实,仍需服徒刑二年,在綦崇礼的帮助下她才免受牢狱之苦的经过。此文就是李清照向綦崇礼表示感谢的书札。宋人都相信此说此文。

但是宋以后,就有人对李清照改嫁的说法提出疑问。因为绍兴二年李清照的年纪将近六十,似乎没有再嫁的可能。另外,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感情笃厚,她应该不会改嫁。以李清照出身官宦的身份,在当时也是不允许改嫁的。而且赵明诚的表甥谢伋,在《四六谈麝》中未提清照改嫁事,仍称之为“赵令人李”。还有人说李清照晚年曾自称“嫠妇”,即为寡妇,若改嫁又离婚,她也不会这样自称。况且《云麓漫钞》中有许多不符合历史的记录,研究《上内翰綦公(崇礼)启》的人认为这原是李清照为感谢綦崇礼解救她“颁金通敌”的冤案所写,赵彦卫所记载的改嫁,则是当时误传的。

坚持李清照改嫁说法的人也提出证据认为:在著作中记录此事的还有胡仔、洪适等,他们都是与李清照同时期的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著于湖州,洪适《隶释》著于越州,离李清照住的地方也不是很远。而且这些著作开始流于市时,李清照尚在人间。他们不可能在她活着前就造谣吧。另外,据考证“颁金通敌”案发在公元1129年,而《上内翰綦公(崇礼)启》作于公元1133年以后,那么,这两件事情应该不相关。至于谢伋仍称李清照为“赵令人李”,是不忍心提起旧事。并且宋代妇女改嫁极为平常,所以记录此事的人并不感到奇怪,而是将它作为最普通的事情记录下来。

还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上内翰綦公(崇礼)启》中曾提到“官文书”一词,后人多认为是委任状,但在这篇文章中是判决书。李清照因“颁金通敌”这首诗被官府问罪,她出路之一就是沦为官婢被卖给别人。张汝舟手持的“官文书”就是官府将李清照判归他的判决书。李清照也就不得不和张汝舟生活在一起。而改嫁之事本应由李清照自己作主,但她却是因为一个判书才被张汝舟所占,根本谈不上改嫁,但也谈不上没有改嫁。

但是不管李清照有没有改嫁,都不能影响她在中国词坛上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