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20332100000038

第38章 名人疑案(8)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死因之谜

导言:马其顿帝国最负盛名的缔造者、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亚历山大大帝,以其足智多谋,雄才伟略,骁勇善战著称,在统治马其顿王国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伐,领军驰骋欧亚非大陆。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使古希腊的文明发扬光大,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是,这位声名远扬的亚历山大大帝的死因却犹如其人一般十分具有传奇色彩。亚历山大是古代马其顿国王,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他曾统治了整个希腊,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埃及等许多王国,建立了横欧、亚、非三洲的庞大的马其顿帝国。然而这位具有雄韬伟略军事才能的大帝在32岁时就在巴比伦逝世了。由于英年早逝而关于他的死一直存在分歧,先后出现过很多说法。

美国科学家称,根据古代关于亚历山大的著作内容显示,亚历山大大帝是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后引发脑炎死去的。据调查,西尼罗河病毒一般在野生鸟类之间传播,但是可以通过蚊子传染给人类。这种传染病很难被发现,因为它只会出现类似于流感的症状。

在一些病例当中,还会因感染脑炎病毒而使病因变得难以查证。而亚历山大大帝进入巴比伦时,那里的乌鸦突然大批死亡,也正是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

纽约温思罗普大学附属医院的布尔克·春哈对“西尼罗河病毒”一说提出了疑问。因为西尼罗河病毒引起的脑炎属于急性的,最初的症状是精神混乱和肌肉无力。但亚历山大大帝死之前的最显著症状是发烧,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但这些症状在西尼罗河病毒所引起的病症中并不存在。因此布尔克认为亚历山大大帝死前的症状更像伤寒。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亚历山大大帝是被毒死的。据史料记载,亚历山大喝了酒不到半小时后就开始呕吐,感到剧痛,说话困难,身体逐渐变的虚弱。早期,人们认为他是中了番木鳖碱,但是中此毒的人都是很快死去,而亚历山大却是在12天后才去世的。毒药专家在亚历山大的家乡发现了一种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白菟葵。那么这种毒药的症状和亚历山大卧床12天的情况是否吻合呢?经过试验,毒药谋杀观点认为亚历山大可能被下过好几次毒,才被毒死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亚历山大是被误诊而死的。在研究古代医生的治疗方法时,专家发现白菟葵在当时也被小剂量地用作药品,用来清洗肠胃,并作为泻药帮助人体排泄,但如果剂量过大,就变成了一种毒药。亚历山大除了在各场战役中受过各种伤外,也曾在精神上受过严重地打击。他在死前8个月,失去了最亲密的朋友赫法斯蒂昂。因此,亚历山大的免疫系统和行为都可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并且需要医生的治疗。而对待因悲伤过度造成的精神疾病,治疗方法之一就是药物,比如白菟葵。由此人们推测,亚历山大可能死于过量服用菟葵。所以,关键在于他有可能是中毒而死的,但不一定是被人毒死的,而可能是在医生的治疗过程里中毒身亡的。

并且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亚历山大呕吐和排泄,医生们给出的剂量常常达到中毒量。因为他们也难控制药物治疗和致害间的界限。因此,如果亚历山大为了急于恢复健康而不断服用白菟葵的话,很可能就会丢失了性命。

总之,亚历山大大帝是怎么死的,至今仍是个难解的谜。

张良是善终吗

导言:刘邦安邦定国,建立大汉天下后就开始杀开国功臣,韩信、彭越等人先后被杀,有的被逼走上谋反之路,到最后也逃不过死亡的结局。但是却也有人幸免于难,如萧何、张良。张良虽然一生对刘邦忠心耿耿,但就算刘邦放过了他,也难保他后来的命运。那么,张良的最后命运如何呢?张良是汉初帮助刘邦打下天下的开国功臣,刘邦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需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带领百万之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代的人杰。我能够用他们,这就是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汉朝建立以后,张良被封为留侯。

但是刘邦成为皇帝后,为巩固统治,开始大杀功臣。韩信、彭越等人先后被杀,然而萧何、张良等人却因为某些原因而逃过了一劫。那么张良的最后结局怎样呢?

张良庙一种说法认为,张良当时见刘邦杀害功臣,十分寒心,于是上朝辞官,刘邦再三挽留,张良还是去意已决,后来传说他去学道了,最后下落不明。持此说者以《史记·留侯世家》中的有关记载为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张良是居官善终的。其原因与刘邦废立太子一事有关。刘邦要废太子刘盈,刘盈生母吕后万分着急但她无计可施,于是就派弟弟请求张良帮忙。张良本想不管,在吕泽强求下,才说:“这件事情不是用口舌就能改变陛下主意的,不过有四个老者很受皇上敬重,现在隐匿深山,如果能请他们下山来辅佐太子,则对巩固太子的地位或许有所帮助。”于是吕泽使人奉太子亲笔信,恳请四老下山。刘邦破英布得胜还朝,在举行宴会之时,四老随同太子亲往。刘邦见这四位须发皆白,相貌魁伟的老人,十分惊讶。一一询问,四人报上姓名,刘邦见太子已经形成一股力量,羽毛丰满,恐怕难以动摇,便放弃了废立太子的主张。此事在《汉书·张陈王周传》和《史记·留侯世家》中都有记载。《史记·留侯世家》中还说“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吕后因此十分感激张良,刘邦死后,吕后为了报答张良,力劝张良结束学道生活,对他说:“人生一世,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如此。”要他下山做官,张良此时已年高体弱,不能有什么作为了,惠帝六年,张良病死。谥号文成侯,同萧何死后谥文终侯一样,均含有以文才安民立政,善始善终之意。

从上述分析来说,张良应该是善终的,但这也只是一家之言,是否真实,还待考证。

西汉大将李陵投降匈奴之谜

导言:在漫长的历史中,忠臣、奸贼都是难以数清的。忠臣如岳飞、文天祥,被万世敬仰;奸贼如秦桧、汪精卫,被千古唾骂。但是却很少有像西汉大将李陵这样人既被痛恨又被同情。人们不齿他在临难面前变节,而他的遭遇,甚至在他生前,就已赢得了很多人的深深同情;更有史学家司马迁为他受宫刑之难。他出身名将世家,为何会投靠匈奴呢?名将世家,为何会出现李陵这个“叛国贼”?

李陵是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字少卿,西汉名将,李广之孙。李陵之父是李广长子李当户,李当户死得较早,李陵为遗腹子。李陵成年后,被选拔为建章宫御林军的长官,他擅长射箭,十分爱护手下的士兵。汉武帝因李家世代为将,便让他带领八百骑兵。李陵曾带兵深入匈奴腹地2000余里,侦察地形,但没有发现敌人。后又被任命为骑都尉,率丹阳郡的楚兵5000名,在酒泉、张掖一带教练射术,以防备匈奴。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向汉武帝请求攻打匈奴,收复国土。汉武帝很欣赏他这种勇气,就准奏了这次军事行动。李陵率军出居延(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向北,不久就与匈奴单于亲率的3万骑兵遭遇。但是他并不惧怕,反而消灭了数千人。单于大惊失色,急招附近8万骑兵驰援。敌人越来越多,李陵命部下边战边退,这样他们一直后撤到一座山下,这里树木茂盛,匈奴骑兵施展不开,而汉朝步兵在树木间辗转杀敌数千人。匈奴见损失惨重,已萌发退意。但当时汉军一个叫管敢的小官由于受上级所辱,便投降了匈奴,并且将李陵率领的军队没有后援,弓箭也要用尽的情况透漏给了匈奴。于是匈奴急攻,汉军虽然又斩敌数千人,但带出来的50万支箭已经全部用光。

半夜,李陵整顿部下,尚有千余人,他指挥部队分散作战,向南突围,自己也带着十几人突围而去。但李陵没走多远,就遭到数千敌兵的包围,李陵无奈,长叹一声:“无面目见陛下了!”于是下马投降。他不知道,此战败之处离汉朝边塞仅百余里。

这一消息传到汉廷,汉武帝大怒,人人痛骂李陵是汉奸卖国贼,只有司马迁一人替李陵辩护说:“李陵步卒5000人,转战千里,箭尽粮绝,士卒赤手空拳争相和敌人肉搏战,都是李陵训练有方,即使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虽然战败了,但5000兵卒在8万大军的包围之下,仍然击杀了1万多匈奴兵卒,可谓战功赫赫。我想,李陵之所以投降,可能是诈降,想先委屈自己,再趁机反戈一击。”但这反而激怒了汉武帝,对司马迁处以宫刑。

那么李陵为什么要投降匈奴呢?据说李陵在匈奴数年杳无音信,皇上派公孙敖带兵去设法抢回李陵。公孙敖去匈奴后无功而返,为了回复汉武帝,他带回了关于李陵的消息说:“听说李陵在那边训练匈奴兵,要攻打汉朝。”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更加愤怒,将李陵的母亲、李陵弟弟及李陵的妻儿都杀了。但据可靠记载说当时替匈奴训练士兵的人是李绪,他是一位早年投降匈奴的汉都尉,公孙敖显然弄错了。

据其他史料记载就在李陵投降匈奴的前一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后来,李陵宴请苏武,李陵给苏武斟满酒说:“你不降匈奴,忍辱负重,名扬天下,功劳盖世。”李陵推心置腹地告诉苏武说:“我投降的目的原本是想找机会劫持单于,为国家效劳。却不料汉皇不了解我的心志,杀了我的老母和妻儿,绝了我的归路。”苏武说:“过去,我深知老友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但现在你的处境不同过去,是非功过,也只好由人们去评说。但是我决不能做对不起国家的事。”

李陵听苏武说完后,长叹一声:“比起苏君来,我这个人真如粪土一般。”说罢,热泪纵横,起身吟唱了一首《别歌》:“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颓。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尽管许多人认为李陵投敌是冤枉的,但是也有人认为李陵投降是事实,他虽和苏武解释是要找到机会劫持匈奴首领,为汉朝效劳,但是在李陵没有音讯的几年里,他应该有机会接近匈奴单于,为何他都没有动手呢?这只能说明,他已经投降匈奴了。后来他又娶了匈奴的女子,其投降事实更是不能辩解的。

不管李陵是真心还是假意投降匈奴,在汉武帝杀了他全家之后,就彻底让李陵断绝了回到汉朝的愿望了。公元前74年(汉昭帝元平元年),李陵死于匈奴,走完了其悲剧色彩极浓的一生。

岳飞背上的字是谁刺上去的

导言:说起古代的爱国故事来,就不得不提“岳母刺字”,传说岳母为让岳飞全心全意地报效国家,在他出征前特别刺了“精忠报国”以激励他要为国杀敌。但这只是民间传说的历史。有学者考证,岳飞背上的字不是岳母刺上去的。岳母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之事历来被人称道,但是史学家却认为岳母并没有给岳飞刺字,所刺之字也不是“精忠报国”而是“尽忠报国”。难道岳母刺字和“精忠报国”都是后人口误造成的?《宋史·岳飞传》有记载,当岳飞入狱之初,秦桧等密议让何铸审讯。岳飞义正词严,力陈抗金军功,爱国何罪之有?并当着何铸面“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里”。浩然正气,令何铸汗颜词穷。足以证明“尽忠报国”才是岳飞背上所刺之字,那又是谁为岳飞刺字的呢?

查阅史书,岳飞背上的字到底是何人所刺,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民间却有很多的说法。

一说是岳母请人刺字,激励岳飞报效国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游彪认为,岳飞的母亲姚氏是一个农家妇女,识字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可能亲手在岳飞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个字。但极有可能的是,他母亲为了鼓励他放心去战场打仗,请人在岳飞背上刺的。

一说岳飞背上刺字乃是宋朝兵制使然。据说宋代实行募兵制,为了加强对士兵的管理和控制,要求“刺字为兵”。岳飞于宣和四年(1122年)19岁时第一次应募入伍,背部刺字大约就是此时所为。但游彪教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通过分析宋代的兵制,可以推断岳飞背上的字不是因为他当兵才刺的。据古书零星记载,一般是取“松烟墨”,入管针(类似于管状针头)画字于身,直刺肌肤,涂以药酒即成。但岳飞刺字的内容和部位,都与宋代士兵刺字的规定不相符合。宋代士兵刺字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各自所属部队的番号,不会是其他的内容,这样使得士兵不能随心所欲地流动和逃跑。刺字的部位一般是在手臂、手心、手背或者是虎口上。而且给士兵刺字的目的是防止士兵逃跑或者犯法,便于管理和控制,所以才会选择刺在手心手背这些相对明显的地方。如果像岳飞那样刺在背上,太隐蔽了,根本没有任何标识作用。所以这也说明岳飞背部的“尽忠报国”不符合“刺字为兵”的募兵制度。

尽忠报国何时又成为精忠报国呢?

“尽忠报国”为什么后来误传成为了“精忠报国”?这也许和宋高宗有关。岳飞在对抗金兵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宋高宗御赐了“精忠岳飞”四个字给岳飞,并且让手下人做成了一面写有“精忠岳飞”的旗帜。以后凡是岳飞出征的时候,都会带上这面写有“精忠岳飞”的大旗帜。到了明清以后,“尽忠报国”就变成了“精忠报国”,这实际上是明清人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