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20332100000054

第54章 传说中的历史(1)

孙悟空的原型是谁

导言:孙悟空是神话故事中最被人熟知的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无所不能,又极聪明,幻化无常。但孙悟空这个人物并不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凭空设计出来的,他是根据流传的神话整理而成。而孙悟空这个形象也有其来源,鲁迅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是“本国货”,胡适则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是外国人。在中国神话中,孙悟空是无所不能的神猴。大家也普遍接受《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出生的描述:是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但是,学术界对孙悟空原型的研究分成几大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鲁迅认为孙悟空原型应当来自中国民间传说。他举唐朝人李公佐小说中的怪兽———淮涡水神无支祁为证,认为孙悟空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从而认定孙悟空的原型来自中国本土。

但胡适则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是印度最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

季羡林先生也认为,孙悟空的基本形象是从《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而来,但后来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才变成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换句话说,他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一个受多元影响兼收并蓄的艺术形象。

质疑“印度传入说”的学者曾提出疑问,《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传入中国的?日本女学者中野美代子认为,《罗摩衍那》的故事很有可能是从海路传到福建泉州的。她的理由是,古代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南海,过马六甲到印度,或再经印度海路向西到达阿拉伯或东非,或由陆路到阿拉伯或欧洲。而“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宋朝,其主要的出发地就是福建的泉州。泉州开元寺的一幅猴行者浮雕也似乎让中野美代子找到了“孙悟空生在福建”的答案。据了解,泉州开元寺内有两座建于南宋时的石塔,东边的叫镇国塔,西边的叫仁寿塔。两座塔的塔身都有浮雕,其中仁寿塔的四层上有一方猴头人身的浮雕。它头戴金箍,身穿直裰,足登罗汉靴,项挂大佛珠。在它的左上方刻有“猴行者”三字,当地人都习惯地称其为孙悟空。尽管中野美代子找了很多证据来证明她的观点,但她自己也承认证据并不充足。

近百年来,谁是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影响较大的有两种说法:

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公元751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后病在犍陀罗国,病好后他就出家了。公元789年回到京师。释悟空比玄奘晚了四十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曾在西域从事翻译和传教多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有学者认为,在“取经”故事漫长的变化过程中,人们便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锦池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时所收的胡人弟子石磐陀。理由是:孙悟空与石磐陀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具有向导的作用;行者的身份相同;石磐陀由于是胡僧,胡僧与“猢狲”音近。所以,极有可能将“胡僧”译传为“猢狲”,从而为玄奘取经神魔化提供了契机。

也有人将种种学说综合起来,认为孙悟空是种种可能综合的结果。其实,孙悟空正如中国神话中的人物一样,不是某一方面就可以造就的形像。民间的传说大都是“拼合”而成,而不是取一家之说。孙悟空或许就可以看成是传说的“集合体”。

徐福东渡去了哪里

导言:秦始皇曾派大臣徐福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和三千工匠出海寻找仙山,但秦始皇至死也没有等到徐福的消息,徐福去哪里了呢?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中原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长生不死。后来秦始皇听人说东海有蓬莱仙岛,仙岛上有可以长生的灵芝草。于是秦始皇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和三千工匠,东渡大海,寻找仙山。但是秦始皇到死也没盼来徐福的消息。那么,徐福到底去了哪里呢?有人说当时的航海技术并不十分先进,徐福的船可能最后被吞没了。《史记》上也记载了徐福东渡的事情,但是并没有写出徐福到底去了哪里。有的人说是台湾,有的说是美洲,但更多的说是去了日本。

最初提出徐福东渡到了日本的是五代后周和尚义楚。他称:“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但是古代的东海海域与今日不同,古人所说的“东海”就是我国东面的大海,它包括了现在的渤海、黄海、东海三块海域。在这三块海域中有台湾岛、菲律宾的吕宋岛、日本群岛等,徐福究竟到了哪个岛,司马迁也不知道,否则他早就写出来了。

现在许多的日本学者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徐福。在日本的很多书籍中,关于徐福东渡日本的记载举不胜举。日本学者奥野利雄先生考证徐福东渡后主要活动地域在日本九州、熊野一带。还有日本学者称,徐福是70岁去世的。

据台湾学者彭双松统计,日本各地与徐福姓名联系在一起的墓、祠等遗址有50余处,登陆点20余处,传说故事30余个。虽然这些遗迹并不真实,但也应该是徐福东渡到达日本的证据。

如果徐福东渡真的到达日本,那么徐福东渡起航港是哪儿?徐福东渡航线又是哪一条?日本学者认为是广东沿海,我国台湾学者有的认为是浙江沿海,大陆学者则认为是江苏沿海或山东沿海。徐福选择起航地点时,一定会选择经济比较发达,港口比较宽广,便于大型船只出海起航地,这样有利于聚集大批人员,征调大量屋子和建造船只。史学家根据史料认为只有当时的琅玡最合适。因为琅玡曾是秦国著名的海港,也是战国时期赵国、齐国的重要经济文化区域。而且琅玡水深港阔,非常适合大型船只起航。

另外,在它周围的山上有大量的优质木材,具备打造楼船的充足资源。

至于航海路线,在学术界有“北行航线说”与“南行航线说”。“北行航线说”认为,徐率船队从琅玡出发后,沿辽东半岛南、朝鲜半岛西的海岸线,穿过对马海峡,到达日本北九州和歌山等地。“南行航线说”有两种意见:一是从山东半岛的青岛或成山头或芝罘横渡大海,经朝鲜半岛南部到达日本九州等地;二是从苏北沿海诸港口横渡黄海,或至朝鲜半岛穿过济州海峡抵达日本九州,或直达日本。

但也有些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传说,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

更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日本10世纪左右的产物,并非最先由中国人提出来的。徐福当时到的只是渤海湾里的岛屿,他在日本的事迹、遗迹、墓地,均属后人虚设。另外,又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了美洲,因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而日本与中国大陆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费巨资,也不需要数年才能抵达。四海茫茫,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大禹破坏禅让制了吗

导言:禹是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是大禹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破坏了禅让制的吗?尧舜禹时代是被古人奉为最理想的政治时期,他们是把王位禅让给有德才的人,而不像后来的帝王只传给自己家族内的人。禅让制最后一位继承者是有治水之功的大禹,他是由舜禅让才接替王位的,而舜并没有将王位传给儿子商均。但是大禹以后,就由儿子启继承了王位,禅让制也从此消失,世袭制登上政治舞台,故人们都说是大禹破坏了禅让制。但在史籍中却记载不一。

《孟子·美章》载:“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阳,朝现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启贤,能敬承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史记·夏本纪》记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狞,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狩。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舜、禹、益都是按照禅让制度来传位的。他们均先后避让过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禹的儿子启,只因舜、禹、启贤能,才得到了诸侯们的拥戴登上王位。

但在许多史书记载的却是“尧舜传贤,禹独传子”,“尧舜皆传贤,及禹而德衰,不传贤而传子”。尽管有的学者进行了辩解,说:“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禹传子启,而启独贤。”而根据《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战国策·燕策》则曰:“禹传益,而以启任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这些史料说启是因为使用武力杀了益而得到了王位。启登位后,建立夏朝,彻底结束了禅让制度。

综合观之,大禹也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只能说是禅让制已经发展到了尽头,世袭制开始萌芽并主宰整个古代社会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古代统治者如果想一直统治下去,也只能由其后人承袭其地位。当然,是不是大禹将王位传给了启,还有待考证。

文官武将是何时分开的

导言:古语有:“武能安邦,文可治国。”武将讲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能征惯战;而文官则有不同的用处:在战乱时节,标志强盛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门下说客的数量”。可见,从古代开始,文官、武官就有不同的作用,各有其职。但是中国的文官武将是在什么时候分开的呢?在许多描述皇帝上朝的文字中,文官武将都是分开来站,以显示所履行的不同职能。文官武将的分离是政治、军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官主政,武将主战,各有分工,才能保证一个国家有序安稳地生存。但是文官武将是何时分开的,在史籍上却有很多说法。

据汉司马迁的《史记》、汉刘安主编的《淮南子》称:黄帝时就已设立“司马”等军事首领官职。《今文通典·尧典》、《古文通典·舜典》称:夏王朝设立过“司徒、司马、司空”等文武官职。《尚书·洪范》称:商王朝有“司徒、司空、司寇”和“马、亚、射、戎、卫”等文武百官。从这些古籍记载来看,夏商体制一直沿袭到西周,虽然文武官职已经有了重大突破,分出了新的类别,但是卿、大夫仍是既要管理朝政,还要带兵出征,司马只主管平时的一些军事行政,而没有统兵之权。当战争爆发,需要打仗时,由天子临时安排,战事一结束就要将统兵之权交还天子。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从夏朝到西周,文官武将实质上并没有分开。

但到了西周末期,周朝已经日渐衰败,各诸侯国也都有自己的军队。据《史记》、《国语》记载,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国君,天子常亲自率兵作战,也有不少文官武将去领兵打仗。在《左传·隐公五年》中就有记载:周桓王二年北制之战,郑庄公派大夫祭足、原繁、泄驾、公子伯和子元率兵抗击燕军,而那时大夫便是文武一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也有记载:周襄王十四年,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统帅宋军,太宰子鱼和大司马公孙固辅助;楚成王派成得臣、斗勃等军将统帅楚军。再如《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记载:楚昭王元年,吴军包围潜城,楚王派王麋(主管宫廷)、王尹寿(主管营造、手工业),统帅救兵增援。《左传》中的详细史实证明,直到春秋时期,文官武将也没有分开。

那么到了战国时期,文官武将是否分开了呢?史载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开始兴起并逐步掌握国家政权。而以前不分文武官员的卿、大夫等体制制度,使一些握有权力的贵族将军事政治集于一身,也引起了君权旁落的弊端。为了让大权重新回到统治阶级的手中,于是统治阶级就采取文武分职的办法,以相、将为百官之首。从而使得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得以确立稳固。《尉缭子·王霸篇》、《吕氏春秋·举难篇》等为此提供了佐证。所以大部分人认为战国时期才出现了专职的将军和独立的军事系统。

《史记》、《吕氏春秋·异宝》中还记载,战国取消了分封制,授给爵位的标准是看作战成果的大小,许多将帅都从军中选拔。如吴起、孙膑、乐毅、白起、廉颇等名将就是遵循这个原则选拔出来的。这时,在朝中管理政事的只是文官,而且他们也不再率领军队出征。如著名的马陵之战,庞涓统帅魏军,田忌(孙膑为军师)统帅齐军,王翦统帅秦军,廉颇统帅赵军,而他们都是专门的武将。

以上分析似乎已经说明文官武将的分离是在战国时期。但是也有人反对此说法,认为文官武将分离于春秋。而究竟哪一种认识是正确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