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宇宙神秘现象未解之谜(全集)
20332200000069

第69章 关于飞碟的形状和动力(6)

湖南师大理学院骆宏悌教授认为,由于不明飞行物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较长,飞机不可能做到这点,所以排除了是飞机的可能,更有可能是传说中的不明飞行物体。但他同时认为,由于不能肯定不明飞行物漂浮的高度,也就不能排除是光学错觉造成的视觉假象。

英国客机与古怪飞行物

导言:在天空中飞行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飞行物,如果不是人类操纵的,那一定是“天外来客”。这是最直白的解释方式,但这飞行物究竟为何物,来自何方又去向哪里,至今还没有人能猜透。1954年7月1日晚8点,一架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客机从纽约飞往伦敦,当它飞到距拉布拉多尔半岛的普斯湾3.6千米的上空时,机长霍华德突然看到飞机左前方有很多黑色的物体,飞舞于苍穹之间。当时飞机高度6.5千米,这些黑色物体与飞机基本保持平行,并始终保持着8千米左右的距离。机上所有工作人员和乘客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副机师李波德立刻用无线电询问克斯机场:这条航线的近旁是否还有正在飞行的飞机。

答复是:“连一架也没有。”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飞碟?”

大家惊奇地小声争辩起来,然而看它们的形态又似乎不对。这些物体的排列十分古怪,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物体,四周则有六个小物体,一先一后地护拥着它飞舞着;更奇怪的是,中央那个巨大物体,竟在不断地一伸一缩,大小不定。至于它四周簇拥的小物体,由于形体太小,无法确定它们有什么变化。

这时,虽然太阳已沉下地平线,然而天空仍相当明亮,能见度非常良好,在低空只有些微量的云层。

李波德向机场报告发现了古怪物体,机场答应立即派机展开搜查。但机场的飞机还未升空,那些原与飞机一直保持着相当距离和速度的怪物体却突然逐渐远去,仅一两分钟就已完全失踪。从机长霍华德发现这些古怪飞行物到它们自行失踪远去,共历时约十八分钟。

客机终于平安飞抵伦敦,有关古怪飞行物的消息已经传开了。新闻记者蜂拥而至,对机组人员及乘客进行采访。这类报道占去了当天伦敦各日报的大半篇幅。在接受《伦敦纪事》报记者访问时,霍华德机长这样评述道:

“金属制的物品不可能随意改变形状,因此它不可能是金属制的。从飞行情况来看,其飞法并不像编队飞行。用形象点的话来说,倒像是六只小鸟包围着母鸟飞翔,但肯定不是鸟类。世界上没有飞行时速达450千米的鸟类,况且还在6.5千米的高空。”那么,这些古怪飞行物是什么?谁也不敢确定,最无懈可击的答案大概是“天外来客”。这至今仍未能得到论证。

天降火球

导言:天空中出现火球已是不多见,但这种火球实属罕见,也许目前只有这一个。火球不仅能上下飞行,更能与地面平行飞行。火球的金属结构构成,目前在地球上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相应的生产工艺加工出来。这就奇怪了,它究竟来自何方?天降火球事件发生在1986年2月29日晚,俄罗斯远东的达利涅戈尔斯克市郊。当时,有两个班的中学生正在辅导员伊万诺芙娜老师的带领下在郊外的一个少先队之家进行天文观测,大家正围在一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的周围,轮流地观看夜空中的星斗。突然,一个叫尤拉的学生惊叫起来:“快看!天上飞过来个火球。”这时,伊万诺芙娜老师看了一眼飞过来的火球,又看了看时间,当时正好是19点55分。

尤拉话音未落,大家就早已把目光投向天空:只见一个直径约三米大的火球从师生们的头顶一掠而过。大家惊异地发现,这个火球呈圆球状,既没有突出部分,也没有凹陷,好似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令人迷惑不解的是:火球并非垂直于地面或与地面有一定倾角从天而降,一开始它就从该城的西南方向飞来,飞行时平行于地面,然后缓慢地上升,后来又降低飞行高度向北运动了六次,沿地平线连续飞行时间长达1小时。当火球接近一个叫“611高地”之前向上来了个仰飞,然后一头撞到悬崖上。

所有人都以为火球撞上悬崖的瞬间会引起一场大爆炸,但让人史料未及的是,火球陨落到岩石上的一瞬间,只听到微弱而低沉的撞击声,悬崖上受撞击的岩石迅速发光,其光亮度跟电焊时产生的弧光差不多。

事发后,科学家们奔赴火球陨落现场,不分白天黑夜地进行了两昼夜的调查后,他们提出了各种推论。有人认为,这是自然界中发生的一次极为罕见的球状闪电现象;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颗年久老化的人造卫星,偏离运行轨道后,掉入大气层烧毁坠落到地上。一些权威学者却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天降的火球很可能是外星人向地球发射的一个探测装置失控后掉到地上。因为历史上曾有过类似天降火球的史实:1873年6月的一天,奥地利、匈牙利和波兰的天文学家同时观测到从火星上向地球方向射来一颗“火弹”,它却在地球的外大气层中爆炸了。

几年来,科学家们围绕着“天降火球究竟是何物”的问题展开争论,真是各说各有理,因此答案久久没能揭晓。前不久,超自然现象研究会的专家们与各国知名学者合作,重归“611高地”再度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和研究。科学家们在火球陨落现场除发现被火掸碎的许多岩石碎块外,还发现几种奇特的残留物——令人费解的小铅粒、离奇古怪的小铁珠、变幻莫测的泡孔物……

科学家们在火球陨落现场共发现总重约70克散落的铅合金球粒,其直径最小的0.5毫米,大的可达3~6毫米。在发现的这些铅粒中,有四颗铅粒呈边缘锋利的不规则六边形,重量最大的约2克。看上去是些熔化过的金属,其形状与结晶铅毫无共同之处。大部分铅粒呈水珠状,种种情况表明,铅粒是从地球上空的一定高度熔化后散落下来的。

铅粒的成分比较复杂,许多铅粒是纯金属铅,而有些铅粒的主要成分却不是铅,含有大量杂质,而另一些小铅粒中则含有8~17种元素,这些元素中有稀土元素镧、镨、铯、钮、钨……甚至还有钇元素,而大部分成分是碱金属元素——钠和钾。

科学家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对这些小铅粒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发现,几乎所有的小铅粒都具有通向其内部的小孔,这些小孔既像是人为的,又像是从飞行器的发动机中喷出来的,总之,铅粒内部的小孔很可能是由于其内部沸腾的金属发生一种“爆炸”后外表迅速冷却形成的。

此外,在现场还发现总重约30克的离奇古怪的小铁珠,直径2~6毫米。绝大多数小铁珠也呈水珠状。科学家们通过进一步研究确认,这些小铁珠并非是用普通工具所能制造出来的,其硬度相当大。最初,科学家们试图用普通工具将小铁珠砸碎,以便进行化验分析,但未能成功。于是,又用钻头去钻,也没钻动。后来,又改用锉刀对其加工还是不行。最后,不得不动用最坚硬的金刚石,但即便是这样,也费了很大劲才得以对它进行强行加工。研究证明,这些小铁珠特别坚固,其强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科学家们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日本X射线显微分析仪,对小铁珠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小铁珠的构成非同寻常,化学成分极为复杂,它是由稀土元素炼制的多种合金构成的。构成小铁珠的第一组成分是铁与合金元素铝、锰、镍、铬组成的化合物,第二组成分是铁与合金元素钨和钴组成的化合物。此外,在小铁珠的金属成分中还发现有镁、铁、镧、镨、钕和铯。

在显微镜下对小铁珠的细微观察发现,它在结构上很像生铁,铁和镍这两种元素是以独特方式立体分布在合金结构中。此外,在现场还发现一块总重850毫克最大的凝聚物,它是由四块烧焦的物质构成的。

在火球陨落现场发现的第三种物质就是一种变幻莫测的泡孔物。这种物质因充满各种各样类似海绵的小孔,故得此名。这是一种黑色发脆的类似玻璃一样的物质。这种泡孔物却使研究它的许多科学家困惑,甚至使科学家们的研究走进死胡同。科学家们惊叹道:“这究竟是什么东西,真让人想不通。它像碳素玻璃,但生成条件却尚不确知,它有可能是在普通火灾中生成的,但也有可能是在超高温条件下的产物。”考虑到空气中的碳与孤立存在的金属原子化合的可能性,这种泡孔物在一种材料中具有一系列重要性能。科学家们对其实验的结果表明,泡孔物经过液态氮的“沐浴”后会被拉向磁铁一方,即表现出同玻璃陨石相类似的超顺磁特性,在常态下能生成绝缘体,稍一加热便可生成半导体,若在真空中加热则生成导体。在显微镜下观察,尽管泡孔物的外表根本不发生变化,而且既不熔化,也不气化,即使在高浓度强酸中也不溶解。奇怪的是,这种泡孔物在真空中虽能耐受住3000摄氏度高温,但是它在空气中的温度一旦达到900摄氏度时就会立刻燃烧起来。它还含有金、银、镍、镧、镨、钠、钾、锌、铜、钇等元素。

最令人费解的是,对泡孔物进行真空加热后,它内部原先所含的金、银和镍元素不仅突然“蒸发”了,而且又神奇般地出现了原先所没有的钼元素。要知道,化验分析时,泡孔物中的小孔十分纯净,这后来出现的钼元素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科学家们认为,这个火球无论是自然天体还是人造天体都是非常古怪的。亲眼目睹这一奇观的中学生们对火球飞行和陨落全过程的观察结果曾一度被认为是肉眼观测有误。可是,当科学家们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后,学生们的目击报告却被科学家们的实验结果所证实:火球撞击到悬崖上后,它曾试图起飞离开那里,实际上,它缓慢地向空中升浮了一下后便一下栽到悬崖上。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确认,合金只有通过高级智能生物的人工控制并按照特殊的专门工艺技术才能制造出来。因此,关于“611高地火球陨落物是天然来源的”种种假说均被举世公认的物理学和化学定律所推翻。如流传的关于“该陨落物的来源是等离子粒团,即能从空气中吸积各种金属的等离子粒团和球状闪电的凝聚物”的推断,也成了不切实际的荒诞之谈。更令人质疑的是,等离子粒团怎能瞬间从空气中吸积约100克(70克铅和30克铁)金属。大量的检测、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天降火球”的金属遗物是用近似于美国生产合金的那种工艺技术制造出来的特种合金。

通过电脑计算表明,要在火球飞行10千米的距离内能聚积等离子体凝聚物和数量如此之大的金属,那么空气中的金属浓度即空气中铅和铁的浓度必须超过极限值的四千倍,即空气中的金属浓度必须像稠密的大雾一样才能办得到。冶金专家们认为,连冶炼炉里想炼成如此高密度的金属尚且困难,况且在达利涅戈尔斯克的空气中要达到这一金属浓度就更不可思议了。

611高地火球陨落物中的特种合金究竟属于目前世界上哪一种金属结构或合金,科学家们不确知,而且很难预推制造这种合金可能采用的工艺方法以及它们的名称及其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能。不过,科学家们对天降火球的研究结果,彻底推翻了关于“火球是球状闪电、线状闪电、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日本探空仪的残骸等”种种假说和推断。

科学家们认为,天降火球可能是在611高地遇难的一个UFO的残片,它根本不是什么转瞬即逝和虚无缥缈的UFO现象,更不是幻想出来的东西,而是留下了实实在在的物证。它还可能是地球外高级智能生物为了研究和监视我们地球人类向大气层中施放的一个遥控探测装置,他们的科学技术让我们望尘莫及。

驰骋海天的怪物

导言:既是潜艇又是飞机的东西,人类还没有能力制造出它们。可是这样的怪物却实实在在地被我们人类的海军官兵见到了。目前人类的潜艇极限下潜深度不超过1830米,可是为什么却出现了在短短几分钟内下潜深度6100米的超深海潜艇?难道它们是来嘲弄人类海军的吗?他们从何而来,是谁制造出来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官兵,曾不止一次地在太平洋某些水域上空目击到一个会“分身法”的圆柱形UFO。令人惊异的是,从这些分裂后的圆柱形UFO中还飞出更小的UFO,它们能钻进大海,然后还能从海里再飞驰返回原来的圆柱形UFO中,转瞬间便失踪得无影无踪。科学家们认为,按照我们地球上的理解,那个最初出现的巨大的圆柱形UFO实际上是一个载有许多小型飞碟的外星飞碟母船。这些出没于海天的怪物被飞碟专家称做USO(即不明潜水飞行物)。

1963年,在中美洲波多黎各沿海还曾发生这样一起令人费解的事件:美国海军在这里举行一次军事演习,参加这次演习的有一艘航空母舰、五艘护卫舰,还有几艘潜艇和飞机。参加演习的所有潜艇都处在无声无息的行驶之中,突然,一件完全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艘护卫舰上的声呐员向驾驶台报告:“一艘潜艇的运行状态出现异常,同时发现海底有一不明物体跟踪。”当然,声呐员也搞不清这究竟是什么目标。起初他猜侧,像这种军事演习通常都要暗设一些“陷阱”之类的假目标。可是问题是,根据仪器显示,这一水下不明物体的潜航速度达到150节,即280千米/小时。实际上,这是反常的现象,因为当时最先进的现代化潜艇的最大潜航速度也不过4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