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生物天地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20334700000041

第41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开时节,那一枝枝,这一丛丛,如云似霞。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白的像雪,千姿百态,万紫千红,满园春色。

为什么花儿能盛开得这样璀璨夺目、绚丽多彩呢?原来,花瓣的细胞液中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等有机色素,它们像魔术大师把花变得五颜六色。遇到酸性时,细胞就成红色;遇到碱性时,细胞变为蓝色;遇到中性时,细胞又变为紫色。你可以摘一朵牵牛花做试验:把红色的牵牛花泡在肥皂水里,因为遇到碱性,它便由红色摇身一变变为蓝色;再把这朵花放在醋里,由于遇到酸性,它又恢复原色。花青素的“变魔术”本领更为惊人,它不仅能使许多鲜花色彩斑斓,而且还能使花色变化多端。如棉花的花朵初绽时为黄白色,后变红色,最后呈紫红色,完全是受花青素影响的结果。当不同比例、不同浓度的花青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色素相互配合后,就会使花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色调。大部分黄花本身不含花青素,而完全是胡萝卜素在起作用;有些黄花当含有极淡的花青素时,就变成橙色。由此可见,万紫千红的花完全是由于花青素和其他各种色素相互配合的结果。

一般来说,有机色素以叶绿素为主体时,花可显青色和绿色,如绿月季等;以花青素为主体时,可呈红色、蓝色和紫色,如玫瑰等;以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为主体时,则呈黄色、橙色和茶色,如菊花等。

世界上开花植物多达4000余种,其花异彩纷呈,常见的有白、黄、红、蓝、紫、绿、橙、褐、黑等9种颜色。大多数花在红、紫、蓝之间变化着,这是花青素所起的作用;其次是在黄、橙、橙红之间变化着,这是胡萝卜素施展的本领。据统计,世界上各种植物的花色中,最多的是白色,约占28%,白色的花瓣不含任何色素,只是由于花瓣内充斥着无数的小气泡才使它看起来像白色;其次是黄色;红色列为第三;再其次是蓝色、紫色;较少的是绿色,如菊花中的“绿菊”,其花瓣就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色;最为罕见的是黑色,花瓣为黑色,如“墨菊”,为菊中之珍品,“黑牡丹”、“黑郁金香”也被列为花之名贵品种。

花色万紫千红,还有其生理上的需要。由于光波长短不同,所含热量不同,各种花对光波的反射能力也不同,只有适者才能得以生存。在自然界中昆虫对植物的生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花只有呈现艳丽多彩或散发芳香的,才能请来昆虫做“红娘”,得以繁殖后代。目前人们普遍通过人工选择培育不同颜色的花,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因此更添几分妩媚。

花儿有香味之谜

众多植物中,除少数外,多数植物的花都是芳香的。但你知道,花为什么会有香味,这香味又是怎么产生的吗?

原来,在花卉的叶子里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产生了一种芳香油,它贮藏在花朵里边。这种芳香油极易挥发,当花开的时候,芳香油就随着水分挥发而散发出香味来,这就是人们闻到的花香。由于各种花卉所含的芳香油不同,所散发出来的香味就不一样:有的浓郁,有的淡雅。一般来说,花香的浓淡和开花的地点有着密切的关系。生长在热带的花卉,香气大都浓而烈;而生长在寒带的花卉,香气多是淡而雅。另外,通常花的颜色越浅,香味越浓烈;颜色越深,香味越清淡。白色和淡黄色花的香味最浓,其次是紫色和黄色的花,浅蓝色花的香味最淡。一天当中,阳光强烈、温度高时,花香较浓,香飘得也较远,而在阴雨天或阳光弱、温度低的情况下,花香就较淡。然而,也有一些花例外,如蔷薇、丁香等。

我们日常生活中,人和花香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从人们吃的冰棍、糖果到喝的汽水、果汁;从人们用的牙膏、香皂到各种化妆品,样样离不开香精。要从花卉的花、叶、茎、根、籽、仁里面提取出具有不同香味的物质,那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般要提取1千克的薄荷油,需要采集成吨的鲜薄荷;要提炼1千克的玫瑰油,则需要采摘300万朵玫瑰花,大约相当于2吨的玫瑰花的花瓣。在国际市场上,要用17千克的黄金才能买回1千克的玫瑰油,可见其价格是多么昂贵。玫瑰油不仅是香料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宝贵原料,在其他制造工业中也被广泛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揭开花香的秘密之后,已经试制成功人造香料了,这样花香对人类的贡献可就更大了。

花开花落时间之谜

花开花落是植物生长的一种自然规律,那为什么有的花喜欢白天开放,而且是五彩缤纷,有的花则愿意在傍晚盛开,花则多为白色,又有的花是昼开夜合呢?

在常见的植物中,大都是在白天开花。这是因为在阳光下,清晨,花的表皮细胞内的膨胀压大,上表皮细胞(花瓣内侧)生长得快,于是花瓣便向外弯曲,花朵盛开。花儿白天开,在阳光下,花瓣内的芳香油易于挥发,加之五彩缤纷的花色,能够吸引许多昆虫前来采蜜。昆虫采蜜时便充当了花的“红娘”为其传授花粉,这样有利于花卉结籽,繁殖后代。

那么,为什么有的花则偏偏喜欢在晚上开放,而花朵又多是白色的呢?植物之所以要开花,是为了吸引昆虫来传粉。植物在夜里开的花,最初也是多种多样颜色的,但由于白花在夜里的反光率最高,最容易被昆虫发现,为其做媒传授花粉。因此,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夜里开白花的植物被保存了下来,而夜里开红花、蓝花的植物,因不易被昆虫发现并为其传授花粉,而失去了繁衍后代的机会,逐渐被淘汰了。

植物中还有的花是白天盛开,而夜里又闭合起来。如睡莲、郁金香,它们的花白天竞相开放,而当夜幕降临时,便闭合起来,到来日则又继续开放。这又是为什么呢?花的昼开夜合现象是植物的睡眠运动引起的。这种运动的产生,一种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如晚上温度低时它便闭合起来。如果把已经闭合的花移到温暖的地方,3~5分钟后便会重新开放。另一种是由于光线强弱的变化引起的。如花在强光下开放,弱光下闭合。

有的植物在白天开出艳丽的花朵,有的植物则在傍晚开放出洁白的花朵,这些都是植物长期适应外界生活环境而形成的一种遗传习性。而植物的睡眠运动,则是由于花瓣两侧的生长素分布不匀而引起生长不平衡的结果。

花叶先后之谜

花,被誉为“春的使者”,春天一到百花争艳。当你置身于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观赏那多姿多彩的花朵时,是否注意到一种奇妙的现象:有的是绿叶伴着鲜花开,有的则只见花盛开而不见绿叶出。这是为什么呢?

在木本花木中,有的是先开花而后吐叶;有的是先吐叶而后绽开花蕾;也有的花和叶差不多并肩而出。常见的先花后叶的花木品种,有玉兰、腊梅、迎春等。那玉兰花,在春寒未尽的3月,便好似一群娇羞的少女,亭亭玉立于枝干的上边,白的似玉,紫的如胭,喷吐着芬芳,为生机勃勃的早春增添无限的情趣。在这繁花过后,枝头才露出一片片嫩绿的叶儿。可是,苹果、橘子这些果树在枝头已是翠绿一片的时候,那朵朵小花方才露出“笑脸”,点缀于绿叶之间。

这些植物都属于“植物王国”的一员,甚至同长在一块土地上,但是它们为什么会有先花后叶和先叶后花的差别呢?这可是个有趣的问题。原来多数树木的花和叶都是在上一年的秋天就形成了的,它们都被包在芽里,有叶的叫做“叶芽”,有花的叫做“花芽”,既有叶又有花的叫做“合芽”。这些芽要越过寒冬,等到来年春天,才吐叶、开花。每一种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功能对环境、温度条件都有它的特殊要求。有的植物如玉兰花等,其花芽生长时需要的温度比较低,所以它就先开花后吐叶;像苹果、橘子等果树的花芽,生长时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它先吐叶而后开花;还有些植物的花芽和叶芽对温度的要求差不多一样,所以,花和叶就差不多同时出现在枝头上。

植物各式各样开花吐叶的现象为大自然装点出一幅奇妙的图画,使春天变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