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生物天地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20334700000055

第55章 咬人植物

我国南方热带地区,如台湾的咬人狗树,广东的海南火麻树,云南等地的圆齿火麻树,圆基叶火麻树等,都是会“咬”人的植物。

荨麻科植物是著名的会“咬”人的植物,它们大多具有尖利的刺毛,刺毛触到人或动物的皮肤,刺尖扎皮肉,管内的毒汁随即注入。毒汁含有一种特殊的酵素和蚁酸、醋酸、酪酸以及含氮的酸性物质。因此,人和动物一经刺“咬”后,就像蝎子、大马蜂蜇人那样,痛痒难熬,皮肤上会出现斑状红肿,一般要隔几小时或几天后才消散,有的甚至还会引起儿童或幼畜死亡。

我国常见的带刺毛的荨麻科植物,南方有荨麻、大蝎子草,北方有狭叶荨麻、掀麻和蝎子草。宽叶荨麻和珠芽艾麻在南方各地都有分布。会“咬”人的刺毛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保护自己而形成的一种防御武器。人们采割草麻时,得戴上手套。如果不慎被它“咬”伤,可用肥皂水冲洗,或者涂搽碳酸氢钠溶液解毒。如皮肤伤破,则要用浓茶或鞣酸湿敷,防止感染。

辽宁东部的桓仁山区,生长着一种“咬”人的树。它的枝干像揪树,叶子肥大对生,像柳叶。春天,枝端萌发出一簇簇绿里透红的枝叶,像是人们喜欢采食的“刺嫩芽”一样好看。

可是,当地人不仅不敢去采摘它,就连望一眼也觉得惧怕。人们叫它“欺树”或“咬人的树”。不少人由于不相信这种树真能“咬”人,冒犯了它,结果被“咬”伤。凡是被“咬”受伤的人,先是起鸡皮疙瘩,然后浑身肿胀,眼睛、嘴巴只剩一条缝,瘙痒钻心,以后皮破淌黄水,不能穿衣,没法行动,要经过多方调治,轻的得10多天,重的得2~3个月,皮肤上结痂,蜕掉一层皮后才会痊愈。

山东枣庄北庄乡长有上万株“咬人树”。最近,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对它进行研究,确认是我国目前稀有的优质野生漆树。

野生漆树含有强烈的漆酸,容易引起人们的皮肤过敏反应,所以被误称为“咬人树”。科研部门鉴定为野生漆树后,“咬人树”成了“利人树”,这里正在筹建漆树园,种植25万株漆树。它具有防腐防锈、耐酸、耐高温、绝缘等优良特性,种子可以榨油,是医药、化工和纺织工业中常用的原料,漆蜡是硬脂酸的主要原料,叶子是一种药材,树材是制作家具的优质木材。

会“咬”人的植物不是尽干坏事,它们对人类还是有很多用途的。有的可以作园地周围的绿篱;有的可治风湿病、糖尿病;有的可治荨麻疹、跌打、蛇咬;有的种子可榨成工业用油;有的是纺织、制绳的原料;有的叶片、嫩梢,用开水消毒后,还可炒食,做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