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探险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20337300000032

第32章 隆美尔的珍宝(2)

在狱中,弗莱格结识了一个叫安德烈·莫蒂埃的职业潜水员,这人家住巴斯提亚附近的一个叫波列托的村庄。1949年,弗莱格到波列托去劝莫蒂埃参加探宝。但莫蒂埃一口就拒绝了,因为这时科西嘉黑手党已宣布这批财宝为己所有,所以,莫蒂埃不想送命。接着,去海边散布的弗莱格突然失踪了,报纸纷纷猜测他已被黑手党绑架并杀害。法国警方也忙乎了一阵,最后不了了之。弗莱格的失踪,无形中为“隆美尔珍宝”的存在做了个绝妙的广告。

1952年6月23日,法国人安里·埃利雇了六名潜水专家,乘“年轻女明星”号快艇来到巴斯提亚。他打算把可能藏宝的海底都“篦”一遍。但第二天,一艘返港的游轮,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停在岸边的“年轻女明星”号撞坏。安里·埃利以为这不过是次偶然故事,就另外租了艘快艇出海。哪知还没开出多远,发动机却突然瘫痪。埃利这才明白,这一切绝非偶然,他自知斗不过黑手党,只好收兵。

接踵而来的探宝人,是美国的一个女百万富翁。1952年8月,她雇用的一名原海军军官。驾船来到巴斯提亚。这位船长一到,立即用高薪在当地人中招收工人和潜水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到3天,人马招齐。谁知准备工作都还没完,这些人就纷纷托词不干了。原来,他们每人在同一天都收到一张纸条,上面“奉劝”他们赶紧毁约,否则将遭严惩。于是,这帮探宝人又识时务地怏怏离去。

1954年,一艘叫“彗星”号的探宝船,在海上被一艘渔轮撞沉,一名水手丧命。法国报界立即报道了这次“偶然事故”,标题是:《谁是下一个?还有敢向黑手党挑战的勇士吗?》这以后,“隆美尔珍宝”似乎逐渐被人淡忘。但1961年8月15日,几家法国晚报同时登出安德烈·莫蒂埃被暗杀的消息。报上说,这位弗莱格的“患难之交”有次酒后失言,说要把弗莱格告诉他的藏宝点声张出去,结果,当他半夜一点离开酒吧间后,就被人用冲锋枪打死在城外一片灌木林里。而且一年后,杀害莫蒂埃的嫌疑犯,也被人以同样手段除掉了。

这些悲剧,又使人们想起了“隆美尔珍宝”。1961年,仅在巴黎和马赛,警察就抓获了许多贩卖所谓“隆美尔珍宝”埋藏点示意图的骗子。寻找“隆美尔珍宝”热潮的再次兴起,引起了一个叫乔恩·戈德利的人的兴趣。他的参与,使“弗莱格案件”出现了新的转折。

乔恩·戈德利是个爱尔兰记者兼旅行家。他仔细研究了有关弗莱格的全部材料,于1961年在《美国周报》上宣称:弗莱格所说的一切,纯属虚构!德国一家杂志立即转载了这篇文章,而戈德利本人,则突然收到一份来自西德的邀请信:弗莱格先生想同他见面。于是,“死”去13年的弗莱格,又突然活了。

戈德利应邀飞往德国。弗莱格承认自己过去所谈的全是谎话,接着便向戈德利透露了“真情”:

1943年,弗莱格在意大利某海军基地当上等水兵。9月17日,盖世太保突然往他们的快艇上运了6只铁箱,然后,又留下以德里尔为首的3名军官。他们艇奉命驶往科西嘉去加入一支护送物资回德国的舰队。起航前,德里尔对箱子里的东西做最后一次清点,在一旁帮助开箱的弗莱格大吃一惊:箱中装的竟全是金银财宝。9月18日,快艇驶达巴斯提亚港,正遇上联军对该港的猛烈空袭。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德里尔便下令将珍宝沉入海底。弗莱格记得沉宝地点离岸不远,正对着一座被炸毁的清真寺。

对于自己这些年的失踪,弗莱格解释说,1949年,他在波列托村被黑手党绑架。匪徒在逼他画了张藏宝点示意图后,就将他放了,还给了他一点酬金;但他们警告说,如果今后他本人或通过别人再来探宝,定杀不饶。他吓坏了,所以一直躲到德国一个小镇上,隐姓埋名13年。

对弗莱格的这些话,戈德利认为更不可信。于是,他决心查清这个弗莱格先生的真实面目。仅仅半年,戈德利的调查就有了重大突破。原来,这位弗莱格先生,不仅履历,连姓名都是假的。他的真名叫瓦尔特。真姓则是由字母K开头的一个词。在1948年以前,K从未涉足科西嘉,甚至连法国也没去过。1945年,K因为是党卫军成员,被美军关进了达豪集中营。在众多重要纳粹战犯中,他的罪行简直无足轻重,所以行动较自由。事有凑巧,同营中有个叫施密兹的纳粹骨干,他的长相、身高、肤色等,都几乎同K一模一样。施密兹在对K做了一番观察和交谈后,便决定收买和利用K。一天傍晚,施密兹在营房的一个角落里悄悄告诉K,他曾是隆美尔手下一支特殊分队的指挥官,专门负责把各部队抢来的珍贵物品运往德国。1945年,他见帝国败局已定,便将许多来不及运走的珍宝分3处藏了起来——澳大利亚、意大利、科西嘉附近海底。施密兹提出,只要K同意将自己的身份证和衣服给他,他就把3个藏宝点的示意图给K。K答应了,于是便得到了3张草图。但施密兹当天半夜却被军事警察带走,从此便失踪了。K知道,要发财,只要得到一处珍宝就足够了,但首先必须得到自由。于是,他去求见集中营美军代表布雷坦巴赫大尉,说自己偶然知道两个纳粹的藏宝点,并画了在澳大利亚和意大利两个点的示意图。

两支美军特遣队立即向图上所绘的地点奔去,结果满载而归:在澳大利亚,挖出了许多艺术珍品;在意大利,找到了大量珍宝首饰和货币。于是,K被获释,而且当局还按他的要求,给了他一张写着皮切尔·弗莱格的身份证和一笔奖金。靠着这笔钱,弗莱格在过了两年舒心日子后,于1947年前往汉堡,参加了一个自费潜水训练班,开始为科西嘉之行做准备。

戈德利在掌握了这些材料后,便确信施密兹讲的第三个藏宝点肯定存在。1962年,他把这一切告诉了好友、海底考古学家埃德温·林克,并出示了部分文件和地图。于是,两人开始做探宝准备。为了不走漏风声,所有雇佣人员都必须作出对该工作保密十年的承诺。林克很快就将“潜海者”号快艇改装成了一个设备齐全的浮游实验室。整个行动的基础,就是弗莱格在集中营时得到的示意图。

1963年4月19日,“潜海者”号快艇不声不响地驶达巴斯提亚港。尽管戈德利和林克用心良苦,“潜海者”一出海,还是被一艘渔轮盯上了。这渔轮像幽灵一般,不即不离,搞得探宝者们个人紧张万分,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没过多久,戈德利就收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先生,我想就‘隆美尔珍宝”一事警告您几句:在这件事上,死的人已经不少了,劝您不要把自己的名字也加上去。这珍宝是我们的!”信的署名无法辨认。

“潜海者”灰溜溜地走了。又是一次以失败告终的探宝行动。

1975年,法国记者罗伯尔·沙鲁,曾就新纳粹组织是否卷入了“隆美尔珍宝”之争的问题,走访了新纳粹运动的一个首领。这个头目先把弗莱格臭骂了一顿,说他是个江湖骗子,讲的全是谎话,其目的是想从天真人手中骗钱。他还威胁说要惩罚弗莱格,因为他侮辱了4个党卫队军官。最后,这个首领还是承认:“如果真有珍宝存在,我们早就找到了。我们才应该是第一批获宝者……我们组织内的几百个潜水员,曾在科西嘉从北向南、一米一米地搜遍了整个东海岸。那里没有任何珍宝!”

这一访问记见报后,弗莱格吓坏了,赶紧在德国的一家报纸上登了份声明:“的确,我撒了谎,而且一辈子都在撒谎,但珍宝确实存在,不过不是藏在科西嘉,而是藏在意大利的一座寺庙里。”

折腾了几十年的“弗莱格案件”,就这样结束了,而且,大概是彻底结束了。可“隆美尔珍宝”之争却还没结束,而且,在那些被法西斯军队抢走的珍宝被全部发现之前,这场争夺是不会结束的。

“隆美尔珍宝”最终成了千古之谜,但是终究有一天,一位勇敢而智慧的英雄,会为人类找回这笔失落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