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远支皇族。王莽时,曾在太学读书,略通《尚书》大义,后农民起火爆发,他和兄长聚众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更始元年(公元23年),取得昆阳之战的巨大胜利。不久,到河北活动,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取得部方官吏、豪强的支持,镇压和收编铜马等起义军,力量开始壮大,遂与更始政权逐渐脱离。建武元年(25年)称帝,后镇压赤眉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建都洛阳。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废止地方更设制,兴修水利,精简官吏。并在中央加重尚书职权,在地方废除掌握军权的都尉,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
起兵南阳成名昆阳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祖上曾被封为舂陵侯。公元前45年,袭爵的刘仁嫌舂陵潮湿,经汉元帝同意,把族人迁到了南阳郡蔡阳县白水乡。为了表明自己的皇族血统,刘仁仍把新居称为舂陵。刘秀的祖父刘回无爵可袭,只当了个都尉,而刘秀的父亲刘钦则只能当个南顿县令,后来刘钦去世,9岁的刘秀便由当萧县县令的叔父刘良抚养长大。
年轻时的刘秀,处事谨慎,讲信用,喜欢务农,性情温和。后来到京都长安,进入太学学习。此时刘秀也没有什么大志,有一次他在新野见到后来的阴皇后阴丽华,觉得长得漂亮,心中顿生爱慕之情。后来到了长安后,见到执金吾(负责监督、检查京都及附近地区治安的长官)出行时有很多车马随从,声势显赫,就大为感慨地说:“当官就要当执金吾,像他那样威风,娶妻就要娶阴丽华那样的漂亮女子。”而他大哥刘伕却性情刚毅,不料理家业,而散尽钱财,结交豪杰。颇有取天下的野心。当年汉高祖刘邦喜好结交,不事家产,刘邦的二哥刘喜专心治理家业,刘伕就自比刘邦,以刘喜比刘秀。而后来恰恰是刘秀当了皇帝。
新莽末年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刘伕和刘秀兄弟趁机于公元22年起兵,以重建汉朝为口号,大肆招兵买马。这时,绿林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但其中派系林立,无法统一号令,为了行动统一,将领们都主张拥立一个刘姓的皇帝。但随后又为皇帝的人选争执不休,因为刘伕有威望,治军严明,南阳一带的豪杰人物,都认为刘伕最为合适,而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大都喜欢散漫放纵,担心立了刘伕不得自由,于是就找到了既无兵权又胆小怕事的刘玄,拥立为“更始皇帝”,造成既成事实,刘伕和他的拥护者不得不默认。
更始帝刘玄即位后,派王凤、王常、刘秀进攻昆阳(今河南叶县)。他们很快地打下昆阳,接着又打下了临近的郾城(今河南城县)和定陵(今河南郾城县西北)。南阳一带的情况使王莽震惊,于是调兵遣将,很快集结了43万人马,号称百万,命司空王邑与司徒王寻率领前往镇压。王邑、王寻从洛阳出发,旌旗车辆千里不绝。刘秀这边,驻守在昆阳的只有八九千人。有的将领在昆阳城上望见王莽的军队人马众多,怕对付不了,主张放弃昆阳,回到原来的据点去。刘秀非常冷静地向将领们说道:“现在的情况是粮草不多,来敌强大。如果我们团结抗敌,还有打胜的希望,要是分散,必然被消灭,而且宛城还没攻下,来不了救兵,昆阳一失,一天之内,各地的军队必然也会被消灭。现在怎么不同心同德,共建功名,反而只想看守自己的妻子和财物呢?”将领们觉得刘秀说得有道理,但是又觉得王莽军兵力强大,死守在昆阳也不是个办法。刘秀就决定,由王凤、王常守城,自己和李轶等13人骑马乘夜闯出城南门,召集在外的军队。王莽军没有防备,这就给了他们冲出重围的机会。
刘秀到都县、定陵一带,把那里的军队全部集合起来救援昆阳。将领们舍不得财物,要求留一部分兵力看守。刘秀劝他们说:“现在咱们到昆阳去,把所有的人马集中起来。打败了敌人,可以成大事,立大功。要是死守在这里,敌人打来了,咱们打了败仗,连性命都保不住,还谈得上财物吗?”将领们被刘秀说服了,才带着所有人马跟着刘秀上昆阳来。刘秀亲自带着步兵、骑兵一千多人组织一支先锋部队,赶到昆阳。他们在离王莽军四五里的地方摆开了阵势。王寻、王邑一瞧汉军人少,只派了几千兵士对付。刘秀趁敌军还没有站稳阵脚,先发制人,亲自指挥先锋部队冲杀过去,一连杀了几十个敌人。将领们的士气随之提高,几路人马掩杀过去,杀敌近千人,士气大振,无不以一当百,王寻、王邑被迫后退。刘秀又率领3000敢死队,从城西直冲敌军的中军地带。王邑、王寻十分轻敌,下令军队各守营地不得移动,只率领一万余人迎战,结果大败。大军不敢随便去营救,王邑被杀。
昆阳城里的王凤、王常见外面打了胜仗,就打开城门冲了出去,两下夹攻,王莽军队四处奔逃,相互践踏,伏尸百里,血流成河,王寻带着剩下来的几千人逃回洛阳,刘秀缴获的军实辎重,不计其数,用了一月的时间还没有收拾完毕。
昆阳一战,沉重地打击了王莽政权,刘伕刘秀也因此声名鹊起。王莽为之坐立不安,连饭也不想吃。海内豪杰蜂拥而起,杀掉州郡官吏自称将军,接受更始皇帝的年号,等待诏命。
正当此时,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看到刘伕刘秀兄弟的威名日益大起来,心中不安,劝刘玄除掉他们,甚至连本来与刘伕兄弟关系密切的李轶也转向刘玄。刘玄自然感觉到刘伕兄弟是榻旁之虎,于是,刘玄准备杀刘伕和刘秀。刘玄弄了个鸿门宴,准备杀掉刘伕,但这个刘玄也许想做当年的项羽吧,放了刘伕。不过刘玄并非项羽,他不过是因胆怯没有下手。刘伕总算逃过一劫,但不久后,他手下就把他带进了阴曹地府。这个手下是刘稷,倒有些匹夫之勇,听说刘玄想杀刘伕,便破口大骂刘玄。他的话很快传到刘玄那里。刘玄就把这个有勇无谋的将军给抓了起来,刘伕前去说情,也被刘玄抓起来,与刘稷一同杀了。
按常理,刘秀肯定不会饶过刘玄,一定要找他算账,以报杀兄之仇。但是,刘秀自己有自己的考虑。他现在的实力还斗不过刘玄,只能等待时机。他非但没有找刘玄算账,还赶紧跑到宛城请罪,面见刘玄,仍然是和颜悦色,压根儿就不主动提长兄被杀一事。他孝服不穿,丧事不举,言谈饮食犹如平时。而刘秀每当独居,总是不喝酒、不吃肉,以此寄托哀伤。身边的人发现他枕席上有哭泣的泪痕,叩头劝他自宽,他却否认说:“没有的事,你不要胡说。”
刘秀如果不能克制自己,质问刘玄,很可能就被杀害,与其兄一样下场,哪还有什么宏图大志可言?况且自己也是有功之臣。在昆阳大战中,他率十三骑突围求援,建立奇功。刘秀如果述说一下光荣历史,或许会讨好刘玄,增强他对自己的相信度。但刘秀却只字不提,自有他的高招。刘玄见刘秀没有反对他的意思,有些惭愧,拜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公元23年,刘玄的军队相继拿下了长安和洛阳。刘玄打算以洛阳为皇都,命刘秀前往修整宫府。刘秀到任,安排僚属,下达文书,从工作秩序到官吏的装束服饰,全都恢复汉朝旧制。当时关中一带的官员赶来洛阳迎接皇帝刘玄去长安,见大红大绿,胡穿一气的刘玄将领们感到滑稽可笑,而见到刘秀的僚属却肃然起敬。一些老官员流着泪说:“没想到今天又看到了汉朝官员的威仪!”
经营河北一统乾坤
刘玄到了洛阳,需要派一员亲近大将代表朝廷去河北一带,宣示朝廷旨意,要那里的郡国遵守朝廷的诏命。经过一番争议,选定了刘秀。
刘秀就以更始政权大司马的身份前往河北。刘秀在河北,每到一处,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取;平反冤狱,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吏名称。所做之事,均都顺应民心,因而官民喜悦。
当时的河北最大的势力是王郎,他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号召力很大,结果很快被刘秀消灭。消灭王郎以后,在清理缴获的文书档案时,发现官吏与王郎勾结一起毁谤刘秀的材料有几千份。如果追究起来,会引起一大批人逃跑或造反。刘秀根本连看也不看,把官吏们召集起来,当面一把火烧掉,真正起到了“今反侧者自安”的效果,使那些惴惴不安的人下定决心跟刘秀到底。
刘秀初到河北之时,兵少将寡,地方上各自为政,无人听他指挥,虽能“招揽英雄,取悦民心”,但毕竟没有大量军队。他为王郎所追捕,曾多次陷入窘境。后来,他逐渐延揽了邓禹、冯异、寇恂。姚期、耿纯等人才,又假借当地起义军的名义招集人马,壮大声势,并联合信都、上谷、渔阳等地的官僚集团,才算站住了脚。由于他实行宽厚的政策,服人以德而不以威,众人一旦归心,就较为稳定。
更始皇帝派使节赶到河北,封刘秀为萧王,并命令刘秀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与有功的将领赶到长安去。这表明刘玄已经对刘秀不放心,刘秀便以“河北未平”为理由,拒绝应征去长安。刘秀与刘玄的裂痕从此开始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