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20340000000018

第18章 军事之最(2)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应首推美国的“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它的吨位最大满载排水量可达91400吨。“尼米兹”号由美国纽波纽斯船厂建造,于1972年5月13日下水,于1975年建成。“尼米兹”号船体尺度为长332米、宽40.8米、吃水11.3米。飞行甲板的宽度达76.8米,能搭载近百架飞机。1980年4月24日,美国为营救在伊朗的美国人质派出的8架RH-53直升飞机就是从“尼米兹”号上起飞的。“尼米兹”号主机为26万匹马力,航速在每小时30海里以上,舰上主要装备为3座对空导弹发射架。

现在美国海军服役的另一艘航空母舰“艾森豪威尔”号是与“厄米兹”号同型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最早的潜艇

最早的潜艇,是一艘人力推进的木制潜艇,是荷兰人德列布什尔于1624年所制造的。

这艘木制潜艇外面蒙着涂油脂的皮革,艇体两边开有孔座,桨板从孔座中伸到艇外。艇上有12名划桨水手,靠人力划桨来前进。它能在四五米深的海水中,潜航好几小时,乘坐多人。为了保持艇内空气清洁,艇内设有特种液体,能吸收二氧化碳。

此外还有许多人尝试过制造潜水艇,但都未成功。1653年,一位名叫德桑的法国发明家,建造了一艘20多米长的潜水艇。这位发明家曾夸张地说这艘潜水艇如何的好,说它快如飞鸟,能攻击许多战舰。但是艇造成后,却不能在水中运动。

17世纪70年代,还曾出现过用渔船改装成的潜水艇。艇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水密舱,压载重物后便能下潜,而抛掉压载物便会浮出水面。后来为了一次打赌,这艘渔船改装成的潜艇,潜入30米深的海中,由于艇体被水压力毁坏,最后不知被海流冲向何方。

总言而之,这些早期的潜艇,没有一艘是合格的,更不用说参加水中战斗。不过它们都为后来潜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小的航空母舰

目前,世界上吨位和尺寸最小的航空母舰是意大利海军“加里波第”号航空母舰。这艘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10100吨,满载排水量也只有13370吨;舰长180.2米、宽33.4米、吃水6.7米。舰上装设4台燃气轮机,总功率8万马力,最大航速30节。“加里波第”号共搭载18架“海王”直升机,其中机库可停放12架、飞行甲板停放6架。根据需要,还可配置垂直/短距起落飞机。主要装备2座八联装“蝮蛇”舰空导弹发射架、4座“奥托马特”舰舰导弹发射筒、3座双联装40毫米炮、2座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以及众多的雷达。“加里波第”号1984年下水,1987年8月正式加入意海军服役。

第一艘核动力军舰

核动力军舰是本世纪50年代的产物。在此之前的相当一段时期里,船舶都是以燃烧煤、油等获得动力的。因此,当1955年正月17日美国建造的“舡鱼”号潜艇采用了核动力的消息一经宣布就极大地轰动了全球。

建造“舡鱼”号军舰的促进者和技术指导是海军上将海曼·G·里科弗。他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被誉为核海军之父。1950年里科弗说服国会授权建造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水艇。

这艘世界上最早的核潜艇“舡鱼”号于1952年开始研制。1954年1月21日早晨,在1万名观光者的欢呼声和船厂与众军舰汽笛的喧闹声中,“舡鱼”号挂满彩旗,徐徐地从船台上滑入水中。1954年,“舡鱼”号核潜艇服役,并于1958年从太平洋通过北极到达英国。“舡鱼”号核潜艇的建造,意在通过对它的试验,以期解决核动力在潜艇上应用的各种问题,诸如核反应堆在艇上的安装、屏蔽、运行、保养、维修、散热以及艇的尺度结构和长时间在水下航行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等。1955年,美国首批生产核潜艇;1959年,4艘“鳐鱼”核潜艇服役;1960年,美国的另一艘核潜艇“美人鱼”号,首次在水下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核动力潜艇与常规潜艇相比,不仅隐蔽性和机动性更好,而且能以高速长期在水下潜航,因而要发现它和摧毁它是比较困难的。常规潜艇只能坚持一段时间在水下活动,而采用核动力推进的潜艇,可以离开大气,在水下长期深潜、活动。因此,可以说核动力的采用引起了潜艇质的变化,使潜艇从原来只是“可潜水面舰艇”变成了真正的“潜水艇”,标志着潜艇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继核潜艇的研制成功,美国又相继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大型导弹驱逐舰——“邦布里奇”号;第一艘核动力巡洋舰——“长滩”号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

1964年,“企业”号、“长滩”号和“邦布里奇”号组成编队,作了一次中途不需燃料补给的环球航行,航程31000海里,平均航速每小时20海里,历时64天。

第一种歼击机

第一种歼击机是法国制造的“莫拉纳—桑尼埃”飞机。

法国人把机枪固定安装在飞机机身上,机枪与发动机机轴平行,这样便于飞行员瞄准。但是,射击时子弹要穿过螺旋桨的旋转面,可能打到桨叶上,所以又在桨叶上加装了金属滑弹板,加以保护。

虽然这种方案并不十分理想,但它标志着第一架歼击机的问世,并取得了很好的战果。

法国飞行员加罗斯驾驶“莫拉纳—桑尼埃”,从1915年4月1月到4月18曰,18天内击落敌机5架,还使两架敌机迫降。加罗斯大出风头,获得了“王牌飞行员”的荣誉称号。以后,击落5架敌机就成了“王牌飞行员”的标准。

第一颗人造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1号是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时间是1957年10月4日。它的本体是一只用铝合金做成的圆球,直径58厘米,重83.6公斤。圆球外面附着4根弹簧鞭状天线,其中一对长240厘米,另一对长290厘米。卫星内部装有两台无线电发射机——频率分别为20.005兆周及40.002兆周,无线电发射机发出的信号,采用一般电报信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秒,间歇时间也是0.3秒。此外还安装有一台磁强计,一台辐射计数器,一些测量卫星内部温度和压力的感应元件及作为电源的传达化学电池。

它在拜克努尔发射场由一支三级运载火箭发射。起飞以后几分钟,卫星从第三级火箭中弹出,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进入环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它距离地面最远时为964.1公里,最近时为228.5公里,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5度,以96.2分钟时间绕地球1周,比原来预计的所需时间多1分20秒。在秋夜的晴空中,有时像一颗星星在群星中移动,肉眼可以看到它。这颗卫星的运载火箭于1957年12月1日进入稠密大气层陨毁。卫星在天空中运行了92天,绕地球约1400圈,行程6000万公里,于1958年1月4日陨落。为了纪念人类宇宙空间的伟大时刻,苏联在莫斯科列宁山上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碑顶安置着这个人造天体的复制品。

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

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是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在1969年7月16日,美国东海岸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宇宙飞行中心的发射场上,一支像36层楼房、高110米的巨型火箭在震耳的轰鸣声中起飞了。这是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火箭第一级有5台发动机,它们各有692.8吨推力。点火后,这个3200吨的巨物便迅速飞向高空。

起飞12分钟后,第一、二级火箭已脱离飞船,第三级火箭进入绕地飞行的轨道。在绕地飞行的轨道上进行飞行修正和检查后,第三级火箭重新点火,飞船很快超过了第二宇宙速度(11.4公里/秒),向月球飞去。25小时后,飞过地一月系中点(距地球19万2千公里),61小时后达到地球和月球引力相等的平衡点。在这之后,飞船开始在月球的引力下运动,75小时以后达到离月球500~600公里的上空而进入绕月球飞行的轨道。

阿波罗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三部分组成。7月21日登月舱连同两位宇航员在月面上缓缓着陆。另一位宇航员则在指挥舱内继续绕月球飞行。22日在月面考察结束后,登月舱的上升段起飞,与指挥舱对接。登月的两位宇航员再次进入指挥舱。一小时后,登月舱与指挥舱分离,登月舱落回月面,宇航员进行了一次月震试验。此时,服务舱的火箭开始工作。待进入大气层时,服务舱和指挥舱分离。服务舱穿越大气层后坠毁。7月24日指挥舱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落在太平洋上,回到地面的指挥舱只有5600千克重。

第一个现代物理实验室

19世纪末,物理学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推动物理学发展的物理实验,同时从经典物理学发展时期以个人为主辅以简单仪器进行研究的形式,发展到近代物理学研究中集体分工合作并配备高级精密仪器的形式。这种发展,导致现代物理实验室的出现。

最早的现代物理实验室是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不少人以为这个实验室是著名的英国科学家、引力常数的测定者、确定水的组成并发现氢气的亨利·卡文达许建造的,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当卡文迪许实验室建成时,亨利·卡文迪许离开人间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卡文迪许实验室是在英国公爵德冯夏尔·卡文迪许的资助下建成的。这位同姓的公爵是亨利·卡文迪许的亲戚。

卡文迪许实验室于1872年破土动工,两年后就在剑桥自由学校巷里建成。说也奇怪,这个物理实验室竟是在一位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领导下筹建的,他还是它的第一任主任。为了给实验室增添仪器,麦克斯韦拿出了自己不多的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