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咳喘病用药与配餐
20355600000042

第42章 咳喘病并发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用药

慢性咳喘病反复发作,严重妨碍肺泡通气,在呼衰的同时往往伴有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当积极防治引起慢性呼衰的原发病。改善肺泡通气,排出过多的CO2。根据情况可行气管切开,人工呼吸,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给氧等措施。

西药

处方1 治疗原发病:参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处方1、处方2、处方3。

处方2 祛痰止咳:参照慢性支气管炎处方1。

处方3 平喘: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方3、处方4、处方5。

处方4 呼吸兴奋剂:参照咳喘病伴发肺性脑病处方4。

处方5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适量补碱:

碳酸氢钠溶液:一次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100~150mL静脉滴注。补碱时要注意检测pH值,使pH值升至7.25左右即可,不宜急于将pH值调节至正常范围,否则有可能加重CO2潴留。

处方6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适量补氯、补钾。

中成药

1.醒脑净注射液参考咳喘病伴发肺性脑病用药。

2.安脑丸口服。每次1~2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清热解毒,醒脑安神,豁痰开窍,镇惊熄风。适用于高热神昏,烦躁谵语,抽搐咳痰,中风窍闭,头痛眩晕等。用于慢性呼衰痰浊闭窍者。

3.参麦注射液30mL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日1次。具有益气固脱、滋阴生津、养心、复脉的作用,或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用于慢性呼衰肺肾气阴两亏者。

4.安宫牛黄丸蜜丸制剂,大丸重3g,小丸重1.5g,金箔为衣(现有不用者),蜡护。大丸口服每次1丸,小丸每次2丸,病重者每日2~3次。昏迷不能口服者,可用温开水化开,鼻饲给药。

5.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20~40mL,1~2次/日,速度宜慢(5分钟以上)。静脉滴注,50~100mL,1~2次/日,用5%~10%葡萄糖注射液(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适量稀释后使用,一般病人疗程7~14天。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益固脱。用于慢性呼衰脾肾阳虚水泛者。

中药单方

1.冬虫夏草10g,鲜胎盘1个,放入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之。具有温补脾肾之功效,适用于喘咳遇冷加重,四肢不温者。

2.苏子12g,粳米10g,冰糖少许。先将苏子洗净,捣碎,与粳米、冰糖一同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改为文火煮成粥,每日分早晚二次温服。本方具有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之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胸闷纳呆者。

3.人参3~6g,核桃5枚。加水适量,煎汤服用。本方有健脾益气、补益肺肾之功效。用于咳而少气、自汗、乏力、食少纳呆者。

4.炒白芥子6g,炒萝卜籽9g,橘皮6g,甘草6g。水煎服。适用于肺心病呼衰急性发作时服用。

5.款冬花12g,冰糖10g,放入盅内,加适量水,隔水炖,去渣饮糖水。本方可起到益气养阴,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咳嗽气短,自汗盗汗者。

中药复方

1.黄芪生脉苇茎三子汤加减

【组成]黄芪30g 太子参10g 麦门冬15g 五味子15g 芦根15g 桃仁10g 冬瓜仁20g

【功能]滋阴化瘀,治疗肺心病伴发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期之肺肾气阴两衰,痰热水瘀互结证。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来源]李青,琚坚,詹文涛导师中医证治5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探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4):23

2.菖蒲雾化合剂

【药物]石菖蒲10g 丹参15g 金银花30g 甘草30g 黄芩30g

【功能]慢性肺心病呼衰失代偿期。

【用法]雾化吸入,日2次。

【来源]钟世杰,谭荣益,刘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呼吸衰竭临床研究,中国中医急症,2003,12(1):12

3.真武汤加减

【组成]附子10g 桂枝10g 茯苓10g 白术10g 生姜6g 赤芍10g 泽泻20g 车前子(包煎)10g 随症加减:血瘀甚者,加红花、泽兰,以化瘀行水;肿甚者,可加猪苓、黑白丑、沉香,以行气逐水;喉中有痰涎者,加半夏、全瓜萎,以燥湿化痰。

【功能]温肾健脾,化饮利水。慢性肺心病呼衰失代偿期脾肾阳虚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来源]张志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体会,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4):30

4.五虎汤

【组成]炙麻黄3g 生石膏10g 甘草30g 炒杏仁10g 细茶5g 桑白皮10g

【功能]轻宣利肺,化痰清火。用于慢性肺心病呼衰风热壅肺,身热,咳喘痰多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来源]窦钦鸿,周次清,邵念方等,肺气肿、肺心病的辨证施治,中医药研究,198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