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20355700000008

第8章 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概括(3)

二、社会问题与社会运动

根据“社会”是“以经济的经常相互关系作基础”的界定,我们不难得出“社会问题”的发生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期,“社会问题”实际上是个现代性问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1.社会问题的性质

李达认为:“社会问题,是现代市民社会组织内部的矛盾所酿成的大多数人民的生活问题。”【72】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社会问题是市民社会内部的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是“产业制度中的劳动问题”【73】。可见,李达认为,一般来说,社会问题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下所产生的。

狭义上的社会问题就是劳动问题。产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市民社会分裂为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前者剥削后者的剩余劳动以增殖自己的资本,后者靠出卖劳动力谋生,受尽生活的苦痛。社会分裂的结果是财富愈集中于少数人,穷困愈集中于多数人。富者愈来愈富,穷者愈来愈穷。于是多数人民的生活问题越发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也就产生了。因此,“社会问题”本质上是劳动者的生存问题。李达根据劳动者身份,把社会问题分为产业劳动者问题、农业劳动者问题、商业劳动者问题和妇女问题,并分析了它们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的表现。

此外,李达按照社会问题的内容,又把社会问题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社会问题是“劳动条件的苛酷”。李达分析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工人生活状况的艰难。没有资产的劳动者,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成为商品,任资本家宰割,加之机械工业减少了对劳力的需要,以及分业的应用,促使工作简单化,于是妇女、青年也能胜任。所以企业家争用不熟练的工人,以谋求节省生产费用,一般成年劳动者就不得不屈服于低廉的工钱之下,以图苟活。于是劳动预备军成立,工钱就降到最低的水平线。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资本主义的初期(当时的中国正是处于这种时期),其生产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不是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

第二类社会问题是“地位的降低”。资本主义大生产使越来越多的人沦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根本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两者的对立,形成了市民社会最显著的社会现象。两者的差距,随经济的发展而越发增大。

第三类社会问题是“生活的恶劣”。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压迫下,劳动者不仅感受到物质上的痛苦,而且还不免陷于精神上的堕落。他们的劳动力横受剥削,毫无限制,一朝力竭身毁,就被视同草芥,旧日雇佣间的家族温情关系已被自由的美名完全破坏,劳动者终于伤病老废以死,丧失了生存的保障。救死还不能做到,谁还能顾到精神上的堕落呢?

2.社会政策与社会运动

李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由感受社会问题的切身利害的阶级自己起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由国家或资本家企图谋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前者是社会运动,后者是社会政策”【74】。社会政策是国家或资本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冲突而采取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其实质是在承认自由竞争和私产制度两大原则之下,由国家或资本家阶级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社会运动,以谋求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为目的。”【75】社会运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和参与的运动,其目的是改造不合理的经济组织和生产方式,改造不合理的生产资料占有制,从而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地位,实现“物质的解放”。李达指出,由于这种社会运动以改变根本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为目的,所以必然遭到对立的资产阶级的反抗,所以不得不以阶级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运动首先是阶级的,其次是政治的,但政治运动是彻底的社会运动,因为只有政治运动才能夺取政权,改变原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从而使无产阶级得到物质的解放。社会运动的最高形态就是社会革命。

三、民族问题与中国革命

由于近代中国根本上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产业革命下的劳动问题”,更是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民族问题。因此,中国社会问题的性质是双重的,中国革命的任务也是双重的。

1.民族问题与民族解放运动

李达认为,民族问题是世界革命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之一,要了解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就必须研究民族问题。那么什么是民族问题?“所谓民族问题,是一定国家内各民族间相互关系的问题。”【76】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问题有其特殊性,如全世界分成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两个阵营;民族之间的融合会因世界经济的发展得以促进,民族之间的差别会因之而被消灭;在世界革命的进程中被压迫民族因解放斗争而结成同盟军。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问题演变为殖民地问题。

李达认为,民族革命是“公理对强权的革命”。“强权”是指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实行政治的支配与经济的剥削。“公理”是指清除政治的支配与被支配及经济的剥削与被剥削之阶级差别。由于中国在世界资本主义历史时期是被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体系之中的,而且中国又处于半殖民地的经济与政治地位,本国的民族资本发展受到压制,本国的劳动群众受到剥削,因此民族革命从性质上讲是“全民革命”。李达进一步分析了在民族革命中不同的革命力量的革命表现,指出弱小民族的无产阶级是民族革命中的中坚力量。民族革命的步骤有两个:“第一在树立政治的、经济的独立;第二在以加速度发展其本国产业,力谋与先进国家之文化相齐,以构成世界文化,形成世界大同社会之基础。”【77】

2.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

李达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被压迫民族的革命问题,认为:“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革命最重要的枢纽,是资本主义支配全部的问题,是与打倒帝国主义及被压迫阶级革命相关联的问题,决不是孤立的、单独的问题。”【78】

李达通过对历史的考察阐述了各历史时代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在古代,民族斗争为阶级斗争之先驱,而阶级斗争又为民族斗争之结果。但是到了封建时代和近代,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则已处于同一隶属关系。在封建时代,劣败民族对于优胜民族的隶属关系,与工商农奴对于封建地主的隶属关系并无差别。在近代,无产阶级对于有产阶级的隶属关系形成阶级斗争,弱小民族对于优胜民族亦变为无产阶级对于有产阶级之隶属关系,而形成民族斗争。这就是说,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已来源于同一隶属关系。因此,无产阶级如果得到解放,则弱小民族亦随之解放。阶级隶属的事实消灭,则民族隶属的事实亦必归于消灭。只有如此,民族革命与社会革命才会相互并进而构成世界革命。自古以来,民族隶属与阶级隶属、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虽然变迁形式不一,但都一样起源于经济的、政治的利害冲突;近代民族革命与社会革命虽然形式不同,但其革命对象是一样的,即都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之经济的要素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之政治的要素为国民主义。近代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实由此资本主义酝酿而成,更由此国民主义之助长而愈趋激烈者也。”【79】

3.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李达结合中国社会与革命的实际,论述了世界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性质,回答了人们所关心的革命的性质和道路问题。

李达认为,现代社会的两大问题就是社会问题与民族问题。社会问题,是现代市民社会组织内部的矛盾所酿成的大多数人民的生活问题。一般来说,社会问题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下所产生的,但具体到中国的社会问题又有很大差异。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中国的资本主义发育是不完全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其社会问题又具有特殊性。因此,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就必须联系中国的特殊国情。民族问题,即被压迫民族的解放问题。民族问题的产生也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过程中发生的。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所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问题与民族问题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中国革命的任务也是双重的。中国革命既是民主革命又是民族革命。民族问题与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交织在一起,导致了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国问题的曲折性。他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于:“中国既是半殖民地的民族,又是半封建的社会。所以为求中国的生存而实行的中国革命,一面要打倒帝国主义,一面要铲除封建遗物,前者是民族革命的性质,后者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其必然的归趋,必到达于社会革命,而与世界社会进化的潮流相汇合。”【80】

由于在中国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是“相互并进”的,所以谁是革命的领导者就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李达阐述了民族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掌握民族革命的领导权既是由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又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他认为,在今日之民族革命的现状中,民族革命的中坚力量只能是无产阶级,因为弱小民族中最感到帝国主义压迫的痛苦而具有革命觉悟的是工农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及其封建军阀和买办阶级的剥削感受最深,所以革命情绪特别激昂。因此,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如何执行革命的领导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与反革命》(马克思)等文章中阐述了“不断革命论”的基本观点。李达进一步解读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不断革命论”。他指出,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而中产阶级已经掌握政权的国家中,无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就可以立即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但在资本主义比较不发达而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必须加以推翻的时候,无产阶级就必须领导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期在这场革命胜利以后,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以此强调中国无产阶级在执掌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时要坚持“不断革命论”的思想。

注释:

【1】李达:《两种对立的社会说》(原《现代社会学》第二章),《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238页。

【2】李达:《两种对立的社会说》(原《现代社会学》第二章),《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241页。

【3】李达:《两种对立的社会说》(原《现代社会学》第二章),《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243页。

【4】李达:《两种对立的社会说》(原《现代社会学》第二章),《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241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83页。

【6】李达文集编辑组:《李达同志生平事略》,《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11页。

【7】李达:《两种对立的社会说》(原《现代社会学》第二章),《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241页。

【8】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版,第31、32页。

【9】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版,第30页。

【10】叶汝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315页。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92页。

【12】李达:《社会之构造》(原《现代社会学》第三章第一、二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249页。

【13】李达:《论社会学的阶级性》(原《现代社会学》序),《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237页。

【14】1928年到1930年,李达翻译出版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穗积重远的《法理学大纲》、塔尔海玛的《现代世界观》、杉山荣的《社会科学概论》(与钱铁如合译)、河上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与王静、张粟原合译,李达译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卢波尔的《理论与实践的社会科学根本问题》、河西太一郎的《农业问题之理论》等著作。参考李达文集编辑组:《李达同志生平事略》,《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14页。

【15】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15、516页。

【16】唐春元:《李达研究综述》,《零陵师专学报》,1989年第4期。

【17】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103页。

【18】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75页。

【19】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60、61页。

【20】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3页。

【21】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56页。

【22】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58页。

【23】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316页。

【24】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61页。

【25】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55页。

【26】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57页。

【27】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54页。

【28】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7、58页。

【29】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10、211页。

【30】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2页。

【31】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7页。

【32】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7页。

【33】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58页。

【34】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58页。

【35】李达:《社会学大纲》第四版序,《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7页。

【36】李达文集编辑组:《李达同志生平事略》,《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17页。

【37】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282页。

【38】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283页。

【39】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61页。

【40】黄枬森、庄福龄、林利主编,宋一秀、孙克信、苏厚重本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11月版,第273页。

【41】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56页。

【42】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61页。

【43】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60页。

【4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75页。

【45】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93页。

【46】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282页。

【47】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6页。

【48】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283页。

【4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第一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101、102页。

【50】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297页。

【51】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285页。

【52】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302页。

【53】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302页。

【54】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304页。

【55】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305页。

【56】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8页。

【57】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04页。

【58】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04页。

【59】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6、497页。

【60】李达:《社会之发达》(原《现代社会学》第五章),《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262页。

【61】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363页。

【62】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05页。

【63】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05页。

【64】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05页。

【65】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16页。

【66】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16页。

【67】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19页。

【68】恩格斯:《家庭、所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170页。

【69】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501页。

【70】恩格斯:《家庭、所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169页。

【71】恩格斯:《恩格斯致泰·库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607页。

【72】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43页。

【73】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46页。

【74】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48、549页。

【75】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49页。

【76】李达:《民族问题》,《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91页。

【77】李达:《世界革命》(原《现代社会学》第十七章),《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60页。

【78】李达:《民族问题》,《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604页。

【79】李达:《世界革命》(原《现代社会学》第十七章),《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54页。

【80】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