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蓝色构想
20377900000001

第1章 自序

1921年,在南湖的“红船”上,中共一大胜利闭幕,点点星火也很快在全国形成了燎原之势。从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人就驾驶这艘红船,驶过了九十年的光辉历程。红船绕过无数浅滩暗礁,迎击无数狂风暴雨,把中华民族带向成熟与光明。正因为此,1963年董必武先生重游故地时挥笔写下:“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风雨沧桑,时光荏苒;春暖花开,奔向海洋。2011年“两会”前夕,《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标志着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3月14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这无疑是国家做深做强海洋经济的一项战略决策。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此刻,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南湖红船正驶向蓝色大海!作为身处浙江海洋学院这所扎根舟山、以海立名的省属高校的教师,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纵观五百年来大国崛起的故事,从荷兰到英国再到美国,走得无不是海洋强国之路。海洋强则国势强,海洋兴则民族兴。走过90年辉煌历程的中国共产党人,蓄势期远,谋海济国。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用“百字方针”来谋划中国海洋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不仅关系着中国发展海洋事业的大局,更关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全局。

从南湖驶向大海,是“红船”精神在当代浙江的继承和发扬。习近平同志曾撰文指出:“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起航于浙江,这是浙江的光荣,也是推进浙江发展的精神力量所在。”从南湖驶向大海,就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红船”精神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共同书写浙江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从南湖驶向大海,不仅需要党和政府海洋强国战略的引领,也需要海洋科研工作者为之进行深层次的构想、规划和设计。就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而言,它在战略定位上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从发展目标上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将在未来10到20年要努力推进实现“五大目标”———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由此可见,海洋强国战略或“蓝色战略”的一个重点是海洋经济战略。但是,我们不能把“蓝色战略”等同于海洋经济战略,事实上,它还具有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功能,在建设文明富裕的和谐海岛、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等议题上也应该有所作为。

基于这种考虑,本书将视野聚焦于“海洋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宏大领域,但在研究方法上旨在对涉及“蓝色战略”的几个“中观”问题展开专题研究。本书的四个专题分别为:“浙台模式:两岸依托海洋经济合作交流的战略机制研究”、“舟山经济发展评估与未来模式:海洋时代背景下的构想”、“舟山与周边地区的工业比较:以涉海工业为中心的分析”、“我国海洋开发、海洋管理与海岛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探讨”。由此可见,在很大程度上,本书是在海洋时代背景下基于浙江、舟山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展开的“蓝色构想”,旨在为海洋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参考。本书主要由浙江海洋学院的于淑文、高猛、姚会彦老师合作完成,并收录了笔者在《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笔者承担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委托课题的研究成果。同时,在本书专题二、专题三的研究中,浙江海洋学院的阳立军老师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专题四的研究中,浙江海洋学院的李百齐教授参与了第一节、第三节的撰写,景栋等同学参与了第五节的撰写。此外,本书参考了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论著,在此深表谢意。笔者还要特别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陈丽霞同志,得益于他们辛勤而细致的工作,本书才能够顺利出版并与读者见面。

有人说,把一个民族无数志士的不懈追求和远大理想浓缩到一条船上,这是共产党人的创意;从南湖起航,红船驶过风云变幻的暗礁,穿越国际封锁的迷嶂,走向中华复兴的航道。今天,我们站在大潮涌起的海疆,开始向着海洋世纪远航。但是,当这个海洋时代的大门向我们开启之时,我们对于海洋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还处于一个开始启蒙、不断孕育、迅速激发的状态。就此而论,本书只能说是对这一领域的一个初步探索、探讨的成果,属于抛砖引玉之作。因此,如书中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谅解并不吝赐教。同时,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加盟海洋事业的研究队伍中来,集各家之力,共同为海洋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蓝色构想”。

作者

2013年1月于浙江海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