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极品总裁风流录
2038800000254

第254章 她跟老师讲述别后之情 [VIP]

“哦,什么情况?”刘学军想起郭艳红告诉他的孔贵方发迹史,心里想,难道郁俊杰也是这样发迹的?

“郁俊杰高中毕业后,没有考取大学,就回家种责任田。但他没心思种田,就在一天跟父母亲一起抗旱的时候,丢下提桶逃了出来。”耿雪萍简单叙述起来,“他一个人闯到上海,举目无亲,只得通过王忠孝的关系去一个工地做小工。开始,他非常辛苦,但后来却突然富了起来。那天他在街上碰到我说他成功了,我相信了她。但我跟他结婚后,跟他来到上海才知道,原来他。唉,刘老师,我真是不好意思说。”

“他怎么啦?”刘学军迫不及待地催问。

耿雪萍有些激动地说:“他是靠骗人起家的,也就是上海人说的,靠捣浆糊捣成功的。”

刘学军更加惊讶:“不会吧?”

“真的。”耿雪萍象揭露别人罪行一样,毫不保留地把丈夫的发迹秘密告诉老师,“他在上海认识了几个浆糊朋友后,就跟他们一起捣起了浆糊。他们借用上海一个建筑公司的资质,在五角场一幢办公楼上租了四五间办公室,伪造了一些政府批文,甚至还伪造中标书,以收取施工队保证金和押金等名义,骗取那些刚到上海来寻找建筑业务的公司和老板。骗到以后,他们就搬地方。”

“啊?”刘学军吃惊地瞪大眼睛,“那那些受骗的人,怎么不去找他们呢?”

耿雪萍说:“前几年,建筑市场很混乱,骗子满天飞。许多骗子得手后就躲起来,你到哪里去找他们?一些外地人上当后,也不知道报案和起诉。郁俊杰那辆轿车就是骗到一个老板三十万元钱后才买的。我也是上了他的当,要是我早知道他这样,还会跟他?哼,不可能!”

刘学军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他后来改了没有?”

“哪里改啊?”耿雪萍越说越起劲,“反而越骗越得法,真的。开始,他是靠伪造文件去骗人,后来,他改为自己去靠吹牛接工程。接到以后,再捣别人的浆糊。”

刘学军简直不敢再听下去了,他为有这样一个学生而感到惭愧和不安。

“一次,他在一个小饭店里吃饭,碰到一个衣衫不整的中年人,中年人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是搞工程的。中年人就给他介绍一个工程,他靠吹牛,竟然真的接成了这个工程。接到后,他就开始找分包队伍,然后问他们要保证金,有个包工头一下子给了他三十万。这就是郁俊杰成功的开始。这三十万元钱,就是他的起动资金。他先买了一辆车,再租了一套办公房,开始自己捣起来。”

刘学军想到自己的失败经历,心里真是五味俱全。

“但郁俊杰的脑子还是清醒的。他每次骗钱,都给他们打收条或借条。这样他就进退自如。被他们找到,答应还;找不到,就算。好象没有人到法院起诉他。你想想,找不到他,起诉又有什么用呢?找到了,没钱还,还不是白丢起诉费?

“后来,他也骗不到了,就只得老老实实地去接工程。接工程要化钱,化钱接了工程,有时又开不了。”耿雪萍说到这里,脸上才露出难色,“刘老师,这种日子,你知道有多难熬吗?你简直都想象不到。没钱支撑下去,我们就问亲朋好友借,把两家能借的都借遍了,用完了,但工程还是迟迟不开。亲朋好友都为我们担心,两边的父母气得又哭又骂,嫉妒我们的人都在看我们的好看。我们既像惊弓之鸟,又象热锅上的蚂蚁。我们哭,吵,闹离婚,我也有过自杀的念头。”

刘学军感叹说:“原来,你们也不容易啊。”

“老天有眼,两年后,有个工程终于开了。那天我们拿到二百万元进场费,激动得抱头痛哭。刘老师,真的,我们成功了……”说到这里,耿雪萍的眼睛湿了。

刘学军完全能体会他们的心情。他下海后吃的苦比他们多得多,却直到现在都没有成功。

过了一会,耿雪萍抹干眼泪又说起来:“郁俊杰的脑子,应该说是灵活的。他知道,这个工程要垫资做,风险大,就把它转包给了一个有实力的建筑公司,收取他们百分之六的管理费,我们一下子在工程款里扣到三百万元钱后,就开始开发房产。但开发房产,这点钱派什么用?塞牙缝都不够啊,郁俊杰就削尖脑袋去通关系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