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极品总裁风流录
2038800000333

第333章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 [VIP]

一九七六年是个非常特殊的年份。我国的三位伟人相继逝世,而且自然灾害严重,唐山发生了七点八级大地震。年初,刘学军在东海边一个团部的营房里学军的时候,就传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他和全国人民一样,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周总理逝世后,天安门广场上就发生了那个震惊中外的政治风波。不久,北京开始风云变幻,气氛十分异常。

从学校回到农村的刘学军,当然不知道遥远的北京发生了什么。他只看到报纸上都是整版整版的大批判文章,只看到公社武装部部长和大队民兵营营长频繁地在他们的埭上走来走去,不停地进行民兵集训,还真枪实弹地进行演习,说是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可要跟谁打仗?敌人在哪里?却谁也没有说。

大队民兵营让他去参加武装民兵训练,他积极参加,还大显身手。既能锻炼到杀敌本领,又能挣到工分,何乐而不为?只是他这个学军时的民兵连长,却被降为大队民兵营第一民兵连第二十民兵排的一个普通民兵。但他不管这些,只顾把在学军时学到的本领使出来。

一次,他随大队民兵营到东海边去参加重机枪实弹演习,坐在那挺笨大的重机枪后座上,瞄准前面的耙子,尽管他被重机枪巨大的反弹力震跳了起来,但还是打出了全营最好的成绩。

还有一次去手榴弹实弹演习,一个民兵拧开手榴弹的后盖,竟然没有把导火线拉出来,将导火线的环扣在小手上,就后退,甩臂,做作姿势,要投掷出去。

刘学军看到后,大喊一声:“危险,你导火环也没有扣。”才避免一个哑弹的产生和排除哑弹的危险。这样慢慢地,营长就发现了他的才能,开始一点点地重用他。

先是让他当南埭防震小分队队长,那是全国最小的义务官,孩子王。没有工分,只领导几十个放暑假在家的学生娃在晚上喊口号,巡逻查夜。

后是让他去做大队******思想文艺宣传队队员,排了相声快板等节目到各生产队去巡回演出,最后才让他当有工分报酬的生产队毛选辅导员。

所以他高中毕业后,尽管没有机会去当小学代课老师什么的,但还算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回到农村只一个多星期,他的业余时间就忙了起来。不是去参加武装民兵训练,就是参加大队文艺排练。不是去开学毛选会议,就是去进行文艺演出。

他非常迫切地寻找着出路,也想为家里多赚些钱,以报答父母的培养之恩,给哥姐兑现学完高中不要家里砌房子的承诺。

可是,除了在队里挣工分外,几乎没有任何其它的挣钱渠道。晚上除了去参加大队的义务活动,也没有更好的去处。

后来听说,晚上参加武装民兵训练,有半天工分记,他就更加积极了,唯恐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半天工分是五分,一角一分,就是五角。训练一个月,就能为家里挣到十五元的额外收入,他真的太高兴了。

直到现在,他已经积攒到了三元八角钱,其中一元二角钱,是高中毕业时分得的多余班费,这些班费是同学们勤工俭学时积攒下来的。其它二元四角钱,是他平时捞鱼摸蟹等卖到的外快。他把它们用一块布一层层包好,放在家中四仙桌抽屉最里面的一角暗角里。

这是他十八岁时积攒到的全部财产,当然跟他二十多年后的亿万资产是不能比的。

一夜能挣五角钱,这对当时的青年男女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真的,大队民兵营长周龙康就是用它来诱惑漂亮女民兵的。

这是一个月黑风轻的夜晚。刘学军吃过晚饭,照例去大队部参加瞄准练习。他跟着生产队的几个民兵一起有说有笑地往大队部走去。到了大队部操场,大家四散去寻找位置,练习瞄准。

大队部前面的操场上插着两块瞄准用的耙子,上面架着两只大灯泡。大队部的屋子里面放着三管步枪,一挺重机枪,分别架在四个窗子上,枪管对外。窗子的下面堆着齐腰高的蚕豆秸,这样人伏在蚕豆秸上,正好可以舒服地进行瞄准。

不知道为什么,屋子里都没有开灯,黑洞洞的,很是朦胧。而窗子与窗子之间都隔着四五米的距离,所以两个男女民兵如果伏在蚕豆秸上面,一边练习瞄准一边做什么小动作,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刘学军在学军时学过瞄准,但还是很努力。只要见哪管步枪上没人,他就伏下去练习。而不象有些民兵,一转眼,就不见了身影,不知隐到什么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