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是这个世界上最善于欺骗自己的物种。在他们眼里,人生中那些不可避免的不堪都可以通过诗化变成充满了情趣以及无数暗涌情怀的骚动,就好像模糊了焦距的镜头,后面的人颇为朦胧美,看不见眼袋雀斑以及皱纹。对不起,我太刻薄了。不过我决定话糙理不糙地做一出人生八点档狗血剧的编剧。
毫无疑问,《我决定留下来》这部电影是一部大闷片,闷到一如我们凋敝枯燥的日常生活和婚姻生活。在这种电影里,您能看到什么?是那种真实的生活的闷,还是爱情世界里的荒芜和无趣——连出轨都可以这么枯燥的表达的时候,就真觉得生无可恋了呢,或者,您可以看到法式“想得开”的浪漫情怀?我在看另一部《黑色星期天》的时候就琢磨过,外国人还真是心眼子大啊,出轨都不算个事儿,三人行也不算太拧巴,这真够有境界的!咱们看看自己,因为身边男人接了个姑娘的电话就闹小脾气,这也太那什么了!
不过,闷片就是因为它太闷,所以反而容易看穿事物本质。我觉得这事是这样的:假如,这个故事是中国版,假如,把女主角换成男主角。那么,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狗血电影呢?那么故事是这样的:一女的,她老公就还满宠着她的,什么要求都满足,她爱干什么爱去哪里,他都默默地跟着,从来也不说什么牢骚话儿,然后就觉得日子过得还挺没劲的。突然,有一天,认识了一姑娘,那姑娘生动活泼团结紧张,总之就是跟一个挺HIGH的小三儿之间的种种故事吧。
原配不光没急,还跟小三儿保持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没准私下还交流一下如何挽回或夺走他的心这样的话题讨论。最后,老公还是决定不离婚不私奔了,留下来跟老婆好好过日子。假如是中国男版,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在无数情感论坛上见过的“老公出轨但回归记”以及“我是如何挽回了他的心”之原配卫冕胜利版。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出轨跟爱情无关,小三儿其实不过是枯燥平淡的婚姻生活的调剂品。二,相比法国的女权社会,咱们中国的男权社会,出轨的一方往往才是决定一个家庭存亡的关键。悬崖勒马的回归家庭被对方视为自己魅力以及其他附加的综合博弈胜利,而再没人计较婚姻的责任,背叛的追究,以及很久很久没人再提的“乃敢与君绝”的勇气。
这样的电影倒是可以降降肝火,因为日后大伙也就都明白了,原来出轨是日常生活的调剂。以后再见大婆跟二奶摊牌倒可能是稀奇了,更多的是请回家去一起玩耍,完了之后大家该干嘛干嘛。倒是也就还满狗血剧的,有种戏剧化的喜感以及皆大欢喜的其乐融融。用句意识形态的话就是“没有原则的缓和了阶级矛盾”。可其实,能怎么样呢?连现实中的出轨男人想离开都要想想家庭、名声、孩子、财产损失度来决定是否留下还是彻底走开,何况电影里的女主角,失去婚姻最大的成本不仅仅是物质损失,更是将自己前半辈子的某段人生抹杀成空白,尤其是——在一定程度下,婚姻生活,跟谁过都是一样的。那些由浓转淡,那些激情到亲情,那些一成不变的岁月,等等等等。所以,有的人很早以前就明白并接受了这种必然的无奈,有些人认为这才是真的幸福,而有些人,无聊得决定演一出八点档人生狗血肥皂剧。那么,你要不要演?
对于婚姻,一向以来,我的看法是:那是两个人在人生岁月中达成共识的、类似同谋共犯一样的感情,那是你愿意将自己的命运与某个人从此联系起来的选择。所以,就像《大话西游》的悟空一样,再拧巴再颓,等你明白其中关键的时候,悟空,你是会回来陪演一场狗血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