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严己宽人
20465000000030

第30章 移风易俗,教行刑措

汉朝鲁恭是春秋时鲁顷公的后代,从小学习儒家经典,在家孝敬父母,做官后爱护百姓,忠于职守。大臣赵熹听说鲁恭的为人,便推荐他出任中牟县令。鲁恭上任后,不愿伤害百姓。为了不用刑罚,他努力办学,教育百姓;他公布朝廷政令,让百姓认真执行。他要移风易俗,做到教行刑措。“教行刑措”就是让教化大行,让刑罚废止。

有一天,一个叫许伯的人为争一块麦田和别人打了起来,谁劝也劝不住。

鲁恭听说后,将争田的人找来,劝道:“你俩乡里乡亲的,为争一小块麦田,就互相打了起来,这是有伤和气的,值吗?你们想想,万里长城至今还在,可秦始皇早已经变成泥土了。这块麦田即使争到了手,死后能带走吗?”

争田的人听了,恍然大悟,谁也不去种那块田了,任凭它荒着。有一天,一个亭长向别人借了一头牛,用完了却不肯还给人家。牛的主人上门要牛,亭长仗势欺人,就是不还。牛的主人告到鲁恭那里。鲁恭听了,忙把亭长找来,劝他说:“你身为亭长,大小也是个官,要给百姓做个好榜样,哪能借牛不还呢?快还给人家吧。”

那个亭长听了鲁恭的一番话后,仍然不肯还牛。

鲁恭劝了三次,亭长就是不肯还牛。

鲁恭叹道:“这个亭长知法犯法,都怪我没有教育好。看来,我是不配做百姓的父母官的。罢罢罢,这官我不能做下去了。”说完,他解下印绶,要弃官而去。县吏们见了,都上来哭着挽留他。

这时,亭长又惭又悔,忙把牛还给主人,然后主动到县衙自首,表示愿意接受惩罚。鲁恭见他已经真心悔改,没有惩罚他,把他放了。

鲁恭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努力推行教育,移风易俗,决不使用刑罚。

他的仁义之心果然感动了官吏和百姓,中牟县很快成了礼义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