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天下为公
20465100000039

第39章 范滂扬善惩恶

范滂,字孟博,后汉汝南征恙(今河南信阳)人。

他年小时就清高有气节,为州里人所钦佩。当他任冀州清理地方的官时,正赶上冀州年成不好,盗贼群起,于是他立下了扬善惩恶,澄清天下的志向。

他到了冀州不久,皇帝下诏检举坏人。范滂上奏检举刺史、二千石级的豪门党徒二十多人。尚书责怪他检举的人数太多,怀疑他有公报私仇的嫌疑。范滂说:“我所检举的人,都是罪大恶极、深为民害的人。还有一些,正在了解审查呢。我听说过: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假如查出我有什么私心,我甘愿受最严厉的刑罚。”但负责官吏并不认真对待范滂的检举。范滂看出这种办法行不通,于是借故离开这里。

太守宋资早就听说范滂的为人,于是他就请范滂当功曹,委任他办理政事。范滂到任后,严肃认真,把不讲孝悌、不讲仁义的人,都扫除斥逐,把清明有气节的人,从陋室穷巷中提拔出来。这时,范滂有个外甥叫李颂,是个公族子孙,不为乡里所重视。他托人找到了宋资,宋资批准他当吏。范滂知道李颂不是正当的人,就压下太守的批示,不通知他来。太守迁怒到书佐朱零身上,说朱零耽误了公事,责打朱零。朱零仰脸向太守说:“这是范滂的高明裁决,他说我能办事。今天我宁可让你打死,也不能违背范滂的吩咐。”因此,太守只好不用李颂了。

由于范滂为人正直,惩恶扬善,得罪了一些人,结果他受诬陷入狱。狱吏让他像其他犯人一样,祭祀皋陶(送礼)。他说“皋陶是古代贤明正直的人,知道我无罪,会替我申辩的,如果我真有罪,祭祀他又有什么用呢?”其他犯人也向他学,从此终止了这件事。

在狱期间,他自比伯夷、叔齐,合理申辩但绝不向权贵低头,最后终于获释。

范滂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感动了很多人。建宁二年,冤狱又起。上边派都邮吴导来抓他。吴导把自己关在驿馆,抱着诏书大哭却不愿去抓范滂。县令郭揖宁愿辞官不做,也不抓他。最后,范滂为不连累他人,主动入狱。临行告诫自己的儿子,要以自己为榜样,终身为善,绝不作恶。

范滂以其正直无私的为人,惩恶扬善的业绩而光耀千秋,名垂青史,永为后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