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天下为公
20465100000008

第8章 申包胥为楚求救兵

春秋时代,楚国和吴国是邻国。两国边境的女子因为争夺桑田,导致两国举兵相攻。两国从此结下仇恨。吴王阖庐即位后,采纳了伍子胥和孙武的计策,联合唐、蔡两国军队共同讨伐楚国,在汉水大败楚军,并乘胜攻入楚国郢都。楚昭王逃亡到隋国,吴兵随即包围了隋国。楚昭王危在旦夕。

楚国有个大夫叫申包胥,原来和伍子胥是很要好的朋友。后来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害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还要杀害伍子胥。伍子胥怀着深仇大恨,准备出逃。走前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灭掉楚国。”而申包胥说:“楚国一旦遇到危难,我一定挺身拯救。”伍子胥后来逃亡到吴国,做了大臣。这次他率吴兵进入郢都后,到处搜寻楚昭王,没有搜寻到,于是掘开楚平王的墓,抽打了楚平王的尸体三百鞭子,报了父兄之仇。申包胥这时正隐蔽在山中,听说此事后,派人谴责子胥说:“你这种报仇的方式也太过分了!我听说,一个人虽然凭着一时的凶暴胜天,但天终将降给他灾难,使他失败。

你本是平王的臣子,为平王做事,今天却反过来侮辱平王的尸体,这种行为多么惨无人道啊!”申包胥为了拯救楚国,毅然踏上前往秦国的征程,决心求得秦国的援助。从楚国到秦国,有近两千里路程,其间又横隔一道道穷山恶水。申包胥已经置生死于不顾,哪里还怕什么路途的遥远和艰险。他冒着风霜雨露,爬高山,履深谷,涉急流,日夜兼程,不敢休息。带的干粮吃光了,就以山果野菜充饥;鞋磨飞了,就光着脚继续前行,脚掌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由于劳累和饥饿,他的身体瘦得像一桩枯木;由于风吹和日晒,他的皮肤变得黝黑。经过十几个昼夜的跋涉,他终于来到了秦国的都城。

申包胥见到秦哀公,对他说:“现在吴国军队进犯楚国,长驱直入,攻破了郢都。我们君主失去了社稷,逃亡在外;我们的百姓流离失所,男女老幼不得安宁。吴国贪如虎狼,狠如蛇蝎,他们占领楚国后,就与秦国为邻了,将成为秦国的劲敌。如果楚国能得到大王的惠顾,得以复国,将世代替大王效劳。”

秦哀公无心出兵,只是敷衍申包胥说:“寡人知道了。请你先住在宾馆里,等我们决定了就通知你。”说完就离开了。

申包胥时刻挂念着国家和君王的安危,心急如火,他哪里有闲心住什么宾馆!他于是在秦廷中靠着柱子痛哭起来,日夜不住声,不吃也不喝。眼泪哭干了,眼眶中接着流出的是血。就这样哭了七天七夜。

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对臣下说:“楚君虽然昏庸无道,却有这样忠贞的臣子,我怎么能忍心不救助楚国呢!”于是再次接见申包胥,向他朗诵了《诗经》中的一首诗“: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意思是告诉申包胥,秦国将与楚国休戚与共,抗击吴军。申包胥于是连忙叩头谢恩。

秦哀公派了五百辆兵车前往救助楚国,在郢都郊外稷丘大败吴兵。这时吴国国内又正好赶上内乱,吴王阖庐只好放弃楚国,撤兵回到吴国。

楚昭王重新回到郢都。

楚昭王要封给申包胥大片土地,申包胥推辞说:“我不辞辛苦求救兵,是为了使国家安定,而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耀。我如果接受了封赏,不是等于出卖勇气吗?”于是逃进深山,终身不再露面。

申包胥功成而不居功求赏,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忠于祖国,不图回报,才真正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