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奋发图强
20465200000055

第55章 赞宁洞古博物

宋代有一个佛教史的专家,此人不但精通佛学,而且学识广博,他就是赞宁。柳开,是宋代的散文家,字仲涂。

有一次,柳仲涂问他:“早些年,我在扬州做地方官的时候,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一直困惑了我很长时间,直到现在,也仍旧想不明白,不知先生能否赐教?”

赞宁点了点头,说道:“赐教谈不上,你可以先说来听听。”

赞宁说话不仅得体,而且还很谨慎。即使问题没法回答,也不至于自己下不来台,这就是有进有退。

听了赞宁的话,柳仲涂很开心,心想即使在赞宁这里得不到合理的解释,能与这样谦逊的人交谈,也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柳仲涂问:“在扬州当地方官时,公堂后边有一个菜园子,只要遇到阴雨天,就会有青色的火焰出现,一旦靠近它就立刻散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柳仲涂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心中敞亮了许多。赞宁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磷火。或许是战争中死伤的人的血液或者牛马的血流到土壤里,时间长了就会有磷的聚集。磷在土壤中,即使历经千年,也不会散去。”

柳仲涂听后,恍然大悟,忙施礼感谢,对赞宁说:“如你所说,我在那里的确发现了打仗用的兵器,或许那里真的就是古战场。”

柳仲涂为了感谢赞宁,专门写了首诗表达对他的敬意。他用晋代大学问家《博物志》的作者张华来比喻赞宁,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空山今日见张华”,表达自己的敬意。

江南的徐知谔得到了一幅画,画中画的是一头牛,都说这幅画很神奇,究竟神奇在什么地方呢?白天观看这幅画时,画中是牛在地里悠闲地吃着草的场景;到了夜里再看,不知怎么的,牛竟悄悄地回到了牛栏之中,很安静地卧在那里。徐知谔觉得此画是件宝物,留在自己家中也不安全,还不如“借花献佛”,送给南唐后主李煜。这样既可讨好李煜,画也算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宋朝统一江南以后,李煜把画献给了宋太宗。宋太宗对此画更是珍爱有加,将其挂在皇宫后苑。为了能够解开画的秘密,宋太宗特意找来群臣观看,帮助他拨开这层迷雾。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能做出合理解释的,更有甚者说此画有“仙气”,这预示着国运昌盛,是万民之福。宋太宗喜欢这样奉承的话,但还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解释。

正在宋太宗对此画一筹莫展的时候,赞宁给了宋太宗一个答案。赞宁对宋太宗说:“日本的南部海岛,在退潮或者是海面下降的时候,滩涂会出现一种裸露在外边的碛石。碛石上面常常会找到蚌蛤,将蚌蛤蜡干以后,用它来调和颜色,涂在画上,白天看不见,晚上没有光亮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

赞宁接着说:“相反,在沃焦山经常会出现大风天气,导致飞沙卷石,有石头落在海岸,用这种石头染东西,白天能显现,夜晚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大臣们听到他的阐述,以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根本不值得一信。赞宁听了这样的话,辩驳说:“这些知识,在张骞的《海外异物记》中有详细的说明。”

有人不信,就去检索三馆的书目,真如赞宁所说,在六朝旧本中找到了相关的记载。

赞宁渊博的知识,来自于他平时的勤奋刻苦,他的精神值得后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