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少年卷诚实守信
20465400000058

第58章 按约还书准时报到

浙江的深冬也是很冷的。夜已经很深了,村中还有一个窗口透出昏黄的灯光。

屋中,油灯下,一个少年正在急急地伏案写着什么。写一会儿,就抬头向案上的一本书看一眼,然后再埋头写下去,口中还轻声复诵着书上的字句。

这少年就是后来的名人,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宋濂。这时候宋濂的家里很穷。宋濂喜欢学习,可是家里买不起书,他只能向藏书的人家借书学习,借来了就自己抄写。现在,他就是在抄一本书。抄写一会儿,他放下笔,把手指伸开再握拢,再伸开握拢。又累又冻,他的手指已经发僵了。

活动一会儿手指,他又抄起笔来蘸墨书写,可是纸上只留下了淡淡的字迹。他赶紧再去蘸墨,这才发现,砚台里的墨汁已经冻成冰了。再看笔头,也已经冻得硬邦邦的。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浑身冰冷,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他赶忙捧起砚台举到灯火上面,看着砚台中的冰墨一点点化开,他又赶忙继续蘸墨抄写。

他的母亲掀开门帘进来了,说:“孩子,怎么还没睡?这么晚了,又这么冷。”

“啊,我得抄这本书。”宋濂说。“从白天你就坐在这儿写,到现在也没动地方。你明天再抄吧,白天暖和,还亮堂。”“那不行。借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说定是明天要还的。今夜不把它抄完,明天还了书,今后我看什么?”“明天不会先不还嘛。晚一天还有什么要紧,书又不会缺少一块。”“那怎么行?”宋濂说,并不抬头,仍是急急地抄着。“他们家有那么多的书,明天他也不一定非得看这本不可。”母亲说。“那倒是。”宋濂说,“不过,不管人家什么时候用,我答应了人家明天还到,就一定还到才行。”“哪用这么认真,又不是什么大事。”“说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不能说了不算。不管大事小事……”母亲只好回自己那屋去。等到天亮再过来时,只见宋濂伏在案上睡着了,那本书合着,放在案子的一角。

宋濂按约定的日子把书还给了它的主人,书主高兴地说:“还愿意借什么书,你就随便选吧……”

宋濂长成青年了,只靠自己看书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的要求,经别人介绍,很远地方的一位学者同意收他做弟子,并说定了拜师的日子。

谁知道,就在要出发的那几天,这一带下起了罕见的大雪,北风呼啸,大雪铺天盖地。

早晨,宋濂整理好书籍就要出发,母亲大吃一惊,说:“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雪,你怎么能出门呀?”

“今天不动身,就赶不上拜师的日子了。”“哎呀,你也不想想,往那边去又不是平川地,还得过深山大谷。你看看,平地的雪都有半尺深了,那山谷里的雪说不定有多深,至少得没过膝盖。再说,咱家又没有什么皮毛衣服,你就穿那么一件旧棉袍,可怎么能抗住深山里那严寒啊?”

“我想过了,也看见这雪了。只是,定了的拜师的日子,做学生的怎么能失信呢?”

“咳,这样的天,老师不会怪你的。”“是的,老师不会怪。但是不能因为这就失信。”宋濂出发了,顶着猛烈的北风,冒着刺骨的严寒,蹚着深山谷中几尺深的大雪。

他按着日期赶到了老师那里。看着这个脚上皮肤已经冻裂、四肢僵硬已经动弹不了的学生,老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守信,对大事小事都应如此。对小事守信的人,办大事也令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