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六扇门往事
2049400000017

第17章 影子武士

我要见见那个老人。

或许那个老人就是突破口。

如果把冲霄楼当作一个方程式来解,襄阳王是自变量,那么老人极有可能是因变量,而老人侃的影子或许决定了这个方程不是一元一次那么简单。

唐璧劝阻我道:“你这么做会葬送秋云的。”

我淡定地说:“不会的。”其实我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是我不惜押上秋云要赌一把。不过我还是不想让秋云暴露得太早,那样会给他惹来杀身之祸。

看来,只能见机行事了。

卧看满天云不动,朱堂四面钩疏箔。

西楼第八重就是老头子的居室。

居室内打扫得很干净,但是窗棂上却留有一个醒目的蜘蛛网。蜘蛛在若无其事地吐丝织网,就像在等待一个猎物的到来。我甚至产生了可怖的想法,我们是不是送入虎口的猎物?

两樽两尺高的香炉一左一右摆在榻的两边,袅袅地生起细丝绵长的紫烟。居室的四周分别搁置着插满蜡烛的塔形灯盏。青铜器。宫廷用的那种。

榻的后面是壁,壁上的有铜镜一般的幕,上书一个飞扬的“霸”字。配合着烛光的反射,晃得我眼睛有点散光。

老头子翘起腿,坐在榻上拉二胡。他微闭着眼睛,如入无人之境一般。他的手指保养得很好,好到还没到干瘪萎缩的地步。他轻慢地将弓杆靠在琴弦上,左右上下拉动着弓杆。苍苍的头颅随着虽然拉颤的弦音摆动着,像在和二胡谈心,又像在亲吻疼爱的孩子。

旁边一个女子坐在身边听着,听得也很投入。

我进去的时候,二胡声停了。

老头子皓首未抬,声音却很愉快:“你来了,随便坐。”

我静静地没有动。女子先转过脸来看我,微笑凝固了。当老头子也觉察出异样,抬起头来看时,愉快已经没有了,只有惊讶与懊丧。

“是你!”

我也同样地惊讶,只不过没有他激烈:“是我。”

老头子赫然竟是顾太师。

能让襄阳王当爹供着的除了他亲爹只有当朝一品顾太师。我原本应该想到的,但此刻得知也不算晚。

“老夫没想到你会来。”

“但是我来了。”

顾太师没有问我是谁带我来的,我又是怎么来的,这些都显得他没有算计。他勉强装出一副笑脸:“老夫有你想要的东西?”然后把二胡轻轻地给了那女子,叫她收好。女子依言,走到一个匣子前,打开盖子,把二胡放了进去。我用目光编织成无形的围墙,防止她出去报信儿。

“有,就看你肯不肯给?”

“你想要什么?”

“白玉堂的骨殖。”我忍住内心的波动,“还有盟书。”

顾太师笑容忽然消失了。

“恐怕你要空手而归。”

“我今天来,就没打算空手而归。”

顾太师长长叹息:“为什么要追着老夫不放呢?白玉堂已死,你也想步他后尘吗?”

“白玉堂是你害死的?”

“不,”顾太师否认了我的指控,“是他自己害死了自己。他不该孤身来闯这冲霄楼,那叫自寻死路。”

“你怎么知道死的就是白玉堂?”

“难道不是?”

我忽悠他:“不是。”

顾太师忽然紧张起来。

“不可能。”

我嘴角故意掠起神秘的微笑:“没有不可能。我们只是略施小计,李代桃僵。就像襄阳王的影子一样……”

“影子?你知道影子?”

“我知道。”

顾太师黯然道:“一定是秋云告诉你的。”

我没有否认,也没必要否认,即使否认想必顾太师也不会相信。我甚至胡诌:“襄阳王有影子武士,白玉堂也有。”

太师非常好奇地问:“是谁?”

我无比镇定地说:“我!”我从白玉堂死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他的影子,就是他活在这世上延续他精神史诗的影子。

太师又放松了,他死气沉沉的眼中绽放出了光芒:“是这样,死的果然是白玉堂。了却老夫心腹一大患,泄了当日万寿山之恨。”又对身边的女子道:“独孤姬,你应该高兴才对。”

那个叫独孤姬的霎了霎眼,说:“为什么?”

顾太师哑然无语,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因为老夫高兴。”

“你高兴别人就一定要高兴?”独孤姬口气很温柔,充满了撒娇的口吻,但很有杀伤力,让人并不舒服,尤其是对一个经常呼风唤雨的人。

顾太师反感道:“你敢这么跟老夫说话。”

“我为什么就不能跟你这么说话?”独孤姬反问道。

顾太师怔怔地看了她半晌,布满皱纹的脸上是全然不信的表情。

“你不是老夫的宠妾,你一点都不像平时的你……”

独孤姬坐在榻的扶手上。

她朝我们抛媚眼,润嘴唇,故意撩裙子,或者前倾晒一晒乳沟。我明白她是在分散我的注意力,然后让暗藏在璧间的杀手伺机将我格杀。我努力不去看她,却又抑制不住偷眼瞟上几眼。

顾太师道:“你做什么,你以前从不这样。”

“以前是以前,老头子,现在可不比以前。”独孤姬翘了翘玉足,露出白色袜子和红色的绣花鞋,“你一直把女人视作玩偶,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也会成为女人手上的玩偶呢?”

顾太师怒道:“你、你、你不是独孤……”他点指独孤姬的鼻子,声音有些发颤了。

“我的确不是您老的独孤姬。”独孤姬的玉手掐入了颈部的肉中,往上一豁,生生撕下了一张人皮。放心,那不过是面具。

人皮面具后面的面孔是我所认识的,唐璧。

我们演的双簧应该说就演技方面还是过硬的。只是对唐璧没有按剧本要求的即兴表演,我有些不满。比如说她晒乳沟露大腿,这不该是一个女孩子做的。最大的功劳当属秋云。这孩子对太师的饮食起居、爱好嗜欲都了如指掌。

经常伴在他身边的女侍叫独孤姬,半个时辰前已经被唐璧点倒。

顾太师彻底傻了。

唐璧的虹刺勾在太师的脖子上,太师已成了案板上的肉了。他的眼死灰死灰的。一下子老了十岁。

只听门外郭小三道:“公子!”却见他神色凝重,迥异往日,欠身沉声道:“夏侯公子到了。”

好一个夏侯,来的正是时候。

桂花的香味渐渐氤满屋内。

黄衫飘动。病态西施。世人目为桂花之神的夏侯公子⑿。

一首在京城颇为流行的歌谣生动地描摹了他的形象——黄衫飞白马,一骑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与在皇宫大内万寿山巅一样,他还是那张苍白的脸,极为清绝。惟一改变是他更加憔悴了,胡子也好久没刮了,像韭菜似的长成了一大把。

我不敢肯定,是不是白玉堂之死造成了他的郁郁寡欢,但我回忆起那天他与白玉堂对决的画面,那映现的表情充满了陶醉和享受。多少年后,我依然可以清晰地向子辈们讲述:白玉堂迅疾劈出一刀,刀势轻灵飘逸,刀意似流水般蜿蜒不尽。夏侯公子刀尖急挑,刺向白玉堂的咽喉,在空中嗤嗤作响,犹如天马行空……

那一战,夏侯公子遁走,万寿山上的秘居最终被六扇门攻占。但论比武的结果,其实是白玉堂败了。如果不是夏侯公子临机收手,白玉堂只怕不会有他日的成就。

“一刀倾城夏侯欢,一剑连城顾连城⒀”,盛名并非吹嘘而成。夏侯公子以刀著称,顾连城挟剑成名,这两个旷世高手,年少时也如耀眼的新星,叱咤江湖,令风云变色。这倒让我想起了另外两个人,一个是救过我的半仙阁主骆半仙⒁,智略深不可测,另一个是史上最强叛徒楚三孤⒂,一身武艺冠绝四海。倘若四人联手,完全可以称霸武林。只是幸哉,他们各自立场不同,才使得武林不归于一极。

风尘刻画的流逝,在夏侯的脸上已有了痕迹。微细的抬头纹,并不明显,却真实存在着。这些日子,他过得一定很累。

顾太师死鱼般眼睛瞬间焕发了神采,他笑了。

见到夏侯,他不再绝望。

--------------------------------------------------------------------------

⑿夏侯公子:京城四少之首,十二岁以快刀扬名江湖。其余三少分别为顾连城、湘红玉、京四郎。

⒀顾连城:太师顾余侯之子,居京城四少次席。因胡作非为被先帝发榜缉拿,亡命塞外。后入赘名剑山庄,抱得美人易青碧,此人野心极大。

⒁骆半仙:寂寞县半仙阁主人,通晓江湖奇闻,号称“百晓生第二”。此人与坚强公子,与苍山明月楼都有言不尽道不明的瓜葛。

⒂楚三孤:一代武学奇才,师从少林无穷大师、武当丹珍子、宣城诸葛笔三人,习得三人绝艺,又先后叛离少林、武当、宣城,并有弑师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