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六扇门往事
2049400000002

第2章 汉尼拔

从京师要苏州要十余天,从苏州假道洛阳亦要十余天,从洛阳再转水路去襄阳,又要十余天,在盈月的时光里,战火烧到了洛阳城。

天朝纪元一三七年春,我奉命南巡荆襄,为掩人耳目,故意兜了个圈,经由苏州——洛阳——襄阳的路线赴荆。结果,我看到了震惊的一幕,一路上尽是西夏的骄兵悍将,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尽管他们刚吃了京师西郊一役的败仗,实力却没有损失多少,正以拆迁的速度向着洛阳城奔进。

洛阳的城防只坚持了七天,旋即告破。攻陷洛阳城的是西夏四天王之一的野利遇乞。之后,西夏军入城大肆抢掠。商贾云集、灯火优傒的洛阳不过两三日就成了残垣断壁、尸横遍野的废墟。

从甘宁到长安,再从长安到洛阳,俱成了沦陷区。

“西夏国不顾我朝严正立场,肆意侵占领土践踏我国主权,对此,我朝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西夏违反了长安和议的承诺,杀我子民夺我财物,我朝就此向西夏提出严正交涉,并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这份由鸿胪寺发出的照会贴在洛阳的大街小巷。

洛阳城外的阳光很灿烂,景色也很怡人,但我没有心情欣赏。城外到处是西夏的军营,城内却阒无一人。

我的心很凉,很震惊。

与我同来的船夫汉尼拔捶着船帮:“都给杀光了,这帮畜生!”内心的愤懑从他喷火的眼睛里可以看出来。

鲜卑人唱汉儿的歌,吃汉儿的粮食,忧汉儿的国,我感到很新鲜。西夏的党项人历史上勉强也算是鲜卑人的一支。我看着眼前的汉尼拔,他是鲜卑族后裔,却不向着他的远房亲戚,反而投效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邻居——只听说自己人的胳膊肘往外拐,没听过别人的胳膊肘往我们这边拐的。也许是我太孤陋寡闻,民族观念太狭隘。岂不知天下大同,族群之别只是小异,与国人的信仰、众生平等的理想、人民的幸福生活比起来,真没什么。

只是没承想和汉尼拔源出同宗的西夏人手段这么绝,竟然屠城泄愤。他们大多来自西北荒漠的沟沟壑壑,恣情任性,未经中原文化的濡染,品格顽劣。所谓禽兽不如,就是说的这类人。

怪不得人们常说:义不行贾,仁不带兵。战争是会让人性扭曲的。见到这了无人烟的空城,我一直动摇的心态转为坚定,同仇敌忾。

西夏人不敢呆在城内,不是畏惧鬼魂报仇,而是死人太多。春天回暖,害怕瘟疫流行,所以都驻扎在城外。

我手搭凉棚,远远地看到野利遇乞的擒生军大营,数目众多,营中篝火连连,烧的是呛人的马粪。虽然我此刻身在沦陷区内,却很安全,因为我们走的是水路,而不谙水性的西夏人只有望船兴叹。何况两岸的蒿草也很高,它们有效地掩护了我们。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突然领会到了一个叫杜甫的诗人写下这句诗时字里行间的悲怆深意。

即使洛阳城破,即使计划之外有无数变故,也改变不了我的心意。所以,我对汉尼拔说,我要去襄阳。有时候制止一些人作恶,并不需要现场制止。追溯作恶者的恶源,釜底抽薪,不失为一种更好的办法。

何况,继任鹰扬大将军的薛白袍已然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不日即挥师西征,收复失地。

希望总是有的,只不过会姗姗来迟。

几番辗转,数日后,我们总算在襄阳的一个码头上了岸。

上岸后,我对汉尼拔说:“此行凶险,难以全身而退,你不要留在这里,先去岳阳码头暂避。半个月之后,你再到襄阳来接我。届时如果我爽约,你就速速回京,带个话给公孙先生。”

汉尼拔道:“带什么话?”

我想了想,突然冒出当代武圣张邋遢曾说过的一句话。

“剑及履及。”⑥

----------------------------------------------------------------------------

⑥见《左传》:楚王急欲出兵为他的外交使者申舟报仇,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捧鞋的人追到殿前之厅,捧剑的人追到寝门之外,驾车的人追到蒲胥(楚国地名)之市,才追上他。意思是意志坚决,行事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