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六扇门往事
2049400000063

第63章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几个回合之后,杨柏之中了楚三孤一剑,但他的梨花枪挑了月蝉。

我看了看手。手中无刀。

于是我看到了地上金光闪闪的一把刀。

金银错之,一刀平武。

杨柏之的枪头被我一刀斩断。楚三孤一剑袭来,亦被我格开。

“少杀一人,于苍生有幸。”我劝他们。

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有时候少杀一人,却会贻祸武林。”

“都别吵,听他说什么?”王十三指着百晓生。

楚三孤也对自己的身世开始有了兴趣:“老师,我真得是坚强公子的……”

面对我们的诘问,百晓生似乎反悔了,他说了一句哲学意味相当浓的话。

“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这是著名的悖论。

既然知道一无所知,那就不是一无所知。如果一无所知,也就不该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那你还敢指天发誓?”

“因为这是一个人告诉我的,而这个人我绝对信任。”

“是什么人能让你如此信任,以至于连原因都不问。”

“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说!”

一人萧然,踏着东方的鱼肚白而来。他的影子才一出现,王十三的脸上登时显出一丝喜色,而百晓生的反应正与王十三相反。

人间已无李寻欢,人间惟有司勋李。他就是李杜。

李杜对百晓生说:“我应该在华山绝顶杀了你的。”[35]

百晓生冷笑:“可你没有。因为当时你也想知道那个故事的结局,所以你不会杀了我。”

“不错,你的确很能洞悉人的内心。我是很想知道结局,但现在我已经知道了。”

“那么,你是不是有了决定?”

“还没有……”

“你是不是挣扎于将我就地正法还是走司法程序?”

李杜没有否认,他淡淡一笑说:“有人说,百晓生的无所不知是因为他太聪明了。”

百晓生也笑了,他笑得有些牵强。

“你杀了我不觉得遗憾么?”

“遗憾?”

“是的,你从来没有遗憾过吗?”

“不,反而因为你活着,我曾经遗憾过无数次。”

“我死了对你有什么好处。谁给你树碑立传,谁给你谱写传奇。你李门四代的英雄事迹,岂非就此埋没?”

李杜面容凝重地瞅着百晓生,一言不发。

百晓生也瞅着他,继续敲打:“我见过一种虫子……那种虫子是一种非常灵活易变的生物,它们利用假足进行最原始的运动。遇到恶劣环境时,就会变成圆形的囊。当环境适宜时,囊就会裂开,重新变成虫。”

我有些一知半解,但大体上已猜出百晓生的意思。道德上没有牵挂的人实在太多,内心只忠于自己,看别人的眼色亦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谋略。

“人就跟那种虫子一样……”

“我不是虫子!”李杜不留情面地回绝了,“也不懂得通融,更不会改变自己的信仰。我除了会飞刀绝技,本质上是一个文人。”

百晓生道:“难道我不是吗?既然都是文人,彼此又何必互相看轻。”

李杜道:“你也知道文人相轻,就不能怪我看不起你。你做的那些事儿我实在看不下去。”

百晓生反诘:“我做过什么?”

李杜道:“你挑唆楚三孤对付他的授业恩师丹珍子。然后,你又授意他偷袭武当紫阳真人,再杀害少林方丈无相大师,想藉此挑起武林纷争……”

“我没有想挑起什么纷争……”百晓生辩解,“这都是他自愿做的……”

“自愿?是你告诉他,身系血海深仇,而那些人都是他的仇家。但是你又不告诉他,他的生身父亲是坚强公子,你骗他,利用他……”

“胡说八道。”

“是,你只是想让不臣服君山的势力互相残杀,待其两败俱伤之际再由君山出面收拾,从此君山江湖一统。”

“我又不是君山的人,凭什么要帮君山铲除异己。”

“因为你真正想帮的是襄阳王,你是想利用强大的君山牵制朝廷,以此放低对襄阳王的警惕之心。”

“这于理不通,襄阳王与当今皇上是父子,再怎么争权夺利,那也是皇家内部的事。”

“据我的线报,襄阳王纠合叛党所订立的盟书可是由你亲自执笔的……”

“襄阳王为此付了一笔可观的润笔费,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我就得死心塌地帮助他,为他鞠躬尽瘁?我没有那么伟大。”

“我知道你没有那么伟大。但一直想做伟大的事。你不助君山,又不助襄阳王,难道你站在朝廷的一边?”

“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我百晓生就会吗?”

“你谁都不帮,却又事事作梗……真是令人费解。”

“我不是政治家,但我关心政治;我不是侠客,但我仰慕他们;我也不是阴谋家,确切地说,很多人的阴谋都在我掌握之中,他们的筹划都绕不过我的一二三四。这其中就有襄阳王,有萧老生,有司马道德,也有当今的天子,还有蛮夷的西夏,我选择在恰当的时候在他们的阴谋体系中打入一个楔子,或阻碍,或加速,或变革,这些所有的或然因素加起来,就成为我棋局中的必然。”

“你想要天下大乱?”

“大乱后有大治。我是引导变革力量的先知。最终的目的还是和平。”

“我没有想到你会对自己高估到这种地步,你只是一介名流,并不是神。”

“所谓的神,是我们信念捏造出来的假象。所谓神的万人景仰,也是从人做起的。如果成功了,我的故事会化作历史的遗迹永远流传下去。”

“我曾经愚钝地以为,历史是史官们秉笔直书的结果。后来才知道,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李杜娓娓道来,“百晓生,如果你能成为胜利者,我很乐意让你为我立传。”

百晓生此时不顾伤势,有些激动地说:“胜利最终会属于我。”

李杜负手而立:“胜利不会属于你,你大概只能在你的小说里意淫了。你现在醒悟还不为迟晚,收手吧,接受刑律的制裁。”

“刑律?刑律是人定的,就像这腐朽的制度一样,充满了局限性……”

“你不是逢人便说谁都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吗,包括天子。怎么你想超越天朝的刑律,破坏江湖的规矩?”

百晓生一怔,面皮紫涨,狠狠地说:“对,我要超越,我要凌驾其上。荒唐的时代,虚伪的规则……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了。”

“想超越规则,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你上位,成为制定者,一种是你被罚出场,沦为牺牲者。”李杜语重心长地规劝道,“坚强公子没有到你这么疯狂的地步,他只是想在规则之内实践自己的理想,可是当遇到困难,追随他的人就叛变了他,随之而来的即是覆灭了。”

“坚强公子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关键时刻叛徒的出卖,而是他的变革所牵涉的范围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举措太大,触及的利益阶层太广泛,排挤忌反者盈街塞巷,以至同志太孤,撼动不了磐石之宗的王朝,不免有孤立之败。”

“古语有云,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你……”

“我不一样的……”

李杜忽然道:“你读过《左传》麽?”

百晓生被这个问题问得莫名其妙,不由一怔:“读过……你想说什么?”

“《左传》里有一句话,用在你身上挺合适。”

“什么话?”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百晓生微微皱眉,他也只是犹豫了片刻,然后旋即下了决心。这个决心害了他。他纵身跃起,紧紧攀上院墙,像一只壁虎嗖嗖地往外爬。

以他的身手飞檐走壁应该是没问题的。他爬的很快,但还不够快。

因为飞刀,他快不过飞刀。

飞刀还未在手,飞刀的精神已在。李杜的刀锋中隐透出一股气势,是不是杀气不便确认,但却比杀气更令人胆怯。

心念电转,飞刀已发出。

刀没有插入咽喉。

所有人都看清了他是如何出手的。

有一部分有天份的人学会了,成了下一个小李飞刀。还有一部分人只会模仿,摆一摆耍酷的姿势,他们的眉宇间无一例外矫揉造作,命运给他们的奖励是只能成为粉丝。

锋利的刀刃斫在百晓生的一只手上,鲜血四溅。百晓生发出凄厉的嚎叫,这只手已经被死死地钉在石壁上。他想用另一只手去拔刀,可惜他想得也不够快。

第二声嚎叫随之而来。

李杜这两刀颇绍祖风。例不虚发。

百晓生被钉在院墙之上。

“你不知道小李飞刀一向很快吗?”

“我果然一无所知。”

百晓生一生阅人无数,最后才认识了自己。

这是他给自己安排的结局吗?

----------------------------------------------------------------------

[35]华山之巅,李杜奉朝廷之命诛杀百晓生。百晓生道出襄阳王谋反之秘,得保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