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地球的绿色卫士——植物
20505600000014

第14章 五彩的花朵(2)

曾“闯祸”的郁金香

提到郁金香便会想到郁金香王国——荷兰,然而最早种植郁金香的却是土耳其人。荷兰能够成为今日的郁金香帝国,应当感谢16世纪的维也纳皇家药草园总监。因宗教原因,这位药草园总监迁居荷兰,同时也带入了他培植的欧洲郁金香。17世纪,郁金香风行欧洲,郁金香商人可以月入60000弗罗瑞斯(荷兰古货币名,折合约44000美金),形成了历史上“淘金”之花一说。发财的机会令这一行业变得炙手可热,但是过盛的种植最终也导致了郁金香市场的彻底崩溃。1637年便被认作郁金香历史上的“花祸”之年。

挑选郁金香的技巧

为延长郁金香开花周期,在买花时,应挑选花苞未绽而又色彩清晰的花蕾。最佳的花蕾应是上部呈花色,下部为绿色。紧包而又未现花色的花蕾是不可能开花的。

郁金香的传说

在古欧洲,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同时受到三位英俊骑士的爱慕追求:一位送了她一顶皇冠,一位送她宝剑,另一位送她黄金。少女非常发愁,不知道应该如何抉择,因为三位男士都如此优秀。她只好向花神求助,花神于是把她化成郁金香,皇冠变为花蕾,宝剑变成叶子,黄金变成球根,就这样同时接受了三位骑士的爱情,而郁金香也成了爱的化身。由于皇冠代表无比尊贵的地位,宝剑又是权力的象征,而拥有黄金就拥有财富,所以那时在古欧洲,只有贵族名流才有资格种郁金香。

奇妙的花粉

春天,当我们走进大自然,各种植物开着美丽的花朵,五颜六色、多姿多彩。花丝顶端挑着金黄的花药,成熟的花药里散落出金黄的粉末。蝴蝶翩翩飞舞,蜜蜂在花间穿梭,芬芳花香吸引着它们,它们停落在花蕊上,尽情地吸取着花蜜,又把这些粉末带在身上。山杨林中、老松树上,阵阵轻风吹来,金黄色的粉末像烟雾一样飘起,这些都是植物的花粉。

形态万千的花粉

植物的种类不同,花粉的形状和外壁纹饰、沟孔也各不相同。如果把各种植物的花粉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就会发现,它们奇形怪状,形态万千。

水稻、玉米的花粉,表面非常光滑;而蒲公英、雏菊、款冬的花粉,浑身长满了小刺;石榴的花粉为椭球形,且有三条纵沟;椴树、白桦的花粉从一侧看上去呈三角形,而落葵的花粉粒却为四边形;赤杨的花粉五角形;薰衣草的花粉六边形;杉树、麦仙翁的花粉一边有一个高高的突起,整个花粉粒像个吸耳球;苦瓜的花粉上布满了网纹,就像一种哈密瓜;苏铁、银杏的花粉粒像只小船;铁杉花粉上有众多的突起;麻黄的带纵棱的花粉可以冒充阳桃;还有四粒花粉紧紧抱在一起的,称为四合花粉,如杜鹃和香蒲的花粉;松树、云杉、冷杉的每粒花粉都像个圆面包连着两个大气囊,显然这对它们在空气中的漂浮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花粉的“下降”之旅

一阵微风,就可以把许多风媒花的花粉卷起来,并被带到距离地表200~500米的空中,少数也可达到2000米的高空。当风速减弱,这些随风飘荡的花粉就徐徐下降,下降的速度也因花粉物种而异。

紫杉的花粉每秒不过下降1厘米。云杉的花粉下降得比紫杉快得多,每秒下降6厘米。虽比下落的雨滴或石块慢得多,却是各种花粉中下落得最快的花粉。

花粉的功绩

专门研究花粉孢子形态的学科叫孢粉学。花粉和孢子一样,外壁坚固,富含大量的孢粉素和角质,特别是孢粉素是一种复杂的碳、氢、氧化合物,化学稳定性很强,它耐酸、碱,极难氧化,在高温下也难溶解。因此,无论花粉飘落到哪里,即使在地层中埋藏千万年,也不会腐朽烂掉,还能保持外壁形态不变。

根据各种植物孢粉在地层出现的规律,科学家们可以断定地质年代,研究古植被、古气候的特点,也能为寻找石油矿藏提供依据。研究现代植物的花粉可以为蜜源植物的鉴定,甚至刑事破案起到作用,这些都是花粉的“不朽”功绩。

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花朵五彩缤纷,除了为吸引昆虫来传花授粉外,还有-个重要的作用是防阳光过分强烈的辐照。须知,不同颜色的花对不同波长的阳光吸收能力不同。花朵的颜色适应了此种花能忍受的照射强度,方能避免过分强烈的日照给花朵带来的伤害。

花儿的颜色从哪儿来

为什么花儿会有这么多不同色彩呢?这是因为花朵内有多种神秘的色素,如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在橙黄色的花瓣中,含有大量花葵素和类胡萝卜素。花葵素是一种特殊的花青素,如花青素较多而占主导地位时,花色为红色为主的橙色;如果类胡萝卜素占主导地位时,花色则为黄色为主的橙色。

白色花能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感觉。但白花的白颜色并不是由“白色素”产生的,何况它也不存在,而是由于花瓣中大量细小的气泡产生的。其实,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纯白色的花,再白的花也带着肉眼难以察觉的浅黄色。

黄色花包括了奶油色、象牙色在内的各种层次色彩的花。非常浅的黄色花仅仅含有一种类黄酮色素。颜色较深的黄色则是由类胡萝卜素造成的。

红色和粉红色的花则是以花青素为主体造成的。有的花呈粉红色,有的花呈红色,这其实不过是花瓣中花青素含量多少造成的而已。花青素含量少者,花朵呈粉红色,花青素含量多者,花朵则呈红色。

多变的花色

一般来说,植物从花开到花落,花朵色彩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在自然界里,有一些花卉的颜色却变化多端。例如,金银花在初开时色白如银,过一两天后,色黄如金,所以人们叫它金银花。我国有种樱草,在春天20℃左右的常温下是红色,到30℃的暗室里就变成白色;八仙花在一些土壤中开蓝色的花,在另一些土壤中开粉红色的花;有一些花在它受精以后也会变色,比如棉花,刚开时黄白色,受精以后变成粉红色;杏花含苞的时候是红色,开放以后逐渐变淡,最后几乎变成白色。

为什么黑色的花很少见

自然界纷繁复杂,在庞大的植物界中,有各种奇花异草。每年春季,各种花朵盛开,争芳斗妍,装点着大自然,供人们观赏享受。可是,在万紫千红的花卉中很少见到黑色的花。有关专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验,终于弄清了其中的缘由。原来太阳光是由七种光组成,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光。它们的波长不同,所含的热量也不同。众所周知,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较柔嫩,易受高温伤害。所以红、橙、黄色的花较多,是因为它们能反射阳光中含热量较多的红光、橙光、黄色光,不致引起灼伤。但黑色花则相反,它可以吸收全部的光波,导致在太阳光下升温快,其花组织容易受到灼伤。

所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法则的选择,黑色花的品种越来越少,所剩无几。有关专家对4000多种花进行统计,发现只有8种花是黑色的。在植物界黑色花如此之少,反倒使黑色花被园艺家视为名贵品种。

花是叶变的吗

花儿是地球上植物物种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凭借其丰富多样的形状和色彩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花儿家族为何拥有如此多“千娇百媚”的成员?它们又是怎么进化来的呢?

花是变了形的叶子吗

有人说花是花,叶是叶,怎么能说花是由叶变的呢?如果你经常观察就会发现,多数植物是先长叶后开花。但有些植物像腊梅、梅花、白玉兰等却是先开花后长叶;毛桃、苹果等又是叶与花同时生长开放的。在这些不同的情况下,一概而论地说花是叶变的是不够准确的。

长期的进化

据研究,花萼同叶子几乎一模一样,花瓣的形态和构造,同叶片也很相似。雄蕊的花丝相当于叶片的中肋,雌蕊的心皮也是叶片变态折卷而成的。这些都证明,花的各部分确实由叶子变化而来。当然,由叶子、花枝变化成花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是植物由低级到高级、由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长期进化演变的结果。

神秘的自然界

德国诗人歌德在1790年说过:“花是叶变的。”植物学家也告诉我们,美丽灿烂的花朵真的来自叶和枝。有人甚至下了这样的定义:“花是适应繁殖的一种变态的叶和枝。”由此看来,花与叶、枝虽不相同,但花真的是缩短的枝、变态的叶。自然界就是这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