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苍天捉弄之无心女王
2050600000110

第110章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感觉到疲倦的雨随烟,用过晚膳后便回到女王宫就寝,没想到睡至深夜,却渐渐陷入梦魇之中……

梦中,雨随烟好似回到她五岁之时,她依稀记得当时家中的摆设,她和姐姐两人抱在一起,颤抖地听着似乎永无休止的吵闹和哭泣声。

母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不停地啜泣,父亲则满脸疲倦地看着满屋的狼籍。当父亲满脸无奈地提出“离婚”两个字,她的母亲便如陷入疯狂一般,不停地尖声指责和抱怨。父亲毫不留恋地离去,使母亲彻底崩溃,她满脸绝望,喃喃地说:“对不起,是妈妈对不起你们!妈妈不该不听你们外公的劝说,如今后悔莫及。情儿,烟儿,你们长大后,不要重蹈妈妈的覆辙,不要相信男人的花言巧语,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永恒的爱情,男人的爱是永远靠不住的!”

看到爸爸的离开和母亲的悲绝,雨随烟想要冲上前去,阻止爸爸,安慰妈妈,但任凭她如何地大喊,如何地努力,都无法越过眼前透明的屏障,只能无助的看着,内心备受煎熬。

睡梦中雨随烟额头开始冒汗,她紧闭双眼,脸上血色渐退,痛苦地呓语道:“爸爸,不要走,不要……不要离开,妈妈,不要哭了,……不要再哭了……”

几滴清泪缓缓滑落,消失在鬓发中。很快,雨随烟渐渐平静下来,脸上甚至露出一丝微笑,似乎是梦到什么美好的事情。

梦中场景转换成她三岁时,她们全家一起去郊游,那是她记忆中最快乐的回忆。那时,天是那般的蓝,水是那般的清澈,风是那般的轻柔,全家人一起玩闹,有说有笑,吃着妈妈做得三明治,感受着父亲的宠爱,开开心心度过一天……

忽然,雨随烟感到周围漆黑一遍,美好的景象顿时消失地无影无踪,出现在她眼前的是母亲满身是血地到在地上、姐姐面无血色地静静躺着,一声声地悲鸣和指责迎面向她扑来,“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永恒的爱情,男人的爱是永远靠不住的。”“烟儿,你真好!这就是我一直疼爱的妹妹!为什么……为什么你们要这么对我!我不想再见到你,死也不想再见到你!”

“不,妈妈……不要走,不要离开烟儿……姐姐,我没有……我没有对不起你……妈妈……姐姐……啊!”雨随烟一声惨叫,猛然睁开眼睛,惊魂不定地看着四周,一时不知身在何处。不知何时,冷汗已经湿透她的薄衫,泪水早已沾满她的脸颊,她不言不语,任由自己沉沦在悲痛之中……

三日后,正值科举殿试之日,应试者纷纷在金銮殿外等候传召,雨随烟高坐朝堂,凝视着堂下众臣,心中欣喜万分,这一天,她等待已久!先进行的是文殿试,她挥挥手,旁边的内侍会意,上前高声喊道:“陛下有旨,文试科举前十名者进殿!”

内侍话声一落,此次文科举前十名举子依此上殿,而走在最面前的,正是获得头名的邹欣。十人见礼后,逐一依照顺序报上自己的姓名与出处,在雨的允许下,十人抬起了头。

待看清高高在上女王的容颜,站在最前面的邹欣身子微微一震,他眼露诧异之色,瞬间呆愣住,但很快便恢复神情自若之态。雨随烟微微笑了笑,神眸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的反应敏捷,处变不惊,不错!

雨随烟凝视着邹钦,沉声呼道:“邹欣!”

邹欣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草民在!”

雨随烟淡淡一笑,缓缓说:“孤王要出题目了,你可准备好了?”

邹欣自信地说:“陛下请出题!”

雨随烟沉吟了一下,开口道:“前些日子北阳县发生了一场暴动,你们都知道吧!孤王想问问你,你如何看待这次暴动?朝廷应如何治理郡县?”

科举初试由祁舒然和祁炎主持,考得是诗词文章。十人在上殿前反复揣摩女王会出何种题目,他们谁都没想到,女王竟然会直接考问国家政事。

邹欣低头思考一会儿后,抬起头,胸有成竹地说:“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草民听说此次北阳县发生暴动,起因是地方官吏的横征暴敛、肆无忌惮,官逼民反,实为朝廷之责!此次事件为朝廷敲起了警钟,若想天下安定,首要的是郡县安定,草民认为朝廷应该重视县郡官员的任用。至于如何治理,草民有一想法,不如朝中选出一些清廉官员和朝廷重臣分派至各地郡县,用治理国家之才去治理一郡一县,焉能治理不好的道理。同时,加强对郡县官员的监察,对在郡县治理中做出突出政绩的官员予以表彰和提拔,对不力的官员可以撤职免官!”

听完邹欣所说,雨随烟久久没有表态。她心中暗暗惊奇,这个邹欣果然是极有见识之人,他的想法正和她不谋而合,而他所提出的方法,正是中国唐朝则天武后所使用的办法。

朝中鸦雀无声,众人均望着女王,不知道她会如何评价邹欣的回答。

沉默半晌后,雨随烟嫣然一笑,心中已有定论。她盯着邹欣,一字一句地说:“如果孤王封你为北阳县令,去收拾北阳县那堆烂摊子,你可愿意?”

邹欣毫不犹豫地答应,恭敬地说:“草民愿意接受!草民定当竭尽全力治理北阳县,不辜负陛下的信任和重托!”

雨随烟满意一笑,低声下令道:“宣旨,封邹欣为北阳县县令,即日上任!大将军左暮晨将北阳县事物交接完毕后可返京!北阳县原县令姚长清斩立决,查抄家产,收归国库。监察御史王尧敢于直言进谏,实乃百官之表率,却无辜被逆臣韩清毒害,孤王今日替王爱卿平反。将韩清查抄王尧之家财如数归还其子孙,另为王尧修建功德碑,将其事迹写入史册,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