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苍天捉弄之无心女王
2050600000214

第214章

仁圣女帝越想心中越怒,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别说她身边伺候她的宫女女婢整日战战兢兢,便是她的几位皇女也对她比之唯恐不及,整个水凝国王宫沉浸在沉闷的气氛之中……

十日期限还是来临了。这日早朝,仁圣女帝所下的第一道御旨便是正午时分准时处决大王子关如夕,此时的她已经认定晨星国女王不会前来搭救关如夕,他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她也没有必要再留下他。

冰冷决绝的旨意让水凝国满朝大臣暗暗心惊。再怎么说,关如夕毕竟也是她的亲生儿子,如今见女帝下旨时非但没有一丝犹豫,反而有种除之而后快之感,对自己亲生儿子尚且如此,那将来对她们……朝堂之上的每个人都低着头,在心中不由自主地想着这个问题。

未曾察觉众位大臣们的心思,仁圣女帝按常处理着国事,就在早朝快要结束之时,她忽然收到了晨星国使者请求觐见的消息,这出乎她意料的转折让她不由呆愣了片刻,等她清醒过来后,立即下令传唤晨星国使者上殿。

晨星国的使者自是日夜兼程赶到水凝国的赵旭,他上到大殿,见到仁圣女帝之后,将雨随烟亲笔所写的国书呈递上去,然后照着雨随烟的吩咐,缓缓说道:“我国女王陛下久闻贵国男子温柔贤淑,陛下她心中仰慕已久,今日特派在下前来水凝国,欲向水凝国王子求婚,以结两国之好。若两国能够联姻,对内永世修好,对外一致对敌,实乃两国人民之福,我国女王一片诚意,却不知道女帝您意下如何?”

仁圣女帝怎么也想不到,在最后的最后,晨星国竟然会派使者送来求婚国书,这招让她始料不及。她微作沉吟,打开国书细看一遍,只见上面并未提及是向哪位王子求婚,更对关如夕只字未提,虽然她心里很清楚晨星国女王是在变相的相救关如夕,但多疑的她仍怕自己会错意,合上国书,抬头试探地问道:“贵国国书孤王已经仔细阅览,孤王有两位王子,大王子关如夕今年二十六岁,二王子关如潮二十岁,却不知道贵国女王陛下是向哪位王子求婚?”

仁圣女帝的反应均在雨随烟的预料之中,赵旭遵照雨随烟的意思凝视着女帝,笑而不答,表现得镇定不乱,但心里却暗暗诧舌,佩服主子的心思缜密、算无遗策。

见晨星国使者含笑望着她,仿佛这个问题不值得回答,仁圣女帝会意,心中肯定了原先的想法,认定晨星国女王求婚的对象定是关如夕。她暗松口气,脸上微露笑意,客气地对赵旭说:“贵国女王的意思孤王明白了!两国联姻,自是天大喜事,但却不知道贵国女王的诚意如何?”

“我国女王陛下的诚意毋庸置疑,否则也不会派在下千里迢迢送来国书!”赵旭不解对方之意,只能如实回答。

“两位王子俱是孤王的心头肉,若无诚意,孤王是断然不会将他们许配对方的。若贵国女王真有诚意,便亲来日炎国当面求婚,孤王方才放心!”仁圣女帝脸不红心不跳理所应当地说着她最终的目的。

赵旭脸上显出担忧之色,直到此时,他方才明白仁圣女帝的用意。此事他不敢做主,他可不愿再犯同一个错误,更不想再见一次雨随烟那怒气难遏的表情,他想了下,回答道:“此事在下会如实转告女王陛下她的!在下不辱使命,已将我国女王陛下之意传到,在下告辞了!”

“使者辛苦了,务必要将孤王之意转达给贵国女王!孤王就不留使者了,使者下次若再来水凝,孤王必会好好款待使者。”见仁圣女帝同意他离去,赵旭一笑,冲她微微行礼后,转身离开大殿。

赵旭离开后,仁圣女帝立即下旨,命人将关如夕带回关入梅园,严加看守。同时,她又让人给梅园送去充足的食品和衣物,下旨从即日起好生款待大王子,除了不能离开梅园半步外,大王子有任何需求都予以满足,若谁敢偷懒怠慢,严惩不贷!

在仁圣女帝眼里,关如夕没有利用价值时,她恨不得杀了他方能解她心头之恨,如今他有了利用价值,自当别论。当然,她如此优待关如夕,还有另一原因,那就是她曾当着赵旭之面说两个王子是她的心头肉,若是来日晨星国女王来临,见到关如夕面黄肌瘦,那她岂不是自搬石头砸自己脚?不行,她一定要利用这几天的时间让他好好恢复身体……

赵旭离开水凝国,踏上晨星国国土后,即刻飞鸽传书给雨随烟,告之她水凝国仁圣女帝的条件,请她定夺。很快,他便接到雨随烟送来的回复,信上说她已命祁舒然准备一份丰厚的聘礼送往北阳县,另外让左暮晨统领八万大军秘密开往晨星国与水凝国的边境,同时吩咐他到北阳县与她回合。

赵旭按照雨随烟的吩咐骑马赶到北阳县,休息了一日后,才等到雨随烟他们到来,与此同时,祁舒然派人送来的十几车聘礼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内到达。

见面后,雨随烟详细询问了仁圣女帝对此事的反应,赵旭一五一十回答。了解清楚她想知道的事后,雨随烟让赵旭护送龙湛天回京城(赵旭并不愿离开雨随烟,但在她的执意坚持下也只能听从!),她则亲自挑选了一百多位精明能干、武功高强的侍卫,带着那几十车载满珍奇异宝的聘礼,出发前往水凝国。

晨星国女王带着几十车聘礼前来水凝国向王子求婚的消息,在水凝国被传的沸沸扬扬。和日炎国不用,日炎国百姓更多是带有好奇之心,想见见晨星国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王;而水凝国属于女权国,臣民更加崇尚有胆有识、性格坚毅不拔的女子,尤其是不少名门公子,不过是听闻了一些这位女王的事迹而已,便已暗暗对她产生向往、爱慕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