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灾难之一,也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能平凡到几乎每天都有不同地区在发生着大小不同的地震。在这中间,有骇人听闻的智利大地震,这次空前规模的大地震造成了人类毁灭性的灾难,几十万人的生命如弹指一挥间消失,令人心寒;曾经,中国发生的唐山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世界,一幅幅惨状永远留在了世人的心中,几十年过去了,这种灾难还时刻在隐隐作痛;又如世界性灾难,里斯本大地震,哭泣的美国大陆,旧金山大地震……它们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类,地球的愤怒有多威严。然而,在巨大灾难背后,表现出来的却是感人肺腑的人性美,如涌现出无数感人故事的汶川大地震。这种美是人类的骄傲,是任何灾难所打垮不了的。相信,在每一次灾难下,永远都会有这样的美存在,永恒地存在。地动山摇的第一线,从这里开始……
什么是地震
众所周知的地震灾害指的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被称为地动。地震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会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其中,大地震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地震的发生是极为频繁的,全球每年平均要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巨大的震动
危害严重的地震灾害发生时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还能引起巨大的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另外,还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做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其中地面离震源之间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震中是接受振动的最早部位。由震中到震源的深浅度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深度决定其破坏程度。震源越浅,破坏越大。
地震是如何运动的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这种复杂的运动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则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所以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余震是跟随地震左右的,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在主震之前发生的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就是余震。
学校和家庭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如果是在操场或室外,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保持秩序、有组织地撤离;不可跳楼,或站在窗前、阳台!
在家里时,应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晃动轻微,则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如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吊顶和吊灯下,玻璃和大窗户下。
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我国最早的地震仪是由汉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共发生过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常会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损失。张衡对地震有过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
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中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没有人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没过几天,陇西传来那里前几天发生了地震,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了它的测震灵敏度还是比较高的。
最强烈的地震——智利大地震
发生在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可以称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灾难,其震级达到9.5级。该次地震又被称为瓦尔迪维亚大地震,具体时间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这次大地震也相继引发了海啸灾难,给周边很多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一场规模宏大的灾难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发生9.5级地震。从这一天起一直到30日长达9天的时间里,该地连续遭受数次地震袭击。在地震期间,出现了3座新火山,有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在这次大地震所造成的影响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它引发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海啸。
这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共造成智利2万人死亡。几天之后,地震的能量穿过太平洋,在太平洋西岸掀起了海啸,这些灾难无疑给日本和菲律宾的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回顾历史悲惨的一页
1960智利中南部海岸地区发生的一系列大地震,是20世纪板块边界大地震中最突出的一次事件。该地震从北面的康塞普西翁市一直延续到南面的瓦尔的维亚市,在一个月之内共发生了7次7级以上的地震,最大的一次为8.5级。
与此同时,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智利沿海的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造成周边地区几千所住宅被冲走、冲毁,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港口、码头设施多数被毁坏。这一系列的伤害不得不全部归于这次毁灭性的大地震。
智利地区发生的其他地震
1835年2月20日中午11时30分,位于智利中部的康塞普西翁和塔尔卡瓦诺两地发生强烈地震。由于时间是在中午,市民们处于活动状态,当感到脚下的大地开始颤动时,都立刻冲出家门,因此很多人幸免于难。
该市的房屋本是每一栋每一排独立分开的,然而地震后出现的却是一堆一堆、一排一排的瓦砾,与先前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景观。
时隔一百年,不幸的康塞普西翁古城再次遭到地震的“光临”。1939年1月24日,该地遭受8级大地震,是当代美洲历史上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地震。半夜11点35分,地震在人们的睡梦中袭击了康塞普西翁以及在它北面不远处的奇和科伊休埃考、科罗内尔、安戈尔等地。
这次地震造成康塞普西翁3/4的建筑物倒塌,上万名矿工被埋在井下,15座天主教堂倒塌。在一座电影院里,一场电影播放的同时,300多人无一幸免,全部都死于这场突来的地震。这次灾难中,共死亡5万多人,死者大多是儿童,这无不让人为之心痛。
也是在同一个地方,71年后的2010年2月27日,北京时间14∶34,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再次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比奥比奥省(BIO-BIO),位于智利康塞普西翁东北89公里,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39公里,震源位于地下55公里。是有史记录以来的第五强震。
灾难的降临——里斯本大地震
发生在1755年11月1日早上9时40分的里斯本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破坏性最大和死伤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这次地震死亡人数高达六万多人,大地震后随之而来的火灾和海啸几乎将整个里斯本毁于一旦,同时也令葡萄牙的国力严重下降,殖民帝国从此迈进衰落。
再现地震经过
11月1日诸圣日的早上,现代研究专家指出该地震约持续了三分半钟至六分钟后,市中心出现了一条约5米宽的巨大裂缝。人们纷纷逃跑到码头等空旷的地方,此时岸边的海水慢慢退去,水位很低。
这场爆发前的寂静沉默了约四十分钟,四十分钟后一场海啸迅速席卷里斯本,摧毁了码头和市中心。而没有受海啸影响的地区却遭到了大火的袭击,凶猛的大火足足燃烧了五天才被扑灭。然而受这场灾难破坏的不只是里斯本,同时在葡萄牙的南部,特别是在阿尔加威,灾难性的破坏是前所未见的。
幸存者的描述
关于这场地震,幸存者有以下描述:首先是城市强烈震颤,众多高高的房顶“像麦浪在微风中波动”。接着是更为强劲的晃动,许多大建筑物像瀑布似的落到街道上,路上的人和车辆几乎都被压死和埋住,到处是凄凉的叫声,状况惨不忍睹。
大水几次冲向塔固斯河并急冲进城,数不清的百姓被淹死,城市的低洼部分被淹没。随后教堂和私人住宅起火,众多分散的火灾逐渐汇成一个特大火灾,肆虐3天,足以摧毁里斯本的财富。
令人心痛的灾难结局
这场人心惶惶的灾难夺去了里斯本9万条生命,而当时的里斯本人口只有约27万。85%的建筑物被毁,其中包括很多16世纪葡萄牙的特色建筑物,如刚建成的凤凰歌剧院、利庇喇宫、里斯本大教堂和嘉模修院等,即使没有在地震中倒塌的建筑物最终也逃不过火灾的摧毁。这些难得的建筑的毁灭无不让人悔痛。
另外火灾还烧毁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如著名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的详细航海记录。现在嘉模修院的遗址还被保留在里斯本内,以让世人记住这场历史大灾难。
这个富足的都市,瞬间毁于一旦,被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广泛讨论,启发了神义论和崇高哲学的发展。
许多有影响的作家纷纷提出这种灾难在自然界的位置问题。伏尔泰在其小说《公正》一书中写下了他观察里斯本地震后的评论:“如果世界上这个最好的城市尚且如此,那么其他城市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里斯本地震是最早的现代“地震学之父”之一的英国工程师米歇尔灵感的主要源泉。虽然他对地震成因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但那时他写的有关地震的研究报告中已试图用牛顿的力学原理讨论地震动。米歇尔相信“地震是地表以下几英里岩体移动引起的波动”。他还把地震波分为两类:迅速的震颤和接着而来的地面波状起伏。
不可避免的灾难——华县大地震
远在我国的明嘉靖三十五年,也就是1556年,1月23日夜,在我国陕西省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过一次巨大地震。这次被记载下来的地震是中国人口稠密地区影响最为广泛和损失惨重的地震之一,其震级估计为8级。灾难尤以陕西渭南、华县、华阴和山西永济四县的损失最重,因此统称为华县地震。
灾难伤亡情况
1556年发生的地震灾难造成了空前巨大的人员伤亡。地震当时就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光上报名字的就有约83万人。又因发生地震时正值隆冬,各种因灾害惨死的灾民不计其数。使之成为世界上死亡人员最多的一次大地震。
不仅人员,建筑方面损失也极其严重。如多处民房、官署、庙宇、书院被荡为废墟,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城楼、宝塔、宫殿全部倒塌。地震使得华阴县城西驻马桥断裂,城北村庄地裂数丈,大水涌出几尺之高。大荔县南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后几乎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堤尽数崩塌。
具有较大范围的破坏
1556年1月23日晚上,本该是个祥和平安的夜晚,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百家陷入悲伤沉痛之中。这次灾害使得101个县遭到破坏,分布于陕、甘、宁、晋、豫5省约28万平方公里,有227个县的人们感受到了地球的震动。
震中区为西安市以东的渭南、华县、华阴、潼关、朝邑至山西省永济县等,约2700平方公里,陕西、山西、河南三省97个州遭受破坏。之后半年内又相继发生几次余震,直到第五年才减轻。
造成地震的原因
有专家分析,这次地震伤亡如此惨重,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由地震引起一系列地表破坏而造成的。其中以黄土滑坡和黄土崩塌造成的震害最为突出。黄河曾因滑坡堵塞,造成堰塞湖湖水上涨而使河水逆流。由于当地居民多住在黄土塬的窑洞内,所以黄土崩塌造成巨大伤亡。
地裂缝、砂土液化和地下水系的破坏,也使灾情进一步扩大。那个时期的房屋根本谈不上具有多好的抗震性能,又因地震发生在午夜,人们没有防备,所以造成众多被压死在家中的现象。
震后引发的一系列水灾、火灾、疾病等次生灾害也尤为严重,加上当时陕西又经常干旱,人民饥饿,没有自救和恢复能力。这些众多原因都是造成惨剧不可忽视的原因。
陕西省是地震活跃的地区之一,据记载来看,该地区共发生有感地震400余次,破坏性地震60余次。目前陕西地区已建立了由国家基准台、省级区域台网、地方台、流动监测等构成的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地震速报水平、预报水平不断提高,西安地区可以监测到1级以上地震,全省绝大多数地区可监测2级以上地震,并组建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最惨痛的灾难——唐山大地震
说起发生在中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相信没有人能做到无动于衷。即使是30多年过去了,谈到它,人们仍无法坦然面对,它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不是短时间就能轻易忘记的。因为地震,人们对自然深感恐惧。而正是因为地震,也使得中国人民之间出现了无数感人肺腑的事例。灾难给予了中国人民展现团结与伟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