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云创业实录:给创业者的17堂课
20546600000011

第11章 活在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2)

提到柳传志的志向,就不能不说起联想创业阶段的第一次“年终分红”。1985年底,联想集团的前身——中科院计算所公司的20多名员工以“卖苦力”的方式赚到了70万元人民币和7万美元。按规定,这笔钱中的一部分可以作为“红利”分配给每个员工。根据当时中国人的收入状况来看,这笔红利对每个人都是很大的一笔收入,是相当有诱惑力的。在年终会议上,联想的创业者专门就这笔钱的分配进行了一次讨论。有人主张分掉,有人主张存起来……柳传志始终没有表态,等到大家都发表了意见,柳传志站了起来:“首先,大家都清楚,这笔钱是大家流血流汗挣来的,对于它的处理一定要慎重。其次,我们办公司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吗?还有,我们想不想得到长远发展?我们的‘汉卡’靠什么去开发,推广?”短短的几句话,拨云见日,把大家的意见归为统一。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柳传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更大更强的志向。

像柳传志一样,我们应该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儿,即使最终可能达不到这个目标,也会激励自己做得更好。

3.感谢那些强大的对手

我们的对手是世界一流的对手,谷歌是一千三百多亿美金的公司,拔一根毛出来不知道多少公司会被打下来。我们中午在开会,英文站点技术人员才18个人,18个人在扛着谷歌这样的对手。

我们要求公司各个部门给英文站点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为65%营业额来自B2B,是这18个工程师在扛着。我们处在危机当中,必须在两三个月以内彻底扭转这个局面。阿里软件、淘宝、支付宝、雅虎中国,我们要抽调优秀的工程师到这个团队里面,特别是阿里软件,有多少工程师,举手给我看看?今天B2B老大第一个站到拳击台上,对不对?这是真正世界性的拳击台,马上要上去。

我们要配置好优秀的人才,要配置好优秀的肌肉,拳击套、牙套要戴好。阿里软件,抽你们的人,别说不。我们今天需要像志愿兵一样跨过去,淘宝、支付宝、雅虎,全部要有这样的心态。我们今天全力以赴派第一批志愿军进入B2B,为我们的国际网站奋斗。

明枪暗箭越来越多,QQ的实力大家都知道,百度的实力你们也知道,谷歌的实力也知道。阿里巴巴是强大,但我们对手也是世界一流、中国一流。QQ应该讲是世界一流吧,IM(即时通信)谁玩得过它。谷歌是世界一流,百度股票涨到两百多美金。告诉大家,碰上优秀的对手,首先你很幸运。淘宝很有运气,阿里集团很有运气,我们今天碰到的对手是世界一流的对手,我们要学习它们、超越它们。

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的模式并不比它们差。我认为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最强大的两大模式,第一个是门户,第二个是搜索引擎。到目前为止,真正Web2.0商业模式运用最好的,不是靠广告,而是靠交易赚钱,就是eBay和淘宝。

——摘自《2007年与“五年陈”员工的交流讲话》

背景分析

马云强调竞争要选择优秀的竞争对手,不要选择地痞流氓,而把这个竞争对手打成流氓你就赢了。发现对手的时候,一定要以开放的胸怀、眼光分析对手的独特竞争力是什么,核心理念是什么。实际上,天下没有对手能够杀得了你,只有你自己可以。

阿里巴巴今天的成熟,与其当年与eBay及其他对手的较量不无关系。与世界级巨头eBay相比,淘宝是后起之秀,与eBay差距甚大。2003年5月淘宝成功上线,7月阿里巴巴宣布1亿元人民币投资淘宝,11月推出网上实时通信软件贸易通(现在的阿里旺旺)。当时淘宝在C2C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为eBay易趣,2003年eBay易趣在C2C市场份额高达90%左右,并与中国主流门户签订排他性的广告协议。但这并不能阻止淘宝的发展,凭借“免费模式”的推出,以及对于用户体验的关注及提升,淘宝网迅速聚拢人气。

2005年10月,阿里巴巴宣布再向淘宝网投资10亿元人民币,淘宝网继续免费3年。从市场份额来看(据易观国际数字):2005年底淘宝C2C市场份额57.74%,eBay易趣31.46%,拍拍网3.76%;2008年底淘宝C2C市场份额86%,拍拍网7.2%,eBay易趣6.6%。

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对手所持的态度是:尊重、欣赏、学习。他认为竞争是件好事,因为市场上的竞争者越多,就说明市场越大,机会也越多。马云将竞争对手当成“竞争队友”而加以感谢,因为在竞争中,自己可以从对手身上学到其长处以补己之短,使自己保持活力不断向前。

拓展透析

关于竞争,有一个著名的“鲇鱼效应”: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岸就已经死了,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然而,有一条渔船总能带着活鱼上岸,他们带来的活鱼自然比死鱼的价格贵好几倍。这是为什么呢?这条船又有什么秘密呢?原来,他们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鲇鱼,而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放有沙丁鱼和鲇鱼时,鲇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出内部的活力,从而能够活下来。

“鲇鱼效应”的道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竞争来激发自身的活力,从而取得不断向前的动力,这也证明了,遇到优秀的对手,是很幸运的事。许多人都把对手视为心腹大患,是异己、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

其实,能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而是一种福分,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都有危机感,会激发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敌人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尤其是当敌人强大到足以威胁你的生命时。敌人就在你的身后,只要你一刻不努力,生命就会有万分的惊险和危难。

不论什么方式的竞争,也不论竞争对手是谁,竞争的具体内容怎样,竞争都是为了使自己在感觉和利益上压倒对方、超越对方。在这种压倒和超越对方的竞争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生命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正如马云所说,与优秀的对手竞争是一种乐趣。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竞争是一种痛苦,一定是你的策略出了问题。在竞争中要多用一点儿智慧,多用一点儿脑子。把竞争当作给予,当作乐趣,当作游戏,才是竞争的大境界。

4.永远不要轻敌

三场比赛我们都发现一个问题,没有资源的那些团队都赢了,而看起来可能会赢的团队全都输了。骄兵必败,商场上也一样,商场上很多东西看起来要赢,结果都输掉了,因为你不够重视。我们做企业的,每天都是如履薄冰,每一天,对每一个项目,对每一个过程都非常仔细认真。

永远要把对手想得非常强大,哪怕它非常弱小,你也要把它想得非常强大,这是商界犯错误时经常会说的。

面对新的强大对手,很多人常犯的几个错误是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首先对手在哪儿都找不到,其次根本看不起这些人,再次看不懂他们怎么起来的,最后是根本跟不上别人。

我觉得你们这个团队刚好犯了这些错误,你们觉得对手不如你们,你们觉得你们对市场很了解,对客户很了解。但事实上,你们讲得很对,输在轻敌上面,今后我觉得大家一定要注意。

所以5号队友我也想讲,我在讲话过程中,我关注到,你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你作为领导者应该以别人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不能说我做的都是对的,别人可能都是错的。1号当时牛总讲得非常好,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团队很多人都没有把你当一回事?

——摘自《马云:〈赢在中国〉点评》

背景分析

骄兵必败,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视自己的竞争对手。对手很强大,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永远要把对手想得强大一点儿,并针对他们的强大相应地制定和调整竞争策略。

竞争对手是企业的重要参照物,它的存在证明企业存在的价值。在竞争对手身上你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重视竞争对手就是重视自己,尊重竞争对手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现。

这也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掉以轻心,要尊重对手、重视对手,这样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马云之所以能率领淘宝网击败行业老大eBay,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对竞争对手的重视,他知道eBay很强大,但也清醒地认识到淘宝的优势所在。他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eBay是大海里的鲨鱼,淘宝则是长江里的鳄鱼,鳄鱼在大海里与鲨鱼搏斗,结果可想而知,我们要把鲨鱼引到长江里来。和海里的鲨鱼打,进了大海我们一定会死,但是在长江里打我们不一定会输”。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马云在内心首先高度重视eBay,并开始了解eBay,他关注eBay的一举一动,“eBay公司所有的高层资料我们都会详细分析,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各种打法,他们擅长的各种管理手段和应招特点,我们都会仔细研究”。马云说,我们与竞争对手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知道他们要做什么,而他们不知道我们想做什么。

eBay是上市公司而阿里巴巴不是,惠特曼对淘宝的了解尚不及马云对eBay的了解。正是基于对eBay的高度重视和知己知彼的战术,马云才能在淘宝与eBay的竞争中游刃有余地指挥操控,并自信满满地将其击败。而eBay则由于不重视阿里巴巴,把对手看得太弱小,以至于被阿里巴巴抢占了中国大部分的市场。

拓展透析

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对员工说:“华为选择了通信行业,就是选择了一条不归路。1998年华为公司的产值将近100亿元,但也仅相当于朗讯公司的1/25、IBM的1/65。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我们的竞争对手太强大了,我们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就要掌握核心竞争力,慢慢壮大自己。”

华为成立于1987年,1998年正是艰难发展的时期也是火热发展的时期,而当时的朗讯公司、IBM是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对这两个竞争对手,华为从未退缩,而是勇往直前,永远把对手想得更强大,不断充电,进而才有赢得胜利的把握。

到2004年,华为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GSM产品、WCDMA产品和CDMA2000产品,成功为国内外八十多个运营商提供移动通信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于全球两千多万用户,成为业界主要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而在3G领域,华为目前已经申请了八百多项专利,中国香港的WCDMA3G网络、阿联酋电信的全网WCDMA网络都由华为完成。

现如今,华为已经发展成销售额过千亿的大公司,正在向创新型公司稳步迈进。而这一切与华为的竞争意识有很大关系,永远要把对手想得更强大一点儿,关注对手,看重对手,并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在实际管理中,把困难和“对手”想得强大些,有时是走出危机的必备素质。霍尼韦尔的总裁高德威刚进入公司时,公司正处于艰难时刻。前任CEO习惯性地认为,只要靠裁员就能解决问题。结果大批核心员工提前跳槽,公司利润进一步下降。高德威上任后,采取稳定人员、培养储备干部、倾听客户的办法,让那些掌握公司关键竞争力的员工重新焕发活力。很快公司就摆脱了困境,2002年底,公司股价翻了一番,远超同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