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不眠夜
20546700000002

第2章 哈佛的00~02点钟(1)

Ⅰ哈佛人的世界不止一种角度

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一直是哈佛秉持的重要教育理念。哈佛非常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时常教导学生要学会突破思维定式,多一些创新思维,独辟蹊径,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突破思维定式,从新的视角拍摄生活的棱角

哈佛大学始终坚持创新教育,教授们经常告诫学生不要迷信权威和经验,也不要被既有的知识和思维束缚住,应该勇敢地思索和创新。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涌现了许多不走寻常路的优秀哈佛学子。

在哈佛人看来,创新是一种灵动的精神活动,他们最忌讳的就是呆板和教条。只有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式,破除一些清规戒律和权威的束缚,一个人才能真正在创新的道路上有所作为。不少哈佛人就是以这种观念指导自己的行动,勇于突破思维定式的。

一位大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

他穿着奢华,看起来非常有钱。贷款部营业员热心地询问:“请问先生,有什么需要我们效劳的?”

“我想借点钱。”

“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1美元。”

“只借1美元?”贷款部的营业员惊愕得张大了嘴巴,心想,这人穿戴如此阔气,却只借1美元,应该是在试探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吧。于是营业员装出高兴的样子说,“当然,只要有担保,无论借多少,我们都可以照办。”

“好吧。”富豪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债券放在柜台上,“这些做担保可以吗?”

营业员清点了一下:“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

“是的,我只需要1美元。”

“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为6%,只要您付6%的利息,且在一年后归还贷款,我们就把这些做担保的股票和债券还给您……”

一直在一边旁观的银行经理怎么也弄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1美元呢?

富豪办完手续正打算走,银行经理追了上去:“先生,对不起,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

“我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1美元呢?”

“好吧!我不妨把实情告诉你。我来这里办一件事,随身携带这些票券很不方便,问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租金都很昂贵。所以我就到贵行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了,由你们替我保管,况且利息很低,存一年不过6美分……”

这是广泛流传于哈佛的一个小故事。哈佛学子们认为这个富豪的做法实在太高明了,他只是打破了思维惯性,将一般人看来应该存放在金库保险箱里的贵重物品以借贷担保的形式存进了银行,不仅省了一大笔寄存费,而且也提高了保险系数。不少哈佛人经常以这个故事自我告诫:有些时候不妨从那些已成定论的事实和经验中跳出来,换个角度来看问题,这样也许会有新的发现,看到生活中别样的风景。

〔哈佛寄语〕

创新思维对于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突破定式思维则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挣脱陈旧思维的束缚,才能积极思考、不断创新,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成功路,实现成功梦想。

〔哈佛风采〕

哈佛涌现了许多敢于突破思维定式、积极创新的人才,奥本海默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直以来都是哈佛人的骄傲,因为他组织研制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原子弹研制成功将是人类的一场灾难,可奥本海默并没有被这种思维所限制,他坚信自己工作的价值,并且不断摸索和实验,最终成功了。

独辟蹊径的人,才会留下更深的足印

创新是哈佛教育中的重要特色,也是哈佛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和荣誉的重要保证,可以说,不重视创新,就没有今天的哈佛。哈佛人的骨子里或多或少都流淌着创新的血液,在哈佛人看来,只有那些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懂得独辟蹊径的人,才会在成功的道路上留下更深的足印。

哈佛是一个重视创新教育的学府,在这里,学生们的新点子、新想法会得到重视和支持,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也能很好地被激发出来。为了说明创新的重要性,一位哈佛教授给自己的学生讲了皮尔·卡丹因独辟蹊径而收获成功的故事。

皮尔·卡丹本是法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但由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他从服装业开始起步,逐步建立起了各种规模的商业“帝国”。

1950年,28岁的皮尔·卡丹创建了自己的服装公司,并决定独闯巴黎服装界。刚开始时,他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诸多困难,尽管如此,皮尔·卡丹个性中的创造性和他那天才的商业眼光,为他找到了正确的定位和很好的出路。当时,各大服装公司,特别是那些高级时装公司,都把客户定位在属于少数的达官贵族、名门富商等身上。皮尔·卡丹的公司规模很小,资金也比较短缺,所以他并没有打算与其他商家在富人身上展开竞争,而是决定一改服装贵族化的老路,独辟蹊径,破天荒地在法国提出了“时装大众化”的响亮口号。与这种创新精神相适应,皮尔·卡丹在经营上也采取了别人没有采取过的营销策略。比如他出售、转让自己的商标和品牌,从中获利,这一方面扩大了皮尔·卡丹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皮尔·卡丹始终以创新迎接市场挑战。从1953年开始,皮尔·卡丹根据女性对时装的需求,专门为女性设计生产了一系列风格高雅、质量上乘、价格适中的女式服装,受到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中下层女性的欢迎。一时间,他的产品供不应求。

后来,当别的服装公司都在女装生产和销售上激烈竞争的时候,他又一次独辟蹊径,将目光转向了男式服装领域。皮尔·卡丹再次在法国时装界制造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在那些往日曾经是女装一统天下的服装橱窗里,男式服装争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地盘”越来越大,男性服装的风潮也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开来。

正是由于皮尔·卡丹敢于标新立异和独辟蹊径,他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占据市场先机,最终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在哈佛学子看来,皮尔·卡丹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其中凝聚着创新的智慧和勇于尝试的精神,也说明了在成功路上独辟蹊径的重要意义。

〔哈佛寄语〕

一个人要想取得创造性的成就,首先应该打破常规思维,积极进行创新思索。只有解开心理枷锁,不被过去的思维所困扰,我们才能独辟蹊径,获得新的认识和方法,走出不一样的成功之路。

〔哈佛风采〕

哈佛大学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自建校以来,哈佛一直以创新为指导,大胆改革。比如,在19世纪末,哈佛大学法学院取消了传统教学的演讲式方法,开始用“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在当时可谓独辟蹊径,也是如今现代教学方式的先导。

Ⅱ无畏的勇气才能产生无畏的力量

在哈佛,有勇气,敢于尝试的优秀学子是很受欢迎的,因为在哈佛的教育理念中,无畏的勇气才能产生无畏的力量,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同时,要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远,冒险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

哈佛有着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哈佛非常注重以灵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其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而为人应该有勇气,敢于尝试,就是哈佛教给学生的重要一课。

在哈佛,不少人经常会以“与其不尝试就失败,不如尝试了再失败”来鼓励自己勇于尝试、积极进取。在他们看来,勇气和尝试是有益于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首先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和尝试的勇气,缺少了这些,那他永远无法成功。一些哈佛学子还时常以美国推销员乔治·赫伯特“把斧子卖给布什”的故事激励自己。

乔治·赫伯特是布鲁金斯学会的一名学员。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都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实力的实习题,让学生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学会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八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改成:请将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以前的失败教训,许多学员都选择了知难而退,因为在他们看来,布什什么也不缺,即使缺什么,也用不着亲自购买。而且,布什是总统,不会轻易与一般人接近,更别说向他推销物品了。抱着这种想法,很多人根本没有去尝试就自认失败了。

然而,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学员却积极尝试,并且没有花多少工夫就取得了成功。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小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座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了。我猜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是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这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倘若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布什总统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买下了斧子。”

乔治·赫伯特的成功与他的勇气和积极尝试是分不开的,如果他像其他学员一样不经尝试就轻易放弃,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不少哈佛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在他们看来,不战而败是一种极端怯懦的行为,不管面前有多少失败的经验教训,自己也应该先尝试,因为,尝试了就有成功的希望,没有尝试就肯定没有成功。

〔哈佛寄语〕

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是经过无数人验证的真理。一个人如果想有所作为,首先应该具备坚强的毅力,以及“即使失败也要试试看”的勇气和胆略,勇敢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如果连这都做不到,那就不要指望登上成功的高峰了。

〔哈佛风采〕

哈佛非常欢迎有勇气、有魄力、敢于尝试的学生,也一直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哈佛非常欢迎世界各地敢于尝试和报考的优秀学生来哈佛就读;哈佛的一年级课程并不细分系科专业,而是希望学生们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尝试,发现并确认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哈佛并不要求学生在实验课上有新的发现,但希望大家积极尝试,勇于发现。

走得最远的人,是愿意去冒险的人

勇于尝试、敢于冒险是哈佛所崇尚的一种重要精神。人应该有冒险精神,要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这样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这是哈佛教授时常教导学生的话,也是哈佛学子们坚守的信念。

诺贝尔奖受到全世界的欢迎,不少在哈佛任教的教授就因在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诺贝尔的事迹当然也在哈佛这所高校广为流传,许多哈佛人都把他看成自己学习的榜样。在许多哈佛人的眼中,诺贝尔一生的事迹很好地诠释了“走得最远的人,是愿意冒险的人”这个道理。

诺贝尔于1833年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是一位建筑工程师,喜欢研究化学,制造炸药。从小时候起,诺贝尔便在父亲的影响下,对化学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

1850年,诺贝尔到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他又被父亲送往美国学习机械。之后,他还在德国、丹麦、意大利和法国等国游历和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已经具备坚实的基础。

1855年,诺贝尔开始着手利用硝酸甘油研制一种威力更大的炸药的实验。硝酸甘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用于实验会有很大的危险。它的发明人索布雷罗先生因实验时发生爆炸身受重伤,这之后就再无人敢继续研究了,但是诺贝尔不畏艰难,他愿意冒险一试,将其用于实验研究。在之后的数十年中,诺贝尔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试验。炸药的研究发明工作是最具危险性的,诺贝尔为此研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1864年9月3日,一声巨响从诺贝尔研究液体硝酸甘油的实验室中发出。在这次事故中,诺贝尔的5名助手和他的弟弟当场被炸死,诺贝尔本人侥幸逃过此劫,但他的一只耳朵被巨响震聋了。

面对失败和危险,诺贝尔并没有退缩,他把试验地点选到了位于郊外马拉湖的一艘平底船上,并把所有的设备搬到了那里继续他的研究工作。经过长期而艰辛的实验,勇于冒险的诺贝尔终于研制成了“诺贝尔专利炸药”,又称硝酸甘油炸药,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获得了瑞典、丹麦、英国等多个国家的专利证书。

然而,获得成功的诺贝尔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冒险和前进的脚步,他又以矢志不渝的精神研制和发明了雷汞炸药、安全炸药、无烟炸药等多种炸药,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哈佛人看来,诺贝尔是成功者的典范,更是一个有着超强勇气和魄力的人,他的成就,与其敢于尝试、勇于冒险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诺贝尔的事迹时刻激励着哈佛学子们:要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远,就应该敢于冒险,敢于接受危险和困难的挑战。

〔哈佛寄语〕

勇气是一种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也是一种克服困难、战胜恐惧的有力武器。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应该有冒险的精神,有勇气接受危险和困难的洗礼,也应该勇敢地挑战自我、挑战潜能,为理想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