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不眠夜
20546700000026

第26章 哈佛的14~16点钟(2)

著名企业家、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因此走得更远的人。他在成功创业致富之后一直关注世界的慈善事业,在利用互联网积极创造财富的同时,他还积极投资环保、慈善业;在退休之后,他更是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捐献了出来,不给子女留一分钱。他在哈佛毕业典礼上曾说过,人类的最大进步并不是来自科学上新思想的发现,而是来自那些有助于减少人类不平等的发现,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样一种方法,既可以帮到穷人,又可以为商人带来利润,为政治家带来选票,那么我们就找到了一种减少世界性不平等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尽管这个任务不可能被完全完成,但只要个人积极承担起对世界和社会的责任,进行尝试和行动了,都将改变这个世界。

〔哈佛寄语〕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一个人只有将社会责任感植根于自己的行动中,积极担当,才有可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实现更好的发展。

〔哈佛风采〕

哈佛对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深入人心的,哈佛的毕业生有着这样的优良传统:捐助哈佛,扶持社会。哈佛有专门的校友办公室,办公室通常分为几个部门,各部门间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主要职责就是整理每年各院系毕业生的材料,与以往各届校友保持联络,组织一些聚会和募捐活动等。捐款所得部分会用于哈佛建设的各项资金,也有部分会用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Ⅲ克服困难,走出风雨哈佛路

在哈佛学习,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刚刚走进哈佛的学生不仅要学会适应环境、承受压力,更要学会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做好走风雨哈佛路的准备。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会面对逆境和困难,在命运的沉浮中不断磨炼和提升自己也是哈佛给学生的宝贵礼物。

靠自己的力量赢得社会认可

哈佛非常注重对学生自立品格的培养,其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从每一细微之处塑造学生的人格精神,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觉的道德品质。哈佛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习优秀的人,更是在困难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独立意识,积极进取的人才。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肯尼迪一直是美国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是哈佛人的骄傲。由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肯尼迪从小就表现出了较强的自立精神,并在此后的人生之路上不断进步,最终成为美国第35任总统。哈佛大学为了纪念这位伟人,还创建了肯尼迪政治学院。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从小就注重对儿子独立性格的培养。有一次他赶着马车带儿子出去游玩,在一个拐弯处,因为马车速度很快,猛地把小肯尼迪甩了出去。当马车停住时,儿子以为父亲会下车把他扶起来,但父亲却坐在车上悠闲地掏出烟吸起来。

儿子叫道:“爸爸,快来扶我。”

“你摔疼了吗?”

“是的,我自己感觉已站不起来了。”儿子带着哭腔说。

“那也要坚持站起来,重新爬上马车。”

儿子挣扎着自己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走近马车,艰难地爬了上来。

父亲摇动着鞭子问:“你知道为什么让你这么做吗?”

儿子摇了摇头。

父亲接着说:“人生就是这样,跌倒、爬起来、奔跑,再跌倒、再爬起来、再奔跑。在任何时候都要靠自己,没人会去扶你的。”

父亲还经常带着儿子参加一些大型社交活动,教他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如何以自己的能力赢得别人的赏识和认可。

曾经有人这么问肯尼迪的父亲:“他还这么小,您这么要求他,是不是太难为他了?”

谁料肯尼迪的父亲立刻回答:“哦,我这是在训练他当总统呢!”

正是由于父亲的精心培养和教导,肯尼迪从小就非常自立。在面对逆境时,他懂得懦弱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相信自己,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聪明才智勇敢面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他更是深知增强自身能力的重要性,懂得靠自己的力量赢得社会的认可。

〔哈佛寄语〕

对于一个想要成就卓越的人来说,自立自强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总想着依赖别人的帮助,就会变得怯懦无能,这样的人永远也无法坚强起来,永远也不可能有所作为。同样,想要赢得别人的赞赏和社会的认可,最主要的也是靠自己。

〔哈佛风采〕

约翰·肯尼迪(1917—1963年),生于马萨诸塞州,194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第35任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肯尼迪加入美国海军,战后,当选为议员。1960年11月,肯尼迪在大选中以微弱的优势战胜对手,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世人公认他为美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总统,他年轻英俊,言谈举止风趣而充满活力,极富个人魅力,即使在局势动乱的年代也给美国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勇气。可惜的是,他于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

命运中的浮沉,是对人最好的磨炼

哈佛学子、美国副总统戈尔说:“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哈佛的教学理念不仅是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和独立的学习能力,更注重对学生独立意识、自强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哈佛学子即使身处命运的沉沦中,也绝不会悲观绝望,反而将逆境作为对自己最好的磨炼。

海伦·凯勒是哈佛学子中成就斐然的一个,她身残志坚,没有因为艰难的处境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而是乐观面对命运的沉浮,接受苦难的历练,最终成为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海伦·凯勒在1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和耳朵都因为高烧而受到损伤,她变得又盲又聋,语言能力也几乎丧失。依照常理,这样一个高度残疾的人,生存都成问题,是很难有所成就了,可是小凯勒却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而且在磨炼中越发坚强,成就了自己的精彩。

1887年3月3日,小海伦迎来了命运的转机,因为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利文小姐。安妮·莎利文小姐不仅耐心地教海伦写字、手语,而且在生活上、思想上对她关怀备至,是她的人生导师。而海伦虽然身体残疾,学习起来特别吃力,但她渴望着战胜病残,学习知识,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所以她每天都在努力地学习。可以说,她所付出的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长期的坚持下,海伦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写字和说话了。经过不懈努力,海伦·凯勒在1898年时考入了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l900年秋,考进哈佛大学的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其间,海伦·凯勒不仅坚持学习,而且还将自己战胜病魔的经历写成了书,希望以此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士战胜病残,接受命运的考验和磨炼,积极进取。她最为著名的作品有《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等。

海伦不仅在写作方面颇有成就,她还非常热心于社会慈善活动。1906年,她被任命为马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之后,她又在全美巡回演讲,为促进实施聋盲人教育计划和治疗计划而奔波。到了1921年,终于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她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之一。海伦也因为热心于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而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命运中充满了坎坷和不平,但不能因此而丧失斗志和进取的决心。真正的强者应该承受住命运沉浮的考验,在苦难的磨炼中变得勇敢而坚强,最终成就自己的精彩,这便是海伦·凯勒用一生诠释的道理。

〔哈佛寄语〕

不要期待不劳而获,也不要指望不经历命运的沉浮就能轻易成功。命运对人是公平的,想要有所成就,先要接受困难和逆境的磨炼。人生中的磨难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经过历练,一个人才能不断成长、成才,到达理想的高度。

〔哈佛风采〕

海伦·亚当斯·凯勒(1880—1968年),生于亚拉巴马州,美国著名的文学家、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高烧而失明及失聪,后来在安妮·莎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说话和写字,并开始与其他人沟通。她一生身残志坚,学习勤奋,于1898年考入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两年之后考进哈佛大学的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她积极将自己战胜残病的人生经历写成书,以此带给人们鼓舞和帮助;她热心推动残疾人的教育,一生充满斗志。

Ⅳ要征服世界,先要学会自我管理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先学会自我管理,然后才思考征服世界是哈佛时常告诫学子的话。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先培养自制力,抵制过多欲望的诱惑。

为人要有自制力

要做好自我管理,先要培养良好的自制力,这是哈佛对学子的告诫,也历来为哈佛学子们所推崇。自制力不仅是个人成长中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与事业成败密切相关的因素,有自制力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

在哈佛,学习的氛围自由而热烈,很少有老师会强迫学生学习,也很少有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在这样的校园中,自我管理和自我克制的能力尤其重要。如果不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你就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这样是很难融入课堂讨论和各种群体中去的;如果没有自控力,无法抵御外界环境的诱惑,你就很难专心学习,也就很难从哈佛顺利毕业。其实,不仅在哈佛,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很少有人没有情绪,也很少有人不面临外界的诱惑,只有先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抵御外界的诱惑,我们才能做好自我管理,进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成就一番事业。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被哈佛等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而良好的自制力为他的成功助了一臂之力。

本杰明·富兰克林小时候家境非常清贫,为了生计,他曾经做过排版工。在工作期间,有位管理员因为对他的工作不满而把屋里的蜡烛全部收了起来,这种情况一连发生了好几次。有一天,富兰克林到库房里赶排一篇准备发表的稿子,却怎么也找不到蜡烛了。他马上就想到原因,于是忍不住跳了起来,直奔地下室,去找那位管理员,而管理员此时正在悠闲地工作着,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富兰克林怒不可遏,他对着管理员破口大骂,直到自己骂累了为止,谁知管理员听后并没有生气,反而面带微笑,以一种充满镇静与自制的声调说:“呀,你今天有些激动,是吗?”

这句话就像是一把锐利的短箭,一下子刺进了富兰克林的心里,他顿时觉得无地自容。事后,富兰克林想:管理员虽然没有文化,而且所做的事不够光明磊落,但因为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却在这场“战争”中打败了自己,而且,随意发泄情绪的大骂不但没有为自己挽回面子,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羞辱感。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于是他决定向管理员道歉。管理员接受了他的歉意,并笑着说:“你不用向我道歉,别人听不见你刚才说的话,我不会把它说出去的,我们就把它忘了吧。”富兰克林听后,紧紧地握住了管理员的手。

在走回库房的路上,富兰克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凡事以愤怒开始,必以耻辱告终。你一旦失去自制,另一个人——不管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还是有教养的绅士,都能轻易将你打败。

这件事成为富兰克林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正因为学会了自我克制,富兰克林之后的人生道路走得顺畅了很多。他回忆说:“一个人除非先控制自己,否则他将无法成功。”

〔哈佛寄语〕

自制力是做好自我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想要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强者,建功立业,就必须先学会克制自己、管理自己。

〔哈佛风采〕

自我管理能力是哈佛非常重视的能力。在哈佛校园中,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们的课程排得并不是很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意浪费时间、纵情玩乐。因为在哈佛,老师讲课的速度非常快,而且课后还会布置很多作业,如果没有自制力,不懂得自我管理,就有可能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这样的结果就是最终被淘汰。

欲望让心灵处在烦恼不安的状态

哈佛时常教导学生要正确面对和处理个人的欲望,因为欲望一方面是个人不懈追求的原动力,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它能催人上进,也能使人的内心处于烦恼不安的状态。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塞得兹说:“一个忘掉自己身份的人是可耻的。”而过度的欲望就常常令人忘掉自己的身份,使个人为满足欲望而绞尽脑汁,烦忧不已。想要避免成为不能准确认识自己的人,我们就应该时刻警惕过度欲望的烦扰和侵蚀。在哈佛课堂上,教授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平实而蕴含深意的故事:

有一对即将结婚的新人,兴奋地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日子,因为他们中了一张高额彩券,奖金是7.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