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从良种田纪事
20583200001016

第1016章 不是运气是实力

同样的,清露也是忙翻了。

和在军中一切都有人打理不同,因为人数少,响马们很多工作都是无暇顾及的,为了争分夺秒地和朝廷的律令抢时间、抢银子,他们的行动非常密集,使得连最基本的分赃都没有时间,每次都是草草地写下一张论功行赏的单子,夹杂在财物中便送走了。

结果清露就成了他们的总后勤,每天计算、销赃、抚恤、保障后勤……此外还要管着军营中的各种事务,简直就成了没有帅印的“主帅”,狠狠地尝到了当年潘凌峰吃过的苦头。

不同的是,清露和潘凌峰的想法完全不同,那捞起银子来,是毫不手软,也越发觉得,秦怀恩这种当响马的主意,简直是太棒了,眼见着无论是自家家底、王府收入乃至儿子们的私房,都以骇人的速度厚实了起来。

关键是没啥危险啊,哇咔咔!

四月初,一架木笼囚车缓缓地驶进了京城,因为早已接到了消息,道路两旁看热闹的百姓不计其数,还有很多人自发地往囚车上扔东西的,若不是木笼足够结实,估计就得被砸塌了。

在面见公叔瑾时,这位异族王子一改在秦怀恩面前的怂样,就算是被绳索捆绑一身邋遢,也昂扬而立,坚决不肯下跪——异族人也是有尊严的,尤其是他这样的勇士,他们只肯屈服于他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不仅如此,这位有胆有识有才智的王子,还在朝堂上侃侃而谈,什么两军交战斩杀主帅是惯用手段啊,什么如果怕死就不该上战场啊,什么这是狄人的骄傲而不是愧疚啊,什么大楚人曾经杀了多少狄人的重要人物,狄人重来都有愿赌服输的勇气啊……那真的是振振有词,说得大楚官员们毫无反驳之力,自有一份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敢担当。

如果秦怀恩在这里,就能听得出来,在这一个多月的功夫里,这位王子的大楚语言,流利了很多,基本上能不需夹杂异族语言就流畅地表达意思了,可见,他在这一路上,有多么的勤奋,对今天和公叔瑾的这次见面,准备得又有多么充分了。

最后,王子明确地告诉公叔瑾,狄人是杀不完的,他们或许会失败,也有可能逃走,但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远走他乡的族人们一定会记住和大楚朝的这些血海深仇,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报复,而做为一个明智、宽容的君王,公叔瑾不应该这么做!

或许是这位王子表现得太好了,或许是觉得他的话也有道理,或许是他的威胁还是很有效果的,或许是对一个阶下囚,身为帝王根本就没必要放下身段对蝼蚁展示什么威严……总之,公叔瑾的态度还算是平和的,只是反问道,“怎么?你的意思是,你出主意杀了朕的儿子,朕反倒要放你离开吗?”

王子的回答非常迅速,也相当有理有节,“我们的可汗和族人都觉得,皇上的心胸像草原一样宽广,也不明白,既然皇上能容得下西北的族人,为何就不能容下我们这些东北的族人呢?有了秦将军这样的大英雄,我们打是打不过的,所以我们要求议和!”

“议和?!”公叔瑾冷笑了一声,然后什么话都没说,就挥了挥手让人将这位王子带了下去,并没说,杀或是不杀。

随后,朝堂上便热闹了起来,众位大臣各抒己见,有要求杀了这个人宏扬国威为五皇子复仇的,有说狄人狡诈不可轻信的,还有说可以采取西北的法子让东北也长治久安的,更有人直接点出,朝廷用兵军费不菲,如果能让东北安宁,不用兵才是上策,强烈建议朝廷接受狄人的议和……

公叔瑾默默地看着这些朝臣们,心中大感安慰。

他想起当初秦怀恩第一次取得西北大捷时,说秦怀恩坏话的人,可着实不少,现在却一个都没有了,就连方才的狄人王子,在提到秦怀恩时,都是满怀敬意,尤其是这些大臣说的话,俱是为了朝廷着想,很少掺杂个人功利——最起码表面上听起来是这样的。

“现在的朝堂总算是像点样子了。”公叔瑾想,不禁想到这也是在清露的帮助下才办到的,神思有些飘渺,以至于朝臣们的话都停止好一会儿了,他还没什么反应。

好在,自打上次大病了一场后,公叔瑾一直没恢复到以往的状态,这种精神不济的情况倒也时有发生,尤其是这样的重大决策,其中既有关乎朝堂的大事,又有丧子之痛的情感冲击,公叔瑾一时难以决断,也是很正常的。

果然,到了最后,公叔瑾并没表态,而是就这样散朝了,大家也觉得没什么,只是,在不久之后,有更多的人,提起了立太子的事儿,而公叔瑾照例留中不发。

散朝后,公叔瑾留下了四皇子,“一道用午膳吧!”

公叔瑾吃得很少,四皇子很担心,但又不知道从何劝起,直到公叔瑾开口问四皇子对朝堂之事的看法。

公叔瑾的问话,让四皇子蓦然间停下了脚步,他想到了公叔瑾会问他,但没想到公叔瑾会问得如此直言不讳。

公叔瑾貌似并没发现四皇子的异状,只是,也停下了脚步,让四皇子的举动不显得过于突兀。

然后公叔瑾便对着满院的烂漫春花,似是自语道,“现在想来,不是狄人变得软弱可欺了,而是秦怀恩的确是百年一遇的猛将啊,倒是我这个当爹的,害了老五啊!”此时,他们已用过午膳,在御花园中散步消食了,只不过,春日正午的阳光,并未完全驱散父子两人略带尴尬的相处气氛而已。

“父皇怎可这样说……”四皇子先是急急地说了一句,后面的话,就再也接不下去了。

公叔瑾不以为意,继续提步向前,不再说朝堂之事,而是说起了秦怀恩的“家事”。

“朕有时还是挺钦佩秦怀恩的,刚刚六岁的孩子,就敢带着上战场,还是出其不意地劫杀,才一千多人……”摇头感叹,“真不知道清露怎么就能容了他,这要是睿儿出了事,就不怕朕灭了他一家老小?!”语气并不激动,而是十分和缓,想来他也知道,若不是有完全的把握,秦怀恩和清露都不会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