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常见疾病的家庭按摩治疗法 (4)
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女性月经周期出现异常的总称。本病以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为主要特点,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或月经先后不定期。
【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本病的原因多和气血不调、血虚、肝肾不足有关。月经不调主要表现在月经的周期、经量等方面的异常。周期的紊乱表现为月经的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经期缩短或延长;经量的异常表现为月经过多或过少。气血不调者可见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胸闷不舒;血虚者可见小腹空痛、面色萎黄、皮肤不润、心悸眼花;肝肾不足者多见月经量少色淡,腹痛喜按喜暖,面色苍白等症。
【按摩方法】
治疗以调和气血为主。因肝郁宜疏肝理气解郁,因肾虚宜补肾调经,因血虚则以养血调经为主。
1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法于气海、关元、中极等穴,每穴约1分钟,以得气为度;然后用摩法顺时针方向摩小腹治疗5~6分钟。
2用双拇指按揉三阴交、太冲、太溪等穴,每穴约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3肝郁者用拇指按揉期门、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穴各约2分钟。
4气血虚则按揉中极、气海穴约3分钟,使腹部出现发热感;然后用拇指按揉足三里、三阴交穴,每穴约3分钟,以得气为度;后用掌擦法施术于背部脾胃处,以透热为度。
5肝肾虚用掌按法施术于关元穴,操作3~5分钟,以热深透下腹为度。然后用拇指按揉双侧涌泉穴,持续施术5分钟,然后沿足底用掌擦法反复摩擦,以透热为度。最后用擦法施术于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两侧,反复摩擦5~7遍。
月经不调若治疗及时得当,多易痊愈。对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者,尚需要配合药物、针灸等多种方法,以提高疗效。
(二)痛经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女性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因剧痛而昏厥,多见于未婚的青年女性。
【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本病多和气机不调、受寒、气血虚弱等有关。主要临床表现是经行小腹疼痛,也可掣及全腹或腰骶,或出现外阴及****的坠痛。气滞血瘀者可见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时疼痛减轻,常伴胸胁、乳房胀痛不适。寒湿凝滞者可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出现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气血虚弱者可见经后或经期小腹部隐隐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而清稀,或神疲乏力,面白无华。
【按摩方法】
以通调气血为主,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1用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小腹部治疗,时间5~6分钟;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气海、关元穴治疗,每穴约2分钟。
2在受术者腰部脊柱两侧及腰骶部揉搓,时间4~5分钟,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法治疗肾俞、八髎,以有酸胀感为度,再在腰骶部及八髎穴用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
3气滞血瘀先按揉章门、肝俞、脾俞穴,每穴约1分钟。然后拿血海、三阴交穴,以有酸胀感为度。
4气血虚弱先直擦背部督脉,再横擦两侧背部,以透热为度。然后摩腹并按揉中脘穴2~3分钟。最后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穴,每穴约1分钟。
5寒湿凝滞先直擦背部督脉,再横擦腰骶部肾俞、命门穴,以透热为度。然后按揉血海、三阴交穴,每穴约1分钟。
按摩治疗痛经疗效是肯定的,但因造成痛经的病因复杂,易反复,所以,必须坚持治疗。急性期应以治标为主,缓和期则应以治本为主。对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痛经,应采用其他方法进一步治疗。
(三)缺乳
缺乳是指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或产后乳汁分泌甚少乃至全无。
【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本病原因有气血虚弱、肝气郁滞。气血虚弱者可见产后乳少,甚至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满感,神倦食少,面色无华。肝气郁滞者可见产后乳汁涩少,浓稠,或乳汁不下,乳房胀硬疼痛、情志抑郁、胸胁胀闷、食欲不振。
【按摩方法】
以调和气血为主。
1以按法、揉法施术于乳根、膻中穴及乳房周围,然后手掌轻按乳房上部或两侧施以振法10分钟,点按少泽穴1分钟。
2对气血虚弱者再配以按揉中脘、气海穴各3分钟,用摩法在乳房及腹部进行操作约5分钟,点按足三里穴2~3分钟。
3对肝气郁滞者再用双手掌面放于两腋下用搓摩法至第12肋,连续操作5次。点按太冲、阳陵泉穴,每穴2分钟。
在按摩治疗的同时,可通过食疗和药膳的方法来增加乳汁分泌量。
(四)小儿遗尿
遗尿俗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智力未全、排尿习惯未养成,或年长儿因贪玩少睡、精神疲劳、偶尔发生1次,均不属病态。
【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遗尿和肾气不充、肺脾气虚及湿热下注有关。睡眠中不自主排尿,如白天疲劳,天气阴雨时更易发生,轻则数夜1次,重则每夜遗尿数次。肾气不足者可伴面色发白、智力迟钝、腰膝酸软、四肢欠温、小便清长;肺脾气虚者伴有少气懒言、四肢疲倦、自汗盗汗、面色苍黄少华、胃纳欠佳。肝经湿热伴性情急躁、睡眠不宁、面赤唇红、口苦、小便黄臊。
【按摩方法】
1小儿先取坐位,医者揉其百会穴50~100次,揉外劳宫穴200~300次;再取仰卧位,揉丹田穴、按揉三阴交穴各50~100次;最后取俯卧位,横擦腰部以透热为度。
2肾精不固者应多揉肾经,按肾俞穴,揉丹田穴,擦腰骶部温补肾气,壮命门之火以达固摄下关之效。
3肺脾气虚者应多补脾经、肺经,揉脾俞、肺俞,能健脾益气,补肺、脾气虚。
4湿热下注者多揉百会、外劳宫穴,按三阴交以通调水道。
注意培养患儿按时排尿的习惯,或白天避免其过度疲劳,或睡前不过度兴奋及饮水等。应教育患儿,勿产生恐惧紧张感,以免影响身心健康。
(五)疳积
疳积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是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本病起病缓慢,病程愈长,病情亦随之愈重,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临床症状】
脾胃失调是形成疳积的主要原因,这与小儿时期“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有关。常因乳食不节,伤及脾胃或先天脾胃虚弱引起。本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形体消瘦、发育迟缓、脂肪消失、肌肉萎缩、神疲乏力为主要症状。多见体重不增或减轻、表情淡漠、肌肉萎缩、皮肤干涩、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
【按摩方法】
以消积导滞,调理脾胃为主。
1小儿取坐位,医者先推补脾经300~500次,再让小儿取仰卧位,揉中脘穴200~300次,分推腹阴阳100~200次,揉天枢穴50~100次。
2小儿取俯卧位,捏脊3~5遍,揉脾俞、肾俞穴各50~100次。
3最后按揉足三里穴50~100次,以消食导滞。
小儿应合理喂养,注意营养补充,防止偏食、嗜食异常等不良习惯。
(六)小儿呕吐
呕吐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症,以食物从胃中经口中而出为其主症。小儿哺乳后,乳汁从口角溢出,称为“溢乳”,并非病态。
【临床症状】
中医学认为,小儿呕吐可因受寒或伤食所引起。本病的主要特征是胃内容物自胃经口、鼻腔而出,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寒吐可见起病较缓,病程较长,食久方吐,或朝食暮吐,吐出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残余乳食,酸臭不甚,面色苍白,四肢欠温。伤食吐,吐出物多呈酸臭乳块或不消化食物,口气臭秽。
【按摩方法】
1小儿先取坐位,医者补推脾经300~500次。
2推示指三关、揉外劳宫穴各200~300次。
3胃有寒者推天柱穴自上而下200~300次。再取仰卧位,揉中脘穴200~300次。
4伤食者再取仰卧位,揉中脘200~300次,按揉腹部100~200次,揉足三里穴50~100次。
小儿呕吐时要适当控制饮食,合理喂养。呕吐时应将小儿头置于侧位,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呕吐严重者应及时就诊。
(七)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亦名消化不良。本病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若治疗不及时,迁延日久常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按摩治疗本病症初期疗效显著。
【临床症状】
本病多见于2周岁以内的小儿,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呈水样,或兼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黏液。重症腹泻还可见患儿腹泻量多,混有较多黏液,并伴有发热、呕吐、食欲低下、皮肤干燥、精神萎靡、昏睡甚至昏迷等症状。
【按摩方法】
1小儿取坐位,医者先推补脾经、大肠各300~500次。
2小儿取仰卧位,揉脐200~300次,摩腹3~5分钟,按揉足三里穴50~100次,
3最后小儿取俯卧位,捏脊3~5遍,重点要提捏脾俞、胃俞、肾俞等穴。
对无明显脱水的腹泻患儿,可用按摩手法进行治疗;对由肠道感染而引起的重症腹泻患儿,应给予综合治疗。控制饮食,不食油腻之品,注意合理喂养。
小麻烦的处理
(一)消除紧张的情绪
人们在某些场合,往往易出现心理紧张的情况,如考试、见陌生人等。表现为心慌、气急、手心出汗、局促等。改变紧张情绪主要是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按摩可作为辅助方法加以运用。
感到心理紧张时,可先做10余次深呼吸,呼气时间要稍长于吸气的时间,呼气时默念“松”字;同时用一手的拇指点压对侧手襞的通里穴(腕横纹内侧端向上1寸),持续约1分钟。若仍感到心神不安,可用以上方法进一步按压内关、神门、劳宫穴各1分钟。还可按揉太阳、印堂、百会穴各5、6次,手法易由轻到重。按压时应将意念集中到相应的穴位上,以达到转移注意力的效果。
(二)中暑的急救
中暑是人体受高温影响或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引起高热、水盐丢失、循环衰竭和神经调节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体弱者或老人。
若发现有人中暑,可先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解开衣领,增加散热,然后用按摩治疗。
1掐人中用大拇指指端掐压患者人中穴,直到患者苏醒或发出呻吟声。
2掐十宣十宣即十指指端。用一手的示指掐患者的小指或环指指端的十宣穴约半分钟。
以上是对昏迷患者的急救措施,若患者没有昏迷,则不需要使用。
3点揉合谷穴以拇指指端掐揉患者合谷穴1分钟。
4按揉太阳穴以拇指指端按揉患者太阳穴1分钟。
(三)牙痛
牙痛是指因某种原因引起牙部周围及相关性疼痛,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牙痛的发生与风火、胃火、肾虚及龋齿有关。风热牙痛者可见牙疼痛,呈阵发性,遇风发作,患处遇冷痛减,遇热则痛重,牙龈红肿,全身常伴有发热。胃火牙痛者可有牙疼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甚至渗血、出脓,肿连腮颊,头痛。虚火牙痛者可有牙隐隐作痛或微痛,牙龈微红、微肿,久则龈肉萎缩,牙浮动,咬物无力。
【按摩方法】
1先以三指拿法提拿风池、肩井穴,每穴2~3分钟,然后用拇指按揉法或点揉法施术于下关、颊车穴,每穴1~2分钟。
2掐合谷穴3~5分钟,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
3风热牙痛配以按揉曲池穴1分钟;并配合上肢部抖法施术2分钟结束。
4胃火牙痛配以用指推法自解溪穴至足三里穴沿胃经施术5~6遍,并按揉足三里、解溪穴。双手拇指重叠点按到内庭穴上,配合揉拨法施术2~3分钟。
5虚火牙痛者配以按揉太冲、太溪穴,每穴施术2分钟,以酸胀感向上传导为佳。再取俯卧位,医者采用擦法施术于腰骶部、足底涌泉穴,以发热为度。
本病在面部治疗的过程中,手法必须固定一点,不可带有任何的摩擦动作,以防止出现皮肤红、肿等改变。龋齿、牙髓炎、根尖炎等疾病乃属于急性的炎症改变,按摩治疗时可配合消炎药物治疗,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