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防治三高有妙方
20679700000016

第16章 医疗方 (2)

第8章 医疗方 (2)

【性味归经】苦、咸,凉。入肺、肾、心经。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润燥,软坚散结。现代药理学认为,玄参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糖和抗菌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烦渴、消渴、发斑、骨蒸劳热、失眠、自汗、盗汗、便秘、咽喉肿痛、痈疽、吐血和鼻出血等病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10~15克。

【注意事项】

(1)阴虚无火、脾胃虚寒、有湿者不宜使用。

(2)玄参不能与黄芪、干姜、大枣、山茱萸、藜芦同用。

4.生地黄

【性味归经】甘、苦,凉。入肝、肾、心经。

【功效】滋阴清热,生津凉血。现代药理学认为,生地黄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调节核酸代谢、保护肝脏、抗菌、利尿、镇静、抗炎和抗过敏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阴虚内热、消渴、吐血、鼻出血、尿血、月经不调、便秘和风湿痹痛等病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10~15克,最大剂量不能超过60克。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腹泻、食欲缺乏、胸膈多痰者不宜服用。

5.熟地黄

【性味归经】甘,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滋阴补血,补益精髓。现代药理学认为,熟地黄具有增强骨髓造血系统功能、抑制血液凝固、降血压、降血糖、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增强免疫功能和抗氧化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血虚、肾阴不足型糖尿病,可见消渴、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潮热、盗汗与遗精等症状。亦可用于精血不足型糖尿病,可见腰足酸软、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等症状。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10~30克。

【注意事项】

(1)服用时,宜与具有健脾养胃功效的陈皮、砂仁等同用。

(2)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欲缺乏、泄泻者不宜服用。

6.牛蒡子

【性味归经】辛、苦,凉。入胃、肺经。

【功效】疏肝明目,清热祛风。现代药理学认为,牛蒡子具有降血糖、抗菌、降血压、利尿和泻下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消渴、风热、感冒、头痛、目赤、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和牙痛等病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3~10克。

【注意事项】气虚、腹泻者不宜服用。

7.黄 连

【性味归经】苦,寒。入肝、心、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祛湿。现代药理学认为,黄连具有降血压、抗菌、增强免疫力、降血糖、松弛血管平滑肌、利胆和抗肿瘤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湿热、呕吐、热盛火滞、烦躁、消渴和痈疽疮毒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2~10克。

【注意事项】阴虚烦热、脾胃虚弱、腹泻者慎用。

8.知 母

【性味归经】苦、甘,寒。入肺、胃、肾经。

【功效】滋阴清热,泻火润燥。现代药理学认为,知母具有降血糖、抗血小板凝集、抗病原微生物和解热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阴虚消渴,可见口渴多饮、尿频等症状。亦可用于烦渴、肺热咳嗽、阴虚燥咳、痰稠、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6~15克。

【注意事项】脾虚、大便不实及腹泻者不宜服用。

9.苍 术

【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脾、胃经。

【功效】健脾燥湿,祛风除寒,解表明目。现代药理学认为,苍术具有调节血糖水平、抗肿瘤、保护肝脏、增强消化系统功能、镇静催眠和抗菌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消渴、脾困湿盛、腹胀、食欲缺乏、无力、嗜睡、腹泻、呕吐、水肿、风寒湿痹和夜盲等病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6~10克。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表虚汗出者不宜服用。

10.山 药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肾、肺经。

【功效】滋阴补肾,健脾补气。现代药理学认为,山药具有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止咳平喘祛痰和滋补强壮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消渴、脾虚泄泻、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和小便数频等病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10~30克。

【注意事项】湿盛气满、积滞内停者不宜服用。

11.天花粉

【性味归经】苦、微甘,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消肿,生津止渴。现代药理学认为,天花粉具有降血糖、抗血小板凝集和解热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消渴、口干舌燥、烦渴、肺热咳嗽和痈肿和热毒炽盛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10~15克。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服用。

12.泽泻

【性味归经】甘、淡,寒。入肾、膀胱经。

【功效】燥湿利水,泻热通淋。现代药理学认为,泽泻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减肥、抗脂肪肝、利尿、增强免疫力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消渴、小便不利、腹泻、遗精、痰多、头晕和目眩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15~30克。

【注意事项】肾虚、滑精、无湿热者不宜服用。

13.薏苡仁

【性味归经】甘、淡,凉。入脾、肺、肾经。

【功效】健脾养胃,清热利水,化湿导滞,除痹排脓。现代药理学认为,薏苡仁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恶性肿瘤、减轻肌肉挛缩、缓解疲劳、镇静、镇痛和解热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湿热型糖尿病,可见小便不利、水肿、脾虚泄泻、脚气、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肺痈和肠痈等症状。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10~30克。若取其健脾之效,宜炒后服用;其他功效则可生用。

【注意事项】

(1)便秘、孕妇者不宜服用。

(2)薏苡仁药力和缓,需长期、大剂量服用,才可见效。

14.白 术

【性味归经】甘、苦,温。入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胃,利水渗湿,固表敛汗。现代药理学认为,白术具有强壮身体、提高免疫力、调节肠道、抗肿瘤、降血糖和抗血凝的作用。

【主治】适用于脾胃气虚型糖尿病,可见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胎动不安和自汗、虚胀等症状。亦可用于脾虚湿盛所致水肿、黄疸、泄泻、眩晕和湿痹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10~15克。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津液亏虚燥渴者不宜服用。气滞胀闷者忌用。

15.白豆蔻

【性味归经】辛,温。入胃、脾、肺经。

【功效】养胃健脾,燥湿理气,温中止呕。现代药理学认为,白豆蔻具有增强消化系统功能、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和镇痛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脾胃气滞、湿阻中焦型糖尿病。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3~6克。入汤剂时,宜后下。

【注意事项】阴虚、血燥、无寒湿者不宜服用。

16.砂 仁

【性味归经】辛,温。入脾、胃经。

【功效】养胃醒脾,燥湿理气,温中安胎。现代药理学认为,砂仁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以及降血糖、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胃酸分泌和抗胃溃疡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脾胃湿阻、气滞型糖尿病,可见脘腹胀痛、食欲缺乏、呕吐、泄泻、妊娠恶阻和胎动不安等症状。亦可用于脾胃虚寒、腹泻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3~6克。入汤剂时,宜后下。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者不宜服用。

17.川楝子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入肝、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杀虫治癣。现代药理学认为,川楝子具有降血糖、杀虫、止痛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肝气郁结、肝胃不和型糖尿病,可见脘腹疼痛、胁肋疼痛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3~10克。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18.牡丹皮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入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现代药理学认为,牡丹皮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镇静、催眠、镇痛、抗血小板凝集、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调理月经、解热、抗惊厥、抑制细菌生长和抗炎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温热型糖尿病,可见高热、舌绛、身发斑疹、吐血、鼻出血、发热和骨蒸等症状。亦可用于跌打损伤、瘀阻作痛、瘀血积聚、肠痈腹痛、女性闭经、痛经等病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5~10克。

【注意事项】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

19.桃 仁

【性味归经】甘、苦,平。入肝、心大肠经。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润燥。现代药理学认为,桃仁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糖水平、抗血栓、抗炎、润滑肠道、镇痛和止咳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伴有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血燥便秘等症状的糖尿病。亦可用于跌打损伤、血瘀肿痛、肺痈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5~10克。

【注意事项】

(1)孕妇及无瘀滞者不宜服用。

(2)桃仁有轻度毒性,过量服用,可引起中毒。轻度中毒,可见头晕、恶心、虚弱无力、精神不振等;重则可见呼吸麻痹,甚或死亡。

20.赤 芍

【性味归经】酸、苦,凉。入肝经。

【功效】活血化瘀,凉血止痛,疏肝明目。现代药理学认为,赤芍具有降血糖、抗血小板凝集、扩张冠状动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解痉、镇痛、抗溃疡、镇静、抗炎、抗菌和解热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伴有血瘀经闭、瘀肿、腹痛、胸胁疼痛、鼻出血、血痢、目赤和痈疽等病症的糖尿病。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6~12克。

【注意事项】

(1)血虚、血寒、无血瘀者不宜服用。

(2)赤芍不能与石斛、芒硝、消石、鳖甲、小蓟、藜芦同用。

(3)肝功能不良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21.茜 草

【性味归经】苦,寒。入肝经。

【功效】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现代药理学认为,茜草具有降血糖、止血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血热型糖尿病患者,可见出血、闭经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10~15克。

【注意事项】无血瘀者慎用。

22.泽 兰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入肝、脾经。

【功效】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现代药理学认为,泽兰具有保护心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血糖和降血压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伴有身面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和血瘀肿痛等症状的糖尿病。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10~15克。

【注意事项】无血瘀者不宜服用。

23.威灵仙

【性味归经】辛、咸,温。入膀胱经。

【功效】祛风除湿,疏通经络。现代药理学认为,威灵仙具有降血糖、降压,及抑菌和镇痛的作用。

【主治】适用于风湿体质的糖尿病患者,可见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肢体麻木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10~15克。

【注意事项】体质虚弱者不宜服用。

24.桑螵蛸

【性味归经】甘、咸,平。入肝、肾经。

【功效】补肾固精,缩尿止带。现代药理学认为,桑螵蛸具有增强性功能、镇静催眠、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水平和改善尿频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伴有尿频、遗精、遗尿、阳萎、早泄、肾虚腰痛和神经衰弱等症状的糖尿病。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3~10克。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膀胱有热者不宜服用。

25.芡 实

【性味归经】甘、涩,平。入肾、脾经。

【功效】补肾固精,健脾益气。现代药理学认为,芡实具有减肥、抗衰老、止泻、缩尿、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血糖水平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伴有腹泻、小便不禁、遗精等症状的糖尿病。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15~30克。

【注意事项】

1.小便不利、便秘者不宜服用。

2.积食不化者慎用。

26.覆盆子

【性味归经】甘、酸,平。入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固精助阳,缩尿明目。现代药理学认为,覆盆子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以及抗菌、增强抗病能力、调节血糖水平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伴有阳萎、遗精、虚损劳伤、视物模糊等症状的糖尿病。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3~10克。

【注意事项】肾虚有火、小便短涩者不宜服用。

27.鸡内金

【性味归经】甘、涩,平。入脾、胃、膀胱经。

【功效】健脾养胃,消食化积,固精止遗。现代药理学认为,鸡内金能够增强胃运动功能,延长胃肠波动时间,加快胃排空率。

【主治】适用于糖尿病伴有消化不良、食积不化、遗尿、遗精等症。亦可用于泌尿系统结石、胆结石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为3~10克。亦可研末冲服,每次用量为1.5~3克。

【注意事项】脾虚无积者不宜服用。

28.白 果

【性味归经】甘、苦、涩,平。入肺、肾经。

【功效】收敛肺气,止咳平喘,止带降浊,杀虫消毒。现代药理学认为,白果能够起到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祛痰、镇咳和调节血糖水平等作用。

【主治】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哮喘、痰嗽、白带不止、白浊、小便频数和男子遗精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次用量5~10克。

【注意事项】

(1)内有实邪者不宜服用。

(2)使用白果,必须先去其心,以防中毒。

(3)中毒症状可见头痛、发热、抽搐、烦躁不安、呕吐、腹痛和呼吸困难等。

(4)5岁以下幼儿,禁止食用。

29.乌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