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早泄的药膳疗法
20680100000016

第16章 心肾不交,精关不固型药膳 (3)

第7章 心肾不交,精关不固型药膳 (3)

(3)开窍于舌。心位于胸中,心经的别络上行于舌,因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如果心有了病变,亦易从舌体上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热入心或痰迷心窍则见舌强语謇。因为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能影响到舌,故有“心开窍于舌”与“舌为心之苗”的说法。

2.脾脾位于中焦,它的主要功能是运化、升清,统摄血液。

(1)主运化,升清。脾主运化是指脾有主管消化饮食和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饮食入胃,经过胃与脾的共同消化作用,其中的水谷精微,还须通过脾的运输布散而输送到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毛皮、筋肉等组织器官。因此,所谓“脾主运化”,实际上就是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运输的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为“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也就是脾主运化的功能正常,则饮食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与运输的功能才能旺盛;反之,若脾不健运,消化吸收运输饮食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职,则会引起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消瘦,以至气血生化不足等证发生。

脾主运化的功能,主要依赖于脾气的作用。而脾气的功能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主升”即指此言。如若劳倦、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陷失摄,心肾失交,而致早泄。

(2)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不致溢出于经脉之外,这全有赖于脾气的统摄。

(3)主肌肉、四肢。《素问·痿论》说:“脾主肌肉”,是由于脾具有运化的功能,将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肌肉中去,为之营养,使其发达丰满人体四肢,同样需要脾气的输送营养,才能维持其功能活动。输送营养充足,则四肢肌肉丰满、轻劲有力。脾失健运,则清阳不布,营养不足,以致肌肉痿软,四肢倦怠无力。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主运化饮食水谷,而在对饮食水谷的受纳与运化方面,口与脾的功能是统一的,所以《灵枢·脉度篇》说:

“脾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说明脾的精气之所以能够反映口唇这个部位,是和它的主肌肉,气通于口分不开的。故脾能健运,则气血充足,口唇红润光泽,脾不健运,则血气虚少,口唇淡白不泽,甚至萎黄。

3.肝肝位于肋部,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藏血。

(1)主疏泄。疏泄即疏通畅达的意思。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疏泄即代表肝的柔和和疏运的生理状态。既非抑郁也不亢奋,而是经常保持一种活泼的生机,疏泄功能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情志方面:情志活动是神的表现之一,而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肝主疏泄,对气机的调畅有重要作用。因此,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了心所主之外,与肝的关系也很密切。只有在肝气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的情况下,人才能气血和平,心情舒畅。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就可引起情志异常变化,如心情不舒畅,抑郁伤肝,肝失疏泄,可导致封藏失控而早泄。或因肝经湿热下注,致肝的疏泄异常,不能控制封藏而引致早泄。

消化方面:肝的疏泄功能,不仅可以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且还与胆汁的分泌有关。因此,肝主疏泄实为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条件。如果肝失疏泄,可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和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病变。

(2)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人体内各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流量。当人在休息和睡眠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就减少,大量血液则归藏于肝。当劳动或工作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增加,肝脏就排出其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需要。

(3)主筋,“其华在爪”。《素问·痿论》曰:“肝主筋膜”。筋膜是一种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之所以能主筋膜,主要由于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只有肝血充盈,才能“淫气于筋”,使筋膜得到濡养而维持正常的运动。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即易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证。

(4)开窍于目。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血脉运注于目,因此,目与五脏六腑都有内在联系,但主要的是肝。因肝主藏血,其经脉上联于目系。目之所以能发挥视觉功能,主要依赖有肝血濡养。因而肝的功能是否正常,往往可以反映于目。

4.肾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它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纳气。

(1)藏精,主发育与生殖。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有先天和后天的区别。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由脾胃化生,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称肾气。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就有齿更发长等变化。发育到青春期时,肾的精气充盛,产生了一种“天癸”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就开始按期来月经,性功能逐渐成熟,而有生殖的能力。待到老年,肾的精气渐衰,性功能和生殖能力随之减退消失,形体也就逐渐衰老。反映了肾的精在主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方面的作用。肾藏精的功能失常,则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必然要受到影响,如某些不孕、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痿软等证,都是肾精气不足的表现。

肾的精气包含着肾阴与肾阳两方面。肾阴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肾阴和肾阳在人体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以维持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即形成肾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若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梦交,则为阴虚火旺的见证,是由于肾阴虚不足以制阳的原故,而出现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冷不孕等证,则是肾阳虚衰、温煦和生化的功能不足所致。早泄的发生多责于肾,若其他脏腑发生病变,功能异常或虚损,亦多最终累及于肾,导致肾脏功能失常,封藏失职,精液外泄,而发生早泄。

(2)主水。主水主要是指它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体内水液的代谢、分布与排泄,主要靠肾的气化作用。肾的气化正常,则开关有度。如果肾的气化失常,开合不利,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的障碍而发生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