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疑难病痰瘀同治经验
20681500000033

第33章 疑难病的痰瘀辨治 (20)

第七章 疑难病的痰瘀辨治 (20)

按: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闭经一病多数以实证为多见。实证之中大都以痰瘀阻塞胞络,冲任损伤为主。本例闭经患者形体肥胖,下腹胀痛,经血色暗有血块,白带量多如豆腐渣样,纳呆神倦,病属痰瘀阻塞胞络,冲任损伤,月经闭止。在治疗上采用理气调经,化痰祛瘀的治疗方法。方中应用归、术、芍、芎、香附、柴胡、乌药、西茴养血健脾,理气调经;白芥子、半夏、黄药子善化皮里膜外之顽痰,且有软坚散结之长;配入桃仁、鸡血藤、红花、益母草活血化瘀,优于调达冲任以解胞络之闭塞;佐以牛膝引药下行,以发挥理气调经,化痰祛瘀之功。

二十五、女子不孕症

女子不孕症是指生育年龄的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孕者称为不孕症。婚后从未怀孕者,称为原发性不孕症;曾有生育或流产后2年以上仍未怀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症。女子属于先天性生理缺陷如女性******闭锁、先天性无****、****狭窄、****纵隔或横膈等。本篇主要讨论属于病理性不孕症的中医痰瘀论治,重点阐述痰瘀病理性的形成,引起月经、白带、天癸、冲任等功能异常造成的不孕症。现代医学认为,女性不孕症在器质性原因中,以慢性输卵管炎所致不孕症居多,功能性原因中,以卵巢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为多见。

(一)病因病机

因受孕的机制,主要是肾气旺盛,精血充沛,任通冲盛,月事如期,两精相搏,方能成孕。若先天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即难能受孕成胎。由于无论先天肾气不足或肝气郁结均可使津血运行受阻冲任失调,化生痰瘀,阻塞胞络,影响冲任通盛难以摄精成孕。所以,女子不孕症以肾虚痰瘀、肝郁痰瘀阻络等类型为常见。

1.肾虚痰瘀 先天肾气不充,精血不足,冲任脉虚,虚则精血不运痰瘀内生,阻塞经脉,天癸难以通盛,不能摄精成孕。

2.肝郁痰瘀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血不和,痰瘀内生,阻塞不通,冲任不能相资,以致不能受孕。

3.痰瘀阻络 多因房事不洁、****污染导致邪毒上行,酿生痰瘀,阻塞胞络;或因素体痰盛血瘀,精血循行不利,以致冲任胞络壅阻,形成痰壅血瘀,冲任不能通盛难以摄精成孕。

(二)辨证论治

不孕症的辨证论治,除了生理缺陷畸形外,排除男性生理病变,一般辨证准确,治疗合理,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在临床上无论是益肾调冲、养血补任,理气疏肝、健脾调经抑或清热通利、疏达冲任,都要把化痰祛瘀作为首务,这叫做痰瘀除则新化生,恶浊去而精成孕。至于化痰祛瘀法的使用,是益肾调冲、理气疏肝并举,还是化痰祛瘀间施。要灵活应用,切中病机。

1.肾虚痰瘀型

本证型多发于青年女性,素体肾气不足,精血亏虚,冲任失调,天癸未盈。临床表现及特点:夫妇结婚日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面色晦黯,腰膝酸软,****淡漠,疲于性生活,房事过后腰膝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养肝,调补冲任,化痰祛瘀。

药用:当归12g,白芍9g,川芎9g,熟地黄12g,党参9g,白术9g,茯苓9g,菟丝子9g,杜仲9g,鹿角霜9g,白芥子9g,丹参12g,香附9g,紫河车9g。

加减:如若患者下腹冷甚,腰痛如折,上方可加巴戟肉9g,补骨脂9g,淫羊藿9g,仙茅9g;如若闭经或经期时间延长,面色萎黄,形体虚弱,头晕心悸,可单独服用熟地黄、山茱萸、当归、白芍、白芥子、丹参煎服。

2.肝郁痰瘀型

本证型多发于素体心情不舒,肝气郁结,日久导致冲任失调,久不受孕。临床表现及特点:多年不孕,经期先后不定,经来腹部胀满疼痛,行而不畅,量少色黯,有小血块,经前乳房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恼怒,舌质红或暗红,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化痰祛瘀。

药用:当归9g,白芍9g,茯苓12g,香附9g,柴胡6g,白芥子6g,丹参9g,白术9g,甘草3g,益母草9g,桃仁9g。

加减:如胸胁胀满甚者,去白术,加青皮、枳壳;乳房有块加王不留行、蒲公英、路路通。如下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可加干姜、肉桂。

3.痰瘀阻络型

本证型多见于素体肥胖痰湿内盛,痰瘀阻塞,精血循行不利,冲任不能通盛。临床表现及特点:婚后久不能受孕,形体肥胖,经期来潮退后,甚至月经闭止,带下量多,质稠而黏,腹部疼痛,按之不舒,头晕少气,胸闷腹满,舌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化痰行瘀,调和冲任。

药用:土苍术9g,香附9g,茯苓9g,半夏9g,玉米9g,益母草15g,丹参12g,昆布9g,海藻12g,白芥子9g,赤芍9g,桂枝6g,川芎9g,路路通15g,王不留行12g,蒲公英12g。

加减:如经量过多加黄芪、续断,益气补肾。如畏寒怕冷加仙茅、淫羊藿、巴戟肉,补肾壮阳。

(三)验方3首

1.南瓜蒂(焙干)9g。用法:为细末,每次9g,黄酒冲服,每次月经前连服5~6天。

2.当归9g,杭白芍12g,川芎9g,九地、香附各18g,陈皮、牡丹皮、茯苓各9g,吴萸子12g。用法:水煎,每天一服。加减:月经赶前加黄芩9g;月经错后加官桂、艾叶各9g,炮姜3g。

3.桂枝、茯苓、桃仁、牡丹皮、赤芍各9g。用法:水煎服,一日1剂。

(四)病案举例

高某,女性,31岁,于1998年2月11日就诊。患者于8年前结婚,婚后夫妇同居8年,仍未怀孕,妇检: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宫颈Ⅰ度糜烂,附件(-),输卵管通畅。诊断为原发性不孕症。曾经多家医院治疗六年之久,均未见效。症见月经失调,经行7~10天干净,经量时多时少,夹有血块,色暗黑;经后赤白带下,量多黏稠,伴有少腹疼痛,按之加重,形体肥胖,嗜睡懒言,少气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略数。此为痰瘀胶结,冲任失通,胞脉闭阻之不孕症。治以:化痰祛瘀,调补冲任,养血调经。处方:土苍术9g,香附9g,茯苓9g,半夏9g,玉米须9g,益母草15g,丹参12g,昆布9g,海藻12g,白芥子9g,赤芍9g,桂枝6g,川芎9g,路路通15g,王不留行12g,蒲公英12g,当归9g,卷柏30g。日服1剂,分3次服,连服7剂。

二诊(2月18日):上药服后,自觉周身轻松,饮食较前增加,白带较前明显减少,色白质稀,下腹部时有隐痛。呈上方加艾叶9g,炒蒲黄9g,延胡索9g,连服10剂。

三诊(2月29日):患者23日月经来潮,量一般,血块减少,腹痛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唯情绪低落,心情抑郁。考虑:痰瘀内阻,肝气郁结,冲任失畅。应化痰祛瘀的同时,不忘调肝理气,肝气疏泄调达,则任通冲盛,摄精成孕。药用:白芍9g,柴胡6g,炒栀子6g,香附9g,茯苓9g,半夏9g,益母草15g,丹参12g,昆布9g,海藻12g,白芥子9g,赤芍9g,桂枝6g,川芎9g,当归9g,卷柏30g,红花3g。水煎服。

四诊(3月11日):上药连服10余剂,自觉心情舒畅,精神转爽,下腹部疼痛消失,按之柔软无压痛,体重已下降3kg。至月经来潮前服药5剂。

五诊(7月12日):月经已2个月未潮,经B超检查:可见妊娠囊回声及胎心血管搏动。提示:宫内早孕。

随访:2006年7月,患者已先后生育2男婴,年龄分别为3岁、8岁,发育成长情况良好。

按:妇女不孕症原因虽非一端,细究其因,无论是肾阴不足和肝气郁结,都将引起痰瘀阻塞,冲任失畅,胞络不通,输卵管阻塞而致不孕症。因此,在不孕症的治疗上,不论是补肾养精或是疏肝解郁,都应该不忘化痰祛瘀,把化痰祛瘀作为治疗不孕症的必要措施。这样既有利于扶正,解决肾气不足,又有利于祛邪,纠正肝气郁结。促使任通冲盛,清除痰瘀阻塞改善胞络和输卵管的病理现象。本例患者是一例痰瘀阻塞、冲任失调的不孕症,采用化痰祛瘀调补冲任的治法。方中土苍术、茯苓、半夏、玉米渗湿化痰,健脾益胃以绝痰源;益母草、当归、路路通、王不留行、赤芍、桂枝、丹参活血化瘀,以通阻塞之络;更入昆布、海藻、白芥子化顽痰结聚,以助化痰散结之力;香附、川芎行血中之气一利于气行痰消,一利于气行瘀散,以致冲任通盛,月事如期。依法调治,长达8年不孕之症数月而瘥。

二十六、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人体开始衰老,脏气功能失调,冲任空虚,天癸将竭而出现的临床症状。男女均有,女多于男。妇女常因绝经前后性激素减少而致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本病因内分泌功能趋向减退,引起新陈代谢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在精神因素的影响下,致使大脑皮质部分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各种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脏躁”的范畴。临床表现多见精神抑郁,情志烦乱,心绪不宁,失眠多梦,心悸神疲,喜笑无常等。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多在45~55岁年龄的妇女出现,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患者的体质密切相关,临床上常见心脾两虚和肝肾阴虚两种。由于心气不足,津血运行无力、脾气不足痰浊血瘀内生,以及肝肾精血亏虚难以互化,以致痰瘀发作。所以,妇女更年期的病理变化,无论是心脾两虚心神不宁,还是肝肾亏虚精血不足,都将伴随有痰瘀害化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变生临床诸症。因为,进入更年期实际上是人体退行性变化的一个标志,在此之际,痰瘀病邪随着人体功能退化而害生,同时引发诸症。所以,消除痰瘀毒邪是解决更年期综合征的关键。

1.心脾两虚 平素思虑过度,心血耗伤,脾气不足。界入更年期后,天癸渐竭,冲任脉绝,心血脾气耗伤程度日益严重,以致心血不足,津血害化痰瘀内阻,脑髓失养,心神不宁。

2.肝肾亏虚 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调护失宜,以致肝肾精血不足。年至绝经期后,冲任脉道痰瘀闭塞,逆气上扰,髓海空虚,筋骨失养,精神恍惚。

(二)辨证论治

本病的辨证首先要区分是心脾两虚,还是肝肾亏虚,两种类型常常不易截然分清,要仔细辨别,认真分析,以心神不宁、失眠心烦为主者,要致力于安神宁志、养血健脾;如果偏重于头目眩晕,腰膝酸软,就要着眼于补益肝肾、滋补精血。在临床治疗中,常常难以取得佳效,应考虑到痰瘀不去,缠绵难愈。加上化痰祛瘀的药物,常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1.心脾两虚,内挟痰瘀

本类型多见于平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月经期紊乱,月经量多,失血之后,或月经逐渐闭止。临床表现及特点:年近七七之期,时常心神不宁,精神不振,情绪易于波动,性格改变,急躁多怒,喜怒无常,不能自制,烘然汗出,夜梦过多,睡眠表浅,易于动醒,醒后难以入睡,晨起无力,精神萎靡,面色无华,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心安神,补气健脾,化痰祛瘀。

药用:太子参9g,白术9g,茯苓9g,炒枣仁12g,柏子仁9g,珍珠母15g,远志9g,丹参15g,贝母9g,生地黄12g,生龙、牡各15g,地龙9g,白芍20g,朱砂(研细末冲下)1g。

加减:面部虚浮,加五加皮9g,白茅根15g;上药服之不效,可加入化痰祛瘀之猛品全虫3g,水蛭3g,可获佳效。

2.肝肾亏虚,浊瘀停聚

本类型常见于素体肾气不足,或房劳过度,肝肾精血耗伤,五脏失于营养,五志之火上逆横扰,脑髓筋骨失去营养。临床表现及特点:年至绝经之期,月经期紊乱,时多时少,或月经闭止,常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行走无力,不耐步履,记忆力减退,手足心热,悲伤欲哭,情绪不稳,烦躁易怒,精神失常,午后下肢水肿,休息后减轻,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心安神,化痰祛瘀。

药用:熟地黄15g,山药12g,山茱萸12g,牡丹皮6g,泽泻6g,茯苓6g,柴胡6g,炒栀子9g,百合9g,玄参15g,珍珠母15g,黄柏9g,知母9g,当归9g,枸杞子9g,仙茅9g,淫羊藿9g,地龙6g,车前子9g,贝母6g,丹参9g。

加减:心胸憋闷,精神昏乱不清,上方去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百合、仙茅、淫羊藿,可加陈皮、半夏、竹茹、胆南星、节菖蒲、炒枣仁、黄连、赤芍以加大化痰祛瘀药物的作用。

(三)验方3首

1.处方:炙甘草30g,淮小麦15g,大枣3枚。适用于更年期心神不宁,悲伤欲哭者。

2.处方:百合9g,银耳6g,首乌9g,丹参12g。水煎服。适用于更年期阴虚血亏者。

3.处方:炒枣仁9g,淮小麦30g,远志9g,炒栀子9g,白芍12g,竹茹9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更年期情志郁结,急躁易怒哭笑无常者。

(四)病案举例

宋某,女,48岁,于1999年5月11日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