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关节炎临床验方荟萃
20681600000049

第49章 痛风性关节炎 (13)

第6章 痛风性关节炎 (13)

【随症加减】 病在上肢关节加桑枝30g;病在下肢关节加川牛膝15g;疼痛剧烈,加姜黄、延胡索各10g;舌淡苔白无热象者,去栀子、连翘,加制川乌、制草乌各1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祛风除痹。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65例,痊愈45例,占69.23%;有效17例,占26.15%;未愈3例,占4.62%。总有效率为95.38%。

治验:唐某,男,61岁。因右手关节及双膝关节肿痛伴发热半月。右手腕关节、手指及掌指关节肿胀僵硬、皮肤色红、灼热疼痛,痛处手不可近,右手不能屈伸,不能持物;双膝关节灼热疼痛,麻木僵硬,触之痛甚,双膝不能屈曲下蹲,临厕需有人搀扶,行走需扶杖,表情痛苦,呻吟不已,口苦而干,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血尿酸800μmol/L。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断:湿热痹。治宜清热通络,祛风胜湿。方选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赤小豆、木通、络石藤、海桐皮各15g,栀子、连翘、半夏、蚕沙、地龙、姜黄各10g,薏苡仁、葛根、桑枝各30g。药进2剂,体温降至正常,右手关节及双膝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减轻,继进8剂,右手腕关节、手指及掌指关节肿痛消失,右手能握拳、持筷;双膝关节疼痛消失,双膝能下蹲,能行走,服药1个疗程,右手关节及双膝关节肿痛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

【经验体会】 《温病条辨》曰:“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纵观全方,防己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蚕沙、薏苡仁除湿行痹、通利关节可助防己通络止痛,连翘、栀子、滑石、赤小豆清热利湿,半夏燥湿化浊,“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故用杏仁宣肺利气以化湿邪。加用葛根、络石藤、海桐皮、地龙以增强祛风化湿、通络止痛之功。

【方剂来源】 刘华.宣痹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5例.江西中医药,2000,31(5):27

50.寻痛追风散

【药物组成】 川六汗15g,牛膝10g,蜂房10g,黄芪20g,当归15g,防风10g,木瓜10g,黄柏10g,生地黄10g,薏苡仁20g,苍术10g。

【随症加减】 热重者加栀子、连翘;瘀重者去薏苡仁、苍术,加佩兰、红花;痛甚者加延胡索。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24例,治疗4~10天,痊愈16例,显效4例,无效4例。

治验:姜某,男,36岁。患者10天前突发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活动受限,日渐加重,夜间痛甚,不能安寐。诊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皮温增高,局部压痛,舌质暗,苔黄腻,脉弦数。血尿酸678μmol/L,血尿常规、血沉、抗“O”均正常,X线片示右足第一跖趾关节骨质无改变,周围组织呈肿胀影。治拟清热利湿,祛风活血通络,利尿通淋。予寻痛追风散加车前子30g、木通18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天后疼痛减轻,5剂后局部红、肿、热、痛及压痛消失,功能活动基本正常,服8剂后血尿酸降至正常而愈。

【经验体会】 本病多因饮酒,多食海味、肉类以致湿热内生。湿热于体内蕴积,气血运行失畅,热湿交蒸,经络痹阻不通,故发为热痛;热搏经脉,则关节灼热红肿,不能屈伸,动则剧痛。瘀阻气血经络重而持久,则局部并见肿胀物块及瘀斑。寻痛追风散取川六汗、牛膝、蜂房、黄芪散瘀消肿,祛风托毒当归、木瓜、防风宣痹通络、活血止痛;黄柏、生地黄、苍术、薏苡仁清热利湿;车前子、木通利尿通淋、滑利关节,诸药协同共奏活、通、清、利之功效。

【方剂来源】 朱敬秀.寻痛追风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4例.中国民间疗法,2000,8(2):28

51.延胡索定痛汤

【药物组成】 延胡索10g,金钱草30g,车前子10g,泽泻10g,防己10g,黄柏10g,萆薢10g,薏苡仁30g,虎杖10g,忍冬藤10g,山慈菇10g,赤芍10g。

【随症加减】 伴发热者加石膏30g,上肢关节痛加桑枝10g,下肢关节痛加牛膝10g,关节屈伸不利加伸筋草10g,病程较长加海藻1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50例,痊愈45例(占90%),好转5例(占10%),有效率为100%。

治验:患者,男,57岁。患者因酗酒,当夜感右足跖趾关节处红肿疼痛,伴烦躁不安,夜不能寐,下地活动尤甚。清晨疼痛无缓解,伴发热头痛,舌红苔黄腻,脉数。血尿酸592μmol/L。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证属湿热下注,治拟清热利湿消肿,活血通络止痛。处方:延胡索10g,金钱草30g,车前子10g,泽泻10g,防己10g,黄柏10g,萆薢10g,薏苡仁30g,虎杖10g,忍冬藤10g,山慈菇10g,赤芍10g,石膏30g,牛膝10g。5剂,每日1剂,同时局部外敷鱼石脂软膏,每日更换1次,嘱患者以素食为主。药后右足跖趾关节处红肿痛明显减轻,不发热,原方去石膏继服7剂,症状消失。复查血尿酸、血常规均正常。

【经验体会】 方中延胡索活血通络止痛;金钱草、车前子、泽泻、防己、黄柏清热利湿,促进尿酸排泄;萆薢、薏苡仁、虎杖利湿除痹;忍冬藤、山慈菇、赤芍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痛风反复发作可产生痛风石沉积,故用海藻软坚散结化石。

【方剂来源】 符东方.延胡索定痛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河南中医,2005,25(12):47

52.运脾利尿凉血方

【药物组成】 土茯苓、萆薢、焦山楂各20g,猪苓、瞿麦、萹蓄、车前子、玄参、黄柏各15g,薏苡仁、青风藤各30g,白术、牡丹皮各10g。

【随症加减】 急性期,加石膏60g,苍术、知母各10g。慢性期加当归、泽泻、皂角刺各10g。有尿路结石者去玄参,加石韦、金钱草各2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5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两疗程间停药1周,后期可隔天服药。

【功效主治】 健脾化湿、利尿泄浊、清热凉血。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55例,治愈49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

治验:李某,男,40岁。2周前上午起自觉左足大趾隐隐作痛,夜间12时左足大趾疼痛加重,如刀割样,局部不能触动,次晨起床时左足大趾及二趾关节均红肿热痛。血尿酸450μmol/L。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用运脾利尿凉血方加减治疗。予土茯苓50g,生石膏、生薏苡仁各30g,苍术、知母、萹蓄、车前子各10g,萆薢、猪苓、茯苓、瞿麦各20g,玄参、牡丹皮各15g,木通3g。嘱每日大量饮绿茶,并戒酒及高蛋白类食物。5剂后复诊,左足大趾及二趾关节疼痛已消失,局部肿胀消退,舌淡、苔薄腻,脉缓有力,复查血沉为19mm/1h,血尿酸亦降至正常范围。按前法去石膏、苍术,加山楂15g。10剂后局部关节已不疼痛,血沉亦降至正常。续用前方10剂,隔日煎服以巩固疗效。

【经验体会】 痛风患者因关节红肿热痛而就诊,医者往往将之归于“痹证”,笼统施以治疗痹证的药物,临床症状虽可得到暂时缓解,但多有近效而无远功,病情易复发。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大多数患者由于平时嗜酒及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易化湿生热,湿热留滞于脾胃,从而导致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所循行的足大趾等部位出现红肿热痛。运脾利尿凉血方切合患者病机,有健脾化湿、利尿泄浊、清热凉血之功。

【方剂来源】 陈进义.运脾利尿凉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5例.陕西中医,2001,(6):251

53.增味五痹汤

【药物组成】 麻黄16~25g,桂枝10~18g,红花10g,白芷10g,葛根24g,川乌10g(先煎1h去毒),羚羊角粉(代)0.6g(冲服),黄芪30g,防风10g,防己10g,羌活10g,知母10g,石膏30g,牡丹皮10g,赤芍10g,茜草10g,土鳖虫10g,乌梢蛇1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温阳宣痹,清热凉血,活血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8例,痊愈17例,占44.74%;显效18例,占47.37%;无效3例,占7.89%。总有效率为92.11%。

【经验体会】 增味五痹汤出自《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方中麻黄、桂枝性辛温,取其开发肌腠,疏通经络,通阳化气而止疼痛,活血脉之力;川乌有毒,需煎1小时以减少毒性,温经止痛治疗关节肿痛。川乌对动物的“关节炎”有明显的消炎及镇痛作用,白芷配羌活、防风、防己以增祛风胜湿之力,葛根配麻黄、桂枝解肌退热而止疼痛;黄芪补气升阳,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红花活血止痛,羚羊角粉(代)、石膏、知母、牡丹皮、赤芍、茜草清热凉血而治热痹疼痛。另加土鳖虫、乌梢蛇等活血之品,以逐瘀、消肿止痛。全方共奏温阳宣痹,清热凉血,活血止痛的功效。

【方剂来源】 樊瑞红.增味五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8例.吉林中医药,1999,(4):9

54.栀黄芒硝散外敷

【药物组成】 栀子100g,黄柏50g,大黄50g,黄芩50g,秦艽50g,独活50g,威灵仙30g,防己50g。

【治疗方法】 上药共研细末备用。①单个跖趾关节红、肿、痛、热者每次采用上述药粉适量配冰片10g,芒硝50g研末,以陈醋调敷患处,纱布固定,每日1次,1~7天为1个疗程。②伴有腕、膝、肘关节疼痛者加服茯苓25g,猪苓15g,泽泻15g,桂枝15g,川牛膝15g,黄柏15g,苍术15g,土茯苓40g,车前子20g,丝瓜络10g,生甘草5g。冷水煎沸20分钟后服。个别疼痛剧烈者加服吲哚美辛25~50mg(餐后服)。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化瘀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6例,治愈21例,显效7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4.4%。

【经验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现代医学认为是血尿酸增高而致的代谢性关节病,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量的减少,在肥胖人群中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西药秋水仙碱、丙磺舒、别嘌醇虽有预防治疗作用,但毒副作用大,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致白细胞减少、秃发等。因此,运用中药治疗本病,特别是中药外治,作用迅速,简、便、廉、验,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易为患者接受。

【方剂来源】 苏相国.栀黄芒硝散外敷治疗痛风36例.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4):22

55.自拟痛风煎

【药物组成】 土茯苓15g,海桐皮15g,薏苡仁30g,炒白术12g,七星剑15g,海风藤15g。

【随症加减】 多关节疼痛或伴有痛风石的患者加丝瓜络15g,牛膝15g;长期伴有心脏病及肾病者加太子参12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一般连服5剂,禁食膏粱厚味及酒类,多喝茶水。待血尿酸降至正常值,再继服5~10剂。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通络。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48例,治愈139例,显效157例,有效4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7.13%。

【经验体会】 痛风当属中医“痹证”范畴。由于患者平素过食膏粱厚味,以致脾胃运化失调,则湿浊内生,久之湿浊内盛或湿浊化热,流注关节、肌肉、筋骨,闭阻经脉,即出现痹痛。此时宜采用清热、利湿、化浊、通络治疗。方中用白术、薏苡仁健脾利湿;土茯苓、牛膝清热利湿化浊;海桐皮、海风藤、七星剑祛风湿,通经络。全方扶正达邪,从而达到标本兼治。

【方剂来源】 陈春南.自拟痛风煎治疗痛风348例.福建中医药,2003,34(4):28

56.利湿通络汤

【药物组成】 土茯苓60g,黄柏12g,牛膝15g,苍术15g,薏苡仁30g,牡丹皮10g,丹参30g,青风藤30g。

【随症加减】 急性期加忍冬藤30g,间歇期加威灵仙15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24例,治愈6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7%。

【经验体会】 方中以土茯苓、黄柏、苍术、薏苡仁清热利湿;牡丹皮、丹参凉血化瘀;牛膝引药下行;忍冬藤清热解毒;青风藤、威灵仙舒筋通络。考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胃肝经,有利湿解毒利关节功效。诸药合用,使湿热清,瘀肿消,尿酸降,疼痛止。

【方剂来源】 孙加洪.自拟利湿通络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4例.国医论坛,2003,1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