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20681800000015

第15章 内科病证针灸医案 (4)

第三章 内科病证针灸医案 (4)

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心脏病,其病死率较高,曾有很多医家认为,该病急期禁针。依据《兰江赋》:“胸中之病内关担”。《标幽赋》:“胸腹满痛刺内关”的理论,结合本病,以泻内关之法治疗心前区剧烈疼痛,并利其痰浊,调畅血脉祛血瘀。另见《灵光赋》:“治气上壅足三里”,故有补三里以治气虚,同时针刺能够促进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的改善,使缺血区心肌血液供应量增加,有利于心肌梗死缺血期间心脏功能的较好维持,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针刺足三里穴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血流变也不同程度的好转,血细胞聚集减轻,微血管扩张。所以,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早行针刺方法,可获良好效果。

(三)孙六合医案

赵某,女,46岁,主诉:胸痛半月。现病史:因与庄邻吵嘴打架,胸部被拳击导致疼痛,按之加重,诸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刺痛日渐加重,脉沉涩。

辨证:瘀血导致的疼痛。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取穴:大陵、膻中、膈俞。

操作效果:每日1次,针2次后疼痛好转,又继治1周而愈。

(引自:高希岩.《临床针灸医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

评析:本案为孙六合治疗胸痛验案之一。孙六合生平见《哮喘》。

大陵,心包经的“原”穴、“输”穴,主治本脏病症,又心包为心之外围,心主血脉,因此具有活血开窍、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邪入心包的昏迷及胸背部瘀血性疼痛;膻中、气会穴,位于胸部,主治胸部气机不舒病症;膈俞,血会穴,三穴合用,可达调畅气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四)殷克敬医案

某患者,女,30岁,甘肃省夏河县民族事务处干部。1961年12月18日来院就诊。

主诉:胸痛五年,时作时止不定期发作。

病史:五年前,因骑马不慎摔落,摔伤胸部。当时感觉胸部憋闷疼痛,吐血色暗,经当地县医院多方治疗,未能根除,时好时犯。以后即不能劳累,劳累后即犯。今年五月中间,骑马行走100余里后,胸部疼痛加重,刺痛难忍,夜间尤甚,胸憋呼吸困难,至今疼痛不止,有时吐血,饮食尚可,二便正常。

检查:痛苦病容,舌质紫、苔黄厚腻,脉弦紧,血压120/80mmHg。

诊断:胸痛(瘀阻疼痛)。

辨证:瘀血阻络之胸痛。

治则:活血通络,宽胸止痛。

取穴:膻中、肺俞(双)、内关(双)、太渊(双)。上穴以泻法施针刺之,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得气一次。连续施术治疗五次后,气短、胸憋均见好转,疼痛吐血减少。

宗上方、上法,继续施术治疗,又经连续施术治疗十次后,胸痛大有好转,吐血已止,可做一些家务工作。

宗上方,停针。以点穴术治之,每次每穴施术3分钟,又经连续施术十次后,胸痛诸症完全消失。(引自《临床急症针灸治疗学》)

评析:本案为殷克敬治疗胸痛验案之一。殷克敬生平见《昏迷》。

该病由外力摔伤,瘀血阻滞而致胸痛吐血。故取上穴治之,其由:膻中穴为心包经之募穴,任脉、脾经、肾经、小肠经和三焦经之交会穴,又是八会穴中之气会,又为气之海,施术可理气解郁;肺俞穴为肺在背之俞穴。施术可宣肺祛痰;太渊穴为肺经之输穴,又是原穴,还是八会穴中之脉会,施术可肃降肺气;内关穴为心包经之络穴,别走三焦经,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施术可利膈宽胸。上穴合用,以针施术,故可活血化瘀,宽胸止痛,故而着针症减。

八、心悸

(一)许帼光医案

王某,女,50岁

主诉:眩晕心悸,胸闷气短,出汗不寐五日余。

病史:患者自行停经后,时感头晕,项强心悸胸闷,情绪烦躁,夜寐醒则盗汗,白天动则自汗,胃纳不香,嗳气频频,大便时干时溏,有高血压史,BP150/100mmHg,服降压药,血压稍降,但症状不稳定。

查体:心肺(-)、肝脾未触及,心电图大致正常。BP140/100mmHg,苔薄黄微腻,舌紫暗,脉沉细。

辨证:年过七七,天癸已绝,阴血不足,心失濡养,肝失调达,脾失健运,肝阳上亢所致。

治则:调理脏腑,平衡阴阳。

取穴: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百会,四神聪,风池,合谷,太冲,大椎,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治疗经过:治疗6次后,头晕项强明显减轻,嗳气减,食欲增,继续治疗10次,诸症已消大半,嘱其每周来治疗1次,以奏全效,2个月后诸症消,情绪稳定,饮食、睡眠、二便如常。(引自名医风采中医药网)

评析:本案为许帼光治疗心悸验案之一。许帼光生平见《哮喘》。

心、肝、脾、肾为四脏之背俞穴,可调节四脏之不足与有余;合谷为汗证之要穴,多汗则止,无汗则发;大椎、太冲有良好的调阴阳、和气血、泻热邪的作用;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交会穴,足三里为足阳明经之合穴,两穴同用有补气健脾益阴养血之功;百会、四神聪可安神定志,风池配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又有平肝阳,育肝阴之作用。多穴齐用,起到了调脏腑、和气血、平阴阳的功效。

(二)高玉春医案

卢某,男,54岁,干部。1984年9月5日就诊。

主诉:心悸不安1年余。

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心悸不安,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房纤颤。曾住院数月好转出院,近1个月症状加重而来我科治疗,现症有心悸,胸闷,胃纳欠佳,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小便略少。既往无特别记述。

检查:面色白,精神不振,行动缓慢,舌色黯红,口唇紫黯,语音低微。脉细而促,140次/分。心电图示:快速心房纤颤。

诊断:心悸,气虚血瘀型。

治疗:强心健脾,益气活血。

取穴:内关、膻中。

配穴: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

操作:内关,垂直进针,施以提插结合捻转之补法;膻中,随经向上斜刺0.5~1.5寸;三阴交,施以调法,垂直针0.5~0.7寸,上穴针后留针5分钟。10次1个疗程。

1个疗程后快速房颤消失,加用中脘,直刺1~1.5寸;天枢直刺1.5~2寸;足三里,直刺1寸左右,均用补法。上穴针后留针10分钟,共10次1个疗程,偶有房早。2个疗程后,病人已能骑自行车行10km,上半天工作,变更穴位如下:俯卧首取心俞,次取膈俞,垂直针刺0.5~0.7寸,捻转补法,不留针;阴陵泉,直针1~1.5寸,补法,共留针10分钟,针刺其间运针1次,艾条轻灸阴陵泉10分钟。10个疗程后,心电图全部恢复正常,已能正常上班。(引自《当代中国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为高玉春治疗心悸验案之一。高玉春,女,1930年生,北京市人。出生于中医世家,1947年开始从其父高季培学习中医,尽得其传。主要著有《子午流注讲义》,1960年作为天津中医学院教材,1982年重修后作为河北省针灸提高班教材,参与编写《针灸学讲义》、河北医学院试用教材医疗部分,编有《燕赵当代名中医》(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医学问答》下册针灸治疗部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天津科技出版社)以及《北方医话》等。

该患者舌色黯红,唇色紫黯红,脉细而促,属心阳亏损,脾阳不足,心脾气虚,无力运行气血,则气滞血瘀。针刺治疗用补法。特点是,针刺得气后,拇指轻轻向前捻转,示指后退至不能捻动后,随势向下插针0.5~1寸,少作留针,并在出针之时再作1次行针,即可出针。该证取膻中以调气宣痹,使胸中蕴塞之气得以宣散,气行则血行,胸闷、心悸可除。辅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旨在健运脾胃增强体质,使气血充盛,心脉得养,达到强心健脾,益气活血之功。诸症悉平。

(三)肖永俭医案

患者,男,60岁,厨师,天津市人,1971年8月30日就诊。剧烈心悸约半小时。患者1年来曾有2次突发心悸,此次半小时前工作时突然心慌,气短。心电图诊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医务室医生已针刺内关,未效,拟送医院。当时肖老出差住该宾馆,因事到医务室,偶遇病人,被邀作治疗。检查见痛苦面容,强迫体位,呼吸迫促,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疾,心率约180次/分钟,诊为阵发性心动过速。治拟调理气血,化瘀通络。采用毫针刺法,用长针膻中透巨阙(两针接力透),再让患者勉强半侧位行肺俞透心俞,双侧捻转泻法,针后约1min,患者突然深吸一口气,如释千斤重担,心悸突然停止,呼吸畅通,心率转为90次/分钟,症状消失。自述上两次犯病皆住院治疗,静脉点滴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药,每次住院连同在家休息1个月左右才上班。今针到病除,病人及在场医师惊叹针刺疗效之神速。[肖永俭.针治疑难病5例.上海针灸杂志.2004;(12):3-4]

评析:本案为肖永俭治疗心悸验案之一。肖永俭,1929年11月生,山东荣成市人。1958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留校在临床内科教研室工作,1959年参加山东省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1961年5月毕业之后在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84-1986年受中央卫生部委派赴尼日利亚兰波基金会针灸中心工作2年,任专家组组长。曾任山东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山东省卫生厅科委委员,《山东医药》编委,《山东中医学院学报》、《山东中医杂志》特约审稿。曾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工作和经络临床研究,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有3项获省部级成果奖,4项获卫生厅成果奖。

阵发性心动过速属中医学“惊悸”、“怔忡”范畴。刘完素说:“心胸躁动,谓之怔忡。”怔忡比惊悸心动剧烈,一般认为有因心悸,谓之惊悸,无因心悸,谓之怔忡,但怔忡往往由惊悸发展而来,如李梴说:“怔忡因惊悸久而成。”惊悸怔忡一症,有因心气虚者,有因心血虚者,有因痰火者,有因血瘀者。参考该例患者病史、年龄、舌象之变化,似有瘀血征象。瘀血源于心气虚,针刺的基本作用为调和气血。取心包募膻中、心募巨阙,因募穴为脏腑之气募集之处,取肺俞、心俞,因俞穴为脏腑之气转输之处。滑伯仁《难经本义》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脏腑之气与俞募互相贯通,故俞募配合方法为重要的调整脏腑功能的配穴方法之一。据证分析该例当属本虚标实,急则治其标,故应用泻法。透穴针刺由于所透穴位多,远较单纯针刺效果好,对背俞穴应透过肌层为宜。透穴的应用并非始于现代。早在元代王国瑞的《玉龙歌》中即有记载:“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故应予以重视。

(四)石学敏医案

王某,女,36岁,干部。入院日期:1981年3月26日。住院号:10208。

主诉:心悸,气短9年,全身浮肿,少尿7天。

病史:患者风湿性心脏病9年,经常胸闷、气短、心悸,未系统有效治疗。1981年2月4日开始低热,服用抗生素、解热药物,6~7天后症状缓解。半月后再次出现高热、咳嗽、呕吐,诊断不详,用抗生素及中药治疗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但纳食极差,便溏,剑突下疼,7天前晨起脸部肿胀,随即出现小腹,双下肢及双手肿胀,心悸、胸闷、气短、不能平卧,活动则加重,剑突下疼痛加剧,尿少,痰中带血,夜难入寐。今由门诊收入院。

查体:神清,精神弱,面色白,口唇艳红,两颧微红,如涂胭脂,被动体位,端坐呼吸,难以平卧,卧则喘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感存在,双侧颈静脉充盛,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心音遥远,心律不齐,心率145次/分,心尖部可闻及双期杂音,均在Ⅲ级以上,声音粗糙,向左腋下传导;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两肺下部均可闻及干性啰音,腹软,肝大,肋缘下约5cm,剑突下6~7cm,质软表面光滑,无结节,脾未触及,肝颈试验阳性,双下肢均指凹性水肿。舌暗红,中心苔厚,脉沉细无力。

印象:

(1)中医:心悸、水肿。

(2)西医:风湿性心脏病,心衰。

辨证:患者久病缠绵,屡发不愈,致使素体衰弱,心脾两虚,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适逢冬令,风寒侵袭,发为外感,过服发汗之品,耗津伤阴,以致阴阳俱虚。阳虚则面色白,脉沉细无力;阴虚则颧红如胭;心阳不足,心阴亏损,则胸闷、气短,心悸不安,夜不能寐;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水湿四溢,则见身肿少尿,纳呆,便溏。

治则:壮阳益心,健脾行水。

选穴:内关,郄门,膻中,三阴交,足三里,心俞,膈俞,厥阴俞,肺俞。

操作:内关、郄门直刺1.5寸,施捻转补法,令针感向肘部放散,施手法1分钟;膻中向下斜刺1寸,令针感向两肋放散;三阴交、足三里直刺1.5~2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心俞、膈俞、厥阴俞、肺俞向椎体方向斜刺1.5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每日针2次,以上腧穴上、下午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