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20681800000047

第47章 妇科病证针灸医案 (6)

第五章 妇科病证针灸医案 (6)

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实。

诊断:更年期综合征,肝胆气郁型。

治疗:理气解郁,和胃化痰。

取穴:太冲、太溪、肝俞、肾俞、膻中。

配穴:足三里、丰隆。

操作:用1寸毫针,先刺背俞穴,针入3~5分,得气后施以捻转补泻2~3分钟,然后起针,令病人仰卧,取膻中、太冲、太溪、足三里、丰隆,针法均补,留针30分钟。日1次。

针7次后,胁胀减,叹息已,余症亦缓,续以原方针之,共18次,精神舒畅,食纳正常,诸症若失,随访至今未发。(引自《当代中国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李影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验案之一。李影,1938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长春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李氏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约70%以上的胃病患者在脊柱胸椎段可找到压痛点,约80%左右的溃疡病人在病灶相对的背部有阳性反应。用针灸、拔罐等治疗方法作用于这些压痛点,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镇痛效果尤为显著。

绝经期妇女由于肾气渐衰,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等这些生理变化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虽以肾虚肝旺,脾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为多见,但临床中以肝胆气郁、胃气不和为主要表现的亦不少见,本例即属于此。故治予理气疏肝,和胃化痰。取肝之原穴太冲配其俞穴肝俞,气之会穴膻中,疏肝理气解郁;取肾之原穴太溪,合其俞穴肾俞,益肾气、调经气;辅以丰隆、足三里以和胃化痰。使痰消胃和,气机得畅,诸症得解。

(二)田从豁医案

患者胡××,女性,47岁,干部,初诊日期:1998年9月12日。

病史:患者2年来因工作紧张,常感压力较大,渐而出现心悸、心情烦躁易怒,阵发性颜面潮红,手足心热,胸闷憋气。曾查心电图未见异常。近2个月诸症加剧,经常心悸,胸闷,情绪不稳定,易激惹,不能自控。夜晚常有盗汗,月经不调,曾服用“更年安”、“加味逍遥丸”等药,效果不明显。自服“地奥心血康”等药,胸闷亦无好转。望闻切诊:形体适中,精神尚可,舌边红。苔薄白,脉弦细,血压90/150mmHg。

诊断:中医郁证(阴虚火旺)

西医更年期综合征

治则:滋阴清热安神定志

治疗:以三阴交、膏肓、巨阙、内关、肝俞(或期门),膏肓用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起针后心俞、膈俞、脾俞、肾俞拔罐。

疗效:治疗2次后,即感胸闷、心悸改善。治疗5次后,胸闷、心悸明显好转,手足心热减轻。治疗10次后,胸闷、心悸基本消失,情绪平稳,心情开朗,烦躁易怒基本消失,夜晚睡眠好,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继续治疗5次后,诸症基本消失,停止治疗。(引自《田从豁临床经验》)

评析:本案为田从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验案之一。田从豁生平见感冒。

此患者虽缘于工作紧张致情志不舒,但患者年近七七,肾气渐衰,冲任亏虚,月经紊乱,所以症属“更年期综合征”。肾阴不足,肝失濡养,肝气不疏失于条达而成“郁证”,气郁日久,郁而化火,火盛伤阴致阴虚火旺之证。方中三阴交清热养阴,膏肓滋补肾阴,补益真阴而清虚热。巨阙为心之募穴,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二穴合用安神定志而除烦热,加用肝俞理气条肝而解郁,加配背俞穴拔罐以调和气血,诸穴相配,达到养阴清热除烦安神之效。

(三)王玉明医案

窦某,女,53岁,工人。

主诉:头目昏沉不清三年余,时轻时重。三年来,身感烘热,自觉气攻头目,烦躁不安,坐卧不宁,失眠多梦,晚上睡觉大多依靠安定维持。伴身困、乏力,肢体时有麻木等。查血清雌二醇(E2)水平偏低,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舌淡暗,苔薄,脉沉稍数。

诊断:更年期综合征(已绝经)。

治疗方法:

中药以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钩藤30g,桑寄生15g,杜仲12g,当归12g,川芎12g,川牛膝20g,丹参15g,夜交藤25g,鸡血藤30g,甘草3g。每天一剂,十剂为一疗程。

针刺处方:四关(合谷双、太冲双),三阴交。取患者仰卧位,将穴位常规消毒,取用26号2寸长毫针,快速垂直刺入所取诸穴皮下,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频率与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并使其产生明显的酸、麻胀或沿经传导等针感。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与中药汤剂同步进行治疗。

按上述方法治疗5次后,即感头目昏沉不清症状明显减轻,晚上已能入睡。又如法治疗一疗程,诸症消失而告愈。[王玉明.针药并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76例临床分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3;(02):48]

评析:本案为王玉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验案之一。

更年期综合征以卵巢功能衰退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是妇女更年期的一种主要病理变化。中医认为:肾气渐衰,冲任虚少,精血不足,天癸竭是更年期女子的生理特点,又为其发病的基本内因。补肾当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基本原则。方中之杜仲、桑寄生能滋补肾阴,以断其阴虚火旺之源而消烘热,心烦易怒、汗出、口干等症,达到治本目的。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可致肝阳上亢之头胀痛,昏沉不清等症,天麻、钩藤有育阴潜阳涵木之功;配川牛膝引血下行之力,以疗肝阳上亢诸症。同时,肾水不足,常致心神失养,故养血安神亦为必要,丹参、夜交藤以养心、安神、定志,使失眠、心悸,多梦等得以治疗。此外,此期女子,或因肝郁气滞,或因虚而不行,常致诸多血气不和之象,鸡血藤、当归、川芎以养血活血,通络化瘀而祛身痛,肢麻,舌暗等症,甘草少量以调和诸药。

针刺中的四关穴,合谷属大肠经原穴,大肠与肺相表里,肺金又能生肾水;太冲为肝经原穴,肝主藏血,且肝血与肾精又相互资生,故针灸四关穴使更年期综合征从根本上得以治疗。再配三阴交以滋阴补肾、养血柔肝,使其治疗作用相得益彰。

十五、胎位不正

(一)杜晓山医案

某女,34岁。1988年4月6日会诊。

主诉:产科检查胎位不正(横位)已近临产,不愿手术治疗。

病史:该患者已顺产3胎,刻下第4胎已近临产,住某医院待产,产科检查为横位,已准备好手术治疗,因该患不愿接受,临时邀余在产科手术室会诊。

检查:神志清楚,腹部隆起,腹诊胎儿头朝右,脚向左。脉滑数,苔薄润。

诊断:胎位不正(横位)。

治疗:调气血,理胞宫。

取穴:至阴(双)、三阴交(双)。

操作:先灸双侧至阴穴约半小时,未见胎儿转动,立即改用针法,取双侧至阴、三阴交4穴轮翻不停捻转,经数分钟后双手同步大幅度捻转三阴交,持续20~25分钟,见孕妇腹壁不断蠕动,经该院产科医师检查,胎位已矫正,即停止治疗。嘱回产科病房待产,后据报告患者于4月13日顺产1婴,母子均好。(引自《当代中国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杜晓山治疗胎位不正验案之一。杜晓山生平见《失音》。

该病乃孕育期间,起居失宜,气血违和,累及胞宫所致,对于此病的治疗,古今针灸文献均有艾灸至阴穴转胎的载述,有人报道以妊娠30周左右为纠胎最佳期,有效率在70%~80%。该案已达临产期,始用艾灸法未见动静,立即改用针刺疗法,取双侧至阴、三阴交(针尖略向上)加强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上放散。二穴协同以调节经气,疏通气血,促进胞宫收缩功能增强,胎儿转动,从而顺利分娩。

(二)顾兆军医案

黄某,女,22岁,南京江蒲县农民,1997年4月23日初诊。

患者在当地某医院经B型超声波检查发现为横位胎,胎龄30周。经用氦氖激光照射穴位治疗十余天,其间并做人工手法旋转及甩臀等动作来扭转胎位,均未收效而自动出院来我院求诊治疗。经本院B型超声波检查仍为横位胎。嘱患者接受针灸治疗。

治疗方法:令患者坐于木椅或躺椅上,呈仰坐位,松解裤带,放松精神。双腿微屈外旋。双足置于棉垫上,脱去鞋袜。双手自然放身体两侧,呈半握拳势。医者取32号1.5寸毫针,刺于双侧合谷、三阴交二穴,行补法提插捻转至患者有酸胀感为止。点燃清艾条两根,置左右手,于患者双侧足至阴穴以雀啄灸法,使患者至阴穴有灼热感而无灼痛。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每5次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需经B型超声波复查,转为头位者为止。

本病例针刺双侧合谷、三阴交穴,同时艾灸双侧足至阴穴。1周后复查胎位已正常。[顾兆军,周晓蔚.针灸并用治疗胎位不正210例.针灸临床杂志,2000;(08):26-27]

评析:本案为顾兆军治疗胎位不正验案之一。

胎位不正,以往中医治疗多以单灸至阴穴,效果不十分肯定。加用针刺合谷、三阴交二穴。屡治屡验,成功率经统计达95%以上。根据古代医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妊娠不可以刺合谷、三阴交二穴,原因是容易引起堕胎。而实践证明,合谷、三阴交穴在调整胎位方面,穴、法对症,不会有危险。且三阴交穴为足三阴之交会穴。具有调整肝、脾、肾及胞宫等脏腑的功能。加之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至阴以艾灸法,温肾通络,转胎安宫。

(三)徐强华医案

张××,女,29岁。第1胎。

7个月时经B超检查诊断为羊水过多臀位。孕妇肢体浮肿,便溏脉细濡滑,苔薄白腻,舌质淡、边有齿印。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至阴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后1分许。配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太溪穴,在内踝尖与跟腱联线的中点。辨证配穴:根据不同的病变,予以辨证配穴。气滞脾虚型:至阴穴配足三里;肾虚型:至阴穴配太溪。方法:孕妇平躺,松解腰带,用艾条对准所需穴位,两足轮换薰灸,每穴5~10分钟,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

本病例用艾条薰灸至阴穴加足三里,5天后复查,浮肿稍退,胎位已转为头位。嘱继续薰灸足三里,以加强脾胃运化功能,减少羊水,巩固疗效。随访足月头位分娩。[徐强华.艾灸矫正胎位136例临床小结.江苏中医,1995;(10):29]

评析:本案为徐强华治疗胎位不正验案之一。

本症多因气滞、脾虚、肾亏造成。祖国医学认为任主胞胎,胞脉系于肾,肾与膀胱相表里,至阴穴是太阳膀胱经之井穴,又与任脉密切相关;足三里为强壮穴,其功效健脾胃,补气血;太溪为肾经之原穴,功效强腰益肾。《本草从新》指出:“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通过辨证,用艾条薰灸穴位,借艾的药力与热力,给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作用,调和气血,振奋阳气,兴奋肾上腺皮质系统,促使宫缩,增加胎动,达到转正胎位之目的。在临床应用中,一般孕周短的孕妇,胎位容易反复,但再灸时效果仍好,此方法简便、实用、无痛苦,孕妇容易接受。

(四)彭钟平医案

刘某某,女,26岁,广西人,系外来工。1996年12月10日首诊,第一胎,妊娠30周,B超诊断为臀位。曾采用膝胸卧位1周,未能矫正,妇产科医生建议针灸治疗。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用0.5寸毫针针刺双侧至阴穴,接电针,疏密波,输出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适中。同时,用艾条接触针柄,对准穴位灸治,双侧交替,温度以患者不感到灼痛为好,时间30分钟,每日1次,一般3~6次为1疗程,并嘱患者在家自灸双侧至阴穴30分钟。个别患者出现晕针现象,应停止电针刺激和艾灸,视情况留针或拔针暂停治疗,原因多为恐针、低血糖、电刺激过强所致,充分解释后不影响下次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