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20682000000002

第2章 胃痛 (2)

第1章 胃痛 (2)

《景岳全书·杂证谟》:“凡病心腹痛者,有上中下三焦之别。上焦者,痛在膈上,此即胃脘痛也,《内经》曰胃脘当心而痛者即此。时人以此为心痛,不知心不可痛也,若病真心痛者,必手足冷至节,爪甲青,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不可治也。中焦痛者,在中脘,脾胃间病也。下焦痛者,在脐下,肝肾大小肠膀胱病也。凡此三者,皆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宜详察而治之……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宜排气饮加减主之;食滞者兼呼消导,寒凝者兼呼温中,若止因气逆,则但理其气,病自愈矣。其有诸药不效,气结难解者,唯神香散为妙。若气有滞逆,随触随发者,宜用后简易二方最妙。”

明代医家张景岳虽认识到胃脘痛非心痛,也与真心痛有明确不同,仍相因成袭,把胃脘痛放在“心腹痛”中阐述。在治疗上强调以理气为主。脾胃病常见气机逆乱,若气壅阻滞则行之,气弱虚衰则补之,气逆于上则降之,气陷于下则升之。张氏还强调理气之法还需根据病情,结合其他方法使用。若食积停滞则配消导化食之法,寒凝则配温中散寒之法,湿热内蕴则配清热利湿之法,瘀血内阻则配活血化瘀之法。

十一、虞抟《医学正传》食积化热伤胃

《医学正传·胃脘痛》:“初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炼,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火煎熬,……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嗳气,嘈杂恶心。”

明代医家虞抟论述了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肥厚,或食物生硬难化,停积于胃脘,阻塞气机而致脘闷胀痛。其疼痛特点为得凉则痛缓,得热则痛增;食阻胃气不能顺降,上逆而为嗳气吞酸,嘈杂恶心。

十二、李用粹《证治汇补》过用苦寒致胃痛

《证治汇补·心痛》:“服寒药过多,致脾胃虚弱,胃脘作痛。”

清代医家李用粹论述了苦寒清热及泻下剂大都易伤胃气,若过用,则易致脾胃虚弱,引起胃脘作痛。宜得效即止,慎勿过剂。

十三、沈金鳌《沈氏尊生书》治胃勿忘疏肝平肝

《沈氏尊生书》:“胃痛,邪于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痛必上支两胁,里急,饮食不下。”

清代医家沈金鳌论述了肝郁气滞,肝气横逆犯胃之胃脘痛。本证型之胃脘痛常见于早期,是临床的常见证型,盖肝禀木性,专主疏泄,若因忧思恼怒、情志不舒,以致肝气郁结而失疏泄条达所致。其疼痛特点为忧思恼怒则发病或令病重。气为风之渐,其性善动,为病则痛处游走不定。常伴嗳气,食欲减退等症。

十四、林珮琴《类证治裁》治法须分新久

《类证治裁·胃脘痛论治》:“治法须分新久,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经主气,络主血也。初痛宜温散以行气,久痛则血络亦痹,必辛通以和营,未可概以香燥例治也。”

清代医家林珮琴认为本病初期应以温中散寒,理气通降等治法为主。久病应以补中养阴,化瘀通络为主。

十五、程国彭《医学心悟》心痛有九种,九方治之

《医学心悟·心痛》:“心痛有九种,一曰气,二曰血,三曰热,四曰寒,五曰饮,六曰食,七曰虚,八曰虫,九曰疰,宜分而治之。气痛者,气壅攻刺而痛,游走不定也,沉香降气散主之。血痛者,痛有定处而不移,转侧若刀锥之刺,手拈散主之。热痛者,舌燥唇焦,尿赤便闭,喜冷畏热,其痛或作或止,脉洪大有力,清中汤主之。寒痛者,其痛暴发,手足厥冷,口鼻喜冷,喜热畏寒,其痛绵绵不休,脉沉细无力,姜附汤加肉桂主之。饮痛者,水饮停积也,干呕吐涎,或咳,或噎,甚则摇之作水声,脉弦滑,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食痛者,伤于饮食,心胸胀闷,手不可按,或吞酸嗳腐,脉紧滑,保和汤主之。虚痛者,心悸怔忡,以手按之则痛止,归脾汤主之。虫痛者,面白唇红,或唇之上下有白斑点,或口吐白沫,饥时更甚,化虫丸主之。疰痛者,触冒邪祟,卒尔心痛,面目青暗,或昏聩谵语,脉来乍大乍小,或两手如出两人,神术散、葱白酒、生姜汤并主之。此治心痛之大法也。”

清代医家程国彭所论九种心痛与《备急千金要方》九种心痛有区别,并提出了具体的症、脉及方药。

十六、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综论胃痛之因机证治

1.胃痛,又称为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胃痛因其病变位于中脘,心口之下,故胃痛在古代文献中也常称为“心痛”、“心腹痛”或“心胃痛”,民间也俗称“胃口痛”或“心口痛”。其疼痛性质常因病因病机不同而异,如胀痛、刺痛、钝痛、隐痛、灼痛、绞痛、闷痛,其中尤以胀痛、刺痛、隐痛常见,其痛可为持续性,也可为发作性,可无压痛,或压痛不甚明显,无反跳痛。其痛常因寒暖失宜、饮食失调、情志不舒等诱因而发作或加重,并常伴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症状。

2.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乃多气多血之腑,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所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皆可伤及胃腑,致胃气失和,气机郁滞,胃脘作痛。脾胃的受纳运化,中焦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之疏泄。……脾与胃相表里,同居中焦,共奏受纳运化之功……所以胃病常累及脾,脾病常累及胃。胆之通降,有助于脾之运化,胃之和降。胆病失于疏泄,可致肝胃气滞,致脘腹疼痛。肾为胃之关,脾胃之运化腐熟,全赖肾阳之温煦,所以肾阳不足,可致脾阳不振,脾肾阳虚……若肾阴亏耗,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胃,或胃阴亏损,久则耗伤肾阴,而成胃肾阴亏,阴虚作痛。本病早期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多为邪实;后期常见脾虚、肾虚等正气虚。病变脏腑关键在胃,肝脾起重要作用,胆肾也与之相关。

3.本病治疗上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邪实者以祛邪为急,正虚者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又应邪正兼顾。在审因论治的同时,适当配合辛香理气之品,但应中病即止,不可太过,以免伤津耗气。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

一、叶天士治疗胃痛经验 [高建炜,李 红.从《未刻本叶氏医案》看叶天士治疗胃痛的特点.河北中医,2002;24(10):785]

1.辨证准确,选药精当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只有准确地辨证才能做到用药少而精。经统计,21个应用汤剂治疗的医案中共用药53种,应用较多的药物主要为和胃药、活血药、理气药。按出现次数由多到少排列的前16种药依次为:茯苓(包括茯神)、延胡索、柏子仁、麦芽、姜(包括生姜与干姜)、川楝子、橘红(包括橘白、广陈皮)、新绛、当归、桃仁、吴茱萸、青皮、半夏、厚朴、香附、青葱等。从以上用药情况看完全符合胃痛的基本病机,即胃失和降,气血郁滞,不通则痛。

2.土病关乎土,治胃勿忘肝

古人认为上工治病必当审因,必须有整体观。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叶氏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胃痛之因多与肝有关,如“肝气不疏”、“动怒肝逆”、“木火内郁”、“肝积攻逆”等。因肝气郁结,常横逆犯胃,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故在治疗时应肝胃同治,凡醒胃必先治肝。“木火郁于中焦,脘痛嘈杂”,用越鞠丸条达肝木而解诸郁,气机畅则胃痛止。

3.病久入络,当活血祛瘀

叶氏对胃痛日久者,常注意有无瘀血证候。认为初病在气,久病入络。案中对病证的记载虽然非常简略,但亦有脉络可寻。胃痛案中共有8例采用了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脉象多为涩脉。其病成因除“胃痛年久”及“胃痛数载”外,还与“喜饮热酒,胃络积热血瘀”、“营枯气槁,脉络不流”,亦与“经事先期”及“经事淋漓”等月经病有关。尤其是胃痛的瘀血证候与月经病的关系,文献中少有记载,叶氏可谓独具慧眼。对胃痛属于瘀血证候的治疗,叶氏对旋覆花汤情有独钟。胃痛病的瘀血是因为营枯所致,因胃痛日久,血液生化乏源,营枯则脉络不流,是因虚致瘀,故不可过于攻伐,必须用润药通之,选用辛润的柏子仁伍于活血药中,使全方化瘀血而不伤心营,益脾胃而生新血,正切中病机。

4.冷物伤中,应和胃温中;阳浮气动,宜摄阴和阳

胃痛辨证必须首分阴阳,胃主纳谷,恣食冷物,必使“胃阳受戕,失宣降之司,所谓痛则不通是也”。轻者仅见胃痛,叶氏多在和胃的基础上加少许温胃之品,“食物失宜,冷着于中,胃痛复作”,方用半夏、茯苓、麦芽、橘红、紫苏梗理气和胃,加煨姜以温之。冷物伤中之甚者,除脘痛外,可伴有呕恶,干姜、吴茱萸、附子并用,胃、肝、肾三脏同温,寒甚更益以川椒,虚者伍以人参,呕恶用丁香、半夏、茯苓温中和胃。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胃痛案中凡伴有嘈杂一症者,叶氏皆摒除一切燥药。如木火内亢因肝之郁者,用越鞠丸解之;木火内亢兼阳明络涩,症见“脘痛、嘈杂、头旋”者方用“桑叶、桃仁、黑芝麻、柏子仁、红花、大淡菜”,以养肝阴而清肝热,行血滞而止胃痛。肝肾亏虚,阳浮气动者,症见“嘈杂,中脘刺痛,耳鸣”者,宜摄阴以和阳,用“熟地黄、吴茱萸肉、牛膝、川斛、枸杞、巴戟天、肉苁蓉、茯神”。

二、施今墨治疗胃痛经验 [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施今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89—95]

施今墨(1881—1969)著名中医学家,浙江萧山县人。曾从舅父河南名医李可亭先生学中医。1932年在北平以自己行医收入创办了华北国医学院并任院长。解放后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医院中医顾问等职务。主要著作有《施今墨临床经验集》、《祝选施今墨医案》。

1.寒宜温

溃疡病易见寒象,如胃脘冷痛,畏食冷物,后背自觉寒凉,遇寒则引发胃胀疼痛,治宜温药和之,用辛开温散之法。常用方剂如良附丸、姜附汤、理中汤之类。习用药品有荜拨、吴茱萸、刀豆子、附子、肉桂、蜀椒、荜澄茄、草豆蔻、干姜等。

2.热宜清

胃中有实热,如口干,舌燥,喜冷饮,大便燥结,舌苔黄厚,甚至色黑而干,治宜寒折。常用方剂如三黄石膏汤、龙胆泻肝汤、三黄泻心汤之类。习用药品有栀子、知母、生石膏、龙胆草、黄芩、黄连等。

3.虚宜补

久病多虚,症见食欲缺乏,纳食不消,全身乏力等,治宜补益。但脾胃虚弱,不宜蛮补,补之不当,易生胀满,更不思食。常用方剂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之类。习用药品有党参、黄芪、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芡实、薏苡仁、生谷芽等。

4.实宜消

食积不消,症见胃脘胀满,纳食无味,嗳气,口臭等。常用方剂如保和丸、木香槟榔丸之类。习用药品有枳实、枳壳、槟榔、神曲、鸡内金、厚朴、陈皮、山楂、炒麦芽等。

5.痛宜通

“不通则痛”,通有通气、通血之别,亦有寒通、温通之分,胃脘痛治宜温通。气痛为串痛,血滞之痛为痛有定处,寒痛则遇寒即痛,热痛则有灼热感。施氏常用方剂是正气天香散、沉香升降汤、九气拈痛散、手拈散等。气分药品有伽南香、檀香、藿香、丁香、沉香、香附、乌药、青皮、陈皮、厚朴、木香、砂仁、豆蔻等。血分药品有乳香、没药、延胡索、丹参、五灵脂、血竭、降香、三棱、莪术、三七、红花、桃仁、蒲黄、郁金等。

6.呕逆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