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20682000000006

第6章 胃痛 (6)

胃痛 (6)

一、黄芪建中汤

【方名】 黄芪建中汤

【来源】 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处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黄芪一两半,胶饴一升。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功能】 温中补气,缓急止痛。

【主治】 虚劳病,阴阳气血俱虚证。里急腹痛,喜温喜按,神疲短气,面色无华,自汗或盗汗,脉虚大。

【方解】

本方为小建中汤加黄芪而成,以温中补虚立法,是治疗虚劳的著名方剂。方中黄芪甘温入肺,健脾益气;饴糖甘温入脾,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而止痛,共为方中君药。桂枝助阳,芍药益阴,二药相合,调和阴阳,化气生血为君药。生姜、大枣辛甘相合,健脾益胃,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黄芪9克,芍药18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饴糖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应用:泛吐清水较重者,可加干姜、吴茱萸、半夏温胃化饮;若脾虚湿盛者,可合二陈汤;若兼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等阳虚证者,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合用肾气丸、右归丸之类助肾阳以温脾和胃。

2.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贺盘良.黄芪建中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18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9):258]

治疗118例,患病时间最长20年,最短2个月。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12例,单纯十二指肠溃疡97例,复发性溃疡9例。

治疗方法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黄芪18克,桂枝12克,芍药18克,炙甘草5克,干姜6克,大枣15枚,饴糖50克。若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者加白及12克,艾叶9克,海螵蛸9克,干姜易炮姜9克;复发性溃疡者则加用刺猬皮15克,白术12克,海螵蛸9克,煅瓦楞子30克,煅牡蛎30克。每日1剂,分上、下午2次温服,一般用药30天后复查。治疗期间,如遇有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甚者,西药止血药按常规用,一般停用其他中、西药。

结果:显效85例,占72%;好转26例,占22%;无效7例,占6%,临床总有效率为94%。

3.并用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陆 敏,等.奥美拉唑黄芪建中汤并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67例.中医药学刊,2002;20(1):54]

治疗67例,随机分为A组35例,常规使用奥美拉唑(OM)20毫克,每日1次,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主方用:黄芪30克,白芍15克,桂枝15克,甘草5克,炮姜10克。痛甚加白及、乌贼骨、吴茱萸;苔腻加薏苡仁、厚朴、陈皮;气滞加木香、佛手;血瘀加三七、丹参。B组32例,同前使用西药治疗,不服中药,治疗2周后二组均复查胃镜。

结果:A组治愈22例,显效6例,有效2例。2周愈合率为94%;B组分别为22例,2例,7例,1例无效。2周愈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4.配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何家桐.黄芪建中汤合用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20(2):128]

治疗组:50例(发病部位:直肠、乙状结肠28例,左半结肠10例,右半结肠8例,全结肠4例;病情程度为重度12例,中度24例,轻度14例)。

对照组:50例(发病部位:直肠、乙状结肠22例,左半结肠12例,右半结肠10例,全结肠6例;病情程度重度为10例,中度27例,轻度13例)。治疗方法为两组病人都同时服用柳氮磺吡啶1.0克,每日4次,静脉点滴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氢化可的松250毫克,每日1次;甲硝唑100毫升+云南白药2.0克+吲哚美辛(消炎痛)25毫克,保留灌肠,每天1次,保留时间不低于6小时。治疗组50例均加用黄芪建中汤。

桂枝10克,白芍30克,生姜3片,黄芪2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去核,饴糖30克。每日1剂,水煎服。若腹痛甚者,加葛根20克,木香8克,延胡索10克;大便出血明显者,加田三七粉6克冲服。两组均15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10天内,复查大便常规,肠镜检查。

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4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31例,8例,9例,2例。治疗中还观察到黄芪建中汤加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降低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

5.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 [宋海兵.黄芪建中汤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吉林中医药,1999;(3):35]

治疗69例,均用黄芪建中汤:黄芪60克,白芍、饴糖各20克,桂枝、甘草、生姜各10克,大枣6枚。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愈60例,显效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7%。

【研究进展】

1.对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的影响 [王雪萍,等.黄芪建中汤对脾虚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的影响.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3):106]

王雪萍等探讨了黄芪建中汤调节脾胃的功能。

方法:用2%水杨酸钠灌胃诱导大鼠胃黏膜损伤,同时,再用饥饱失常、劳倦过度的方法复制出脾气虚大鼠模型,观察黄芪建中汤对大鼠胃黏膜组织细胞中毫克-琥珀酸、脱衰酶、三磷酸、腺苷酶、碳酸杆菌酶和CA等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脾虚组大鼠的上述酶组织化学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组,黄芪建中汤可使之提高至正常水平。

结论:组织细胞代谢低下是脾虚证的重要表现之一,黄芪建中汤对此有调整作用,可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2.对脾虚大鼠血液成分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红伟,等.黄芪建中汤对脾虚大鼠血液成分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7(6):16]

本实验用水杨酸钠灌胃、饥饱失常、劳倦过度的方法复制出脾虚大鼠模型。造模后大鼠表现出精神萎靡,动作迟缓无力,摄食较差,被毛张开,体肌瘦削等脾虚证。实验室检查显示单纯造模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含量、C3b-R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降低,而Ic-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升高,提示免疫功能低下。上述改变符合脾虚证的临床特征。本实验的结果表明该药能显著改善脾虚大鼠的贫血、低蛋白症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在该药治疗后脾虚大鼠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含量、C3b-RR、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Ic-RR明显低于治疗前,提示该药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从根本上增强脾虚病人的防御能力,从而为该药治疗脾虚证并减少复发率的良好疗效提供了参考依据。

3.对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万 幸,等.黄芪建中汤对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4(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