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20682400000020

第20章 消渴 (2)

第3章 消渴 (2)

时至今日,现代医学仍十分强调糖尿病应戒酒和节制饮食,尤宜少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应合理摄入均衡营养,做到定时定量进餐和有规律地生活。2.《备急千金要方·消渴》:“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 消渴患者十分容易合并皮肤及其他组织的感染,应积极预防和尽早治疗其并发症。本条指出消渴病久,应注意不得灸、刺和其他的皮肉外伤等,以免诱发痈病。这种时时防患于未然的医疗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医学重视“治未病”的大医境界。五、王焘《外台秘要》:“小便至甜”《外台秘要·消中消渴消瘅》:“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也……每发即小便至甜。”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消渴病人小便发的记载,比1674年英国人托马斯·威廉发现糖尿病病人“尿甜如蜜”的记载早了900多年。唐朝医家王焘《外台秘要》的记载还表明:隋唐时期的医家不仅已经认识到消渴病人有小便甜的症状,并将其作为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标准,而且认识到“肾气不足,不能蒸腾五谷之气以上濡五脏,谷气下泄而为小便,故小便甜”这一深刻的理论基础。

六、王肯堂《证治准绳》:三消《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内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内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内经》谓肾消)。”明朝医家王肯堂根据消渴的临床特点和脏腑病机的不同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消论述,是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其分类的进一步规范。其中上消症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为肺热津伤所致;中消以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为发病特点,病机为胃热炽盛;下消尿多、尿频,浑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是肾阴亏虚所致。其三消分类、分治观点为后世医家广泛接受。七、张景岳《景岳全书》:先辨虚实以治消《景岳全书·三消干渴》:“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则阴无以生,而日见消败,益以困矣。”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真阴真阳。

肾阴亏损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多饮;中灼脾胃则消谷;阴虚阳亢、固摄失职,故小便量多。故此处指出消渴虽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但因其本在肾,且有虚实之别,故治宜辨别其不同,而相应治以补肾阴和清实火。八、程钟龄《医学心悟》:三消分治《医学心悟·三消》:“三消之症,皆燥热结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夫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伤肺也;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水也。三消之法,不必专执本经,而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消渴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虽有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相互影响。如肺热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是本病的治疗大法,对上、中、下消有侧重润肺、清胃、益肾之别,但因三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其病机性质是一致的。故治疗上往往攻补兼施,兼顾三脏。程钟龄此论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九、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病机《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三消一症,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本条论述消渴虽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分,但三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可相互影响和转化,其总的病机特点仍不离阴津亏损、燥热偏盛。对此,《圣济总录·消渴门》中亦有“原其本则一,推其标有三”的论述。故临证时,许多医家多从此病机特点而制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十、唐容川《血证论》:“瘀血发渴”《血证论·发渴》:“有瘀血则发渴。”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而且与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病久入络,血脉瘀滞,气机运行不畅,水津不能随气上布而发渴。

此外,消渴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患,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伤津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二者相互影响,加重消渴的发展。清朝医家唐容川鉴于上述认识,对瘀血发渴者主张予小柴胡加丹皮桃仁、血府逐瘀汤治疗;对于挟热蓄血者首选桃仁承气汤;对于挟寒瘀滞者选用温经汤。十一、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脏腑辨证《中医内科学·消渴》:“消渴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消渴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其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因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

脾胃受津液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泻,随小便排出体外。消渴病虽有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相互影响。如肺热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因此消渴的治疗大法应为清热润燥、养阴生津,同时应结合所属脏腑予以准确辨证。对本病发生血脉瘀滞、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雀目、劳嗽等症,则应根据具体病情,酌情加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药。

第二节 名家经验精粹

一、刘仕昌补脾养胃治消渴 [钟嘉熙.刘仕昌教授治疗糖尿病经验.新中医,1995,27(1):11—12]刘仕昌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他不但擅治温病,为治温病名家;而且对内、儿科疑难杂症的治疗亦有丰富经验,疗效卓著。根据临床长期观察,他认为“三消”症状往往同时存在,故极推崇《医学心悟》中“三消之法,不必专执本经,而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之论。消渴病虽与肺、脾胃、肾有关,但关键在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胃虚则水谷精微之源竭乏,五脏六腑不得充养。胃阴不足则内热自生,上灼肺金,下烁肾水,肺燥则治节失司,肾水不足则虚火更旺;脾气虚则运化无力,不能化生精微,肾虽为先天之本,亦须后天之源不断化生补充,方不致肾虚而关门失禁,小便频多。刘老治本病主张补脾养胃为主,以滋养化源,具体又分养胃阴为主及补脾气为主两大法则。养胃阴以滋化源:刘老认为本病初起多以肺胃阴虚为多,常见口渴引饮、随饮随渴、咽干口燥、易饥多食、形体反瘦、舌红少津、苔黄白而干、脉数。此多由饮食不节,长期恣食甘肥,醇酒厚味,日久酿成内热,消谷耗津,津不上潮则成肺胃阴亏。治疗宜针对病机,滋其化源,增其胃津。

津液之源不断,内热自可消除,肺津亦得补充,诸症则可消除。常用花粉、淮山药、五味子、麦冬、生地黄、太子参、北沙参等。补脾气以生化源:本病后期,脾胃长期负荷过重,久则气损运化无力。后天之源不足,肾气无以补充,而致关门失禁。常见疲乏肢倦、头晕目眩、纳谷不香、腰酸、夜尿增多、虚浮肿胀。治以补益脾气为主,以生化源。常用黄芪、党参、淮山药、花粉、葛根、玉米须、山萸肉、生地黄、杜仲等。二、熊曼琪泻热逐瘀治消渴 [朱章志.熊曼琪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简介.新中医,1996,28(3):12—14]熊曼琪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她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多以疲倦乏力、口干、腰膝酸软、形体丰腴、舌质偏红或淡胖、脉细等气阴两虚之证为突出,而在病程早期或高血糖未控制时,又常有多饮、多食、多尿及便干、便秘等症,此多为胃热肠燥所致;本病无论早、中、晚期都有潜在或明显的瘀血征存在,可酿成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

气阴两虚、胃热肠燥与瘀血三者间常互为影响,如胃热肠燥之证不除,不仅可导致瘀血形成,且能深入与瘀血相互搏结;而瘀阻日久亦能化热,加重阴虚燥热之证,于是形成气阴两虚、瘀热互结的病机特点。治当以益气养阴、泻热逐瘀为法,方用桃核承气汤加味。处方:黄芪30~50g,淮山药18g,生地黄、熟地黄各15~24g,玄参15g,麦冬、桃仁各12g,桂枝、大黄各6~12g,玄明粉3~6g。若便秘严重者,大黄、玄明粉后下;大便正常或便稀者,大黄同煎并去玄明粉;气虚甚者重用黄芪,加白条参另煎兑服;脾虚者加苍术、黄精;肾阳虚者改桂枝为肉桂,加附片;尿多加山茱萸、金樱子;兼高血压者加钩藤、葛根;冠心病者加瓜蒌、丹参;肾病者加益母草;眼底出血者去桂枝加丹皮、赤芍; 肤痒者加地骨皮、地肤子;失眠去泻热逐瘀之品,合酸枣仁汤,加生龙骨、生牡蛎(均先煎);若高血糖不降且燥热炽盛者,合白虎加人参汤或葛根芩连汤。经系列研究表明,该方治疗2型糖尿病能明显改善症状、辅助降糖及延缓血管并发症的作用,疗效较好。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熊教授则善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

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基础上的更严重的慢性并发症,肢端麻木疼痛而沉重是二者共同的症状,糖尿病足则以肢体溃疡、坏疽为临床特点。熊教授认为二者轻重不同,但基本病机都是气阴两虚、血脉瘀阻、肢端失养,气虚血瘀、阳气不达为其病机关键,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故强调标本同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以补气养阴、活血通脉为法,自拟芪桃汤为内治基本方:黄芪30~60g,熟地黄、玄参、牛膝各15g,桂枝6~12g,桃仁、当归、白芍、虎杖、知母各12g。外治则注意阴阳分治,凡患肢发凉不温、肤色苍白或紫暗,每晚用桂枝、川草乌、干姜、花椒、乳香、没药等煎水趁热外洗,然后用阳和膏外敷足背及腘窝动脉搏动处;若患肢灼热红紫或坏死发黑者,每晚用五味消毒饮加赤芍、黄柏等煎水熏洗患处,并用双柏散水蜜外敷下肢未溃疡处;足坏疽者待微循环改善后做清创处理。熊教授认为本病治疗,既要补气滋阴治其本,又要不忘活血通脉治其标,切忌不顾因虚致实的病机特点而一味破血祛瘀;同时辨证施以外治,既可收到通脉止痛之功,又能避免温通之剂伤阴耗液、苦寒之品败胃损正及寒滞血脉之弊。

三、吕仁和三期辨证治消渴 [章红英.吕仁和诊治糖尿病经验及从师体会.北京中医,1996,15(6):40—42]吕仁和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他治疗消渴时采用了反映消渴病情不同阶段的“三期辨证”:Ⅰ期脾瘅期(消渴病隐匿期)、Ⅱ期消渴期(消渴病期)、Ⅲ期消瘅期(消渴病并发症期)。各期又各有其病机与证候特点,Ⅰ期病机特点为阴虚,Ⅱ期为阴虚化热,Ⅲ期变证较多,又分早中晚三期:早期以气阴两虚、经脉不和为主;中期以痰瘀互阻、阴损及阳为主;晚期以气血阴阳俱虚、痰湿瘀郁互结为主。吕仁和认为常见的标实证候有:①肝郁气滞,表现为胸胁痞满、口苦口干、常有太息、急躁、脉弦,方用四逆散。②湿热阻滞,表现为脘腹胀满,纳谷不香,肢体沉重,大便黏腻,舌苔黄腻,方用平胃散、四妙散等。吕仁和认为消渴病多为肥贵人膏粱之疾,其表现多为湿热。《内经》指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吕仁和主张中焦湿热重用平胃散;偏肝胆湿热的加茵陈、四逆散;下焦湿热重用四妙散。③二阳结,表现为便秘、消谷善饥、口渴多饮、怕热喜冷、舌红苔黄,方用四逆散加调胃承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