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20682400000032

第32章 内伤发热 (1)

第4章 内伤发热 (1)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亦有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不高者。它包括现代医学中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部分慢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和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内伤发热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金匮要略》首创小建中汤治疗虚劳手足烦热,开后世甘温除热治法之先声。钱乙提出五脏热证的方药,并创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的治疗提供了一首重要方剂。李东垣创补中益气汤,推动了气虚发热辨证及治疗进展。张景岳进一步发展了阳虚发热的理论,并创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等方剂。《症因脉治》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的病名。《医林改错》及《血证论》则对瘀血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不断完善内伤发热的理论认识及治法方药,逐渐形成内伤发热的中医诊治特色。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战国《黄帝内经》:内伤发热与五脏热病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厚者为阳,厚则发热。”2.《素问·逆调论》:“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以上2条为内伤发热的最早记载,指出内伤发热产生的机理是阳气亢盛,既可为实证;也可为虚证,即阴虚阳亢而发热,表现为发热、心烦、口干。至于寒极发热,则非真热,而是真寒假热,临证时尤要注意鉴别。后世医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称虚劳发热为“阴气不足,阳气有余”;钱乙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予以化裁,创六味地黄丸,专治阴虚发热,从而丰富了《内经》阴虚发热理论。3.《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刺足厥阴少阳。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刺手少阴太阳。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心烦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刺足太阴阳明。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

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刺手太阴阳明。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刺足少阴太阳。”本条详述五脏热病的主要症状、病机及主治方法。指出五脏热病可采用“寒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4种措施:“饮寒水”使其内寒、“刺于穴”令其脉寒、“着寒衣”使其外寒,“居寒处”令其体寒,即“热以寒治”。后世医家钱乙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脏热证的具体方药,即肝热用泻青丸,心热用导赤散,脾热用泻黄散,肺热用甘桔汤、虚热用泻白散,肾热用地黄丸。张景岳则进一步指出“治五脏之热,当察微甚。如心经之微热者,宜二阴煎、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导赤散之类,皆可随证酌用;其热甚者,如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八正散、《直指》黄芩汤,及犀角地黄汤,皆其类也。肺经微热者,宜加减一阴煎、《正传》麦门冬汤、泻白散之类主之;其热甚者,宜黄芩清肺饮、黄芩知母汤之类主之。肝经微热者,宜化肝煎、保阴煎;热甚者,宜加味龙胆泻肝汤、芍药清肝散、七正散。脾胃微热者,宜清化饮、黄芩芍药汤。

阳明热甚者,宜白虎汤、太清饮、泻黄散、玉泉散。肾经微热者,宜一阴煎、滋阴八味丸。热甚者,宜正气汤、丹溪大补阴丸。肾虚兼胃火者,玉女煎。膀胱微热者,宜五淋散;热甚者,大分清饮、化阴煎。三焦微热者,宜徙薪饮;热甚者,宜抽薪饮、大连翘饮、凉膈散、三补丸、大金花丸之类,择宜用之。”从而完善了五脏热病的证治。二、张仲景《金匮要略》:虚劳发热《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东汉医家张仲景对虚劳发热的主证和病机进行详细论述,并首创小建中汤治疗虚劳手足烦热,开创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提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并创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使甘温除热法具体化。李氏“温能除大热”理论是对张仲景虚劳发热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三、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鉴别《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外伤寒邪,发热恶寒,寒热并作。其热也,翕翕发热,发于皮毛之上,如羽毛之拂,明其热在表也。内伤不足之病,其躁热发于肾间者,间而有之,与外中寒邪,略不相似。”本条指出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要点,即“病人自觉发热恶寒之热及躁作之热上辨之,为准则矣”。金元医家李东垣指出外感发热为皮毛间发热,系由外感寒邪,卫气被郁,阳不得伸而发热;主要表现为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常伴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属实证者较多。内伤发热为“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系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致;主要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伴有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属虚证者较多。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虚烦》中称“此烦热者,盖虚也。

表既虚,不可汗;里不实,不可下;若攻之者多死,惟宜竹叶石膏汤。虚烦不止者,栀子升麻汤、白虎汤。”可与本条互参。四、朱丹溪《格致余论》:阴虚发热《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精神外驰,嗜欲无节,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恶热也。实非有热,当做阴虚治之,而用补养之法可也。”元朝医家朱丹溪认为阴虚发热的治疗关键是保养****,即养阴清热。“阳在外,为阴之使;阴在内,为阳之守”,提示阴阳相互为用,缺一不可。阴虚发热的关键是“阴气耗散,阳无所附”,治疗也应大补****为主,佐以清热。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大补元煎、火郁汤、四物汤加黄柏、黄芩、龟板等方药。进一步丰富了《内经》阴虚发热理论。 五、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发热时间与病机《古今医统大全·卷三》:“问其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也,当亟泻其阳,峻补其阴。”本条主要论述内伤发热不同时间的病机特点。

明朝医家徐春甫根据临床经验将内伤发热分3种情况:白天发热、夜晚安静者系阳盛所致;白天安静、夜晚发热者系热入血室所致;白天与夜晚均发热,则为阳亢阴绝所致,故病情最重,应峻补****,并泻其伏热。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滋阴退热剂 》中指出内伤发热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病机特点而遣方用药,阴虚发热可选用(东垣)滋肾丸、补阴丸、六味地黄丸;内伤暑热宜选黄连香薷饮;气郁发热则选丹溪火郁汤。 六、王肯堂《类证治裁》:血虚发热《类证治裁》:“血虚发热面赤,脉大而渴,当归补血汤。”由于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不能生血,或长期慢性失血,以致血虚失于濡养。血本属阴,阴血不足,无以敛阳而引起发热。《证治汇补》也指出“血虚不能配阳,阳亢发热者,治宜养血”,故明朝医家王肯堂认为血虚发热应首选当归补血汤。张璐在《张氏医通》中也详细阐述治疗血虚发热的有效方剂,即“久病虚劳失血,血枯发热及女人经闭血枯者,宜《素问》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或四物去生地加桃仁、虻虫,作丸服。一切失血,或血虚烦渴,躁热不宁,五心烦热,圣愈汤。

”七、张景岳《景岳全书》:内伤发热病因与治则1.《景岳全书·寒热》:“内生之热,则有因饮食而致者,有因劳倦而致者,有因酒色而致者,有因七情而致者,有因药饵而致者,有因过暖而致者,有因阴虚而致者,有偶感而致者,有积累而致者。” 本条详述内伤发热的各种致病原因。2.《景岳全书·论诸热证治》:“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本条指出阴虚发热与阳虚发热的治则,前者需“壮水”,即养阴;后者需“益火”,即补阳。阳虚发热轻者可选用******煎、理阴煎、六气煎、温胃饮、寿脾煎等,重者则选用大补元煎、右归饮、右归丸、四味回阳饮、六味回阳饮、海藏八味地黄丸等。阴虚发热常根据五脏热病的特点选用,具体方药可参见《内经》五脏热病相关内容。3.《景岳全书·火证》:“实火宜泻,虚火宜补,固其法也。然虚中有实者,治宜以补为主,而不得不兼乎清。若实中有虚者,治宜以清为主,而酌兼乎补。”本条指出内伤发热的基本治则,即“实火宜泻,虚火宜补”,但更应注意虚实夹杂的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