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中国人的老经验全集
20690500000003

第3章 低调做人是一种智者风范 (2)

3赞扬嫉妒者身上的优点

你的成功使嫉妒者身上的优点和长处黯然失色,于是,一种自卑感在其内心油然而生,使其自惭形秽。这是嫉妒心理产生并且恶性发展的又一条件。因此,你若适时适度地赞扬嫉妒者身上的优点,就容易使他(她)产生心理上的平衡,感受到“人各有其能,我又何必嫉妒他人”。当然,你对嫉妒者的赞扬必须实事求是,态度要真诚。否则,他(她)会觉得你在幸灾乐祸地挖苦自己,结果不但达不到消除对方对你嫉妒的目的,还可能挑起新的战火。

4主动出击相互接近法

嫉妒常常产生于相互缺乏帮助,彼此又缺少较深感情的人中间。大凡嫉妒心强的人,社交范围很小,视野不开阔,只做“井底之蛙”,不知天外有天。只有投入人际关系的海洋里,才能钝化自私、狭隘的嫉妒心理,增加容纳他人、理解他人的能力。因此,相互主动接近,互助协作,增进情感,就会逐渐消除嫉妒。傲慢不逊的大人物是最令人嫉妒的,但如果这个大人物能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来维护他下属的利益,那么他就能筑起一道防止嫉妒的有效堤坝。

5让嫉妒者与你分享欢乐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在取得成功和获得荣誉的时候,你不要冷落了大家,更不要居功自傲,自以为是。你可以真诚地邀请大家(其中包括嫉妒你的人)一起来分享你的欢乐和荣誉,这样有助于消除危害彼此关系的紧张空气。当然,如果嫉妒者拒绝你的善意,则不必勉强于他(她),顺其自然。

总之,“退一步海阔天空”,以低姿态化解别人对你的嫉妒,不仅是一种灵活,更是一种内涵和宽容,它可以消融人和人之间的壁垒,让你的成就在嫉妒的布景中得到映衬。能引起别人的嫉妒,说明了你的才华;能有效地化解这种嫉妒,则说明了你的聪明和美德。

低调做人往往是一视同仁

要学会低调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一视同仁,不要厚此薄彼,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用势利眼看人和社会,也不能因外界或个人情绪的影响,对人对事表现得时冷时热。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接触与自己爱好相似、脾气相投的人,这在无形中也就可能冷落了其他一些人。

因此,要想低调做人,就要适当地调整情绪,增加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人的交往,尤其对那些曾反对过自己的人,更需要经常与他们交流感情,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与隔阂。

有的领导者对工作能力强、得心应手的下级较关心和喜欢,而对工作能力较弱,或话不投机的下级关心较少。这样时间长了,彼此关系就会逐渐疏远,在上下级之间产生距离。

在低调做人方面,有些伟人堪称我们的楷模。

由于工作关系,******生前到北京饭店的次数特别多。每次去,他总喜欢在饭店内走动,同店里的领导、服务人员见见面,打打招呼,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饭店里所有的员工都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共事的人,除了把他看成领袖,还会从内心把他当成良师益友。中南海摄影师徐肖冰说:******与人交往时,并不是把自己当做官,恩赐地去“近人”,他是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做普通人中间的一员。和******谈话,无需“仰着脸”,他不是高高在上,他就在你我中间。

正因为这样,******赢得了所有下属和人民的心。下级人员把他当做自己的亲人,不仅同他谈话,渴望听到他的声音,并喜欢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告诉他,把心掏给他。所以,******能够从下级及人民群众那里听到最真切的话语,获得最多的情感支持。

玛格丽特·杜鲁门在写她父亲杜鲁门总统的传记时也曾多次提到她的父亲低调做人的感人故事:

“父亲不愿意用他办公桌上的铃声下命令,来传唤人,十次有九次都是他亲自到助手的办公室去,在偶尔传唤别人的时候,他都会到他的橡树厅门口去接……

“父亲在处理白宫日常事务时,总是这样体贴别人,一点也不以尊者自居。他之所以能够使周围的人对他忠心耿耿,其真正的原因即在于此。”

你若想过上快乐的生活,拥有成功的人生,就必须低调做人。如果你是领导或是已被提拔,就需要收起那张令人讨厌的高傲面孔,翘起嘴角,放松眉头,用你可爱的笑脸去面对世上所有的人。

既要会隐忍,又要能奋发

现实生活中,许多身怀绝技的人都显得谦虚谨慎,把自己的“绝世武功”隐藏得非常严密。其实,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就是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里所谓的“既会隐忍,又能奋发”,实际上就是该藏则藏,该露则露,这就牵涉到一个“度”的问题。隐藏只是为了更好地释放,预示着他们正在寻求有利的释放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再充分地表现自己,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的焦点。

三国时期,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能人。但庞统天生怪异、相貌丑陋,因此不太受人喜欢。他先投奔吴国,孙权嫌他相貌丑陋没有留用他。

于是,庞统便投奔了蜀国的刘备。临行前,孔明交给庞统一封推荐信,表示一旦刘备见此推荐信定当重用他。

可是庞统见到刘备时并没有将推荐信呈上,而是以一个平常谋职者的身份求见,因此,刘备只让他去治理一个不起眼的小县。

虽然如此,身怀治国安邦之才的庞统,并没有为此而耿耿于怀,他深知靠人推荐难掩悠悠众口,他要在该露脸的时候才露脸。

于是,庞统当着刘备的心腹、爱弟张飞的面,将一百多天积累的公案,用不到半日就处理得干净利索、曲直分明,令众人心服口服。

庞统这种该藏则藏、该露则露,既会隐忍、又能奋发的做人方式,使得他步步高升,不久便被刘备提升为副军师中郎将。

时势造英雄,因此,奋发要掌握时机。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哪里有朱可夫那样的元帅,哪里有丘吉尔那样的首相,哪里有罗斯福那样的总统?所以要把握住机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隐忍与奋发,关键在“度”,在时机,抓住机遇奋发,就可能一鸣惊人,功成名就。切不可不看时机,否则一步不慎,就可能事事不顺,倒霉透顶。

某大企业的策划总监血气方刚,上任之初把三把火烧成燎原之势,大刀阔斧撤换班底,推行改革。这位策划总监颇具才华,但因年轻气盛,因而遭到其他中层主管的抵制。整个蓝图成了他的独角戏,别人非但没有发挥力量,反而把他视为障碍。最终越唱越难,只好挂印走人。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颇高的人,他们锐气旺盛、锋芒毕露,处世不留余地,咄咄逼人。他们虽然也有充沛的精力、很高的热情,也有一定的才能,但这种人却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挫折。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过于天真,没有把握好隐忍与奋发的关系。

有一位分配到某单位的大学生,从下车间开始,就对单位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未到一个月,他给单位领导上了洋洋万言意见书,上至单位领导的工作作风与方法,下至单位职工的福利,都一一综列了现在的问题与弊端,提出了周详的改进意见。由此,他被单位的某些掌握实权的领导视为狂妄、骄傲乃至精神病,不仅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而且借别的理由将他退回学校再作分配。

这个大学生作为锋芒毕露者的典型,在新的人际关系圈子中未能处理好包括上下级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加上又不注意讲究策略与方式,结果不仅妨碍了个人才能的发挥,还招来了嫉妒和排斥。

因此,在现实中,做人必须讲究隐忍的策略与艺术。锋芒毕露者,他们往往不会因锋芒毕露而走向成功,却反而容易因此遭受挫折,甚至一蹶不振。所以,为人处世既要能隐忍,又要能够瞅准时机奋发。

不要贬损他人

贬损他人以抬高自己是愚蠢的行为,是不会做人的表现。在贬损他人的同时,也是在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有这种癖好的人,在抬高自己、贬损他人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对方的感受与对你的看法,只顾自己享受虚荣心满足后的喜悦,殊不知,摒弃、孤立早已为你挖好了陷阱。

有这么一句神奇的妙语,它可以阻止人们辩论,消除他人产生的恶感,并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还能使对方注意聆听。那么,你是否急切想知道这一神奇妙语是什么呢?

这句话就是:“我一点不怪你有这种感觉,如果我是你,也会与你的感觉一样。”

而事实上,有些人恰好与此相反,对于别人强过自己心理极不平衡,于是通过贬损别人,说明别人并不强于自己,从而在心理上得到一种阿Q式的平衡。

李先生自我感觉良好,然而在单位人缘并不好。,因此他经常抱怨世态炎凉,责怪同事寡情。真的的世态炎凉、同事寡情吗?非也!原来是李先生自命不凡,每逢单位开会,年终考评,他都喋喋不休地贬损他人,以显示自己“崇高的思想”、“卓越的才能”、“非凡的业绩”。因此,同事们都觉得李先生太过分了,太不像话了。于是大家都不买他的账,他陷入了孤家寡人的境地。显然,李先生人缘不好,其原因在于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现实生活中,像李先生这种人为数并不少。

为什么有些人会不择手段地贬损他人、抬高自己呢?其原因显然是出于一种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考虑的心理。

有些人为了充分地显示自己的高明和非凡的价值,因此往往喜欢找参照物,自以为通过贬损他人,自己的高明和非凡的价值就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贬损他人、抬高自己的虚荣心理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这种思想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个人主义恶性膨胀,形成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状态,因而在单位无疑就会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进而要求别人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尊重自己。别人一旦不服从自己、不尊重自己,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失落感。然而这种人的行为是绝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只会越来越激起别人对他的反感。这种高期望与实际的反差不可避免地导致这种人的自我消沉。

做人不要恃才傲物

一个人有了一定的才气,自然身价倍增。但这并不是骄傲的资本,更不能因此而自恃清高,或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低调不是一句口号,要切切实实地保持行为上的低调,就应明白为人不可恃才傲物的道理。要知道,任何人都有被瞧得起和被尊重的需求,否则,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到头来可能因此而得罪了他人,断了自己的后路。

嵇康是魏晋风流名士竹林七贤的突出代表,也是魏晋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音乐家。他喜好老庄,卓然不群,傲骨铮铮,愤世嫉俗。正是这种与世人格格不入的个性决定了他一生悲剧性的结局。

钟会是魏国大臣钟繇的儿子,司马氏新贵刚一得势,他立即伏首依附,成为司马集团的重要人物。他对玄学颇为爱好。有一天,他带众宾客衣冠锦绣、乘骏马特地去拜访嵇康。嵇康精于锻铁,在宅内的大柳树下挥臂扬锤干得正欢,盛夏酷暑,汗流浃背,却显神情怡然。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在一旁鼓风。钟会一行人浩荡而来,嵇康非但不辍工相迎,连他们到后站立身边时也毫不理会,视若无睹,仍兀自叮当不止,仿佛锻铁真是件其乐无穷、令人不忍罢手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