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
20716900000001

第1章 六纲(六经)辨证理论

第一章 六纲(六经)辨证理论

一、理论起源

(一)对《伤寒杂病论》一书的正确认识

《伤寒杂病论》一书,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书名出自明·赵开美版宋本《伤寒论》序言,“……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仲景原书名,已不可考。晋代王叔和《脉经》中,提到《伤寒》一词,是将仲景书分为“伤寒”和“杂病”两部的开始,南北朝陈延之《小品方》记载有《张仲景辨伤寒并方》九卷,《张仲景杂方》八卷,无著者,由此可以看出,这两部书当是后世《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原始版本。

然而,纵观《伤寒论》内容,并非专为外感病而论,其论述的内容,是一切疾病的辨证论治的大法,辨证方法,采用三阴三阳的六纲(六经)辨证理论,以“五证”病机为根本,理法方药具备,赅括百病。因此,将其认为是专治伤寒外感病的书,是有失公允的,也导致了后人对其产生了严重误解,认为该书就是单纯“六经辨证”论治外感伤寒的,而《金匮要略》才是“脏腑五行辨证”论治内伤杂病的。我们认为,即使原书名为《伤寒论》,也不过是仲景用“伤寒病”来举例,借以阐明六纲辨治百病之大法的。

唐代之后,后人在整理两书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加入伪造的序文和各种注解,如“伤寒例”和“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等,与原文互混,真假难辨。从而公认了“六经”辨伤寒,“脏腑”辨杂病的说法,到了金元时期,时方派又以《内经》的脏腑经络理论和“运气学说”来进一步曲解,步入了辨证理论的误区近千年,由此,进一步衍生了《伤寒论》不治温病、不治内伤杂病的说法,创造了“温病”理论,与之对立,造成了严重的理论混乱。

《金匮要略》一书,已残缺,是《小品方》后,《千金方》之前的作品,其内容,被《千金方》多处引用并注明。该书内容,多为《脉经》第八~第九卷内容,涉及各科杂病。书中多处条文内容,与《伤寒论》相互重复,是仲景论治除《伤寒论》外,其他各科杂病的,其辨证方法,非为后世所云的脏腑五行辨证法,而是纯粹的六纲(六经)辨证法。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本当为一部完整的临床医学全书,《伤寒论》以“伤寒”为例,讲的是疾病辨证纲要,以三阴三阳六纲和五证病机为立法,而《金匮要略》讲的是在此基础上的临床广泛运用。《金匮要略》并没有单独谈及如何辨证,因为辨证方法,俱在《伤寒论》之中。书中也未见到任何有关脏腑和经络气化的具体论治内容。

仲景学术的原始资料,收载于《脉经》当中,《脉经·卷七》通篇皆为后世《伤寒论》的条文内容,以“伤寒”“中风”“温病”等为例,阐述六纲辨治理论。而《脉经·卷八~卷九》的内容,则为后世《金匮要略》的最原始的资料,其中言及除“伤寒、温病”之外的其他六淫感伤的辨治,如“痉湿暍”“霍乱”“温虐”等,进而详细阐述了各科杂病的辨治法要。这两部分内容,合在一处,才算尽善尽美。因此,我们认为,将一部完整的仲景全书,悍然地分割为单独的两部书,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必须予以纠正。

对于仲景全书的命名,个人认为,《伤寒杂病论》一名,虽出于伪序言(详细考证见《脏腑、经络、运气学对〈伤寒杂病论〉的曲解》一文),但还算中肯,这也说明,作伪序者,已经意识到这两部书当为一体。《伤寒杂病论》,用今天的语言来理解,当为“外感内伤杂病论”。

书中“六经”的称谓,是后人用《素问·热病论》中的经络六经理论来曲解的,仲景在书中,并没有表述为“太阳经、少阳经……”而是“太阳病、少阳病……”与经络无关,当是六病的纲要名词,因此,称其为“六纲”,更为合适。这种“六经”的称谓,叫了近千年,已经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但是,这个概念我们必须要搞清。(注:下文当中,有出现“六经”字样而非专指经络的,大家都应当按照“六纲”去理解)

《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框架和内涵,隐于条文方证之中,只有深入地进行研究挖掘,才能够完整地提取出来,才能够还仲景经方理论之原貌,才能找出传统医学理论的科学内涵,才能使中医得以真正意义上的振兴。

(二)阴阳学说的内涵与运用

阴阳学说,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只是简单地提出了和叙述了其基本的几个特性以及在临床上的一些简单辨证应用。这些,只是阴阳学说当中的一部分简单内容,并没有言明其真正的精髓。

其真正的理论内涵,就是阴阳的三阴三阳理论。这个理论,是阴阳学说的根本框架模型,是中医三大医学体系的最根本的理论,同时,也是指导六纲临床辨证的根本理论。

三阴三阳,就是阴阳在彼此转化中,出现的六种状态。是在阴阳的基础上,将“阴”分为三种状态,即太阴、少阴、厥阴。又将“阳”分为三种状态,即太阳、阳明、少阳。

其相互的时相转化顺序是: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之后,又开始转为少阳,由此完成一个“如环无端”的阴阳循环转化。

由表到里定位的顺序是:

三阳:太阳—少阳—阳明

三阴:少阴—厥阴—太阴

阴阳:三阳—三阴

这个理论,最早被运用于时间的分类上,中国古代以及古印度曾用来计时,把一天、一年,分为六个时段,最早记载于《脉经·扁鹊脉法》当中,如“平旦曰太阳,日中见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少阴,夜半曰太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阴三阳时也。……少阳之脉,乍小乍大,乍长,乍短,动摇六分。王十一月甲子夜半,正月、二月甲子王”。经考证,该文虽有时序错简,但是,却证明了古时,人们已经把三阴三阳的理论,运用在了生活和医学当中。

三阴三阳的分类法则,见于《内经·素问·阴阳离合篇》,将阴阳进行系统的“开阖枢”分类,并进行了确切的表、里、半表里的关系定位。其定位的关系是这样的:

阳:太阳开—阳明合—少阳枢

阴:太阴开—少阴合—厥阴枢

《素问》原文有错简,我们将在下篇《三阴三阳概述》中讲一下。

该理论,在中医学上,首先用于对经络的命名分类以及运气学说的六气分类上,同时也被《伤寒杂病论》运用于六纲辨证上。经络、运气、六纲辨证,虽然共用了三阴三阳理论进行分类和理论指导,但是,其中赋予的理论内涵和概念,以及在时序上,各不相同,不能彼此混淆,否则,将发生理论错位,导致学术体系上的严重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