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
20716900000093

第93章 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3)

第十二章 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3)

上十味为末,以绢袋盛,大如指,长三寸,盛药令满,纳妇人阴中。坐卧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时去之,更安新者。一日一度,必下青黄冷汁,汁尽即止,可幸御,自有子。若未见病出,亦可至十日安之。此药为服朴硝汤恐去冷恶物出不尽,以导药下之。值天阴冷不疼,不须着导药。亦有着盐为导药者,然不如此药。其服朴硝汤后,即安导药,经一日外,乃服紫石门冬丸。(千金方)

天气阴冷,肚子不疼的,可以不用这个药。看这个药,主要还是白矾、戎盐、大黄、皂荚为主。荡涤瘀滞,软坚破瘀。结合蜀椒、干姜、细辛,温热通经,杀虫。当归治疗疮疡。山茱萸、五味子,收涩而杀虫。山茱萸有杀虫作用。这个完全可以针对宫颈糜烂、****滴虫、****炎等疾病。用上之后,不要行走。有小便了,就去掉,再换药。要排除恶物,干净了,就可以了。没排出,继续用,一天一次,可以治疗十天。排干净了之后,养两天。夫妻同房,就会怀孕的。为了保险起见呢,他后面又给了一个方子,进行补养。

25. 治全不产及断绪,紫石门冬丸方。

紫石英 天门冬(各三两) 当归 芎 紫葳(凌霄花) 卷柏 桂心 乌头 干地黄 牡蒙(紫参) 禹余粮 石斛 辛夷(各二两) 人参 桑寄生 续断 细辛 厚朴 干姜 食茱萸 牡丹 牛膝(各二十铢) 柏子仁(一两) 薯蓣 乌贼骨 甘草(各一两半)

上二十六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渐增至三十丸,以腹中热为度。不禁房室,夫行不在,不可服。禁如药法。比来服者,不至尽剂即有娠。(千金方)

这个方,和七子散差不多,不过是针对妇科的血分去的。药太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回去可以查《神农本草经》,自己理解一下药症就得了。主药是紫石英,辛甘而温。主治心腹欬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温中、轻身、延年。食茱萸,可以用吴茱萸。功用一样,食茱萸利水饮强些。这三个方子,是妇科不孕的法宝,治法也很有特色。那个导药,可以广用在妇科杂病上。

26.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

吴茱萸(三两) 当归 川芎 芍药(各二两) 人参 桂枝 阿胶 牡丹皮(去心) 生姜 甘草(各二两) 半夏(半升) 麦门冬(一升,去心)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五十岁左右的妇女,病下利。《金鉴》作“下血”。瘀血,不能导致下利不止数十天。但是啊,有个问题要讲了。临床见到很多温经汤证,有的白带异常增多,有的伴随溏便,有的流血。有的是同时都具备。还有的尿频。因此,个人认为,还是这个“利”字比较合适,含义较广。整个方证,要有个前提,就是少腹寒痛胀满,胸中有热,手掌热,两足寒。典型的厥阴病。我的经验是,要在这个前提下,同时还具有两个症状的,也就是尿频、便溏、白带异常、胞宫下血。就是精确的方证对应,一般十付药就可以解决。

五十岁左右,病了上述的“下利”症状,数十天不止。同时,还有少腹胀痛,腹中发凉,手掌热,口唇干燥,或饮水多,或口干不欲饮。到晚上就容易发热,也有平时就阵阵发热的。医生说了,这是带下病。原因是,曾经有过流产,腹中残留了瘀血。唇口干燥,就是瘀血的典型指征。当然,单纯从唇口干燥上,不能冒然地说就是瘀血。还是要结合整体症状判别。包括面色黧黑,口唇发紫,舌质青黯瘀斑,腹中时而刺痛等,来辨别。具备3~4项症状,就是有瘀血了。

妇女到了绝经期,腹中有瘀血不去,就会影响阴阳气血流通,机体要清除它,就要以经血、白带的形式外排。同时因为瘀血阻滞,会出现阴阳不和,出现厥阴证,上热下寒,下焦寒,当然会出现溏便或者尿频。水饮不化,要口干。寒多则不渴,热多则渴。方子后面也介绍了,还可以治疗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这个方子,在《千金方》里的主治呢?我们看看原文:治崩中下血出血一斛,服之即断,或月经来过多,及过期不来者,服之亦佳方:

吴茱萸 当归(各三两) 川芎 人参 芍药 牡丹 桂心 阿胶 生姜 甘草(各二两) 半夏(八两) 麦门冬(一升) 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

说的基本一样。崩漏下血,严重的,也可以用它。“治崩中下血出血一斛”,这可了不得!这个方,是调经祖方。有人就用这一个方子治疗妇科很多病,成了名医。《千金方》,这个方没有方名。因此,更加证明,那里很多方子,都是仲景方。我们这里收录的,大概有二分之一多些。我们都是精选的代表性方剂。还有一个问题要说明的,就是这个方子的广用。可以治疗各年龄段的白带异常、腹痛,也就是西医的盆腔炎。还有,就是更年期综合征。许多更年期女性,都有胞宫瘀血问题。因此,多数都出现有温经汤证。即使不下血,也要白带异常,或者燥热、尿频、便溏等一系列症状。吃这个方,都管用,很神效。我们看看这个方子的组成。

吴茱萸,辛苦大热。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 理。—内能祛寒,外能祛风。下气,止水饮眩晕。

当归,辛甘温。主治欬逆上气,温疟,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创,煮饮之。—祛风养血止血,温通经脉。

川芎,辛甘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祛风寒,通血瘀,止头痛。

芍药,酸苦凉。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 气。—止腹痛,破血瘀积聚。配合当归、川芎,调营分和血分。

麦门冬,甘凉,补虚养胃,通脉络。主治心腹结气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

人参,补虚养津液。桂枝,解表祛风,降逆,养胃气。配合芍药,调和营卫。阿胶,妇科养血必用的。止血补虚。牡丹皮,清热破血瘀。生姜、甘草,养胃温中,止呕。半夏,降逆除水饮,去胸闷头晕。养血止血祛寒,清热生津,祛瘀破结,利水饮,调和营卫,交通上下内外。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些药的药症,涵盖了更年期的症状呢?更年期的情绪异常,也是瘀血证的表现。那么,今后大家对更年期的治疗,也就有了方向了。这个方,被尘封了多少年啊。这回,给大家剖析出来,就要广用它造福。

27.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土瓜根散(阴肿亦主之。)

土瓜根 芍药 桂枝 蟅虫(各三分)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带下病,泛指妇科杂病。月经不利,看看,这个“利”字,含义很多。月经过多,也可以叫“下利”。因此这个要分析着理解。月经不利,就是不顺畅,憋得难受,小肚子胀满疼痛。并且,一个月来两次月经。这也是瘀血问题,也一定会有诸多的瘀血症状,他这里给省略了。要记住,只要子宫有瘀血,月经就不正常。严重的要崩漏下血,或者闭经。什么叫崩漏呢?血崩,就是突然下血如注,大量失血。就像那个温经汤主治上说的崩中下血出血一斛。1斛=10斗=20 000毫升。

学生:不会吧,这么多还能活?

这不过是个形容词而已,形容量多。血漏,又叫胞漏,是指的淋漓不断的下血。量不多,还缠绵不断。治疗崩漏,要以祛瘀为主,配合止血养血。瘀血不去,是止不住的。就像痢疾,不攻去肠中毒浊,是不会好的。要用土瓜根散治疗。确切讲,这是个属阳明的滞证。

土瓜根,味苦寒。主消渴内痹瘀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俞聋。—阳明药,去瘀血的。

芍药,止腹痛,去瘀血积聚。

蟅虫,咸寒。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癥瘕,破坚,下血闭。—这也是阳明药。破血的力量大。

桂枝,辛甘温。是个辅佐药,可以温通发散。配合白芍,还可以调和一下营卫。

除了蟅虫,其余的药,都可以兼顾补虚。这个方子好。蟅虫和桂枝,也体现了“辛咸除滞,佐以甘苦”的配伍法则。瘀血破下去了,自然就好了。

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

1. 问曰:妇人经水适下,而发其汗,则郁冒不知人,何也?师曰:经水下,故为里虚,而发其汗,为表复虚,此为表里俱虚,故令郁冒也。(脉经)

这个郁冒,讲的不是产后的。疾病是一样的。来月经了,某种原因,发汗过多,昏厥了。什么原因呢?医生说,来月经了,就要里虚,也就是血虚。再给发汗过多,就要表虚,也就是阳气虚。表里气血都虚,就要郁冒,也就是晕厥。类似于西医的“休克”。

2. 问曰:妇人病如癫疾郁冒,一日二十余发。师脉之,反言带下,皆如师言,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濡而紧,濡则阳气微,紧则荣中寒,阳微卫气虚,血竭凝寒,阴阳不和,邪气舍于荣卫,疾起少年时,经水来以合房室,移时过度,精感命门开,经下血虚,百脉皆张,中极感动阳动,微风激成寒,因虚舍荣卫,冷积于丹田,发动上冲,奔在胸膈,津液掩口入,涎唾涌溢出,眩冒状如厥,气冲髀里热,粗医名为癫,灸之,因大剧。(脉经)

妇女像癫痫一样,出现郁冒,一天发作二十多次,医生诊脉,反说是带下,就是妇科杂病。结果,如医生所言,那么,脉象上怎么分别呢?医生又长篇大论了一番。大概的意思是说,寸口脉,浮取濡散无力,沉取则脉紧。浮取无力,是卫阳不足,沉取紧,是营阴有寒,就是血瘀不通。阴阳气血失调了。

这个病的原因,就是曾经来月经的时候,行房事,时间过久,因为****交感,使子宫开张。命门,这里叫宫口。这样一来,经血利下过多,因此血虚了,百脉都张开了。中极,就是指小肚子,中极穴位那个部位。感觉跳动。这是因为外邪入内所激动,寒邪从外入了营卫,冷气积聚丹田之内,丹田也是指小肚子。因此寒邪上逆,冲动胸膈,就要口中津液涌出,多吐痰涎。寒饮多了,上冲于脑,就要晕厥。并且,还要腹股沟和大腿内侧发热。这也体现出一种表证来。在西医说,那就是局部有炎症了。一般的庸医以为是癫痫病。用艾灸治疗,就要病情加剧。这个病,看来是经期同房造成的血虚,然后感染了病邪。艾灸为什么会加剧?过去的艾灸,都要有灸疮的。温灸的话,不会有这个问题。本来血虚,做了化脓灸,伤及血脉津液,当然更虚。能不加重?一定要注意经期卫生。

命门一词,说法很多。命门,分先天和后天。先天的,指两目之间的那个玄关祖窍。后天的,指女子的宫口和男子的精囊部位。含义为生命之门。说它在两肾之间,那是指的命门穴位,不要搞糊涂。说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更是痴人说梦,瞎白唬。

3. 问曰:妇人病苦气上冲胸,眩冒,吐涎沫,髀里气冲热。师脉之,不名带下,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沉而微,沉则卫气伏,微则荣气绝,阳伏则为疹,阴绝则亡血。病当小便不利,津液闭塞,今反小便通,微汗出,沉变为寒,咳逆呕沫,其肺成痿,津液竭少,亡血损经络,因寒为血厥,手足苦痹,气从丹田起,上至胸胁,沉寒怫郁于上,胸中窒塞,气历阳部,面翕如醉,形体似肥,此乃浮虚,医反下之,长针,复重虚荣卫,久发眩冒,故知为血厥也。(脉经)

这是接着上条说的,是同样的病,而加重了。来诊的时候,见到脉沉微无力。沉脉,是卫气不能外出,微弱,是血不足的厉害。卫气不能出表,就要皮肤发痒疹。血不足,到了营绝亡血的地步。这里要注意,有很多的皮肤痒疹,尤其荨麻疹,是这种情况。属于厥阴。病人应当小便不利,津液都不通了。亡血也是亡津液。但是,这个病人小便通,还有微微的汗出,就会更伤津液,就要脱阳的。真阳不足,寒邪水饮旺盛,上逆就要咳逆吐涎沫,变成肺痿了。津液如此虚竭,加上亡血而经络不通,寒盛而厥。手足要麻木逆冷疼痛,像痹证一样。寒气从丹田少腹上冲到胸胁,寒邪积结在上焦,胸中要痛结不通,那点阳气浮在上面,面红如醉,出现了戴阳证了。身体像肥胖的样子,这是虚阳外越,水气不化造成的。医生以为是水饮,用下法,用粗针乱扎,泻出阳气,更加营卫亏虚,就会眩晕厥逆,是亡血而造成的。这就是厥阴重证,阴阳要离绝了。这个,怕是要用通脉四逆汤一类的方了。

4. 问曰:五崩何等类?师曰:白崩者形如涕,赤崩者形如绛津,黄崩者形如烂瓜,青崩者形如蓝色,黑崩者形如衃血也。(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