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常用的抗病毒药物简介 (1)
① 离子通道M2阻滞药
金刚烷胺(金刚胺、三环癸胺、Amantadine,Synmetrel):三环癸烷衍生物,1976年由美国FDA批准使用。低浓度时能特异性抑制甲型流感病毒,高浓度也可抑制乙型流感病毒。抗病毒,成年人,1次200毫克,1日1次或1次100毫克,每12小时1次。儿童,1-9岁小儿按体重每千克1次1.5~3毫克,每8小时1次,或每千克1次2.2~4.4毫克,每12小时1次;9-12岁小儿,每12小时100毫克;12岁及12岁以上,用量同成年人。
使用注意事项:本品不良反应主要是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嗜睡、眩晕、抑郁、食欲减退等,亦可出现皮肤青斑、踝部水肿。老年患者耐受性低,可出现幻觉、谵妄、精神病、脑动脉硬化、癫。哺乳妇女慎用,可致畸胎,孕妇禁用,肾功能不全者酌减剂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
金刚乙胺(ɑ-甲基金刚烷胺,Rimanatedine):金刚烷胺的衍生物,作用与其类似,对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更强且毒性低,体内吸收快而完全,用药后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及头痛、头晕、失眠等,禁用于对金刚烷胺类药物过敏、严重肝功能不全、肾衰竭及妊娠妇女,抗抑郁药、******合用,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甲基吡咯金刚烷胺(DU-34788):体外抗病毒较金刚烷胺广,对流感甲型病毒、黏液病毒、鼻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本品比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效果更好。
吗啉胍(病毒灵、ABOB、Moroxydine、Bioxine):广谱抗病毒药,对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RNA型病毒均有作用;对DNA型某些腺病毒也有一定作用,口服易吸收,排泄较快。目前盐酸吗啉胍的产量占我国抗病毒药总量的80%,是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用以防治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以及腺病毒引起的咽喉结膜炎等。不良反应是个别患者有食欲缺乏感。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病毒唑、Ribavirin、Virazda):广谱抗病毒药,体外具有抑制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肝病毒等作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具有免疫作用与中和抗体作用。
常见不良反应有贫血、乏力等,停药后即消失;偶见不良反应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并可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大剂量可致心脏损害,对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咳喘可致呼吸困难、胸痛等。孕妇禁用,肝功能异常者慎用,与齐多夫定共用有拮抗作用。
利巴韦林对各型流感均有疗效,以5毫克/毫升溶液滴鼻,并同时口含片剂2毫克,每2小时1次,热退后,改每天4次,连续2天。据观察治疗24小时后有73%患者体温下降,也可采用干扰素气雾剂治疗小儿流感,解热效果明显,2日后体温正常者达93.5%。
② 神经氨酸酶抑制药目前有2个品种,即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我国目前只有奥司他韦被批准临床使用。
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成年人75毫克,每天2次,连服5天,应在症状出现2天内开始用药。儿童体重15千克者用30毫克,15~23千克者用45毫克,24~40千克者用60毫克,超过40千克者用75毫克。1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奥司他韦是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的选择性抑制药,口服后经酶促作用转变成活性物质奥司他韦羧酸盐,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磷酸奥司他韦可以与食物同服或分开服。有一些患者,进食同时服药可增强对药物的耐受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对肌酐清除率每分钟大于30毫升的患者不必调整剂量;对肌酐清除率每分钟小于30毫升者,推荐使用剂量降为每次1粒,每日1次,共5天;未在肌酐清除率每分钟小于10毫升的肾衰竭患者身上做过磷酸奥司他韦研究,所以在这个人群中应用磷酸奥司他韦一定要慎重。对肝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对老年人不需要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失眠、支气管炎等,但在首次剂量后1~2小时逐渐消失,禁用于对该药过敏者。
③ 中药治疗:清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感冒清、抗病毒口服液等均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参照中医对流感及风湿肺热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要求,以清热、解毒、化湿、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清热解毒类中药可选用抗病毒颗粒剂(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粉针剂)、清热解毒颗粒剂(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解热类中药则可选用瓜霜退热灵胶囊、新雪颗粒剂等。另外根据病情选用中药饮片煎煮成汤剂进行对症治疗。
流感患者如不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则预后良好,1周左右开始缓解。高龄者、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肾衰竭、糖尿病、免疫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并发肺炎时,死亡者并非罕见。
6. 世卫组织的流感警告级别
一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传播,但未出现人感染的病例。
二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传播,这类病毒曾造成人类感染,因此被视为流感流行的潜在威胁。
三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这类病毒已造成零星或者局部范围的人感染病例,但未出现人际间传播的情况。
四级: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并引发持续性疫情。在这一级别下,流感蔓延风险较上一级别显著增加。
五级:同一类型流感病毒在同一地区(比如北美洲)至少两个国家人际间传播,并造成持续性疫情。尽管大多数国家在这一级别下仍不会受显著影响,但五级警告意味着大规模流感疫情正在逼近,应对疫情采取措施的时间已经不多。
六级:同一类型流感病毒的人际间传播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地区。这一级别意味着全球性疫情正在蔓延。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注射流感疫苗。
(刘 蔚)
六、阿司匹林,百岁明星
* 解热镇痛,阿司匹林一片
* 规格不同,阿司匹林的临床适应证不同
* 长期使用谨防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关注阿司匹林的出血倾向
阿司匹林诞生于1899年3月6日,到目前为止已应用百余年,堪称解热镇痛药中的“百岁明星”。阿司匹林的出现造福了无数被病痛折磨的人们,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直到今日,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服用阿司匹林来解热镇痛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人们常说:“感冒发热,阿司匹林一包”,但这位百岁明星的临床身价并不仅限于此,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共同揭开这位明星的神秘面纱。
1. 阿司匹林的临床价值 首先,它是临床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等。如果您患了感冒并且感觉发热或者头痛,此时您可以选择一片阿司匹林。其次,它还用于抗炎抗风湿,在临床上用于急性风湿热的控制,其疗效迅速;但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剂量偏大,易引起胃溃疡和胃出血,临床应用逐步减少。最后,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及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可使高危患者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的危险性降低23%,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础药物。
2. 阿司匹林研究进展 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阿司匹林新的药理活性。近年临床上常用它来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在没有出血性禁忌证的情况下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作为高风险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措施。纽约艾伯塔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发现,按时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如关节病、心脏病)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国外观察发现,每日口服小剂量(50毫克)的肠溶阿司匹林可延缓和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使其发病时间推迟10年,并可使45%以上的患者免于手术。此外,它还可以预防卒中,但对没有血管疾病史的人们通常不推荐使用。最后,阿司匹林已逐渐应用到直肠癌及乳腺癌的防治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
3. 阿司匹林的常用规格与用法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主要有3种常用规格即每片300毫克、100毫克和25毫克。规格不同,临床适应证不同。300毫克规格主要用于解热、镇痛,成年人或14岁以上的儿童,1次口服1~2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但24小时内不能超过4次;如您的孩子还未满14岁,那么1次只吃1片或者及时选用其他解热药物,小儿及婴幼儿慎用。100 毫克规格的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如果您需要服用此规格的阿司匹林,药师建议您每天服用1片,该规格一般不应该用作镇痛药。25毫克规格的阿司匹林临床适应证与100毫克规格类同。
接下来,再了解一下阿司匹林的用法。为了减少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药师建议您最好在饭后温水送服,不可空腹服用。这主要是因为阿司匹林在胃中可水解生成水杨酸,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消化道溃疡等。为了增加药效和减少不良反应,通常将阿司匹林做成肠溶剂型。肠溶片经胃到达小肠时才崩解和吸收,使用时不可以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吃,必须整片吞服。
食物可降低阿司匹林的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量。阿司匹林不能和酒同服,二者都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强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侵蚀作用,使上消化道出血加重。乙醇可使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出血时间延长。
4. 阿司匹林的使用禁忌 阿司匹林多年来缓解了无数人的头痛,然而,除了它的“丰功伟绩”,还有一些值得警觉的地方,如果稍有不当,就会反受其害。以下三处注意须谨慎。注意一:慎用阿司匹林。首先,阿司匹林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其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消化道溃疡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急性期不宜使用,稳定期的患者可改服对胃黏膜损伤相对较少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或与食物同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其次,因为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用药后会加重出血倾向,所以平时有自发出血倾向的人(如牙龈或皮肤经常出血)不宜服用阿司匹林;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用阿司匹林;近期内做过手术的患者也不宜使用,尤其是眼科、颅脑、内脏手术的人要禁用阿司匹林。此外,阿司匹林可诱发皮疹、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或黏膜充血等过敏反应,其中以哮喘较为常见,可在服药数分钟后出现呼吸困难与喘息,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所以过敏体质者不宜服用。注意二:阿司匹林的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