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安全用药心中有数
20717100000006

第6章 合理服药 (1)

合 理 服 药

一、服正确的药,更要正确地服药

* 高血压患者用药:宜早上服不宜晚上服

* 哮喘患者用药:临睡前服用

* 糖尿病患者用药:胰岛素早晨用

* 服药一定要喝水,切不可用茶水、牛奶和果汁送服

* 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切不可掰开或嚼碎服用

* 用药不得擅自停用、更换,有情况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为了能使患者所服药物达到最佳疗效,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在这里我们提醒患者朋友,不仅要服正确的药,更要正确地服药!

有的糖尿病患者,服用了阿卡波糖片(拜糖平),血糖却一直居高不下,仔细询问后才知道,他们没有按照医嘱“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服用,结果药物没有发挥疗效,长期服用的药就这么浪费了。还有的病人因为发热,自行服用对****氨基酚(扑热息痛),服用了2片热没退,结果又服了2片,导致后来出汗太多而虚脱。另外有一些病人,一给他开药他就先问药物有没有不良反应,只要有不良反应的都不服。其他不正确的服药方法,比如服药不喝水,该忌口不忌口,这样的患者就更加大有人在了。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点,向大家介绍正确的服药方法。

最佳的服药时间

用药后多久会见效

最佳的送服方法

1. 服药的时间很重要,直接关系到疗效

(1)正确理解饭前、饭后等服药时间,具体服药时间与1日3餐有关:普通片剂,大多数是每天3次服药,按道理,是每8个小时服1次,但是这与我们的作息时间有冲突,一般很难做到半夜起来服药。具体什么时间服,一般是看对饮食和胃肠道有没有影响,我们可以大致将药物按一日三餐分类。

一日三餐药物分类

饭前服药

进餐前30~60分钟

目的是使药物较快进入肠道,有利于肠道吸收,减少食物对其的不良影响。大部分中药或中成药都需要在饭前服用,空腹可以增强吸收。如果你在吃饭前刚吃进一大堆零食,那么此时的“饭前”可不等于“空腹”哦

① 消化系统药物

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等

胃肠解痉药:颠茄合剂、溴丙胺太林、阿托品、颠茄、止吐药等

助消化药:多酶片、乳酸菌素等

胃黏膜保护药:硫糖铝、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

其他:利胆药(如硫酸镁、胆酸钠等)、肠道消炎药、抗酸药(如复方氢氧化铝、氢氧化铝)、驱虫药、盐类泻药等

提示:驱虫药,要在半空腹或空腹时服下,如果饭后服,药物被食物隔住,就难以达到治疗目的。盐类泻药如硫酸钠、硫酸镁等,这些药服用后应多喝水。早上起来空腹服这些药,可使药迅速入肠发挥作用,服后4~5小时致泻

② 抗生素类药物

β-内酰胺类:阿莫西林、头孢菌素、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

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大环丙酯类: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其他类:苯酰甲硝唑、塞克硝唑、异烟肼,利福平等

③ 免疫类:匹多莫德、胸腺肽片、脾氨肽等

④ 中成药:健脾药、胃药、滋补药等

⑤ 其他:伐昔洛韦、卡托普利、双嘧达莫、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左旋甲状腺素、阿仑磷酸钠等;一些肠溶片、中成药滋补药等

饭后服药

进餐后15~30分钟

利用食物来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刺激性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水杨酸钠、保泰松、萘普生、硫酸亚铁等

组胺受体阻断药:异丙嗪、苯海拉明、特非那丁等

铁剂补血药:富马酸亚铁、硫酸亚铁

化痰平喘药:氨溴索、氯化铵、氨茶碱等

中和胃酸的药物:铝碳酸镁、盖胃平等

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普萘洛尔、泛癸利酮胶囊等

因餐后食物可使其生物利用度增加的药物:苯妥英钠、螺内酯、氢氯噻嗪、维生素B2等

止泻药:小檗碱

其他无特别注明用法的药物,应饭后服用

饭时服药

进餐少许后服药

能及时发挥药力,且油类食物有助于药物的吸收。适宜于饭时服用的常用药有: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灰黄霉素、盐酸曲美他嗪片(万爽力)、贝那普利(洛丁新)、匹维溴铵、二氢麦角碱、复方α- 酮酸、复方消化酶、奥利司他等

早上服用的药物

① 糖皮质激素药: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的高峰是上午8时左右,中午开始下降,午夜降至最低。临床研究发现:将传统的每日分次服药方案改为每晨7~8时1次服药,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最轻,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而且长期用药者突然停药,也很少发生停药危象。

② 降压药:血压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特点,白天血压高于夜间,治疗高血压须将白天过高的血压降至正常。每天1次的降压药多在7时左右服用。若每天2次用药宜早上7时,下午4时,不可临睡前服用,以免夜间血压下降。

③ 利尿药:氢氯噻嗪在早晨7时服用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呋塞米上午10时服用,利尿作用最强。

④ 强心药:心脏病人对洋地黄制剂的敏感性在凌晨,******口服后1~2小时起效,4~12小时作用达峰值,******在晚8时服药,不但可以增强疗效,还可避免因血浓度过高而产生的毒性反应。

⑤ 抗心绞痛药:心绞痛发作高峰在上午6~12时,而治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也存在昼夜节律性。钙拮抗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在上午使用,可明显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下午服用的作用强度不如前者。所以心绞痛患者最好早晨醒来时马上服用抗心绞痛药。

晚上服用的药物

① 他汀类调血脂药:近年来研究发现,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有昼夜节律性:在午夜至清晨之间合成最旺盛,故对于调血脂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等,采用每日晚间顿服,代替每天3次服药,效果最佳。

② 抗哮喘药,据统计,哮喘在睡眠时的发作率是白天的100倍。哮喘多在夜间凌晨发作。氨茶碱的疗效结果比较显示,每晚8时口服1次的平喘效果显著优于每天2次的服药方案。因哮喘多在夜间凌晨发作,故每天1次的抗哮喘药多在睡前半小时口服。

③ 催眠药:起效快的如水合氯醛、********等。入睡快者,可在临睡时服;入睡较慢者,服后半小时至1小时起作用,应提早服。

④ 轻泻药:治便秘的温和泻药如大黄、酚酞、液状石蜡等,服用后8~10小时见效,均须在睡前半小时服用,次日早晨排便。

⑤ 抗结核药:异烟肼晚间顿服较早晨顿服抗结核效果好,血药浓度测定表明,晚间服药后1小时高峰期,远比早上服药高峰期要高,半衰期也有所延长。

⑥ 其他类:α受体阻滞药如特拉唑嗪,亦须睡前服用,以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氟桂利嗪有嗜睡不良反应,需在睡前30分钟服用。

(2)几类特殊患者的服药时间规律

① 高血压患者用药应该早上服不宜晚上服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天之内,会出现两个血压高峰期,一个高峰是上午 9~11时,另一个高峰是晚上6~7时,尤其是早上的血压陡升可能导致心血管意外,而到了晚上,由于神经调节机制,人的血压会自然下降。控制血压的昼夜波动,用药很有讲究。建议每天服1次的药,可以在早上7时服药,到早上9时血压高峰段,血液里的药物浓度已经能够起效了;降压药一般不要在晚上吃,夜间的降血压作用最强,而晚上即使不服药,血压已经下降了,血压降得太低,心、脑、肝、肾等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器官损害。

具体如下: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宜在早晨用水送服,非洛地平缓释片不可咬碎或咀嚼。胃内食物可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吸收减少30%~40%,故宜餐前1小时服用。沙坦类药物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厄贝沙坦、缬沙坦等,在进餐时或空腹服用,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螺内酯、氢氯噻嗪等宜饭后服用。

② 糖尿病患者早晨用药好

a. 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尿糖昼夜有一定的规律,用胰岛素降糖,上午的药效作用较下午强。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上午10时给药,降血糖作用最强。

b.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个体化,禁用于低血糖者,口服降糖药一般为餐前或餐中服用,具体如下。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属胰岛素增敏药,空腹或进餐时服用。

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属磺酰脲类降糖药,其中格列吡嗪、格列喹酮餐前半小时服用。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缓释片早餐或第一次主餐时服用。

双胍类降血糖药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阿卡波糖餐中或餐前即刻服用。

③ 哮喘患者临睡前用药最好

哮喘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加,通气功能差,晚上或清晨气道阻力增加时,可能诱发哮喘。根据哮喘的发病规律和药效规律,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绝大多数平喘药以临睡前服用为佳,因为凌晨零时至2时是哮喘最容易发作的时间。

哮喘患者服用的β2受体激动药,可以采用“日低夜高”的服药方法,这样有利于药物在清晨呼吸道阻力增加时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

哮喘患者常用的茶碱类药物的有效浓度和中毒浓度非常近,它的特点是白天吸收快,晚上吸收较慢,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采取日低夜高的给药剂量,这样,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会比较长,不良反应也较轻。

2. 服药后多长时间会见效呢 患者大多治病心切,希望药到病除,服药一两天不见效果就停用者有之,或加量或换药者亦有之,从而造成药物的浪费与治疗的延误。故患者了解服药后多长时间见效大有必要。

降压药:长效降压药见效时间一般为2~4天,有的需要1周。卡托普利、螺内酯约需3天见效。复方降压片、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北京降压0号片)等需7~10天。氢氯噻嗪、氨苯蝶啶等需1周左右起效。

心脏病药: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7~10天见效,而地奥心血康服用1~2周后心绞痛减轻。单硝酸异山梨酯(鲁南欣康)约需2周。双嘧达莫最慢,3周后才见效。

降脂药:由于血脂浓度的高低与饮食关系密切,只有当药物的降脂作用大于饮食的升脂作用,并持续一定时间后,血脂才会下降。故多数降脂药的血浓度高峰虽在服药后1~2小时就出现,但血脂下降尚需2~4周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