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对证自疗
20717400000049

第49章 正 虚 (11)

第二节 正 虚 (11)

按:阳虚体弱,或年高体衰,肾阳式微,温煦无权,则阴寒内生,阳气不通,津液不行,故肠道艰于传送,终致大便艰涩难解。辨证要点: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几日1行,舌淡,苔白润,脉沉迟。兼小便清长,手足不温,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甚或腹中冷痛,呃逆呕吐。方用丁蔻理中汤加减治疗。

医案出处:黄绍刚.周福生教授论治便秘经验摭拾.中医药学刊,2002;20(5):583

十四、其他证候

验案1 肺肾两虚

秦某,男,44岁。1994年1月25日初诊。

患者于5个月前始大便时干时稀,有腹胀,矢气不畅,大便日行1~2次,虽有便意,然排出不多,排便乏力,便黏,气短,胸闷,纳食尚可,腹胀甚,按之则鸣,小便亦有尿意不尽之感,夜寐多梦,查纤维结肠镜,未见异常。既往1年半以前患“自发性气胸”,无其他病史。舌苔微黄,脉沉滑细少力。

辨证知肺肾两虚,大肠传导失利,肾司二便,肾虚则启闭失司,而生大便不爽之症。治以宣肺益肾。

炙麻黄6g,杏仁10g,全瓜蒌30g,党参5g,北沙参5g,生地黄15g,熟地黄18g,山茱萸10g,紫肉桂5g,赤芍、白芍各12g,肉苁蓉20g,巴戟天10g,桃仁泥9g,茯苓15g,泽泻12g,山药12g,砂仁6g。7剂。水煎服。

2月1日二诊:服药后,诸症好转,左下腹部隐痛,小便亦较前好转,自觉小便量少,昨晚腹泻1次,脉沉滑,尺脉略细,舌苔薄微黄。鉴于症情减轻,故继守上方,加强温阳健脾,利湿益肾之品。

初诊方改茯苓25g,改泽泻20g,加淫羊藿10g,加续断12g。14剂。水煎服。

3月15日三诊:服上药后,症状基本消失,故未能继续服药,近10余日来,大便复现不爽,日行1~2次,大便量少,纳食佳,小便调,寐可,自觉本次发病程度较上次为轻。脉沉细,舌苔薄白。诊治同前,守方进退以巩固前效。

炙麻黄10g,杏仁10g,桔梗6g,全瓜蒌45g,炒枳壳12g,生地黄18g,山茱萸6g,肉苁蓉30g,泽泻12g,牡丹皮12g,生白术18g,茯苓12g,酒大黄3g,桃仁泥10g,焦槟榔15g,广木香9g。12剂。水煎服。

3月29日四诊:大便基本为日行1次,较前畅爽,几近正常,偶为2日1行,此时则觉小腹坠而不适,次日排便量多,后腹部即舒服如常,偶有舌根部苦,心烦(2天前鼻衄1次)。左手脉沉细,右气脉沉滑,舌苔微黄,舌质红。仍以上方进退,以巩固疗效。

炙麻黄3g,杏仁泥10g,全瓜蒌50g,生地黄25g,黑栀子6g,山茱萸10g,泽泻25g,牡丹皮12g,生白术15g,半夏10g,茯苓20g,酒大黄3g,桃仁泥10g,焦槟榔15g,生石决明(先煎)30g,连翘10g,川黄连6g,淡豆豉6g,广木香6g。14剂。水煎服。

按:此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大便不爽,追溯病史1年前曾患“自发性气胸”,两者虽貌似不同,然内在却是因果相连,密不可分。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知其肺肾两虚。肺气虚,肃降失职,大肠传导失利。肾气虚,二便失主,启闭失司,故生大黄不畅爽之证。故采用宣肺益肾之法,方中用麻黄、杏仁、连翘、淡豆豉等宣肺,及六味地黄汤加减以补肾,患者服药30余剂即愈。

医案出处:《焦树德临证百案按》

验案2 肺脾肾虚

屠某,男,77岁。

患者有慢支肺气肿病史6年余,近年来虽然腑行每1~2日1行,但是排便时努挣气短乏力,排便困难,大便不干,时常咳唾白色黏痰,动则气短,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辨证为肺脾肾三脏俱虚。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液聚湿成痰,上贮于肺,肺气失于宣肃,则咳唾黏痰。咳唾日久,肺肾两虚,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故动则气短。肺虚肃降无权,脾虚不能为胃行津液而濡养肠道,肾虚则主二阴开阖失司,故见排便困难。舌淡脉沉为正虚之象,苔白腻脉滑为痰湿之征。

治疗应以调补肺脾肾三脏为本,化痰行气通腑为标。

党参10g,白术10g,当归12g,肉桂3g,肉苁蓉15g,半夏10g,茯苓15g,陈皮6g,款冬花12g,紫菀12g,莱菔子10g,紫苏子10g,杏仁10g,枳实10g,厚朴10g。

2周后复诊,腑行明显较前通畅,排便时无努挣气短。

医案出处:林江.蔡淦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2):26

验案3 胃热肾寒

李姓,男,61岁。1953年7月2日就诊。

发病2个多月,症见大便燥屎,10余日1次,腰及坐骨神经痛;两腿及小腹水肿,按之压痕;脉滑数。

厚朴、枳实、川大黄、芒硝。水煎服。服法另嘱。得下余勿服。

服药后诸症已效,燥屎已除,但仍面目下肢水肿;乃以济生肾气汤,服数剂而水肿痊愈;其汤用药: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川牛膝、车前子、附子、肉桂、防己。

按:此症胃中有热,肾脏有寒,亦即上火下寒也。故以大承气汤治其燥屎,先除其热。复以济生肾气丸加防己,以治其肾寒。肾寒得除,膀胱自温,阳气升腾,津液自化,水精四布,五脏并行而不悖。水湿得利,水肿自消。《内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以附子肉桂化膀胱之气,使水气升发,津液四布;茯苓、泽泻、车前子、防己,化其有形之水,使从小便出;生地黄、牡丹皮、川牛膝行其血瘀,引水下行;山茱萸补其肾气;山药补上制水,健其脾胃。水气一行,腹部下肢水肿自愈。

医案出处:《华廷芳医案选》

验案4 脾燥津亏

仇某,女,47岁。1998年7月14日初诊。

便秘10余年,平时依赖大黄苏打、火麻仁滋脾丸、通便灵等排便。近1年服上药无效,改服西药普瑞博思,每次10mg,每日3次,服药第1月有效,继则罔效。遂求治于中医。

观其处方,每次皆硝黄之属,服药后泻下,停药又结。来诊已7日未解大便,伴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口臭,舌淡红体胖,苔黄厚腻,脉滑实。血压:24/13.3kPa。

此系脾不布津,燥热内结。

全瓜蒌30g,生白术60g,生枳实30g,槟榔30g,杏仁15g,当归30g,桃仁15g,夏枯草30g。

7月21日二诊,服药2剂后,解下燥粪颇多,继服至5剂,排便十分畅快,每日1次,大便渐转稀烂,舌淡体胖,苔薄略腻,脉滑。此为燥结已开,脾虚之象显露。上方去当归、桃仁加党参15g,生山药30g。

7月28日三诊:大便质软成形,每日1次,排便通畅,余症悉除,测血压18.7/12kPa,舌淡红,苔薄白,体和。

上方6剂巩固治疗,1年后随访,患者欣然曰:10年便秘,终于根除。

按:《内经》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只有脾运健旺,津液四布,肠腑濡润,大肠主司传导的功能才正常。若脾虚运化无力,水津不能敷布至肠腑,则肠腑失濡,燥屎内结;若患者胃火素盛,则更易动灼胃津,使肠腑内燥。燥屎结于肠腑,秽浊不得下行,郁而生热,浊热炎上,可见头昏头痛、心烦不寐、脘腹胀满、口苦口臭、矢气臭秽、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十数日不便仍无便意,舌体多胖大,苔黄厚腻或燥黄,脉滑实有力。

此证因虚致实,治疗重在健脾,促进脾之运化功能。若肠腑燥热结实甚者,可暂佐润燥通下之品,燥结一开,则以健脾理气之品巩固,一般连续服药3~4周,陈年痼结,多可治愈。

医案出处:李廷荃,等.肖汉玺先生治疗药物依赖性便秘的经验.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2):37

验案5 脾虚痰秘

郭某,男,45岁。1986年6月17日初诊。

大便秘而不爽,欲解且量少,两胁迫闷,牵及少腹下坠,食欲不振,体倦乏力,患病3年,中西药屡投无效。苔根部白腻,质淡胖。脉弦细滑。

便秘为患已久,肝失条达,脾胃气馁,运化受纳不及,积湿生痰,痰浊阻遏,腑气不畅。证属疏化失司,脾虚痰秘。法当舒木通腑,健脾化痰,补通并进。

党参15g,炒白术10g,清半夏10g,醋柴胡10g,白芍15g,枳实10g,糖瓜蒌10g,焦槟榔10g,桔梗10g,厚朴10g,丹参15g,炒莱菔子10g,陈皮10g。

6月21日二诊:药后得矢气,两胁宽舒,解便2次,仍欠通畅。苔根黄稍有腻象,脉弦细数。痰浊渐化而挟有热象,守法再进一筹。

党参15g,炒白术10g,清半夏10g,醋柴胡10g,枳实10g,糖瓜蒌15g,焦槟榔10g,桔梗10g,厚朴10g,鸡内金10g,丹参15g,川黄连6g,陈皮10g。

此方叠进4剂,大便通顺,如释重负,诸恙不复存在。

按:本例罹患脂肪肝4载,形体较丰,嗜食厚味,食伤脾胃,转化无权,水液代谢迟缓,气反为滞,津反为痰,痰浊既是脂肪肝形成之要邪,又是胃肠结气碍运,通降失衡,导致便秘的重要因素。前医视体形彪壮,随气投以硝黄,便秘旋通旋复,且胃气一败,百药难施。西医屡用果导,初始行之有效,渐至剂量递增而效缓。今治用党参、白术补后天以助运化,然白术虽为补中益气之上品,但其性守而不下,故常伍以枳实或枳壳以行气,可防补而壅滞之偏;半夏、枳实、槟榔、莱菔子、厚朴、瓜蒌、陈皮健脾消痰宽中,行滞通腑;柴胡疏肝,木疏则土畅,肺与大肠交通,故桔梗宣肺通腑,便秘者每方秘用。

医案出处:《陈伯咸临床经验荟萃》

参考文献

[1] 朱进忠.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赵晓琴.赵昌基临床经验与学术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

[3] 李幼昌.李幼昌临床经验选集.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 闫云科.临证实验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5] 马继松.闻过喜医辑.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

[6] 杨明会,等.赵冠英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7] 周继友.陈伯咸临床经验荟萃.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 浙江中医学院.何任医案选.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9] 邱仕君.邓铁涛医案与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0] 张琪.张琪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11] 张子琳.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

[12] 董建华,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13] 关思友.关思友医案医话选.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14] 华廷芳.华廷芳医案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5] 袁兆荣,等.袁正瑶医术验案集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16]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7] 沈春晖.沈仲理临证医集.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

[18] 刘选清.刘选清临证经验选.西安:陕西省汉中地区卫生局,1983

[19] 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吴士彦临证经验集,湖州市中医医院,1984

[20] 杨甲三.杨甲三临证论治.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1] 董振华,季元,等.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22] 王发渭,等.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

[23] 彭建中,等.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24] 常章富,等.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25] 祝谌予,等.施今墨临床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6] 夏洪生.北方医话.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7] 张泽生,张红玉.张鹳一医案医话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8] 王莒生.名老中医经验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9] 张英远,孙继先.孙允中临证实践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30] 丁光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丁光迪.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31] 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32] 甄志亚.中国医学史.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3] (英)罗伊·波特(Roy Portey)主编,张大庆主译.剑桥插图医学史(修订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34] 张大庆.医学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5] 王庸晋.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36] 朱大年.生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7]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2005

[38] 池肇春,马素真.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39] 赵文霞,郭淑云.消化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40] 周仲瑛,蔡淦.中医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1] 王宪龄.中医方药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