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实效经典
20718100000011

第11章 效方疗法 (1)

第五节 效方疗法 (1)

方1消抗汤

配方:生地黄15g,白芍15g,麦冬12g,黄精15g,墨旱莲12g,龟甲15g,山茱萸12g,山药15g,牡丹皮12g,丹参18g,黄柏12g,薏苡仁24g。

加减变化:兼湿热者加鱼腥草15g,泽泻15g;兼心肝郁火者加柴胡6g,栀子9g;兼脾胃虚弱者上方去生地黄15g,加白术15g,扁豆24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至月经来潮停服。连服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功用:滋阴降火,清热化瘀。

适应证:免疫性不孕症。

临床运用:56例患者,经治疗,治愈27例(48.2%),有效19例(33.9%),无效10例(17.9%),总有效率82.1%。

经验体会:中医学认为本病辨证为肝肾阴虚,阴阳气血消长转化异常,加上湿热、瘀血等诱因而致。采用滋阴降火、清湿热化瘀血的方法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方中生地黄、白芍、麦冬、黄精、墨旱莲、龟甲滋阴清热凉血,山茱萸补益肝肾,山药健脾固肾、养阴生津,丹参活血祛瘀,牡丹皮清热凉血消瘀,黄柏、薏苡仁泄肾浊燥湿而坚阴,全方补消共济,消利结合,寓消于补之中,共奏滋阴降火,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经临床观察,对消除和改善腰腹痛等症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方剂来源:李乃荣,等.消抗汤治疗免疫性不孕56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7):656

方2玉屏风散

配方: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当归15g,生地黄15g,桃仁10g,红花10g。

加减变化:月经量少,经色紫黯有血块等明显瘀血者加三棱、莪术;白带量多、色黄,小腹疼痛,辨证为湿热者加蒲公英、土茯苓;经前乳房胀痛,烦躁加柴胡、白芍;腰酸腿软加淫羊藿、桑寄生。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4周为1个疗程。

功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适应证:免疫性不孕。

临床运用:125例患者,经治疗,痊愈104例,占83.2%;好转17例,占13.6%;无效(服药2个疗程,复查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仍呈阳性)4例,占3.2%。总有效率96.8%。

女,26岁。结婚3年,夫妻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至今未孕。月经周期正常,行经腹痛,经色紫黯有血块,白带量多色黄,时感乏力,舌质稍暗红,苔白,脉沉细。化验: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B超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附件未见异常。诊断:免疫性不孕症。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湿热下注。方用玉屏风散加味: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当归15g,生地黄15g,桃仁10g,红花10g,三棱10g,莪术10g,蒲公英15g,土茯苓30g。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服用1个疗程后,月经来潮,行经无腹痛,经色正常,复查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转阴,停药观察。测基础体温,并嘱其排卵期同房,以利于受孕。复诊,停经47d,尿妊娠试验呈阳性。B超示:子宫体增大,宫腔内探及2.0cm×1.6cm的妊娠囊,内见胎芽及胎心搏动,诊为早孕。于次年6月足月顺产一男婴,母子平安。

经验体会:从临床观察来看,抗体的产生多与生殖系统炎症、人工流产等因素有关。作者认为,本病中医辨证以气虚血瘀、湿热下注为主,选用玉屏风散加生地黄、当归、桃仁、红花为主方,并随症加减。黄芪、白术、防风益气以扶正,生地黄清热凉血,当归补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诸药合用以达扶正祛邪之目的。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特别是方中的黄芪对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使紊乱的免疫功能恢复有序;生地黄能调节生殖轴活动并有抑制抗体作用,当归、桃仁、红花对免疫系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

方剂来源:张立华,等.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免疫性不孕125例.山东中医杂志,2003,22(7):411

方3愈抗汤

配方:五加皮15g,灵芝15g,淫羊藿15g,肉苁蓉12g,枸杞子12g,菟丝子15g,女贞子15g,黄芪25g,北豆根30g,露蜂房20g,益母草30g,牡丹皮10g,白花蛇舌草30g,红花6g。

加减变化:肝肾虚者加黄精、五味子、山茱萸、桑椹子、续断等;肺脾气虚者加山药、白术、百合、党参、冬虫夏草、蛤蚧、核桃仁等;气血亏虚者加何首乌、鸡血藤、熟地黄、当归、人参等;湿热蕴结者加薏苡仁、土茯苓、车前子、金银花、蒲公英等;气滞血瘀者加柴胡、延胡索、丹参、制香附、牛膝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内服,连服30天为1个疗程,以1~6个疗程为治疗期限,每个疗程复查AsAb、EMAb。

适应证:补肾益精养肝。

临床运用:128例患者,经治疗,痊愈104例(81.2%),男59例(81.9%),女45例(80.4%),其中仅19例治疗4个疗程,其余均为1~3个疗程;好转12例(9.4%),男7例(9.8%),女5例(8.9%),均为4个疗程内;无效12例(9.4%),男6例(8.3%),女6例(10.7%),均经治疗3~6个疗程。总有效率90.6%。(男91.3%,女88.7%)。

经验体会:目前多数人认为本病与内分泌失调,尤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正虚(肝肾肺脾虚,气血虚),相当于免疫功能低下,邪实(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相当于免疫功能紊乱,即虚实夹杂。所以治疗上要审证求因,辨证施治,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随证加减。或补肾养肝益肺健脾,益气养血,或清热利湿,气行疏肝,活血化瘀并举等,则正盛邪清病愈。基本方中以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补肾益精养肝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黄芪、灵芝、北豆根补气养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五加皮、白花蛇舌草、露蜂房祛风湿、清热解毒,具有抑菌消炎作用,五加皮又有抗疲劳,增强机体抵抗力作用,益母草、牡丹皮、红花活血化瘀,能抑菌消炎,可抑制抗体产生,诸药合用则邪去正复,阴阳和,免疫平衡病愈。本方男女皆可应用,无不良反应,疗程短,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方剂来源:徐泽杰,等.愈抗汤治疗免疫因素所致不孕不育症128例.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6):29

方4知柏地黄汤

配方:生地黄、熟地黄各12g,山茱萸10g,山药10g,牡丹皮10g,知母10g,黄柏10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当归10g,赤芍、白芍各10g。

加减变化:肝郁火旺者加柴胡、栀子、合欢皮、绿萼梅;兼湿热者加败酱草、薏苡仁;脾胃虚者去当归、生熟地黄,加白术、砂仁;排卵后者加续断、菟丝子、鹿角。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期间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抗体转阴后于排卵期去避孕套行性生活,中药连服6个月,服用3个月后抽血复查抗精子抗体。

功用:补养肝肾。

适应证:免疫性不孕症。

临床运用:54例患者,经治疗,痊愈38例,显效6例,无效10例,有效率80%。

经验体会:方中赤白芍、山茱萸、当归、地黄等为调节免疫功能的要药,诸药合用使抗体转阴,从而受孕。精子表明的制动抗体对精子穿透宫颈黏液有干扰作用,特别是精子头部结合的IgA亚型免疫球蛋白作用尤为明显,而尾部结合的IgG不影响穿透。抗精子抗体可阻止精子在女性生殖道的运行,也会影响这种膜颗粒的活动从而阻碍或延迟获能,从而减少了顶体反应的发生。免疫性不孕症是临床难治性疾患,单用免疫抑制剂难以奏效,且产生干扰生殖道功能的不良反应,抗体转阴率不高。从临床上看此方转阴率较高,受孕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受孕后抗体检测仍维持阴性。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方剂来源:张灵芳.知柏地黄汤治疗免疫性不孕54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3):293

方5抗免助孕汤

配方:熟地黄20g,山茱萸15g,淫羊藿15g,黄芪20g,枸杞子15g,丹参20g,牡丹皮15g,益母草20g,土茯苓15g,黄柏12g,徐长卿20g,半枝莲15g,熟大黄10g,生甘草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后混合,分早晚饭前30min温服。2个月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复查1次。服药期间怡情志,忌恼怒,禁辛辣酒类、海鲜食品,同时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

功用:益肾养精,活血化瘀,清利湿热。

适应证:免疫性不孕症。

临床运用:46例患者,年龄23~36岁,婚龄2~8年;其中原发性不孕12例,继发性不孕34例;抗精子抗体:血清阳性24例,宫颈黏液阳性12例;抗子宫内膜抗体:血清阳性18例;宫颈黏液阳性8例。以上2项均阳性者14例。经服药治疗,显效29例,占63.04%;有效13例,占28.26%;无效4例,占8.70%。总有效率91.30%。

经验体会:中医认为肾主生殖,《素问》曰:“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肾气充盛,阴阳调和是孕育之基础。本病以肾虚为本,肾之精气不足,外邪入侵或湿热下注冲任胞宫。外邪、湿热蕴久,则瘀阻经脉,化生热毒。“抗免助孕汤”方中重用熟地黄补肾填精为主;辅以黄芪补气;山茱萸、淫羊藿、枸杞子益肾养精,调理冲任;佐以丹参、牡丹皮、益母草、大黄等活血化瘀,兼清热毒;配以土茯苓、黄柏、半枝莲、徐长卿增加清热解毒化湿之功;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肾养精、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之功。标本兼顾,清补兼施,补肾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使邪毒祛除,抗体转阴,从而恢复机体的正常生殖功能。

方剂来源:施亚平,等.“抗免助孕汤”治疗免疫不孕抗体阳性46例.江苏中医,2001,22(11):32

方6补肾化湿汤

配方:菟丝子15g,生地黄10g,巴戟天20g,淫羊藿20g,桑寄生15g,皂角刺15g,炒白术10g,茯苓15g,薏苡仁20g,太子参20g,炒扁豆15g,忍冬藤25g,乌药10g,丹参15g,甘草5g。

加减变化:肾虚湿遏型加补骨脂、肉苁蓉各10g;气滞血瘀型加制没药10g;肾虚肝郁加郁金、柴胡各10g;湿热下注型加椿根皮15g,知母10g。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连续用3个月,经期停药。

功用:温养肾气,调和血脉。

适应证:不孕症。

临床运用:128例患者,经治疗,肾虚湿遏型痊愈9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有效率93.5%;气滞血瘀型痊愈16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有效率89.5%;肾虚肝郁型痊愈13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有效率91.2%;湿热下注型痊愈10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有效率92%。总有效率为91.4%。

王某,27岁,婚后3年未孕,痛经10年,近2年加剧。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少,色黑有血块,每次经来下腹胀痛,痛甚时面色苍白出冷汗。半年前行腹腔镜手术,诊为“内膜异位症”,术后未避孕未孕,痛经仍作;舌质紫暗,苔白,脉细。证为气滞血瘀型。方药:基本方加制乳香、制没药、五灵脂、蒲黄各10g。连服3个月,经期停服,痛经缓解,经血转红无血块。2个月后妊娠。随访分娩一健康男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