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产后常见病症——及时发现,妥善处理 (4)
许多产妇在分娩数天后出现流泪,气愤、伤心、烦躁不安等症状,这样不稳定的状态还会引起失眠等症状。每个人的情况虽然存在差异,不过通常1周左右症状都会消失。但如果你持续出现下列症状超过2周,或者这些症状严重干扰了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能力,很可能已经患上产后抑郁症,一定要去看医生。
◎感到不安。
◎感到伤感、无望。
◎经常哭泣。
◎没有精力或没有动力。
◎吃得太多或太少。
◎睡眠太多或太少。
◎集中注意力困难,难以做决定,记忆能力下降。
◎感到没有价值或罪恶感。
◎对各种活动都没有兴趣或者无法感到快乐。
◎不愿和家人、朋友接触。
◎出现各种躯体症状,例如头痛、胸痛、心率过速、浅而快的呼吸。
◎担心自己伤害孩子或者伤害自己。
◎对孩子没有任何兴趣。
如何对待产后抑郁症
产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中包括“身体”、“心理”、“物质”三方面的准备。
身体上,准妈妈要注意孕期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特别是许多常坐办公室的女性,要每天参加一些适宜的有氧运动,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使机体能够在产后尽早恢复健康。
心理上,分娩前对育儿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孩子出生后不至于手忙脚乱。如可以在产前通过读书、听讲座、观摩等学习喂奶的方法、为婴儿洗澡的方法、正确抱孩子的姿势等, 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病的防治方法,对一些意外情况要有思想准备。
物质上,要为小宝宝的降生准备好所需的费用和衣服、被褥、尿裤等,并要为母子准备好房间。
产后家庭的关怀
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产妇经历阵痛、分娩,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产后需要充分的睡眠结合休息,过度的困乏直接影响产妇的情绪,因此要减少不必要的打扰,特别是亲朋好友的探视。产后是产妇精神状态最不稳定的时期,尤其是敏感问题,例如婴儿的性别、产后体型的恢复、孩子将加重经济负担等,尽可能的避免。
帮助产妇认同母亲的角色:初为人母,对如何喂养好孩子,如何正确理解他们的行为和脾气,往往感到十分困难。这时家人应主动与产妇交流,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表现出同情心,主动关心她们,鼓励她们积极有效地锻炼身体,保持愉快的心情;教会产妇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消除产妇自认为无能的心态;帮助产妇进入母亲的角色,关心、爱护、触摸婴儿,及时地进行母乳喂养,发挥哺乳母子间的相互交流和鼓励的效应。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家庭各成员角色的获得,有利于建立多种亲情关系,家庭成员除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妇外,还要有同情心,倾听其倾诉,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其从心理上树立信心,消除苦闷,感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
先生的积极配合:产后一个月内,先生最好能陪伴在妻子身边,协助妻子护理婴儿,如帮助妻子给婴儿洗澡、换尿布等。有些先生怕孩子哭影响自己的睡眠,夜里就独自到其他房间睡,这样会使妻子觉得委屈,抑郁症状加重。先生要多陪伴妻子并谅解妻子产褥期的情绪异常,避免争吵。
产妇的自我调节
疲倦会使抑郁症更严重,更难克服。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有度,多吃水果、蔬菜,忌食甜腻,以少吃多餐为宜。
要保持精神愉快、开朗,对任何事情不要钻牛角尖。认真观察宝宝,但不要精神敏感,草木皆兵。
给自己适应宝宝的时间,对自己不要太苛刻,不需要求自己马上做到一百分妈妈。
不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保持情绪稳定。
产后腰酸腿痛是常见的现象,多出去散散步,缓解疼痛;适当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注意产后恢复。
产后要避免做重活,少做琐碎、操心费神的事。
多和亲人沟通,将自己的心理告诉家人,有助于排解心里的不痛快。
情况严重时接受治疗
如果抑郁症逐渐加重或是仅仅依靠自己努力未能解决时,就应毫不犹豫地向医生咨询,接受必要的治疗。产妇躲避精神克治疗的情况屡屡发生,其实精神科治疗同其他疾病的治疗一样,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因此应消除一切杂念,尽快及时治疗。
抑郁妈妈易抚养出暴力儿童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产后患有抑郁症的妇女,其孩子到11岁时,与那些产后没有抑郁现象的妇女所生的同龄孩子相比,前者更易出现暴力行为,例如在打架时使用武器。此外,这项新的研究还指出,母亲若反复受抑郁症困扰,会使孩子出现暴力行为的风险进一步升高。
英国的研究人员说,问题儿童长大后往往会成为有问题的大人;而该研究结果显示,初为人母的女性如果感到抑郁,可能是一项警讯,她们的孩子可能会面临长期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生产3个月后患有抑郁症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易出现暴力行为,特别是抑郁症反复发作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更易出现暴力行为。暴力行为包括在学校打架和在打架中使用武器。
研究人员说,抑郁的母亲抚养的婴儿日后之所以会面临较容易出现暴力行为的风险,可能是由于他们较难控制包括愤怒等情绪。抚养者为婴儿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安抚他们、对他们讲话,使他们感到舒适,而这些都有助于使婴儿平静下来;而以前的研究认为,抑郁的母亲较难把精力集中在婴儿身上,或难以像正常成年人那样,用“逗趣、夸张”的口气跟孩子讲话。所以,抑郁母亲抚养的孩子可能较难学会如何减轻自己不安的情绪,从而面临日后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风险。
专家问答
Q为什么产后要预防心脏病?
A产后心脏病是指分娩后心脏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如产妇感到心慌、胸闷、不能平卧、气急等。一般在产后24小时内最为明显。产妇如在产前已有心脏病,心脏功能属于一级的(即轻度心脏病),一周后会完全恢复正常。心脏功能属于二级的(即心脏病在轻度劳动之后即有症状出现的),可能由轻变重,严重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
是哪些因素导致产妇心脏发生变化呢?这是因为妊娠时,随着胎儿的发育生长,子宫必然增大,将心脏推向上方。在妊娠期间,心脏的工作量逐渐加大,心脏会略有肥大和心率加快。检查时,可发现心脏的界限加宽,有的可出现杂音及早搏等。孕妇如能在产前做定期检查,在医生的监护下,轻度心脏病的孕妇一般能适应这种改变而进入分娩期。
但是分娩期则是对心脏负担的考验,因为在临产时,每一次子宫收缩都增加心脏的负担。当产妇在用力屏气使胎儿娩出时,产妇血压上升,肺的循环压力加大,氧的消耗量增加而得不到充分补充,这时产妇会出现青紫现象。当胎儿娩出,胎盘排出,子宫骤然缩小,原来与胎盘建立起来的血循环也一下子停止,这时子宫内的血液突然都进入母体的血循环,加上因横膈下移,心肺的位置也相应地回到孕前的位置,这一系列的变化,一颗健康的心脏尚可胜任,但对心脏病者就会成为使病情加重的直接原因。如患有心脏二尖瓣狭窄的产妇,产后还可能引起急性肺水肿,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妇,产后往往会加重病情,甚至发展到心力衰竭。
因此,患有心脏病的孕妇,必须在预产期前一个月住院待产,在医师的监护下进行必要的用药治疗和合理指导。产后还需观察到心脏恢复正常方可出院。
Q产后****皲裂怎么办?
A正常的****表皮富有韧性,哺乳时无痛感,但是,如果在孕产期对****护理不当,产后就容易发生****皲裂,影响产后的正常授乳。
一般说来,产后最初两天,由于新生儿的用力吸吮,初产妇****娇嫩,吸吮时间过久,就容易发生****破裂。尤其是****扁平或有畸形时,吸吮更困难,容易导致****损伤而皲裂。产妇发生****皲裂,早期表皮剥脱或破裂很难发现。有的****表面只有一些小裂口和溃疡。有的呈糜烂状,也有的裂口较深并有出血,以致哺乳时剧裂疼痛而无法授乳。使乳汁迅速淤积于乳房内,加上细菌由裂口侵入,进而导致乳房感染,甚至形成脓肿。皲裂出血时哺乳,乳儿吸血入胃,可造成婴儿假性黑便。
为了预防乳房皲裂,妇女在妊娠后期就要开始重视乳房的卫生保健,常用肥皂温水擦洗****,并进行按摩,使****、****的皮肤坚韧。内陷的****要经常牵拉,使之突出。产后初次哺乳前应清洗****,宜先用植物油涂****,使****垢痂变软,再用肥皂及温水洗净,擦干后再哺乳。以后在每次授乳前,均用温开水或干净湿毛巾擦洗****和****,并洗净双手,防止细菌侵入乳房而发生皲裂、感染。
产妇发生****皲裂,应及时治疗。首先,用****护罩或消毒纱布保护****,以防继发感染。轻微破裂者用烧酒熬红糖,黏如膏药后点涂患部;也可以买市售的****皲裂膏。破裂严重者用蓖麻油加次硝酸铋糊膏涂患部或用10%鱼肝油铋剂、10%复方安息香酸酊均可。皲裂严重应停止授乳 ,伤口痊愈后再哺乳。
Q如何应对产后宫缩痛?
A在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产后宫缩痛一般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后自然消失,这种症状在经产妇身上更为常见。哺乳时反射性催产素分泌增多会使疼痛加重。
产后宫缩痛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产后子宫要通过收缩,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多胎产妇及经产妇的痛感更强烈,主要是因为子宫只有加强收缩才能恢复正常大小。
一般产妇都能忍受得了这种疼痛,对于严重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缓解疼痛:
◎口服止痛片,或取山楂100克,水煎加糖服;
◎用针刺中极、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
◎轻揉子宫,以促进宫腔内残余物质排出;
◎用热水袋热敷小腹部,每次敷半个小时;
◎按摩小腹,使子宫肌肉暂时放松、缓解疼痛。
Q如何预防产后子宫脱垂
A产生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有急产、滞产和产后过早参加劳动等。如急产,即产程从子宫规律收缩到胎儿娩出少于3小时。由于盆底组织和****肌肉没有经过渐进的扩张过程,而被突然的强大的胎头的力量压迫撕裂,如不及时修补,就会造成子宫脱垂。滞产也容易发生上述情况,造成子宫脱垂。还有因为产后盆底部比较薄弱,若过早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这样就可能发生****壁膨出,甚至发生子宫脱垂。
如果出现子宫脱垂,患者会感到下腹、外阴及****有下坠胀感,并可有腰酸背痛,久立或劳动时这种感觉更加严重;若病情继续加重,严重者影响行动。如果子宫脱垂的同时,还伴有膀胱膨胀,往往会有尿频、排尿困难或尿失禁。若子宫脱垂兼有直肠膨出,还可以出现大便困难。
如果属于早期脱垂或症状较轻者,可取平卧位或稍坐一会儿,即可使会阴部恢复常态;也可使用体育疗法,如缩肛运动(凯格尔运动),一缩一放地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天两次。症状重者可做****前壁修补术或子宫切除术。
为了预防子宫脱垂,在产褥早期产妇应当做简单的康复体操,加强产后锻炼,并逐日增加运动量,以促进盆底组织早日康复。
Q产后腰腿痛怎么办?
A产后腰腿痛主要是因骶髂韧带劳损或骶骼关节损伤所致。主要原因如下:
产后休息不当,过早地持久站立和端坐,致使产妇妊娠时已经松弛了的骶髂韧带不能恢复,造成劳损。
产妇分娩过程中引起骨盆各种韧带损伤,再加上产后过早劳动和负重,增加了骶髂关节的损伤机会,引起关节囊周围组织粘连,障碍了骶髂关节的正常运动所致。
产后起居不慎,闪挫腰部以及腰骶部先天性疾病,如隐性椎弓裂、骶椎裂、腰椎骶化等诱发腰腿痛,产后更剧。
产后腰腿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多以腰、臀和腰骶部疼痛日夜缠绵为主,部分患者伴有一侧腿痛。疼痛部位多在下肢内侧或外侧,可伴有双下肢沉重、酸软等症。
该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不要过早持久站立和端坐,更不要负重。避风寒、慎起居,每天坚持做产后操,能有效的预防产后腰腿痛。如果疼痛症状比较严重,可以找专业人士进行推拿按摩及中药调理。
Q如何预防产后牙齿松动?
A妊娠后期胎儿快速生长发育,分娩后母亲又要哺乳,为了维持婴儿的生长需要,对其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补充明显增多。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如果膳食中摄入钙不足时,只好动用骨骼、牙齿中钙进行补充。
母乳钙的含量比较稳定,这样妊娠后期及产后两个阶段中,产妇饮食中营养不足或缺乏,均能导致产妇骨质因缺钙而患骨软化症,牙糟骨疏松软化,使牙槽骨支持牙齿功能减弱,牙便松动易脱落。
为了保证母体的钙不被动用,乳母应增加钙的摄人量,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及乳制品,虾皮、海带、紫菜,还有大豆及豆制品和各种瓜子、芝麻酱等,可吃些钙强化食品。
还应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及维生素D。这样就可预防牙齿松动。